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站长文存 > 我论大语

何二元付帅:教育部亦与时俱进
【时间:2013/4/24 】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大学版)2012年第6期 】 【作者: 何二元 付帅】 【已经浏览3362 次】

大学语文非常道之六

    1996年原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前言”虽然不是“红头文件”,但应该算是至今为止有关大学语文最正规的官方意见。假如确是这样,那么,人们对这一篇准文件的“前言”研读就还很不够,譬如这一段话: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是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最具纲领性的一段话,被引用率极高。然而细细品读,就有疑问发生:什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这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究竟有多大?我们知道,狭义的中文专业可以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还有广义的中文专业,那就不止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了。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教材中,把“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换成了“中文专业除外”是否妥当?而接下来一句则更可商榷:“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什么是“汉语语言文学”?这个表述容易把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混淆起来。语文是母语教育,它包括文学,但不仅是文学课。天下文章一分为二,一为文学,一为实用文,语文教育就是用实用文学习母语规范,用艺术文学习母语艺术,是规范与艺术的统一。所以我们宁愿相信这段话的意思是“汉语(语言+文学)”,也就是语文界关于语文定义的“一语诸文”中之一种。

    后来教育部高教司又推出过一个《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重新定义大学语文课程目标,说: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这段话显然比“出版前言”又进了一步,不再仅仅讲“汉语语言文学”,而是提出要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服务,这就与大学语文的开课范围——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更加吻合了。

    这一段话也有极高的引用率,应该算是大学语文第二重要的官方意见,虽然其出处很难核实后来又并不见下文,但是起码让我们看到教育部也在与时俱进。后来在湖南会议上,高教司副司长杨志坚提出:“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教高司〔2007〕38号函提出大学语文应“不断提高大学生汉语综合应用能力”,都是这样的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一种进程,我们希望这个进程能再加快一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740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