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第七单元 立意与构思
【时间:2009/3/28 】 【来源:复旦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498 次】

一、单元教学思路
   立意就是作者思想在文章中的体现,而思想是活生生的东西,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实践、价值立场、世界观念、文化传统和现实相关,更与个人生命和体验相关,因此它是千变万化,各各不同的。但凡落笔写作,总有想要表达的东西,这就是立意了。不过,立意人人都有,立意的高下却有分别。立意的高远、深邃和智慧,是好文章的前提和保证。
   构思则是体现作者立意的思路,也就是写作者的思想或者情感所经过的表达路线。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形成印象、态度、情感,思路的形成就是使之条理化的过程。思路体现在文章中就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直接影响到文章主旨的表达。
   通常所说作品的构思,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它包括选材和提炼题材、酝酿和确定主题思想、考虑情节安排和结构处理、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等。这些方面,都应该是在构思过程中解决的。当然,各人有各人的构思方法,一篇作品的形成,有的是经过长期构思的过程完成的,有的是短暂时间即构思成篇。
   不管是立意还是构思,都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它本来无法完全精确地加以表述,只有作者本人才有可能知晓全部。好在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结果,也就是最后完成的文章去推测,去回溯。
   好文章总是生气灌注的完整的,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一般都大致不会有什么漏洞,都体现出作者的用心。但天下文章无数,特点各有不同,我们去体会、领悟和欣赏,也可以并且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从立意到构思是侧重于文章写作的角度而言的,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已经写就的美文中去回溯和推测。这一单元所选的文章,在立意与构思上各有它们的特点,而且体现出比较明显的特征来。但我们将这些文章编入这一单元,不是说它们在其他方面就处理的不好,我们也可以从其他方面体会各自的精彩之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选5篇文章,也不是已经涵盖了所有立意和构思的方方面面。相反,立意与构思是千变万化的,无法穷尽的,我们可以借助对这5篇文章的揣摩理解,举一反三地体会好文章立意的深刻高远,构思的新奇巧妙。

二、单元课程目录
  平郊建筑杂录                                        梁思成 林徽因
  更衣记                                                     张爱玲
  髻                                                         琦  君
  永远的窗口                                                 黄永玉
  秦腔                                                       贾平凹


第一课/平郊建筑杂录/梁思成 林徽因

一、教学思路提示
  这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考察北京(当时称为北平,故称平郊)西郊香山、八大处一带而写下的笔记。
  虽名为“杂录”,但从古建筑研究的角度说,这是一份内容扎实具体的考察报告,同时,也是一篇立意新颖、构思合理、描写细腻、情致生动的游记。
  文章由引言和三个小节组成,先总后分是一眼可以看出的结构。
二、作者背景资料
  梁思成(1901—1972),古代建筑学家,广东新会人。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生于杭州。两人于1918年相识,1923年,订亲后的梁、林二人同赴美国,就读于宾州大学。1928年回国后,在中国古建筑领域开始了两人一生的共同研究、发掘和保护事业。二三十年代先后任职于沈阳东北大学建筑系(梁为系主任,林为教授)、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梁为主任、林为社员),1937年两人在山西五台山发现现存木结构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抗日战争期间随北大、清华辗转昆明、四川等地,继续从事古建筑的考察研究。1945年两人回到北平清华园,梁思成主持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被聘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两人一起率领清华建筑系教师设计国徽,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1953年中国建筑学会成立,梁思成担任副理事长,林徽因为理事。两人一生着力于保护古建筑,北平和平解放时期,为围城部队绘制北平市内重点保护文物古迹地图,解放后,以极大的热诚提出首都城建总体规划,反对拆除城墙,主张修建“城墙公园”,保存北京古城风貌。梁思成因此在1955年收到批判(林已病逝),在文革中收到极大的磨难。梁思成的著作有《梁思成文集》、《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林徽因的著作有《林徽因文集》等。
三、练习题提示
  1.体会作者围绕“建筑意”这个核心,结构文章的用意。
  提示:参看“学习提示”。
  2.科学研究或者考察报告首先要求条理清晰、表达准确,但同时也可以写得优美,写得兴味盎然,科学的发现就是最好的文章立意,构思也应以此展开。试以你的专业实验或者考察报告为题,尝试在准确清晰的前提下做尽可能优美的表述。
  提示:此题应该具体给学生提供一个命题,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进一步明了文章结构的重要所在。


第二课/更衣记/张爱玲

一、教学思路提示
  兴味盎然地读完此文,多少有一种被聪明人戏弄一下的感觉,不过是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善意的戏弄。从文章的题目看,“更衣记”,以为是具体的记述文字呢,读完却发现原来是一篇“论”,这也就是张爱玲此文立意的不同凡响所在了。
  她所说的“更衣”,不是作者或其他某人的更衣秀(熟悉张爱玲的读者知道,她对于时装服饰有着特殊的爱好),不是讲述个人的具体经验和情感,她的用意比这要大得多,她是要概括中国衣饰(主要是女子衣饰)的特点,描述中国近代服饰的历史演变。
从构思而言,文章虽以“论”为宗旨,却还是以具体的情景引领读者进出,以假想的晒衣情景开头,又以小孩撒把骑车的情景收尾,看似信手拈来,却正合题意: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是那一撒手罢。对市井生活细节的浓厚兴趣,不妨碍她从中看透生命的苍凉,体现生存价值的悲悯。著名翻译家傅雷曾赞许张爱玲的文章既泼得出,又收得住,这就是一例吧。
二、作者背景资料
  张爱玲(1920—1995),原名张煐,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显赫而没落的家庭背景,父母去离异及母亲的“新女性”个性,畸形地持继了她早熟的文学才情。1939年入香港大学学习。1942年因战事回到上海后开始文学创作。1952年赴香港,1955年移居美国,除继续写作小说和散文之外,主要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翻译。自1973年起定居洛杉矶,1995年在孤独中辞世。主要作品有《传奇》、《流言》、《金锁记》、《秧歌》、《十八春》和《红楼梦魇》等。此外,尚有《倾城之恋》、《太太万岁》、《不了情》、《小儿女》等戏剧、电影剧本。有《张爱玲全集》16卷行世。本文选自《张爱玲全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三、练习题提示
  1.从张爱玲写作《更衣记》到今天,又是6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服饰也经历了几度变迁,请尝试以张爱玲的方式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文化因素。
  提示:首先应当注意张爱玲分析衣服的方式是什么。然后可以根据当代服饰的一休具体变化来加以分析,学生一定能够在饶有兴趣的分析中体会此文的妙处所在。
  2.个人的穿衣打扮、娱乐方式和语言行为的喜好也会发生变化,同时也有某些不变的成分,请选择其中的某一项作为分析对象,分析这种变与不变的个人和社会原因,并根据你的具体想法构思一篇文章。
  提示:流行的魅力其实就在于变与不变之间。比如可以选择花边、发夹这样一些小小的装饰品,进行讨论,学生一定既可以进一步体会此文的优长,又可以体味到生活的真情趣。


第三课/髻/琦  君

一、教学思路提示
  几十年的人事沧桑,纷繁复杂,充满了各种细节和场景,如何以一定篇幅的文字生动形象地表现?选取特定的角度,给以特定的限制,找出特定的“文眼”是关键。
本文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和细腻体察力,巧妙地选取了发髻这个象征女子青春美丽的富于特征性的事物展开描写。由此回忆“我”的母亲和姨娘从韶华俏丽,到渐渐衰老,终而相继殁世的人生历程,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深切怀念,从而感叹岁月的消逝、青春的难驻和人生的苍凉。
  作者在短短的篇幅里,借助于发髻这个观察点,倾注了各种复杂的情感。在文章的结构上,作者从年幼时的记忆写起,将几十年的苍苍桑桑凝聚在两个女人的发髻变迁中,看似随意到来,其实独具匠心。叙述简洁,描写精微,文字清丽典雅,是一篇优美精致的忆旧抒情散文。
二、作者背景资料
  琦君(1917—2006),女,原名潘希贞,著名散文家,浙江永嘉人,少年和青年时代在杭州、上海等地读书,1949年去台湾定居,后移居美国从事专业写作。著有小说集《琴心》、《菁姐》和《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青灯有味是儿时》、《留予他年说梦痕》、《细雨灯花落》、《红纱灯》、《桂花雨》等散文集多部。
三、练习题提示
  1.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是永久的,又有什么是值得认真的呢?”的意味,作者是如何将它与“发髻”这个核心意象建立联系的。
  提示:《髻》选择了最富女性意味的发髻来表现这个意味,通过母亲、姨娘两位特殊女性的发髻的变化来达到这个意味的。
  2.在时代人生的流变中,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件东西、一个场景……,都可以作为“文眼”构思文章,表达具体的情感或思想,试根据不同的立意构思一篇文章。
  提示:此题可以老师命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第四课/永远的窗口/黄永玉

一、教学思路提示
  黄永玉的散文注重性灵的独特抒发,情思深湛、潇洒,比如代表作《太阳下的风景》等,无论志人叙事,都别有特色。而忆旧小品《永远的窗口》同样是一篇构思独特,立意深邃的精美散文。
  文章从“二十四五年前”的一幅题材特别的油画说起。这幅以窗为题的油画,既是“度日如夜”之时代的见证,也是作者直面苦难,笑傲人生的记录。
  作者说道“油画如果有点意义,题些字在上头亦无妨”,其实,画与文本来就是相通的,文章如果有点意义,也可以作为画的好材料,特别是画家笔下的文章,其观察、立意和构思都会带上视觉艺术的特点。在交待了这幅画的背景情况之后,文章紧接着宕开一笔,说起了当时交往的一些朋友,看似离题,实则进一步扩展了“窗口”的寓意,朋友不就是人生和历史的窗口吗!然后,文章再折回到过去,从他自童年时代起所经历过的四个“窗”景,一一道来,只是如写意画般稍作勾勒,没有具体的铺陈,特别是“从这里开始……”一下几节,几近于诗的简洁与凝练。直到倒数第二节,作者才交待了萌动写作本文的场景:原来,是作者旅居香港时面对长长一列美丽的窗子,触动了他的心绪。如此,全文的构思立意才全然呈现。
二、作者背景资料
  黄永玉(1924—),湖南省凤凰县人,土家族,只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少年时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16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并发表诗歌。曾做过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永玉无论美术、文学都是自学而成才,被称为一代“鬼才”。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写过、出版过多种画册,又有《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散文集。画过《阿诗玛》、生肖猴邮票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
三、练习题提示
  1.仔细体会文章开头所说的那幅“窗画”,它有着怎样深邃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
  提示:参看“学习提示”。
  2.画家一辈子做的事情,就是在一个有边框的空白中画出种种事物,表达他对世界的看法。在这个意义上,取“窗口”这个有边框的东西作为文章的立意和构思,是黄永玉的画家思维在写作中的体现。结合你的专业,尝试借助于专业性的观察角度立意,构思出一篇文章来。
  提示:立意和构思不仅是作文支必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专业,让学生尝试从专业角度立意,一定能写出不同一般构思的文章。


第五课/秦腔/贾平凹

一、教学思路提示
  作者以一种地方戏剧为题,想表达什么?又如何表达呢?
  贾平凹不是流于通常所见的旅游地图式的介绍,或者是对这种戏曲艺术的风格、特点、源流、唱腔作知识性的阐释,也不是取一个具体的个人视角,用游记或者记事的方式具体呈现某一次秦腔的演出情景,而是要着力表现作为整体的秦腔艺术,包括它的历史和现状在秦川人生命中的意义和价值,立意是高远的。
  但如何展开呢?他让一个剧种和率真的农民,和秦川大地共呼吸,写一方水土,道一路风情,说一世炎凉,以心会心,对事物的原生态和秦人的生命之源作开掘与提升,经作者富于生命意识的笔一写,关于各种地理的、历史的、民俗性的因素,便以其生命遗传,化入它音符和形态的细胞中去了,他使你确信,这种地方戏曲,有着坚实的生命风骨和最深的根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危机和消亡的。
  作者不像传统散文那样,旨在表达作者个人情思,把外在景物一一染上个人的情感,而是采用一种类似全知全能式的观察视角,像一个精灵一样站在云端,以阔大的视野,即勾勒大场面,也描写小细节,生动地表现秦川富于文化积淀的民族生存状态。作品在平静从容的语调中包容了一种痛快、淋漓和酣畅,富于深沉的历史感和史诗般的韵味。
二、作者背景资料
  贾平凹(1952—),原名平娃,陕西丹凤人。当代著名作家。当过文学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在小说、散文领域均有突出建树。著有小说集《山地笔记》、《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和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秦腔》等。散文集有《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等,此外还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等。贾平凹的初期创作在田园牧歌式的抒写中显示出淡雅恬静的审美趣旨。自《商州初录》起则致力于“商州小说”的创作,在对普通农民行为、心理和乡村风俗民情的描摹中传达出丰富的文化意蕴。艺术上承传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汲取民间文艺的养料,因而自成一格。其散文则以独抒性灵而卓然特立。
三、练习题提示
  1.体会作者通过秦腔这一民间艺术来刻画秦川人性格和生命状态的立意,分析这一立意与全知全能视角的关系。
  提示;参看“学习提示”。
  2.文章不时地插进第二人称“你……”的表述,对于表现主题意蕴有什么作用?
  提示:插入第二人称“你”的句式,与全知全能的叙述结合,带领读者进入秦腔的艺术世界,更能让人领略秦川人的刚烈、粗放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并且在叙述的语气上,少了说教的意味,多了一份亲切。

本站链接:

 

第一单元 重新发现母语

第二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一)

第三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二)

第四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三)

第五单元 汉语中的译文(一)

第六单元 汉语中的译文(二)

第七单元 立意与构思

第八单元 组织与结构

第九单元 修辞与风格

第十单元 说话的艺术

第十一单元 日常生活与写作

第十二单元 语文常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099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