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夏中义《大学新语文》第二讲青春在呼号教参
【时间:2009/4/13 】 【来源: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作者: 大学语文教学组】 【已经浏览3337 次】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文科)
    第二讲 青春在呼号
    课堂讲授(3)
    教学目标或要求:
  了解青春是人生必须的一个时段,青春是美好的,通过学习,感知青春期的种种苦闷是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会遇到的人生课题,是通往人格成熟和精神成人的考验。
    授课内容的要点:
    一、青春的主题叫成长
    二、十八岁出门远行
    三、发现
    课堂讨论题、思考题、作业:
    1、《十八岁出门远行》的主题是什么?它是怎样通过“我”的一次旅行经历表现的?
    2、联系自己生活中的见闻,结合余华的小说和观点,你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暴力的吗?你是如何看待现实世界的?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新编大学语文》丁帆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大学语文》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大学语文》徐中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二讲  青春在呼号

青春的主题叫成长

  毛泽东在1925年所写的《沁园春 长沙》里写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干,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那就是青春的特质。
  青春是人生必经一个阶段。对儿童来说,它是将来时;对青年来说,它是现在进行时;对中年和老年来说,它是过去时。青春已过去的人追怀青春,青春愈见其美好,因为失去的永远是珍贵的。没到青春的人憧憬青春,青春以其的美好的美丽吸引着每个少年。
  对每一个自然生命而言,青春只有一次,青春期处于生命周期生长的顶峰,但是心理上的青春与生理上的青春未必完全同步。
  当青春期将人带到一个新的情境也就意味着他要接受新的挑战:青春现在进行时的青年,曾经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苍凉悲壮之感。也曾经意志消沉,看不到前进的希望,只是怨天尤人而不努力奋斗。
  大多数的青春期的青年只感觉到困惑、苦闷、忧伤、愤懑,因为青春期天然而本能的怀有太多的梦想和憧憬,理想和现实注定要摩擦、冲撞,所以青春期的苦闷是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会遇到的人生课题。
  青春期是 “精神成人”的起点,青春的主题叫成长。成为精神上独立自由的人,意味着你是你自身的雕塑者和创造者,是主体而非客体,是能够运用自己的理性和意志来自我导向、自我定位的人。
  精神成长的突出表现:
  青春期的孩子们渴望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并希望赢得他人的尊重,反抗各种束缚,包括社会的与家庭的,从而证明自己已是成人。


 十八岁出门远行

  18岁,阳光灿烂的日子,刚刚走出了梦幻的花季雨季,青春涌动的你多么想探寻一下更为遥远的世界!可是,当你真的走出去之后,外面的世界会像你想像的那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如我们想象中那般美好,成长过程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年轻人怎样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

  一、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生,浙江海盐人。1977年高中毕业,曾从事牙医工作5年。1983年到海盐县文化馆工作。曾在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学习,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一开始喜欢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风格,后来他看到了卡夫卡的作品,被震撼了。
  主要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世事如烟》、《河边的错误》、《鲜血梅花》等几十个短中篇小说,出版小说集《偶然事件》和长篇小说《在烟雨中呼喊》、《活着》等,为近年十分活跃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余华的小说从其叙述风格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传统的写实手法为主,但又不同于传统故事小说。另一类则借鉴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搅乱时空界限,制造神秘氛围,还原欲望骚动,表现心理变态以及意识混乱的种种奇异感觉。但无论注重写实还是侧重还原感觉,余华都对人性中黑暗、丑恶、残忍的一面进行无情的暴露。他写不可知的预感,写令人不寒而栗的死亡场面,写扭曲、乖戾、怪诞的人性……这一切再加上那无动于衷的冷漠的叙事态度,可以说,余华把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掀起的冷漠之潮推到了冷酷的深处。
  余华并不算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包括短篇、中篇和长篇加在一起亦不超过80万字。他是以精致见长,作品大多写得真实和艰苦,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密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及文本真实。余华曾自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二、关于先锋派小说

  所谓先锋实验小说,是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继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思潮之后,兴起的一种具有现代派意味的新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马原、苏童、格非、孙甘露、余华、北村等。他们的作品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放弃传统的真实观,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尝试新的小说表现形式,重视叙述方式与语言的创新,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三、基本情节

  《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是余华的处女作,写于1986年,最早发表在《北京文学》上,这篇小说对余华十分重要,之前他的作品一直发表不畅,此后是一发不可收拾,两三年间,余华、苏童、格非和孙甘露等人的创作形成一股潮流,被评论界称为“先锋小说”或“实验文学”,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这篇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鲜明地体现了先锋小说的一些特点。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十八岁的少年,在父亲的鼓励下,他独自出门,走向未知的世界。一路上,他兴致勃勃,走了一天都不觉得疲倦。他没有找到旅店,但终于搭上了一辆汽车,汽车却在半路上抛锚了。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路人一起哄抢苹果,苹果的主人——汽车司机却无动于衷,见义勇为的他却被打得头破血流……

  四、生活在远方——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导读

  从题目看,这是一个远行的故事,类似于西方十八、九世纪曾盛行的成长小说类型:主人公出门远行、接受教育、认识世界、最后长大成人。但作者并没有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一个青少年如何成长的故事,只是截取“远行”路途中极富隐喻的一个断面,浓缩表现了青春之旅的渴羡、期盼和迷惘的复杂心情。
  (一)荒诞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人生的第一次悖谬
  文章的开头讲述“我”如何在公路上欢快地奔跑这一情节,这是容易理解的。但抢苹果这一情节就令人费解:我为维护司机的苹果,被人打得浑身挂彩,而司机却与打劫者扬长而去。
  这正是小说的精彩之处。因为作者不是企图挖掘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着重开拓自己的内心世界。余华用这个荒诞离奇的故事讲述了人生的第一次悖谬。
  (二)虚构的意象设定蕴涵了人性的哲理思考
  这部小说另一个值得品味的是其中几个重复出现的意象。小说一开始就写到“我”对下巴上那几根“胡须”的珍视,因为这是成人的标志。
  而对另两个贯穿小说始终的意象“公路”和“旅店”,公路上一个个充满诱惑的高度和一个个令人沮丧的弧度,暗示了生命总是不断地在希望与失望、肯定与否定中循环前行的。
  艺术特色
  1、象征意义
  小说中事件的叙述有着写实与象征的双重意味。一方面,主人公确实独自行走在大路上,一路上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寻找旅店、搭车、苹果被抢、被揍乃至被抛弃……这些情节都具有真实的质感和内在的逻辑性、合理性,让人信服;然而另一方面,它们又充满象征意味,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描写那样直白与简单。
  2、注重个人感觉的描绘
  在本文中,作者反复叙述的就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细腻的个人感觉充满了整个小说文本。
  3、用词生动独特,形象而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
  小说的语言也非常有特点。作者在叙述和描写的时候,注重的不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自己心中的感觉。作者认为,现实主义小说所崇尚的真实其实并不存在,主张任何外界信息只有在被整合进人的感觉时才有意义。像“柏油马路起伏不定,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就写出了高低起伏的马路给我的主观感觉。“旅店就这样重又来到了我脑中,并且逐渐膨胀,不一会便把我的脑袋塞满了。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句子略带夸张,但却真切而强烈地表达出了“我”此时此刻对旅店的渴望。像这类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另外,小说的叙事语言有刻意哕嗦、拖沓的一面,看似表现了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实则揭示出“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种种无奈,用意颇深。
  余华曾说:“人类自身的肤浅来自经验的局限和对精神本质的疏远,只有脱离常识,背弃现状世界提供的秩序和逻辑,才能自由地接近真实。”这段阐述无疑可以作为对《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恰切注释。余华正是用一种极而言之的“仿梦”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世界的荒诞无常和青年人在这种荒谬人生面前的深刻迷惘,而作品所剖示的“我”在青春初旅中的种种微妙的心情,则印证了存在主义大题海德格尔关于心情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被抛入世界后首先产生的是种种心情的理论,艺术地完成了对人的存在命题的揭示。小说中青春初旅的明朗欢快与荒诞人生的阴暗丑陋构成鲜明的反差和剧烈的碰撞,使其具有了很强的审美张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090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