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部发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现在大家转来转去都是这么一句话:“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但是这个“全日制”的大纲我怎么也找不到,问了很多人,包括高教社编辑,都没有找到。后来我就怀疑,是不是大家把自学考试的大纲给混淆了,于是就找自考大纲。这个大纲也很难找,各大书店查询,都已买完,终于由女儿用支付宝在网上购得。今天仔细研究这个考试大纲,其中并没有上面所传的那句话,说明不是混淆,而应另有其本。不过这次上海复旦的会上,我征询在场的各位,有扬州大学的老师(好象还是一个领导)说,教育部有这个文件的,时间好象是1998年。这就给了我一个新的查询线索。
这个自学考试的大纲既已买来,就利用一下,全日制大纲和自考大纲本也应有比较研究。它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说明”部分,其他就是考试内容、题型、历年试卷等等了。下面是大纲“说明”。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全国统一考试课程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试行)2003年版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已有的高中程度的语文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和中国文化方面的素养。
(二)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认真研读作品,在此基础上,依据大纲所列教学要点进行教学。
2、着重训练学生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结合典型段落,引导学生多做关于作品内容和写作方法的解剖练习,使他们逐步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注意结合作品向学生介绍有关文学知识,但对有关背景材料的讲授应适度,不宜过分扩展范围,加深难度。
4、对文言文作品,应引导学生多做词义分析和翻译练习,使其掌握常见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语言现象,并能准确地进行古文今译。
5、对现代语体文作品,应引导学生熟练诵读,掌握其中的疑难词语、所征引的各类典故、事例、名言、书证及一些警策语句。
6、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写作知识、加强议论文、记叙文和应用文的写作训练。教师应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讲评。
(三)参加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民办高校文科类(含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专科专业须教授本课程,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四)本课程课堂教学时数为72学时。
(五)教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大学语文》,陈洪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某硕士论文说:语文能力不会凭空形成,正如《全日制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指出的:“应以反复筛选的精美动人的作品为实体来编写《大学语文》教材,以教材为中介,通过诵读、讲授、思索、讨论,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审美陶冶、艺术感染、写作借鉴等综合效应”(注释26)湖南师范大学2001届 刘奇军硕士论文《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刍议》,第22页,注释为“《全日制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何:出处不明,不足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