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百科 > 高教研究

陆琳:我国高校实现素质教育必要条件的思考与探讨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陆琳】 【已经浏览3243 次】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如何实现素质教育进行思考,指出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迫在眉睫的需要,是教育工具理性主义独裁时代的结束和价值理性主义时代的到来的标志。我国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表现在两大方面:1、大学制度文化机制的合理启动。2、建立新教育方法和更适合教育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的实现;大学制度文化;教育方法和教学过程;国际接轨

    
    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构、远见模式使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精英型、大众型、普及型三个阶段。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大多已进入大众型阶段。如日本、美国、台湾地区等的适龄人口的在校率已超过50%。我国,高校规模的发展速度很快:1980年的大学生在校率不到1%,1999年在校率已达到8%。到2010年大学生在校率可达到15-20%。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并处于关键时期。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兴起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转变背景下提出的。它的初衷是“考虑如何加强人文教育,如何加强做人的教育,如何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同道德水平的提高协调一致”(1)。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素质教育的兴起理解成是为了对抗“应试教育”,它首先是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迫在眉捷的需要。

    如果说精英阶段,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少数人的特权,只能满足某些尖端学术的研究或纯粹属于某种社会形态点缀的需要;大众阶段,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具有一定能力的人的权力,社会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应的教育机会,在谋生的同时更注重谋道,服务于人的精神发育与成长的内在需要,教育开始与生活品味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素质教育正是这种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更加本质的教育,它将标志着教育工具理性主义独裁时代的结束和价值理性主义时代的到来。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严重薄弱的现状,成为大学素质教育兴起直接背景。我国大学的本科教育从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实施的是一种单一而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并与一定的观念相联系。50多年来,这种教育模式为各项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满足了当时社会对高级人才的急需和民众进一步学习的需求,但这样的模式(全面学习和引进当时的苏联模式加上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教育的导向上,不重视人文教育。有这样一组资料,可以说明中外在工科人才培养方面比较的差异。

    培养目标:国外,完美的人性,综合素质,真正以育人为目标;国内,思想品德优良的初级工程师,工程素质,综合知识,以“教学”为目的。课程体系:国外,文理渗透,管理类课程学分要求平均5—6%。厚实的基础课,大量的选修要求,富有弹性;国内,以理工为主,管理类课程学分要求平均2—4%。绝大部分为、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缺乏选修弹性。实践:国外,真正的社会实践;国内,注重基础理论学习,只有专业实习。(2)

    不难看出,我们的高校教育面临着世界范围内平等竞争的严峻挑战。因为国内的高校教育绝大部分没有很好地体现它的发展功能,等于说忽视和放弃了对人的精神培养和人格铸造,教育出来的只是严格意义上的“半个人”。我们今天提出素质教育的兴奋点也就在这里。从上述相关课程体系上看,国内工科大学普通教育非常薄弱,公共基础课程及跨学科课程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很少。课程是教育的“心脏”,忽视了,等于空谈教育。

    大学的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应当有最博大的胸怀,接受世界上一切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当然包括专业教育的内容,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要学好一个专业,还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这种背景知识越宽厚越有利于拓展学习者的思维空间,扩大学习者学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因此,过弱的文化熏陶使学习者达不到应有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习者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限制。因此过强的共性制约,抑制了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原有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目的观念很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国际潮流。

    把素质教育的实现仅仅定位于学生,定位于对学生的教育是片面和狭隘的。没有一种硬约束体系,没有行之有效的、善始善终的施教过程作为保证,只是望梅止渴,靠一种善意的提倡和良好的祝愿,素质教育最终只停留在纸上谈兵。我们呼唤着它踩着鼓点迈出自己的节拍,变成真正生机盎然的现实。通过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文化,我们可能从下面的两大方面来思考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大学制度文化机制的合理启动是素质教育实现的根本保证。
 
    大学的制度文化是以规范形式出现的,它成为大学各种文化实现的总舵,它往往要遵循健全性、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原则,既要反映群体至善要求,又要反映个体至善要求。根据我国现有管理条件的特点,只有引进和启动合理的机制,才能保证制度的更加合理有效。制度机制可以通过改善和增强,为学生突破过窄的专业限制,保障管理上的规范。这一机制如果启动不够良好,素质教育的实施将会受阻。大学应该特别注意通过一定的制度体系鼓励人们对其他学科知识也应抱有开放的胸襟,具有包容和接纳各种学问的胸怀和气魄,鼓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主动打破壁垒分明的系科限制,以吸取各种知识的营养,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人。了解一下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设置:
 
    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所依据的基本观点是确信哈佛的每个毕业生不仅要在某个专门学科或专业受到训练,而且应当接受广博的教育。它认为学生为达此目标需要得到指导,教师有义务给予指导,使他们获得作为有教养男女标志的知识、智力和思考方式。因此核心课程是要努力向学生介绍教师认为本科生教育必不可少的获得各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目的是显示在这些领域有些什么性质的知识,有些什么样的研究知识的方法。哈佛大学核心课程共分六大类:1、外国文化。学习与母语文化很大不同的文化,向他们自己的文化认定和传统提供新鲜观点。2、历史研究。学习一种研究和理解问题的方式。3、文学和艺术。培养对艺术表达的鉴别和理解。说明人文学科和其它领域一样,是学者们研探的舞台。3、道德推理。讨论人类经验中产生的重要而又反复发生的选择和价值问题,以探索做出合理的道德或政治选择的途径。4、定量推理。向学生介绍数学的或定量的思考模型。并用于解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的问题。5、科学。此部分课程的共同目的是传授科学的一般理解,获得观察我们自身和世界的方法。6、社会分析。熟悉社会科学的某些主要概念和方法,并显示这些方法怎样加强我们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这些当然是哈佛大学大学制度文化机制的合理运行的结果。

    建立新的教育方法和更适合当今并与国际接轨的教育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相互影响的过程。许多教师至今还在片面强调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把学生看成是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对教育过程的某些片面理解,也构成了对素质教育发展不利的因素。

    让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教育过程。教育过程不仅是认识心理的变化,更有值得关注的是非认识心理的变化,这是素质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著名学者扬振宁先生曾经对中国学生的特点进行过一番研究:学习非常刻苦,守规矩,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所以,基础知识系统非常扎实,擅长考试,学习态度也非学谦虚。他们习惯于对知识全盘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和考证,分不清学科理论体系中哪些部分在未来大有发展,哪些部分是必须淘汰的,对自己以外的知识不注意吸收,自我封闭。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教育产品的出现既有受教育者一方的原因,更是教育者方面的原因。

    2006年7月1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年轻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我是研究机器人的,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但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象机器。” “一些留校的博士生最初很有创意,待了几年后,就没有什么想法了,送到国外,又发展很快”,“现在的大学到底怎么了?”(3)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称自己女儿一代是被应试教育“格式化”的一代。(4)同样在论坛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伊安·洽博士告诉大家:“我们的大学创造了好奇心的文化,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5)

    本年度的校长论坛诸多校长都在自揭大学之短,这个“短”的背景依然是建立在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上。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意志、情感一类的心理过程与认识过程有关,并且它们是双向相关的,而且意志情感之类的其相对独立的作用与运行特点,并非完全由认知心理所决定,就是说一个人在意志情感一类心理过程的素质不完全取决于知识量的大小,还必然取决于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受过完整高等教育的人,与一个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相比,他对父母的孝敬、民族的忠诚在理解层面上是不相同的。饮食通过一定的内化过程——生理系统完成——影响体质,知识通过一定的内化过程——生理系统完成——影响素质。知识的吸收,既要有认知心理的作用,又要有非认知心理的作用,主要是非认知心理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们也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但只重视于学生的“学识”的量,而不注重学生“心理”的质。过重的理性认知是不能代替心理认知的。实际上,教育心理学已经证明:过多的教导产生的恐怕是副作用。正如中国一句谚语:你告诉我我会忘记;你给我示范,我能记住;你让我自己做,就会明白,而且一辈子都明白。素质教育中,非认知心理的作用是特别重要的,它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情感健康和心理健全。对于学生,在更多情况下,教师不一定是在教他们,而是在引导他们去品味、体念、去欣赏。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

    当然教师自身的素质的改善和提高更是实现教育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的前提。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教育固然少不了显性的教育形式,但隐性教育形式有不可替代的良好效果。校园里修建的一些文化设施,再作一些文字载述,既美化了校园,同时也隐含着对学生有用的教育资源,是体验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良好环境。教育与环境的真正融入是要有条件来实现的。但也决不是辛辛苦苦造数据,认认真走过场!

    
    参考文献

    (1)周远青。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一)序(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10)
    (2)樊耘、王颍。中外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M)2000-1 ?P20
    (3)(4)(5)中国青年报2006-7-19? 10版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735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