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栗亮:《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最优化设计探讨
【时间:2010/4/10 】 【来源: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年第5期(总第81期) 】 【作者: 安徽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 栗亮】 【已经浏览3354 次】

  [摘 要]多媒体教学的最优化设计要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宜把握以下三个修正原则:适度原则——强调避免多媒体全面包办课堂,要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适时原则——强调多媒体手段要在合适的时间段出现,发挥最佳效果;适体原则——要求不同的教育内容分别使用不同的多媒体手段,因体制宜。
    [关键词]多媒体 最优化设计 传播 修正原则

  所谓多媒体教学的最优化设计是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选择与确定最优化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设计最优的教育过程,传递教育信息等。它要求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好些,能够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也就是提高教育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育规模,取得更有效的教育效果[1]p2。长期以来,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最优化程度一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不得完全伸展: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构成了教育的全部载体和手段。教师们兢兢业业,对学生耳提面命,不厌其烦;学生们也是紧绷一根弦,将课堂信息一股脑咀嚼下咽。在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后,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孰优孰劣的争论。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按下不表。辨证地看,世上本来就没有完全优或完全劣的事物。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的目的是殊途同归,都是要达到最优的课堂效果,向单位时间要效益。大家互有短长,各有优劣,要达到最优化,就应避免互相排斥,努力寻求二者的恰当结合。下面,我借用传播学著名的“Shan-non传播理论模式图”来分析一下如何在高校《大学语文》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实现最优化。

    现代传播学著名理论家Shannon认为:传播的过程是“信源”,即传者,把要提供的信息,经过“编码”,即制成某种符号、语言、文字、图画、手势等,再送出;“信宿”即受者,对此信息符号,经过“译码”再接受。移植到课堂上,教师就是“信源”,学生就是“信宿”,教师将知识经过编码重组,发送给学生,学生接受信息,进行理解。如何将《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影响信息传递的干扰因素降至最低?以下是我尝试提出的三个修正原则,仅供参考:

    第一、适度原则。这种情况主要针对某些过分依赖多媒体的教学设计。目前的多媒体教育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整节课全部用电脑来包办,从导入新课到作者简介,从课文讲析到巩固练习,乃至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任务就是不断点击鼠标。整节课按部就班,看似老师轻松,学生兴奋,实际上,老师和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课件的奴隶。同时,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综合了视觉、听觉的多媒体教学能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加2.5倍,问题也出现了——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并没有同步增加到如此大的幅度,一节看似流畅连贯,画面精美,声音悦耳的多媒体课在无形间就演变成了一场现代化的“满堂灌”了。从教师方面看,整节课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这样严密紧凑的教学设计没有给教师一点回旋和即兴发挥的余地,教师的“信源”地位被电脑取代,人的主观能动性被多媒体的“无微不至”替代,课堂艺术大打折扣。此外,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进行中的过程,有许多的偶然因素影响教学,教师不可能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预见到全部的问题,情况一旦发生,固定模式的课件难以随机应变,显得力不从心,教师再进行现场处理,难免会影响到整节课的连贯性。从学生方面看,这种高度“机械化”的教学手段只能在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感觉新鲜,时间一长,就很难保持兴趣了。从“Shannon传播理论模式图”来看,“反馈”是信息传递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手段能通过提问、讨论、观察等方法有效地监控学生的状态,能动地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而这一环节恰恰是多媒体教学的弱项。适度原则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学生们对多媒体声、光、电等效果的无谓关注,避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防止教学重点被冲淡。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讲应当以人为本,现代的教育手段是教师的助手,而不应是课堂的主宰。课件的设计应该力求精练,重点明确,一些可有可无的声光效果应尽量省略,一些教师本人就可以很方便讲明的内容就无须用多媒体手段,学生可以自己理解的我们也不能越俎代庖。这样,既能节省教师宝贵的时间,又可以保持师生之间的天然联系,在单位时间里取得更高的效益,力争最优化。

    第二、适时原则。要避免多媒体在教学中喧宾夺主,很自然就要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在教师讲授、学生参与以及多媒体课件之间找到合适的切换点。三者的切换一定要遵从适时的原则,该用课件的时候可以使用,该学生讨论的时候就不能让课件牵着走,一切目的就是要让多媒体(尤其是课件)在最适宜的时间出现,发挥出最佳的效果,达到教学最优化。具体到教学中,课件在什么时间段出现比较合适呢?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我想就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范畴内谈谈:导入课文和教学的中后阶段应当是比较合适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能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一节新内容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多媒体相对教师讲读来说,更加贴合学生的心理倾向,在教学的开端抓住学生,让他们有兴趣加入其中,应该是非常明智的举动。此外,有研究资料显示,在教学的中后阶段,也就是一节课的最后15分钟左右,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都显著下降,“译码”的速度缓慢,信息摄入量会下降50%之多。而此时,也是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最多、最快的时间段。这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堵塞的“信道”,加快学生“译码”速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最优化。另一方面,教师是整个信息传播的真正“信源”,教师的信息存储量要远远大于经过“编码”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利用自己信息量的优势对课件进行有益的补充,利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以及肢体动作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课堂教学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参与,适时原则还体现为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提问、阅读和讨论,利用这些手段巩固知识,反馈信息。

    第三,适体原则。提到多媒体,人们似乎自然而然就会和电脑制作的课件划上等号,其实,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幻灯、录放音、录放像等其他手段。适体原则就是强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最合适的多媒体手段,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仍以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为例:

    诗歌,重在听、读能力的培养,它的美很含蓄,需要读者自己领悟和补充。应以反复诵读为基本手段,辅以范读录音播放,通过语言之美感受诗之美、情之美。相反,如果将一堂诗歌赏析课用绚丽的外表包装起来,做成MTV式的多感官、全方位的赏析,面对应接不暇的画面和声音,对诗之美的欣赏由“用心”变成了“用眼”、“用耳”,诸多信息,无效的要过滤,有用的则选择储存,这就造成了学生“译码”工作量的增大,接受信息的速度下降,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

    散文,它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学习散文就是抓住松散的“形”之美,将其捏合成一个“神”之美,这就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帮助同学们提高这种能力呢?此时需要的恰恰是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避免的多感官、全方位的赏析。借助它,同学们可以很快从纷繁松散的描写中寻出头绪,找出要点,紧紧跟随作者的思路,达到形象直观地感受和学习的目的。其他的文体教学也各有方法:议论文重在说理,逻辑紧密,一般言语较平淡,用范读录音完全没有必要,反复诵读只会让人昏昏欲睡,此时,一张层次清楚的文章结构论证幻灯片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再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我就曾直接从多媒体影库中找出电影放映,结束之后,再回过头来,原文当中的一些晦涩难懂的词语迎刃而解,然后再将原文和电影进行比较讨论,学生们兴趣浓厚,气氛热烈,谈出了一些有一定深度的观点,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王雪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174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