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王中云:当代大学语文教学特质的具有与有效表现
【时间:2010/2/19 】 【来源:教育与教学研究第23卷第6期 2009年6月 】 【作者: 王中云(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已经浏览2720 次】

    [摘 要] 教学特质构成意识的具有是教师职业意识成熟的标识与表现。教学特质的具有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标志与根本。大学语文学习是为所有学科的自觉学习奠定基础的学习,大学语文教学永远可为学习者铺设通向文化自觉的坦途,基于此,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进行教学特质的创新和当代建构。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特质;体系构建;有效传播

  一、当代大学语文教学特质的建构意识及其结构表现

  所谓特质,指的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某种倾向或者品质。所谓大学语文教学特质的构成,强调的是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的教学准备。如果把教学准备到教学设计的过渡看作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如果说教学设计可以是教师教学工作个性化之稳定状态的标志,能够展示教师教学工作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特性,那么,在教学准备的里面一定有使劣构问题得以最佳解决的种种知识储备。也就是说,可以透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展示,发现和滤选出那些被其活化了的隐性知识,或称之为教学特质的一些知识储备。

  一般而言,教学特质构成意识的具有是教师职业意识成熟的标识与表现,任何一个层次的教师都不例外,哪怕是几乎无缘于硕士生、博士生教学的大学语文教师。教学特质的具有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标志与根本,任何一种专业的教学都是这样,哪怕是被人们一直习以为常地归之于公共基础课的语文教学。而教学特质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构成意识和构成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都会有所不同。因为语言的产生、发展、存亡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存亡同步,需要具备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跨地域的构成意识;因为语言既是一切学科的发源又是学习一切学科的工具,也需要具备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构成意识。同时,如前文所述,欲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有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具有堪可活化隐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和足以设计自己教学活动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具备广纳博收、推陈出新、敢为人先的构成意识。大学语文教学特质的具有也就是大学语文教学特质的内容涵括,强调除了“守正”,还要“出新”,讲究与时俱进,随机更新;注重论理务实,结合实际需求,在传统与现代、本体与他者、文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多视角、多维度、广视野、大开放地增容传承,发展创新。这两者互为因果表里,前者更为强调态度的主动和理念的自觉;后者更为关注研究的整体性和组织的完整性。这里,就后者而论当代大学语文教学特质在内容上的表现。

  以当代大学提倡和发展有意义的学习①为出发点,大学语文教学特质在内容结构上所具有的表现与以往大相径庭:

  其一,就教学内容而言,原本就负载着数千年文明的大学语文,原本就需要相当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厚的知识积累才能胜任大学语文教学。因为当代学科、文化的渐趋边缘和多元融合,知识传播渠道和传播技术的迅速更新和合并,专业学术讨论和研究视角的被系统被整合,学习者接受需求的复杂化和被重视等变化,在之前的底座上又增加了许多更新鲜、更时尚、更多样、更广泛的元素。比如,文学研究发生的重大转型使其与其他学科的边界正在变得十分模糊,通俗歌曲、影视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学与文化等都进入了文学研究的视野,同时,外来文化的纷纷进入所引致的文化间的碰撞和融合,在某种意义上进行了更大空间的越界和扩容,从而逐渐形成与过去全然迥异的新面貌,呈现出强烈的当代色彩,诸如全球视野大文化、大语文格局、信息瞬间更换迅速海量传播等。因而,大学语文教师就必须具有强烈的教学特质构成意识,极强地扩容自己的知识素养,拥有一本独特的“教科书”,以便于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对文本作综合整体的观照,全面考察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立足文学,贯通文学、历史、宗教、民俗、哲学甚至地理、天文等学科,深刻挖掘文本中潜藏的文化现象以及背后的多种意蕴。

  其二,就教学对象而言,与社会相适应,大学生在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各个方面也发生重大改变,并因此产生了对学校教育的新期待和新需求。而这种期待和需求也体现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上,传统的纯文学教学语境不复存在,把语文强调为纯工具性或纯审美性的教学观念也变得十分陈旧。于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面对全球化的大众文化语境,坚持学术性、时代性、趣味性、应用性并举的教学原则,与时俱进,全面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思维,不仅教学内容要新,而且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都要新。以教学对象的实际需求为教学特质转变的杠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强力激起大学生的学习欲望。

  其三,就教学手段而言,传统教学条件下,教师教学的媒介手段主要是黑板、粉笔和少量的模型、实物,很少用到电子教学设备,即便是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公认的绘声绘色、生动活泼,也只是口若悬河,不能借助电子逼真的拟声、造像技术,以声色兼有、影像文字尽显。而当代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则可在口口相传的本体中加上情境的设置、通感的触发和互动的刺激,通过多媒体电子辅助教学系统的作用,为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创设关键的情境,建立新颖自然的刺激反应模式,使学生本身就是身在其中的意义发生者和实践者,破除以往传统教学的知行割裂。因而,要求大学语文教师具有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知识和技术,而不仅仅只是让多媒体成为一个美丽的摆设或者是“口灌”的翻版和写意。

  其四,就教学环境而言,在多媒体网络时代条件下,信息获得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海量的信息,可以进行更多的社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教师未必“闻道在先",而在教育的意义上,也未必一定是教而不是学,或许在更多的时候要向学生学了之后再教育学生,那么,教师应该正确面对自身角色的转变,虚心向学,不必守着使学生具有低阶学习、低阶能力的教学而洋洋得意,应该具有更宽阔的胸襟,更有效的教学品质,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发展高阶思维能力而具有理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高阶学习而获得高阶能力,做学生的导师、意义建构的促进者、信息咨询者、团队协作者、课程开发者、学术顾问、研究者、学习者等。

  显然,在21世纪的大学教育重构中,大学语文教学及其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所要完成的转化非常具体。如果不能做到这些,大学语文教学就还是让学生看着热闹却不知门道的镜中花、水中月;大学语文教师也就只是一个落后于时代的平庸者,而平庸者的教学不能创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只能培养出由别人读完经典后再讲给自己听的文化“代读”生。还只停留在文化“代读”阶段而远没走上文化“自读”阶段的大学生,则永远难以用一种对文化自读的自觉来支持和控制自己,永远不能提高自己生产知识的能力,永远不能在生成知识产品的过程中有所创造、有所创新,也永远难以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未来意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那么,不但中国管理者普遍欠缺的演讲、表达和写作能力,以及说服、影响、改变别人观点的能力的现状不能改变,而且会严重影响到21世纪劳动者的培养和整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

  二、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是对大学语文教学特质内存外化的整合

  实际上,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基于大学语文教学特质也属于大学语文教学特质的一种,或者还可以说是对大学语文特质的内存和外显的整合。一种教学特质的具有,不应该仅仅是理论上的具有却不能实而践之,应是既有深厚的内存又有卓绝的外化。如果不能站在有效传播的高度要求大学语文的积极教学,则即便教师有深厚的内存,也不能转化为学习者容易接收和喜欢接受的知识,不能产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动力和条件。因此,这里所强调的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传播,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强调大学语文教学特质的外显。如果说,上文对大学语文教学特质构成内容的讨论侧重于其内在表现的话,那么,这里侧重的是对大学语文教学特质构成内容的外在表现的讨论。

  所谓有效传播,指的是达到传播预设目标,具有一定传播效果的传播。而传播效果则是指信息传播使受众在某些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即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形成传播效果的因素包括传播者、守门人、中介者、受传者在内的人的因素,包括内容和表现方式等的讯息因素,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媒介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等的环境因素,如下图所示。

  显然,良好的传播效果的获得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果这诸多的因素不能形成良好的联动关系,则很难在整体上形成有效的传播。更显然,如果不能紧紧地抓住传播主体这个关键又关键的因素,则更难在整体上形成有效的传播。因为从主体的内容把关和效果定向而言,传播者树立良好的传播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保证信源的可信性效果,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传播者选择什么信息决定着受众瞩目的焦点和范围,规定着传播效果发生的性质和方向;传播者使用什么媒介、什么技巧决定着受众接受信息的便利和程度,制约着传播效果发生的大小和质量;传播者确定以什么方式去结合受众,确定怎样利用受传者个性倾向、意见领袖作用、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影响,控制着传播效果的发生的强度和方向。因此,对大学语文教学而言,所谓的有效传播,说的就是大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空中,整合自己的教学特质,高效地利用传播环境包括传播技巧设计,正确、恰当而又艺术地使用各种类型的符号,成功地输送自己的声音,使信息获得者——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被信息所左右,成为信息意义的实践者。在传统技术条件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很难实现有效的传播。因为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只能进行单科教学,与其他专业教师间的横向联系和合作较少,大学语文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种单一的模式和封闭性,从而限制了教师之间尤其是跨学科教师之间学术上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虽然拥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比拟的各种文化资源,却不能借力恰到好处的传播媒介,出没于古今时空,惟妙惟肖地绘声绘色,变不可视为可视,变难以触摸为可触可摸,而只是自得其乐地陶醉于难于覆盖和感染更大范围的自身传播,难以导引学生无障碍进入此情此景此人的胜地,领略文化的、艺术的、人生的真谛。与此同时,大学语文教师还鲜有对传播对象和传播技巧的研究和利用,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地站在传播对象的角度综合运用传播媒介和传播技巧。但当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传播理念的发展以及传受双方对互动的重视和追求,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跨学科交流和实现有效传播提供了成就的平台,为大学语文教师教学特质的具有和综合发展创造了可能与必然,也向大学语文的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基于前文所述,以下以21世纪重构大学教育、为学习者营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为标尺,着重讨论当代大学语文教师对教学传媒的使用、对传播对象作用和传播技巧的利用。

  以对教学传媒的使用而论,从理念上,多数人尚只能把传播媒介的教学功能归于“拟物”,或认作是教学信息内容的传递媒体,或认作是播放演示工具的媒体观,或是信息工具、效能工具、情境工具、认知工具、交流工具、评价工具的工具观,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人连这种意识都没有。而实质上,在强调有效传播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传媒不仅仅可以用来成为一种中介、一种工具,而且可以起到“拟人”和“拟物”的作用,形成一个有利于师生一起学习和共同发展的综合性生态环境。也就是说,教学传媒作为人体以外的延伸,可以综合中介、工具的特点,帮助教师和学习者形成知识探究发现空间、个性才能展现空间、集体智慧融会发展空间,从而给予师生在教学上的极大利好。在实践上,师生能够站在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高度,充分地采用电脑、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技术,把千百万大脑产生的知识和信息创造性地联系起来,将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合理设计出令人可感可知的文档和动画,在新鲜、有趣、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完美演绎和传递知识信息,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以对传播对象作用的利用而论,除了继续加强对学习者个体的分析研究而强调教学信息传播的个性分析研究之外,更应在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前提下,把分析对象置于某种共同体,或学习共同体、或兴趣共同体、或利益共同体等等中去分析研究,利用小团体规范和意见领袖等的“次控”作用(这是与教学组织者教师的控制作用相比而言),利用多种社会心理效应比如权威效应、自己人效应、从众效应和晕轮效应等的影响,展开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和互助教育,在团体协作、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整体进步的教育过程中,延伸课堂学习效应,实现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以对传播技巧的利用而论,强调的是教师对传播技巧在概念上的正确理解和实践上的自觉运用。美国传播学者赛弗林和坦卡德在他们的著作中提笔写下的第一句话就是:“大众传播是技巧、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在网络传播的今天,教育传播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大众传播,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传播中,传播技巧不能缺席。所谓传播技巧,就是有效熟练地灵活运用传播原理、知识和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传播技能或方法,一般由结构形式、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各种符号有机组合而成。作为对传播内容的美化与包装,绕开传播障碍、避免传播干扰的特殊技能,传播技巧区别于传播技术,传播技巧中往往包含着传播技术的使用,但掌握了传播技术的人不一定同时懂得传播技巧。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成为有效的传播,传播者除了对传播技巧在概念上有正确理解之外,还必须在掌握电脑、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的基础上自觉运用传播技巧。然而,当代大学语文教学现状表现出的却是普遍缺乏对传播内容的结构形式的正确解剖;用于表达传播内容的修辞手法和各种符号的正确认知和自觉使用,多处于人云亦云、机械传承的传播状态。而不能正确地解剖传播内容内在的结构形式,就不能正确地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不能正确地选用表达方式,就不能有机联合修辞手法和各种符号;不能正确地使用各种符号,就不能准确地表现传播内容;不能正确地运用修辞手法,就不能完美地展示传播内容的表达。并且,当整个传播链条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体无完肤之时,就很难谈得上对传播内容进行美化与包装,以此而绕开传播障碍,避免传播干扰,获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必须强调大学语文教师对传播技巧在概念上的正确理解和实践上的自觉运用,才有可能掌握传播技巧并内化为教学特质的一种。

  注释:

  ①有意义的学习指学习者能对学习负责,能自我控制,选定学习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对学习充满热情,愿意持续学习;知道如何转化知识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善于协作学习或工作。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参见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阈》第161页。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161.
  [2]叶圣陶.语文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3.
  [3]骆 兵.大学语文[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 1.
  [4]林惠祥.人类文化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49.
  [5]王登峰.语言、文化与个人素质——写在第十一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N].光明日报, 2008-09-17.
  [6]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29.
  [7]【美】赛弗林,坦卡德.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M].陈韵昭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1.
  [8]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54-255

  【作者简介】王中云(1956—),女,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传播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579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