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作家研究

黄景忠:论钟敬文先生早期的散文创作
【时间:2011/7/3 】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第26卷第2期 2005年4月 】 【作者: 韩山师范学院教务处副教授 黄景忠】 【已经浏览4258 次】

  摘 要:钟敬文先生散文创作的初始阶段曾深受周作人闲话体散文的影响,但钟敬文在本质上并非一个智者而是一个诗人,这决定了他后来的散文创作从闲话体转向抒情体。他以一颗伤感之心对自然万物和人生进行细致的体察和品味,以灵动、从容的笔调去表达心灵的宁静、智慧和诗性。用清幽、悲惋、流逸可以概括他散文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钟敬文;抒情体;山水情怀;感伤

  钟敬文先生是一位研究民俗学、民间文学的著名专家,但在研究民俗学之前,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已经是一位在文坛小有名气的散文作家了。对他的散文创作,郁达夫曾经给予高度评价:“钟敬文出身于广东汕头的岭南大学,本为文风极盛的梅县人,所以散文清朗绝俗,可以继周作人冰心的后武。”[1](P276)(注:岭南大学不在汕头而在广州,钟敬文也非梅县人而是海丰人,这是郁达夫的笔误——笔者) 1934年,阿英编《现代十六家小品》,从现代散文作家中挑选出影响较大的16位作家,这16人依次为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钟敬文、谢冰心、苏绿漪、叶绍钧、茅盾、落花生、王统照、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鲁迅、陈西滢和林语堂,这就可以看出钟敬文的散文创作在20世纪20、30年代散文创作中的地位。只是钟敬文后来转而从事学术研究,而且他在民俗学研究上的光芒似乎遮盖了他的散文创作,人们也就渐渐淡忘他早年的散文了。

  钟敬文热衷于白话散文创作是从1924年开始的,从那时至1930年,他一共出版了三本散文集,即《荔枝小品》(1927年)、《西湖漫拾》(1929年)和《湖上散记》(1930年)。对于钟敬文早期的这些散文创作,许多论者皆认为与周作人的风格颇相似,包括钟先生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

    我的文章,很与周作人先生的相像,几位朋友都是这样说过。去冬聂畸从俄京来信云:“你的文章,冲淡平静,是个温雅学人之言,颇与周凯明作风近似。”昨日王任叔在香港来信也说:“你的散文是从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里走出来的……不过周作人的散文冲淡而整齐,含意比较深,你的散文,冲淡而轻松,含意比较浅。这怕也是年龄的关系吧。”[2](P8)

  阿英在《现代十六家小品》中所作的《钟敬文小品序》也将钟敬文归入周作人散文的流派,并认为钟敬文的散文“事实地帮助了周作人一流派的小品文运动的发展的。”也就是说,在20世纪30年代,把钟敬文的散文归入周作人散文一派,认为他的散文在风格上与周作人相似,这是学界的共识。钟敬文逝世之后,他早年的散文创作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有论者将钟敬文与周作人的散文作比较,指出钟敬文的散文的独异之处,但该文仍然认为钟敬文的散文是“周作人体系里面的一个支流”,且认为钟敬文散文的独异是在“‘平和冲淡’总体风格的一致性下”所显示的独异。[3](P67)但是,在笔者看来,钟敬文的散文创作,一开始确是受了周作人的影响,从他的第一个散文集《荔枝小品》的部分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周作人式闲话体的风貌,但是到了《西湖漫拾》和《湖上散记》,钟敬文已摸索出自己的写作路子,闲话语体已转为抒情语体,风格也不是平和冲淡,而是透发着感伤愁闷的气息。

    钟敬文开始散文创作,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那时他已从陆安师范毕业,在家乡教书。一方面,他阅读新文化、新文学的书刊,另一方面开始执笔学写白话散文。他的第一个散文集《荔枝小品》是1927年出版的,收入作者1924~1926年写作的小品共22篇。如果稍作分类,咏物及忆昔散文各5篇,怀人及述怀的散文各6篇。其中最接近周作人散文笔致的,当是咏物及忆昔类散文,如《水仙花》、《荔枝》、《花的故事》、《啖槟榔的风俗》、《忆社戏》等等。我们试以《花的故事》为例,看一看钟敬文散文中周作人的痕迹:

    我近来因为谈谈鸟的故事,竟联想到花的故事,索性也来扯谈一回罢。花的故事,似乎比起鸟来少得多。这大概因为鸟是活动的东西,而且有便利于附会的种种叫声,所以能够产生出许多有趣的故事,花既没有那些适于诞育故事的资料,自不期然而然的减少了。

    这里引用的是作品开篇第一、二自然段,这文章的起笔就很有周氏散文的味道。一般说来,对于所要谈论的物事,作家们常常是要夸大其辞谈起的,而“索性也来扯谈一回”和“花的故事,似乎比起鸟来少得多”就可以看出钟先生对所谈物事所保持的距离和冷静,这正是周氏散文所惯有的笔法。接下去作者即引述古今中外书籍所记载的有关花卉的传说和故事,如《采兰杂志》所载海棠花,《广东新语》所载红豆的传说,还有西方《紫兰芽》所载迦南馨的故事等,之后还引述了中国古代一些诗人咏花的佳句。而在我们期望作者的引经据典会导出什么深刻的哲理时,文章却意外地结束了:

    吾国诗歌中,最喜欢用以象征爱情的花,莫如夜合,并蒂莲之类。但对于它的起源,却不见有如何幻诡妙丽传说的记录。那么,好些别的花之缺少有趣故事的文献更原当然的了。

    作者广征博引,娓娓道来。通篇看来均是引用别人的诗文,但引述之中已寄寓作者的见识和趣味,只是文章并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中心思想,没有一个要力图阐明的主旨,因此读来纡徐自在,自由松散。这种闲话风格显见得益于周作人散文的影响,钟敬文该时期的咏物或忆旧的散文,大都是以这种闲话语体写就的,具有轻松自如,畅心絮谈的风格。

    但不能说钟先生该时期的散文就没有自己的特点。我们知道,周作人在本质上并非一个诗人而是一个爱智之人,他的散文追求的是趣味而非情感的表达,即或是表达情感,为了追求平和冲淡的艺术境界,往往也是将感情寄寓在叙述之中,绝少直抒胸臆。而钟敬文在本质上是一个诗人而非智者,这个时期又正值敏感、率真的青年期,他的散文的抒情成分就多些,而且感情表达也较直露。钟敬文该时期小品文有些在题材上是与周作人相似的,把两位先生同类题材的作品对比着阅读,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差异。例如,周先生有一篇《苦雨》,他先是述说连日下雨如何让人十分难过,不但“将门外的南墙冲倒二三丈之谱”,而且夜里不断为单调的雨声吵醒,“睡得很不痛快”。但接着笔锋一转,却引出有两种人和动物“最是喜欢”的话题来。哪两种呢?第一是小孩子们,下雨了可以打水仗。第二种是蛤蟆,平素只叫一、二声,下雨天却“听它一口气叫上十二三声,可见它是实在喜欢极了”。文章的气氛于是由“苦”转“喜”。这是周作人式的“苦中作乐”,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智者对于现实的超脱。钟先生也有一篇《谈雨》,开篇也是由连日的阴雨谈起,只是这雨引发的是他的伤感:“单调的淅沥的声音,煞趣的黯淡的颜色,多么凄闷啊。”尽管对儿时下雨天很有兴味的玩耍的回忆带给“我”一丝喜悦,但很快的,这喜悦便幻灭了:

    粉红色的儿童时代,已过得迢远了。而今的雨天,于我只有孤闷怅触的给与;欣慰的梦,好像永远离开我千里而遥了!

  显见,周先生是超脱感情的,钟先生却是任感情率真地抒发,智者和诗人的区别就体现出来了。事实上,钟先生该时期那些记人、忆昔及抒怀的小品,或回首往事,或缅怀故人,或直抒胸臆,往往交织、充溢着感伤、惆怅的情愫。这有时从作品的题目就可以感受出来了。如《逝者如斯》、《请达夫喝酒的事是不果了》、《秋宵写怀》等等。所以,在钟敬文散文创作的初始阶段,他的作品的艺术风格并不太一致,或者也可以说他的散文尚未形成稳定的艺术风格。笼统地说钟敬文的散文是周作人一派的我以为不大恰当,用平和冲淡去概括钟敬文该时期散文的艺术风格也不妥当。

    1928年,在中山大学执教的钟敬文,因为“经手付印的《吴歌乙集》(王翼之编),中间有‘猥亵’的语句,触怒了当时那位假道学的校长”[4](P5),被迫离职了。后来他到了杭州,在一个高级商业学校教国文。西湖山水的熏陶,又促发了钟敬文散文创作的兴致。1929~1930年,他又接连出版了两本散文集,即《西湖漫拾》及《湖上散记》。

    该时期的钟敬文,一方面是大革命的失败给那个时代蒙上了阴影,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正遭逢被排挤的逆境,因此,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的散文“感伤主义的调子是比较浓重的”[5](P169)。这个时期仍有不少吟咏风物的作品,但已失却了以前这类散文那种轻松自如的闲话笔调而透发着忧郁、感伤的气息。比如他的《莼菜》,作者由西湖的特产莼菜忆及故乡的野菜,描述了儿时夹杂在不少妇女们中间采摘野菜的很有兴致的情景。末了,作者却感慨于无缘再尝到野菜的味道了:

  最近二三年来,故乡日陷于扰攘之中,不要说田野里的麻豆,会给无情的炮火烧炙死,恐连种植它的农夫们,也多半已死亡或流播失所了!我也知道这是大时代中不容易闪躲的现象;并且年来一切如重涛叠浪似的悲感,已把我锐利而脆弱的神经刺激得麻痹破碎了,但我仍然不免有些戚然,当我无意地想起了这今昔悬殊的景况。

    实际上,正如我们在前面已提及的,在钟敬文的第一部散文集中,“感伤主义的调子”已经存在了,但他仍然能在苦闷的人生背景中闲谈娓语,而到这个时期,他的散文的感伤、忧郁的气色越发浓厚了。他的咏物的小品是如此,缅怀故人的作品如《悼西薇君》、《记一个台湾人》、《陶元庆先生》更是如此。

  不过,对于钟敬文这个时期的创作,我认为更应该注意的是他的记游散文。这不仅因为他的这两部散文集大多是游记,更重要的,钟先生许多优秀的篇章,就在这些游记之中。他的《怀林和靖》、《西湖的雪景》、《金陵记游》等,不仅是钟先生散文的代表作,而且也是现代散文中游记类作品中较为出色的篇章。遗憾的是,以前学界往往只关注他的咏物小品,对这类游记小品鲜有提及的。

  钟敬文游记小品的特点,我想首先是具有传统游记散文的山水情怀。钟先生不只一次谈到他的散文创作所受古典文学尤其是宋明小品文的影响。在《我与散文》中,他就谈到他早期散文“从内容到风格上都表现着受过古典文学(特别是宋、明才子派的散文小品)熏陶的痕迹”[6](P770)。古典文学对钟敬文散文创作的影响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很直接的影响就是使他的散文“充满着由于旧文学所养成的山林趣味”[7](P758)。时局的混乱、个人的挫折,使钟敬文暂时逃避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他的这些散文,让我们看到一个常常沉醉在幽深、清旷的自然山水之中,浑然忘怀了人与自然、物与我分离的钟敬文。比如他的《怀林和靖》。作者一开始就说16岁时便读到林和靖的诗集,并把他作为自己精神挚好的良友。后来到杭州,才得以谒见林和靖墓:

    墓园内外,都种植着高古的梅树,老干秃枝,纵横穿插着。这时,没有别的游客,我一个人在岑寂、清凉的景象中,深深地,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幽涉古旷的情趣。……一切都无为、寂静,我的心也就暂清空化了。我坐在墓前斑驳的石块上,望望天空凝谧的白云,又看看墓旁丛杂的幽草,没有语言,也无复有思索。这样的继续了一回很长的时间。阳光收敛了,苍莽的暮色,徐徐舒展了过来。我如梦似的回到小划子上。在湖上黄昏的归程中,我默默地念起了一首绝句:
    山水未深猿鸟少,
  此生犹拟别移居。
  直过天竺溪流上,
  独木为桥小结庐。
  心里有点分不清这究竟是他做的诗,还是我自己所要说的话。我浓重地堕在迷惘里了。

    实在说,只有诗人才能如此敏锐地感受自然的灵性,如此倾心地谛听自然的声音。比如我们在周作人的散文中,就难以看到他对自然的诗意的倾听和感受。

    也许是心中充溢着忧愁和感伤的情怀吧,钟敬文这些游记散文喜欢描摹、营造清幽寂寥的意境,以表达自己凄冷、孤独的心境。《重阳节游灵隐》写作者重阳节登灵隐寺,尽情地领略“高渺清虚的蓝空底下,茫漠的湖水,突兀的峰峦,疏落的林木”所呈现的高寒幽寂的禅境。《西湖的雪景》写作者和朋友在漫天飞雪中游览西湖,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漠漠平湖,让人感到“宇宙的清寒、壮旷与纯洁”……郁达夫所说的“清朗绝俗”,我以为用以指称钟敬文的这类山水游记是最恰当的。这些作品,的确让人感到清幽、灵性、诗意。现代文学史上将记游散文写得最出色的,首推朱自清,而朱自清的优势,主要是体现在对自然景致、物性的细腻体察、描摹上,至于对自然的灵性的感悟,对文章意境的营造,我以为钟敬文稍胜一筹。

    当然,钟敬文的散文也没有停留在传统的山水意识上。他的一些山水游记,也包容着社会内容,包含着对民族的忧患、对弱小者的悲悯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伤情怀。《金陵记游》写作者游览故都,颇感失望:“近代式的严整、巨大的精神文明,自然说不上;但为历史上有声闻的帝王都城的故地,一种应有的过去文化精华的遗留,又仅曾令我明显地见到呢?”对文明无可奈何颓败的感伤溢于言表。《到烟霞洞去》述说作者和妻子到西湖烟霞洞游玩,中间突兀插入从妻子听来的消息,好友云——一位革命者连同十多位青年被杀的消息。愤慨和哀伤之情使他们难以欣赏自然的兴致。应该说,一方面,钟敬文有旧文学所培养的隐逸的山水情怀,另一方面,他不可能是周作人,能够完全超脱现实。所以,他的这些散文,包容着对民族的忧患、与人民共命运的悲悯情怀也是在所难免的。即或没有直接描写到社会现实,大多作品所笼罩的忧愁和感伤也足以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

    钟敬文游记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有随笔散文“散漫”的特点。这是早期受周作人闲话散文影响所留下的痕迹。“散漫”首先是体现在结构的随意上。读朱自清的游记,我们每每能发现他的作品有一个凝聚点。作者往往是从这个凝聚点出发展开写景和叙事,所以朱自清的散文显得严谨、精致。而钟敬文的散文往往没有凝聚点,而是多点透视。比如他的《重阳节游灵隐》,从题目看来文章的中心点应是灵隐寺,实则不然。文章先从重阳节写起,作者从现在的人们已遗忘了重阳节的原始意义——避灾,引发了“许多古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尚,难免要给时代的黑潮淘去了”的感慨,这部分的议论约占文章的一半;然后描写由钱塘门出发,登灵隐山门一路所观赏到的景色,约占1/4篇幅;由灵隐寺登上韬光庵,俯瞰西湖景观,又1/4篇幅。显然,文章有三个透视点,而你难以说出那个点是中心点。这种多点透视的结构方法有时会使钟敬文的散文显得枝丫太多,太松散,但同时又让人觉出文气的流逸和从容。“散漫”还体现在多种笔法的交叉运用上。这一点林非先生有精到的评价:“他的许多篇章都是如此,既娓娓而谈,又描绘自己的见闻和印象。他将历史典故的议论、自己经历的回忆,跟眼前景色的描绘错综地交织在一起,因而读来觉得亲切有味。”[8](P71)也就是说,虽然他的这类散文已不是运用前期咏物散文的闲话体而转为抒情体,但他能够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将诗词典籍、景致、见闻及感觉融为一体,这使文章显出自然、从容的节奏和灵动、流逸的笔调。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很是严谨、细致精密,这是钟敬文所不及的,但朱自清的散文同时也显得过于拘谨、坐实,未有钟敬文舒徐自在、从容不迫的气度。

    在我的眼里,钟敬文是这样一个散文作家:以一颗伤感之心对自然人物和人生进行细致的体察和品味,以灵动、从容的笔调去表达心灵的宁静、智慧、诗性。用清幽、悲惋、流逸似乎可以概括他的散文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A].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六卷) [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
  [2]钟敬文.荔枝小品题记[A].钟敬文.荔枝小品·西湖漫拾[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
  [3]李春雨.论钟敬文的诗化散文[J].鲁迅研究月刊,2003,(7).
  [4]钟敬文.自传[A].姜德明.沧海潮音[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5]钟敬文.两部散文集重印题记[A].姜德明.沧海潮音[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6]钟敬文.我与散文[A].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散文随笔卷) [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7]钟敬文.写作小品文的经历[A].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散文随笔卷) [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8]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0.

  责任编辑 尔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8646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