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夏中义《大学新语文》第十讲回归大自然教参
【时间:2009/4/13 】 【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作者: 大学语文教学组】 【已经浏览4372 次】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文科)
    第十讲  回归大自然
    课堂讲授(3)
    教学目标或要求:
  了解什么是自然,准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关于自然的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敬畏自然,走进自然,在自然中领略人生的局限和欢乐。
    授课内容的要点:
    一、人与自然
    二、像山那样思考
    三、孤寂
    课堂讨论题、思考题、作业:
    1、孤独真的使人更自由吗?
    2、在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代社会,人们以什么样的方式重返自然,才能获得身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新编大学语文》丁帆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大学语文》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十讲  回归大自然

人与自然

  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社会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并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自然是有生命的,她在永不停息地变化、流动,像母亲一样创造并制约着一切生命,因此整个自然界是和谐的、完善的。这正约束着人类,善待生灵,敬畏生命,保护自然。
  长期以来,人类视自己为自然界的主人,强调人的内在价值或内在目的,认为自然界应无条件地服从于人类,因而导致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但是,由于遵循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自然界的过分索取已成为一种习惯。人类喊出了“征服自然”的口号,得到的却是抚不平的创伤。在人类以强势固守完全自我中心的情况下,大自然被严重透支了,以至于形成生态危机。显然,这样的发展态势是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除了具有物质资源意义,还以自身为价值尺度,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自然美的精神价值尺度。
  地球上不能只剩下人类自己,地球也不只为人类而存在。让我们深情地注视这大自然的美景,深情地注视这生机勃发的生命之象,崇尚自然,敬畏生命,才有可能真正地热爱我们自己。热爱自然,走近自然,享受自然,人类会更高贵。善待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我们今天应做的。

  
像山那样思考

  作者简介: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哈佛大学林学专业硕士,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系教授。曾任联邦林业局官员,毕生从事林业和猎物管理研究。这位被称为美国先知、“美国野生生物哲理之父” 、“近代环保之父”的享誉世界的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
  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自然观:土地伦理思想。土地伦理思想精髓:认为土地不仅仅是土壤,它还包括气候、水、动物和植物。人只是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一员,人类必须改变他在共同体中的征服者的面目。这个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它继续存在的权利。
  1949年出版的《沙乡年鉴》是其最重要的著作。随着时光的流逝,《沙乡年鉴》的价值愈来愈彰显出来,并且不断得到无数读者的“增值性”评介,以致被译成多种语言文字(版本)在世界各地出版,其中已知的中文译本就达四五种(版本)。《像山那样思考》就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很多读过《沙乡年鉴》的读者,觉得在这本书中让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最忘不了的就是那只垂死的老狼。同时,它也是令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幡然醒悟、毕生难忘的一只狼。为什么这只狼能有如此魔力,让这么多人难以忘怀?我们今天要学的《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说的正是这只狼!

  课文解读:

  利奥波德是一位善于深思的哲人,他从“一声深沉的、来自肺腑的嗥叫”中领悟到了山的思考,从一点“绿火”的熄灭中看到了生态的危机。《像山那样思考》作者一文似惊醒梦中人,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深层的含义,深入浅出,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深刻的思想美,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让人忽视的土地、生态、资源伦理问题。人类要“像山那样”从长远的利益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1、山是怎么思考的?
  山的思考:深刻、长久、客观。
  2、人们是怎样思考的?
  人的思考:肤浅、短暂、主观
  3、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是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山去思考问题时能够尊重自然,平等的看待自然万物。山的思考也就在这里,就是要求我们客观地、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我们面对的世界,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4、梭罗名言“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荒野中的万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荒野中的万物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无高低尊卑之分。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万物,与万物应和谐相处,这应是我们从荒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狼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的一员,人与狼本质上是平等的。 山的思考也就在这里,就是要求我们客观地、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我们面对的世界,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孤  寂

  亨利·戴维·梭罗(1817年—1862年),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梭罗出生于马萨诸赛州的康科德城,毕业于哈佛大学。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托尔斯和圣雄甘地。
  1845年3月,他就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1847年才回到康科德城。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瓦尔登湖》由此被认为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位居1985年《美国遗产》杂志列举的“十本构成美国人性格的书”榜首。如今,瓦尔登湖已经成为梭罗追随者们的圣土。
  1、“寂寞”表现在哪里?
  梭罗所说的“寂寞”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孤身一人,没有伴侣。就是平常所说的寂寞,从这个角度上看,梭罗把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作为伴侣,人是大自然的最普通的一员,并不具有高于其他生灵的特权,因而并不寂寞。
  第二层,是说大自然的“寂寞”是一种“寂静”,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梭罗能够自由地沉思,尽情地享受精神的愉悦。因为他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作者真的寂寞吗?为什么?
  第三段中“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最忧悒的人也一样。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之间而还有五官的话,便不可能有很阴郁的忧虑。”大自然的事物就是人的伴侣,它可以消除人的忧郁、烦恼、痛苦。我们常常在忧郁、烦恼、痛苦之时到大自然看一看山水,听一听风声雨声,这些情绪就会消散的无影无踪。
  第四段中“无论两条腿怎样努力也不能使两颗心更加接近”这句话简直就是名言警句。人与人的距离不在于空间,而在于心灵。古诗词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以说就是同一个意思。
  第五段中说:“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等等,写了一连串的自然界事物的寂寞,来衬托说明“我”的不寂寞。
  3、对于这种“独处”的生活,作者是怎样认为的?
  梭罗认为,大部分时间内,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一个在思想着、工作着的人总是单独的,但单独并非寂寞,因为他是自由的,有独立的自我。
  梭罗的“寂寞”生活并非完全与世隔绝,他的“寂寞”建立在一种孤寂而真实的心灵体验之上,是一种超然的智慧与思索的结晶。
  在作者看来,在瓦尔登湖独居,毫不寂寞。有大自然作伴,不寂寞;有思想、工作在,不寂寞;有人类(互相拜访)在,不寂寞…… 在独处的时候,他常对自己说:我有多康健,多快乐!
  4、过独处的生活而不觉寂寞,是因为大自然的缘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第1自然段:“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
  倒数第2自然段:“阳光、雨露、微风、夏季、冬天——大自然为我们奉献出了多少难以表达的恩惠,我们获得如此多的健康、快乐,它对人类有着多么深切的怜悯。当有人因不幸而哀痛时,这种哀痛也会感动了大自然,太阳黯然失色,风呜咽着,像人的哀叹,云朵流行泪水,才到仲夏,树木落下了叶子,换上素装。我们哪里能不与大地生息相关?我们也是那些植物和蔬菜的一部分泥土,不是吗?”
  这两处前后呼应,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梭罗沉思的结果:人要融于自然,尊重自然,感恩自然。
  梭罗的这两年的独处生活,是想寻求一种生活方式。他不满当时的复杂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他断言当时所谓之进步是不必要的,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实快乐而完满。其实,这其中隐含着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你觉得梭罗是怎样认为的?
  本文通过写“我”在山林独居的生活与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湖山的沉思

  《寂寞》与《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梭罗和利奥波德两位作家,相隔的年代不远,都有一段在荒野居住的经历,并依据这些独特的经历下了这两篇选文。《寂寞》从感性的生存方式方面给读者提供了一种自足的生存境界,《像山那样思考》则带有明显的生态忧患意识:两篇文章有着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的共同主旨。?
  大家还记得这样一幅公益广告吗?拍卖最后一滴无污染的水,最后一株无污染的植物,当我们一味的追求物质进步,而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那留给我们的只能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要知道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 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包括那些无言的和无助的、甚至濒临绝迹的动物与植物,都拥有自己不可抹煞的生命的尊严、履历与故事。芸芸众生,他们都是自然的子民,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势必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都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可怕的灾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459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