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作家研究

朱熹:循循善诱,孜孜不倦
【时间:2010/1/15 】 【来源:教师职业道德主页→师德案例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992 次】

    案例人物简介: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晚年号晓庵,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生于福建尤溪城毓秀峰下,故后人又称其为闽人,称其学派为"闽学",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

    朱熹出身于一个衰落的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祖辈世代为官,其父因不肯附和秦桧的投降政策而遭贬。朱熹深受家庭影响,幼时便刻苦攻读儒家经典。他聪颖过人,求知欲强,学无常师,14岁时其父去世,遵父遗嘱,从学于程伊川派的胡原仲、刘致中和刘彦冲,他18岁中举,19岁登进士及第,20岁往延平,受业于李愿中,22岁被任命为泉州同安县主簿,任内开设县学,内分设四斋:"志道"、"据德"、"依仁"和"游艺"。每斋名设斋长一人,主持教事,招收县民中优秀子弟,入学受教。27岁后,朱熹开始收集整理北宋道学家的著作,尤对程颐的思想兴趣浓厚,29岁时,同安任满,求教于程门学派李侗门下,此后学业大进。他对仕途淡泊,以居家讲学为业,完成了《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的编写。49岁,知南彦军,修复白鹿洞书院,整顿地方官学。51岁后,他任满归里,于武夷山授徒讲学,建有武夷精舍,并与陈亮互访辩难,首揭"义理之学"与"事功学派"之争。59岁时,知漳州,除整顿地方学校外,还最终完成了《大学》、《中庸》的注释工作,并与《论语》、《孟子》的注释合编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60岁离任,居福建考亭,建竹林精舍,后扩大规模更名为沧州精舍。仍从事教学活动,65岁时又出任知潭州,任内整顿州、县学,复兴岳麓书院,同年,光宗"内禅",宁宗即位,召朱熹为侍讲。他因上书建言,卷入党争而被罢还,在朝仅46日,不久回福建建阳,仍旧笔耕不辍。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当权的韩胄派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为伪学,后又把朱熹等立为"伪学逆党籍",朱熹在朝野党禁声中死去。9年后,宁宗才"谥曰文",称朱熹为"朱文公",平反昭雪。

    纵观朱熹及其50余年的生涯,9次放官于外任,立朝46日,整个为官的时间约10年,其余时间皆从事教学和著述。即使在任地方官期间,也积极发展地方教育。朱熹一生著述甚丰,涉及哲学、史学、经学、文学、乐律、辩伪、自然科学等领域,在教育方面有《小学》、《童蒙须知》、《近思录》、《四书集注》、《资治通鉴纲目》等。后人把他的著述辑为《朱文公文集》100卷,还编有《朱子语类》140卷。

    案例内容:

    培养"圣人"的教育目的

    朱熹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引荀子的话告诫学生说:"古人学者,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关于"圣人"的规格,集中地表述在他手订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五教之目"。朱熹把"五伦"概括为"五教","圣人"必须掌握"五伦",为此,他还规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为学之序"。这是把《中庸》的话,纳入他的理学教育思想体系,他说:"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他把学、思、思、辨当作"格物致知",研究"天理"的过程和步骤。至"笃行"方面,他又规定了修身、处事、接物的要点。"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

    朱熹认为,教人为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学得杂博的知识,做些华丽的文章,用以沽名钓誉,争权夺利,而是为了懂得做人的道理,修己治人。他严厉批评了当时学校以科举为直接教育的目的,乃是一种"干禄蹈利"、"忘本逐末"的教育,由是导致社会风俗败坏、人才衰乏。朱熹不是反对读经入仕,而是认为国家设立学校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贤才、改善吏治。他主张培养人才"莫非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引导人们"遏人欲而存天理",成为一个自觉地恪守纲常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圣人",可见朱熹的教育目的论,是为了改善"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使培养人材和选拔人才更有利于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

    "存天理,天人欲"的教学宗旨

    朱熹从"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宗旨出发,为培养"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治人才,把道德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位。因此,他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方面,提出许多重要的见解。

    1立志

    所谓立志,朱熹认为包括两点含义。从小处说,立志是一种为学的功夫,正如他指出的那样,为学功夫首先"专在人自立志",志坚才能"一味向前",无所不进。从大处说,立志是做人的根本要求,他强调"学者要立大志",所谓立大志,"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接要学舜、尧",即"才学便要做圣人"。

    朱熹认为,立志是关系到做人的方向问题。所以,他非常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他说:"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做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这里所说的"无著力处",指的就是做人的方向不明,不知向何处努力。其结果必然象今天的士人那样,只顾贪图追名逐利,而不去寻求道义,要做达官贵人,而不愿成为圣贤。正因如此,所以朱熹认为立志不比读书和学义,乃是最为重要的大事。

    2、主敬

    朱熹认为,"敬"是修身和为学的一种专一、恒常的态度。在修身和为学过程中,如果缺乏这种态度,就"无以涵养本原","无以开发聪明"。他在讲"主敬"的重要性时说:"敬字功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又说:"人之心性,敬则常存,不敬则不存"。

    "主敬"既然如此重要,所以朱熹要求学生,无论做事还是求学均须"主敬",在"小学"阶段做洒扫穷其事理也需要"主敬"。总这,要"彻头彻尾"实行"主敬","不可顷刻"离开"主敬"。

    当然,所谓"主敬"不是"万虑休置","闭目静坐,耳无闻,目无见,不接事物",而是专一无失,固守不易的功夫。具体地说:"主敬"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齐收敛其心,"不敢放纵",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二是"守于此而不易",做到持之以恒,"成始成终"。

    3、存养

    朱熹关于"存养"的主张,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修养功夫。这种功夫的实质,就是孟轲所鼓吹的"养心莫善于寡欲"。在朱熹看来,"人心本明,只被事物在上盖蔽了,不曾得露头面"。因此,需要一种存养的功夫。正如他所说:"人须常收敛个身心,使精神常在这里,似担百十斤担相似,须硬著筋骨"。也就是说,所谓"存养",就是使人心不为物欲所吸引,多在义理上用功夫。他说:"若收敛都在义理上安顿,无许多胡思乱想,则久之自于物欲上轻,于义理上重。"

    4、省察

    所谓"省察",就是自我反省和检查。朱熹认为,"省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这于念虑之始萌也";二是"省察于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

    朱熹提出"省察"的根据,一方面是基于人心的存亡;另一方面是基于事物的是非。他说:"人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顷,不加提省一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

    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朱熹积多年教学之经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思想体系。现归纳如下:

    1、课程设置

    朱熹认为,天下之物,万物之理,都应当理会。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即使是圣贤也不能全知。这就给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三条原则。

    第一,教有定本。所谓教有定本,即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考虑方向性和思想性,不能什么书都教,什么书都学。朱熹指出:"世之为士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惟书三读。则其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是以天下之书愈多,而理越昧,学者之事愈勤,而心愈放,词章愈丽,议论愈高,而其德业事功之实,愈无以逮乎古人。然非书之罪也,读者不知学之有本,而无以为之地也。"这是他针对当时学者"惟书之读"、"不知学之有本"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朱熹还进一步指出:"圣人教人有定本,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皆是定本。"可见他所说的教有定本,是"寻古人之意","求德业之实"的。也就是说,他提出的设课原则,是把明义理、复人伦的政治标准放到的首位。

    第二,大小有别。所谓大小有别,即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和"大学"要有所区分。朱熹认为,小学阶段由于儿童幼稚,只知道怎样做,而不知道做的道理,所以只能"教之以事"。他说:"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以此规矩做去。"当然,小学阶段并非不读书,只是读书要服从于"教之以事"。为此,朱熹曾专门编写了《小学书题》作为教材。他说:"行有余力,诵诗读书,咏歌舞蹈。"关于大学阶段的教学,朱熹认为,主要是究其事理,弄清为什么。他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又说:"自十六七上大学,然后教人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其目的是使他们成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

    第三,有用之学。所谓有用之学,即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需要出发,务求实用。朱熹指出,当时的学者为了科考而奔波于利禄之场,"诵数虽博,文词虽工",但在外族入侵,国家安危之际,却胸无救国之韬,手无缚鸡之力,其结果不是报之一死,便是苟且偷生,对安邦治国毫无用处。为此他很欣赏古人的六艺之教。在他看来,"六艺皆实用,无一可缺"。以"数"为例,在六艺中"数尤为最末事,若而今行经界,则算法亦甚有用。"朱熹虽然很欣赏六艺之教,但又不局限于此。他进而提出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军旅、刑法等内容,认为这些"皆是著实用之事业",比古之六艺更为有用。

    2、教学形式

    朱熹集我国古代教育家讲学方式之大成,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采取了三种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升堂讲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类似作报告或开讲座的讲授方式。如乾道三年,朱熹自闽来潭访问张縂,在长沙岳麓书院讲学,论《中庸》之义,听者甚多,有饮马池干涸之说。又如淳熙八年,朱熹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据《象山年谱》记载:先生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毕,即离席与朱熹言。这说明,讲学方式是教师面对一定数量的学生,故称升堂讲学。

    第二,讲论答疑。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类似今日的辅导答疑。所不同的是,答疑不是在课后进行。也就是说,教师在讲论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回答,或由师生讨论。毫无疑问,采取这种教学形式,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水平,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它有利于活跃课堂所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抽签自讲。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类似今日的抽签口试。所不同的是,口试是答题,而自讲则是讲论。据《朱子年谱》记载,其做法是教师向学生投题签百数个,学生抽签后出位讲论,然后再由教师讲说以正之。这种学生抽签自讲、教师正之的教学组织形式,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他们抓住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原则

    第一,启发诱导。朱熹在为《论语》一书作注时,发挥了孔子关于启发诱导的思想。他说:"愤者,必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开,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这一解释说明了启发诱导的关键,即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呢?朱熹提出了三点具体措施:一是教师讲论要突出重点,应引导学生理会大道理,勿钻牛角尖。这样才能开阔思路,触类旁通。否则,就会局限于小问题上,支离破碎。二是教师讲论要少而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当然,少不是目的,少是为了精。所谓"精",就是得当,切中要害。三是教师讲论要发人深思。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读书无疑者,须教者疑",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有疑者却要无疑",则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循序渐进。在朱熹看来,人们的修身,为学都应当循序渐进。如同树木成材,人的成长一样,"乃天理本然"。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也应遵循这一规律。从朱熹的大量论述中可以看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包括以下含义:一是根据年龄特征,由小到大,"一岁有一岁的工夫"。二是从浅近平易处开始,由浅入深,达到"自然意味浃洽,伦类贯通"。三是不可贪多务广,量力而行,如此才能"研味从容","而无迫切泛滥之累"。

    第三,温故知新。朱熹对"温故知新"也作了新的解释:"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另外,"温故知新"也有新旧知识之间互相联系的意思。朱熹指出,学习的事"别无他巧","只是且将所已学者,反复玩味,不厌重复,久之,当觉意味愈深远,理致愈明白耳。不难看出,在朱熹看来,温习旧知识不仅能起到消化、理解和加深的而且对于学习"昔所未学"的新知识也能打好基础,新旧知识"通贯浃洽"、"打成一片"。

    第四,因材施教。朱熹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教人之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在教学实验中怎样才能做到呢?朱熹提出了下列3措施:一是区别资质的高低。对于具备圣人资质的人,不必用力去教,稍加指点便自然成材。对于具备贤人资质的人,则分别教之,适当引导,他们也能自觉实行。对由具备中人资质的人,需要时时照管,令其节节用功,才能有所克治。二是抓住个性的差异。由于人的气质不同,所以个性特点也就不一,教育方法必须因人而异,顺势而导。三是注意年龄的不同。朱熹认为,人的年龄不同,在兴趣、精力、习惯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学必须考虑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朱子读书法

    朱熹不仅重视指导学生自我修养,而且也很重视指导学生读书学习。他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他的学生弟子汇集他的平日之训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1、循序渐进

    所谓循序,是遵循教材的客观顺序与学生的主观能力去规定学习的课程或进度。所谓渐进,是不求速的意思。依朱熹的看法,读书"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则志定理明,而无〓易陵躐之患矣。若奔程趁限,一句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近方觉此病痛不是小事。无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无根脚。"

    2、熟读精思

    所谓熟读,就是要把书本背得烂熟。所谓精思,即是反复寻绎文义。他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依朱熹的看法,"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说明,他对学生读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虚心涵泳

    所谓虚心涵泳,即是客观的态度,还古书的本来面目,并不执着旧见,接受简明平正的解说,而不好高务奇、穿凿立异。依朱熹的看法,"庄子说,吾与之虚而委蛇。既虚了,又要随他曲折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豪杜撰。学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说,只记前贤与诸家说便了。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了,却将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便穿凿之使合。"

    4、切己体察

    所谓切己体察,即是读书时,使书中道理与自己经验或生活结合起来,并以书中道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依朱熹的看法,"入道之门,是将自个己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无不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已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复,我实能克己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

    5、著紧用力

    读书穷理,要有发愤忘食的精神。也就是应该"紧著课程",抓紧时间,坚持不懈。朱熹强调"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6、居敬持志

    读书作事,均须收敛此心,"敬以自持"。要做到"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只有"虚明专静","心无不在",才能读得进去和悟出道理来。(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案例述评:

    朱熹集读书法研究之大成,他的读书法奠定了古代读书法的基础。他反对汉以来儒家专在名物训诂上下工夫,认为读书的根本要求是通晓"义理",名物训练只在为通晓义理准备条件。六条读书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度和步骤。"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含有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的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

    朱熹写过一首绝句,题名为"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以此来比喻读书,做学问也应"通而不塞",要有汩汩不断的新知识或新见解来补充,才能使人见知通达,头脑清新,这个比喻是十分形象和发人深思的,对我们今天如何读书、治学、教学仍有启发意义。

    朱熹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从事私人讲学,发展地方教育。据《朱子年谱》载:"先生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毋厌卑近,而慕高远,恳恻至到,闻者感动。""及邻郡数百里间,学子云集……坐席至不能容,溢于户外。"他平日教人,循循善诱,孜孜不倦,一日不讲学,一日不快乐。他的学生黄勉斋编撰的《朱子行状》说:"从游之士,迭诵所习,以质其疑;意有未喻,则委曲告之,而未尝倦;问有未切,则反复戒之,而未尝隐。务学笃则喜见于言,进学难而忧形于色。讲论经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辩则脱然沉疴之去体,一日不讲学,则惕然常以为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4791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