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语文研究

夏丏尊叶圣陶:国文百八课
【时间:2015/11/20 】 【来源:无 】 【作者: 夏丐尊,叶绍钧】 【已经浏览2906 次】

发表日期:2010年5月22日   出处:开明书店    作者:夏丐尊,叶绍钧   已经有3643位读者读过此文

  

国文百八课
作者:夏丐尊,叶绍钧编
出版社:开明书店
出版日期:1935年6月


《国文百八课》编辑大意

    叶圣陶

    一、本书依教育部初级中学国文科课程标准编辑,供初级中学国文科教学及有志自修者之用。

    一、本书用分课的混合编制法,共六册。每册十八课,供一学期的教学。

    一、在学校教育上,国文科向和其他科学对列,不被认为一种科学,因此国文科至今还缺乏客观具体的科学性。本书编辑旨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想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一扫从来玄妙笼统的观念。

    一、从来教学国文,往往只把选文讲读,不问每小时、每周的教学目标何在。本书每课为一单元,有一定的目标,内含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项,各项打成一片。文话以一般文章理法为题材,按程配置,次选列古今文章两篇为范例,再次列文法或修辞,就文选中取例,一方面仍求保持其固有的系统,最后附列习问,根据着文选,对于本课的文话、文法或修辞提举复习考验的事项。

    一、古今论文之作及关于文艺上主义、派别的论著向占国文教材的一部分,本书虽也采取纯文艺作品,但论文之作及文艺理论概不收录。一则因每课已有自具系统的特编的文话;不必再依赖此种零星材料;二则编者在经验上深信片段的论文之作及文艺理论对于初中程度的青年并非必要,甚且是以诱致一知半解的恶果。

    一、本书选文力求各体匀称,不偏于某一种类、某一作家。内容方面亦务取旨趣纯正有益于青年的身心修养的。唯运用上注重于形式,对于文章体制、文句格式、写作技术、鉴赏方法等,讨究不厌详细。

    一、本书每课所列文选,以文话为中心,并不一定取同类的文章,使活用的范围更广。

    一、应用文为中学国文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纲目,坊间现行国文课本大都不曾列入。本书从第一册起即分别编入此项材料,和普通文同样处置。

    一、本书选文不附注释。一般所谓注释只着眼于难字、典故和人地名。其实,何者应注释,何者不应注释,因用书的人而不同,定不出明确的标准。本书所收选文都是极常见的传诵之作,不附注释,教学时当也不致有何困难。编者又以为对于每一篇选文,教学上所当注意的方面正多,关于难字、典故、人地名有现成的辞书可以利用,比较上还是最容易解决的一方面,很可以把这余地留给教学者的。

    一、本书关于教材和教法虽巳大体拟定,实际教学时尚有待于教师的补充、阐发。如各项例证的扩充,章句的实际吟味,临时材料的提出,参考文篇的指示,练习的多方运用等,都希望教师善为处理。

    一、本书编辑上所依据的只是编者往日教学的经验和个人的信念,如在实际教学上发觉有不合不妥的地方,尚望不吝指教。

目录

第一册

第一课
文话一 文章面面观
文选一 读书与求学  孙伏园
文选二 差不多先生传  胡适
文法一 字和词
习问一

第二课
文话二  文言体和语体(一)
文选三  孙策太史慈神亭之战  三国演义
文选四  语录八则
文法二  词的种类(一)
习问二

第三课
文话三  文言体和语体(二)
文选五  希伯来开辟神话(一)
文选六 希伯来开辟神话(二)
文法三  词的种类(二)
习问三

第四课
文话四  作者意见的有无
文选七  广州脱险记  宋庆龄
文选八  我的新生活观  蔡元培
修辞法一 求不坏
习问四

第五课
文话五  文章的分类
文选九 小雨点  陈衡哲
文选十 工作与人生
文法四  句和短语
习问五

第六课
文话六 应用文
文选十一  中学法
文选十二  中国国民党之政纲
文法五  句的主要成分和附加成分
习问六

第七课
文话七  书信的体式
文选十三  谈动  朱光潜
文选十四  致俞平伯书  周作人
文法六  句的种类
习问七

第八课
文话八 书信和礼仪
文选十五  与郭意城书  彭玉麟
文选十六  与子书  左宗棠
修辞法二  求更好
习问八

第九课
文话九 书信和诸文体
文选十七  寄小读者通讯七  冰心
文选十八  范县署中寄弟墨  郑燮
文法七  句的成分的省略
习问九

第十课
文话十  记述和叙述
文选十九  三弦  沈尹默
文选二十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文法八 主语的几种样式
习问十

第十一课
文话十一  记述的顺序
文选二十一  卢参  朱自清
文选二十二  核舟记  魏学洢
文法九 述语的几种样式
习问十一

第十二课
文话十二  叙述的顺序
文选二十三  武训传略  蒋维乔
文选二十四  五四事件  周予同
修辞法三积极修辞的原则(一)
习问十二

第十三课
文话十三记叙的题材
文选二十五  落花生  落华生
文选二十六  梧桐  李渔
文法十  句的成分的排列
习问十三

第十四课
文话十四  材料的判别和取舍
文选二十七 欧游心影录楔子  梁启超
文选二十八  项脊轩志  归有光
文法十一  叙述句和说明句
习问十四

第十五课
文话十五  叙述的快慢
文选二十九  王冕的少年时代  儒林外史
文选三十  马伶传  侯方域
修辞法四  积极修辞的原则(二)
习问十五

第十六课
文话十六  叙述的倒错
文选三十一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丰子恺
文选三十二  杨修之死  三国演义
文法十二  单句的分解(一)
习问十六

第十七课
文话十七  过去的现在化
文选三十三  景阳冈  水浒
文选三十四  愚公移山  列子
文法十三  单句的分解(二)
习问十七

第十八课
文话十八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
文选三十五  几种赠品  叶绍钧
文选三十六  荆元  儒林外史
修辞法五  情境
习问十八

第二册

第一课
文话一  日记
文选一  苦雨斋之一周  周作人
文选二  求阙斋日记  曾国藩
文法一  名词的种类
习问一

第二课
文话二  游记
文选三  谒孙中山先生故居  耘愚
文选四  游黄山记  袁枚
文法二  名词的构成
习问二

第三课
文话三  随笔
文选五  朋友  巴金
文选六  风筝  鲁迅
文法三  名词语
习问三

第四课
文话四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文选七  金字塔  沈德鸿
文选八  龙潭之役  徐鹤林
修辞法一  譬喻(一)
习问四

第五课
文话五  间接经验的证明
文选久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文选十  书叶机  龚自珍
修辞法二  譬喻(二)
习问五

第六课
文话六  第一人称的立脚点
文选十一  养蚕  丰子恺
文选十二  我与小说  胡适
文法四  代名词的种类
习问六

第七课
文话七  第二人称的立脚点
文选十三  苏打水  科学丛谈
文选十四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文法五  该注意的几个文言代名词(一)
习问七

第八课
文话八  第三人称的立脚点
文选十五  古代英雄的石像  叶绍钧
文选十六  西门豹治邺  史记
文法六  该注意的几个文言代名词(二)
习问八

第九课
文话九  叙述的场面
文选十七  十五娘  沈定一
文选十八  赤壁之战  资治通鉴
文法七  名词代名词在句中的用途
习问九

第十课
文话十  事物与心情
文选十九  初夏的医院  徐蔚南
文选二十  秋夜  鲁迅
修辞法三  拟人和拟物
习问十

第十一课
文话十一  感情的流露
文选二十一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叶绍钧
文选二十二  最后一课  法国都德(胡适)
文法八  格不完备的文言代名词
习问十一

第十二课
文话十二  抒情的方式
文选二十三  先妣事略  归有光
文选二十四  背影  朱自清
文法九  倒置的文言代名词
习问十二

第十三课
文话十三  情绪与情操
文选二十五  闲情记趣  沈復
文选二十六  赤壁怀古(念奴娇)苏轼
修辞法四  引用(一)
习问十三

第十四课
文话十四  继续与描写
文选二十七  口技  林嗣环
文选二十八  雨前  罗黑芷
修辞法五  引用(二)
习问十四

第十五课
文话十五  印象
文选二十九  画家  周作人
文选三十  绝句四首  李白
文法十  补足格的几种样式(一)
习问十五

第十六课
文话十六  景物描写
文选三十一  黄埔滩  子夜
文选三十二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文法十一  补足格的几种样式(二)
习问十六

第十七课  文话十七  人物描写
文选三十三  邻  矛盾
文选三十四  新教师的第一堂课  日本田山花袋(夏丏尊)
文法十二  副格的几种样式
习问十七

第十八课
文话十八  背景
文选三十五  林黛玉的死  红楼梦
文选三十六  词四首  李煜
修辞法六  设问
习问十八

第三册

第一课
文话一  记叙文与小说
文选一  卖汽水的人  周作人
文选二  孔乙己  鲁迅
文法一  动词的种类
习问一

第二课
文话二  小说的真实性
文选三  赤着的脚  叶绍钧
文选四  项链  法国莫泊桑(常惠)
文法二  动词的复合
习问二

第三课
文话三  韵文和散文
文选五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
文选六  祭蔡松坡文  梁启超
文法三  主要动词和散动词
习问三

第四课
文话四  诗的本质
文选七  水手  刘延陵
文选八  海燕  郑振铎
修辞法一  借代
习问四

第五课
文话五  暗示
文选九  三戒  柳宗元
文选十  疲劳  日本国木田独步(夏丏尊)
文法四  动词的被动式
习问五

第六课
文话六  报告书
文选十一  中国大学发现唐墓调查报告  常惠 王宪章
文选十二  点查柏林寺所藏经办书目报告  庄严 金希贤 黄鹏霄
文法五  助动词
习问六

第七课
文话七  说明书
文选十三  丛书集成范例
文选十四  公文标点举例及行文款式
文法六  文言助动词和前介词的结合
习问七

第八课
文话八  说明和记述
文选十五  张萱四景宫女画记  元好问
文选十六  图画  蔡元培
修辞法二  摹状
习问八

第九课
文话九  说明和叙述
文选十七  农家生活的一节  王统照
文选十八  农民的衣食住  孟真
文法七  得
习问九

第十课
文话十  说明和议论
文选十九  为什么要爱国  潘大道
文选二十  非攻  墨子
文法八  来和去
习问十

第十一课
文话十一  说明的方法
文选二十一  机械人  黄幼雄
文选二十二  雕刻  蔡元培
修辞法三  呼告
习问十一

第十二课
文话十二  类型的事物
文选二十三  梅  贾祖璋
文选二十四  蟑螂  克士
文法九  动词的时
习问十二

第十三课
文话十三  抽象的事理
文选二十五  二十三年夏季长江下游干旱之原因  竺可桢
文选二十六  动物的运动  贾祖璋
文法十  了和着
习问十三

第十四课
文话十四  事物的异同
文选二十七  菌苗和血清  顾寿白
文选二十八  不为与不能  孟子
修辞法四  铺张
习问十四

第十五课
文话十五  事物间的关系
文选二十九  美与同情  丰子恺
文选三十  科学名词跟科学观念  赵元任
文法十一  数字
习问十五

第十六课
文话十六  事物的处理法
文选三十一  导气管的制法  化学奇谈
文选三十二  怎样读书  胡适
文法十二  数和量
习问十六

第十七课
文话十七  语义的诠释
文选三十三  何谓自由  翼公
文选三十四  说“合理的”意思  任鸿鹄
文法十三  实数和虚数
习问十七

第十八课
文话十八  独语式和问答式
文选三十五  中国之蚕桑  加本特(沈德鸿)
文选三十六  谈风  上下古今谈
修辞法五  镶拼
习问十八

第四册

第一课
文话一  知的文和情的文
文选一  霜之成因  李良骐
文选二  春天与其力量  俄国爱罗先珂(仲密)
文法一  形容词在句中的用途
习问一

第二课
文话二  学术文
文选三  物理学和人生  周昌寿
文选四  论语解题  梁启超
文法二  带副词的形容词
习问二

第三课
文话三  对话
文选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文选六  广田示儿记  林语堂
修辞法一  排比
习问三

第四课
文话四  戏剧
文选七  苏州夜话  田汉
文选八  娜拉临走的一幕  挪威易卜生(潘家洵)
文法三  形容词带“的”“之”与否
习问四

第五课
文话五  文章中的会话
文选九  鸭的喜剧  鲁迅
文选十  冯谖  《战国策》
文法四  形容词的比较法(一)
习问五

第六课
文话六  抒情诗
文选十一  整片的寂寥  刘大白
文选十二  归田园居  陶潜
文法五  形容词的比较法(二)
习问六

第七课
文话七  叙事诗
文选十三  木兰诗  古辞
文选十四  盲乐师  蒋山青
修辞法二  反复
习问七

第八课
文话八  律诗
文选十五  七律四首  杜甫
文选十六  五律四首  王维
文法六  副词在句中的用途及位置
习问八

第九课
文话九  仪式文(一)
文选十七  欢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词  孙文
文选十八  黄花岗烈士纪念会演说词  陈布雷
文法七  副词的带字(一)
习问九

第十课
文话十  仪式文(二)
文选十九  杜威博士生日演说词  蔡元培
文选二十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文法八  副词的带字(二)
习问十

第十一课
文话十一  宣言
文选二十一  废除不平等条约宣言
文选二十二  北伐宣言
修辞法三  对偶
习问十一

第十二课
文话十二  意的文
文选二十三  立志  高一涵
文选二十四  牺牲  顾颉刚
文法九  副词语
习问十二

第十三课
文话十三  议论文的主旨
文选二十五  去私  《吕氏春秋》
文选二十六  缺陷论  李石岑
文法十  副词和助词的呼应
习问十三

第十四课
文话十四  立论和驳论
文选二十七  “回农村去”  曹聚仁
文选二十八  再谈“回农村去”  茅盾
修辞法四  错综(一)
习问十四

第十五课
文话十五  议论文的变装
文选二十九  女儿国  《镜花缘》
文选三十  卖柑者言  刘基
修辞法五  错综(二)
习问十五

第十六课
文话十六  推理方式一——演绎
文选三十一  留侯论  苏轼
文选三十二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文法十一  重要的文言前介词(一)
习问十六

第十七课
文话十七  推论方式二——归纳
文选三十三  释“三七”  樊縯
文选三十四  书虚  《论衡》
文法十二  重要的文言前介词(二)
习问十七

第十八课
文话十八  推理方式三——辩证
文选三十五  论“五十步笑百步”  苏丹
文选三十六  庄子四则
文法十三  语体的前介词
习问十八


内容提要

  《国文百八课》里的文选有两大特色,一是语体文比文言文多,二是应用文和说明文比较多。四册七十二课有选文144篇,其中语体86篇,文言58篇,大致是三比二。现在看起来,这好像是理所当然,但在当时这是很突出的。当时流行的几种初中国文课本都是文言文比语体文多,销行最广的正中书局出版的初中国文课本几乎全是文言,只有很少几篇语体文点缀一下。《国文百八课》里的应用文有十多篇,其中有书信,有调查报告,有宣言,有仪式上的演说词,有出版物前面的凡例,有公文标点与款式。说明文有二十来篇,如《梅》,《蟑螂》,《动物的运动》,《霜之成因》,《二十三年夏季长江下游干旱之原因》,《菌苗和血清》,《苏打水》,《导气管的制法》,《机械人》,《图画》,《雕刻》,《农民的衣食住》,《科学名词跟科学观念》,《说“合理的”意思》,《何谓自由》,《美与同情》,《论语解题》等等,篇数之多,方面之广,也都胜过同时的别种课本。

书摘

第一课 文话一 文章面面观

  文章是记载世间事物、事理,抒述作者意思、情感的东西。每一篇文章有着内容与形式的两方面,某篇文章记载着什么事物、事理或抒述着什么意思、情感,那事物是什么样子,事理是否真确,意思是否正当,情感是否真挚,又,那些事物、事理或意思、情感对于世间有什么关系,对于我们有什么益处:诸如此类是内容上的探究。同是记载事物、事理或抒述意思、情感,在文章上有多少方式,怎样说起,怎样接说下去,什么地方说得简单,什么地方说得繁复,到末了又怎样收场,以及怎样用词,怎样造句,怎样分段落,怎样定题目、加标点:诸如此类是形式上的探究。

  每读一篇文章该作内容的与形式的两种探究。文章的内容包括世间一切,它的来源是实际的生活经验,不但在文章上。至于文章的形式纯是语言、文字的普通法式,除日常的言语以外,最便利的探究材料就是所读的文章。

  中学里国文科的目的,说起来很多,可是最重要的目的只有两个,就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彼此的关系很密切,都非从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

  从古到今,文章不知有多少,读也读不尽这许多。取少数的文章来精读,学得文章学上的一切,这才是经济的办法。你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除内容的领受以外,有许多形式上的项目应当留意;对于各个项目能够逐一留意到,结果就会得到文章学的各部门的知识。

  一、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类?和哪一篇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通式样?(文章的体制)

  二、文章里用着的词类,有否你所未见的或和你所知道的某词大同小异的?(语汇的搜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007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