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案讲义

第四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三)
【时间:2009/3/28 】 【来源:复旦 】 【作者: 不详】 【已经浏览4089 次】

一、单元教学思路
  汉语文学的大河,源远流长,不息地奔腾数千年之后,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世界性大背景下出现的,文学也以它特有的方式,参与了这一现代转型,由此而诞生和成长起来了以现代汉语为语言载体的文学,我们通常称之为中国现代文学。
    本单元的选文,从梁启超的“新文体”,到鲁迅的小说、沈从文的散文、艾青和穆旦的诗歌,这些经典名篇,与现代中国的生存处境、精神处境息息相通,也在在显示出现代中国文学的丰富创造性。
二、单元课程目录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铸  剑                                鲁  迅
  鸭窠围的夜                            沈从文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  青
  诗八首                                穆  旦 
  第一课/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一、教学思路提示
  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在脍炙人口的《少年中国说》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有研究者指出,他的这一类文章,“富于激情与活力的语言具有穿透力,大量形象、生动的譬喻错综排列,用诗、文合一的手法极力铺展,在层叠的排比、对比、对偶句中夹以韵文,造成强烈的节奏感。议论化而为感慨,作者的思绪自由驰骋,感情的热浪滚滚而来。
二、作者背景资料
  梁启超(1873—1929),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1896年创办《时务新报》宣传变法,以语言的明快和思想的新锐,名重一时。“戊戌政变”后逃往日本。先后创办《新民丛报》、《清议报》、《新小说》等,介绍西方学术思想,开启民智,产生极大影响。晚年任清华研究院导师,从事学术研究。著有《饮冰室合集》。
三、练习题提示
  1. 根据你自己的阅读体会,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魔力”?
  提示:此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际经验,进行有感情地论述。具体答案不限。
  2. 文章“条理明晰”与“笔锋常带感情”,这二者是怎样结合的?
  提示:“条理明晰”与“笔锋常带感情”的结合:“笔锋常带感情”在于排比、对比、对偶、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段的综合运用;这些手法中排比与对比、对偶等本身就能显示出意思的层次来,再加上作者的整个行文是在先提出问题,然后层层剖析的结构中,所以条理清晰,做到了“条理明晰”与“笔锋常带感情”的结合。

第二课/铸剑/鲁  迅

一、教学思路提示
  这是一篇复仇的小说,鲁迅把这个复仇的故事写得有声有色、惊心动魄,特别是高潮处,三颗头在滚沸的水里撕咬、苦斗,大战不已,其情其景,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恐怖的极致。鲁迅极端冷峻而又痛快淋漓地张扬了复仇的精神。
  值得深思的是,复仇完成之后,小说却没有结束。鲁迅继之以嘲讽的笔调,给一个悲壮的故事续写了一个闹剧式的结尾:复仇者和被复仇者的头混在一起,无法分辩,“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礼”。
二、作者背景资料
  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他以非凡的创造力、想象力,以辉煌的创作实绩,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
  鲁迅的小说,在《呐喊》、《彷徨》之外,还有以历史材料来创作的《故事新编》,他自己说这些作品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写作时间从1922年至1935年,共八篇作品:《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三、练习题提示
  1. 根据你对鲁迅的了解,谈谈他在这个古老的传说里注入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和个人的生命体验?
  提示:《铸剑》中宣扬了鲁迅的复仇精神,这种复仇精神是面对社会发出的,尤其是对社会中的专制力量发出的,鲁迅曾经把这种力量概括为“无物之阵”。
  2.分析眉间尺和黑色人这两个形象。
  提示:眉间尺是一位复仇者,首先有些犹豫和不成熟,经过现实的教育,当黑衣人出现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把宝剑和自己的头颅交给了黑衣人,在最后的头颅大战中,他表现得非常勇敢和坚强。黑衣人是一个成熟的复仇者,坚定果断而有机智。


第三课/鸭窠围的夜/沈从文

一、教学思路提示
  一九三四年一月,沈从文从北平回家乡凤凰探望母亲,行程中,他给妻子张兆和写了近五十封信,这些书信后来经过整理加工,以系列散文的形式发表,由此诞生了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湘行散记》。
  作者夜宿鸭窠围,于安静寂寞中,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用细致而深情的笔触一一描绘而出。
  作者笔下所写,有些情境是出于想象但这些想象却并非凭空虚构,而是以作者过去的经验为基础的。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生命经验,才使得作者身处外在安静的情境之中,内心却并不平静,“我认识他们的哀乐,这一切我也有分。看他们在那里把每个日子打发下去,也是眼泪也是笑,离我虽那么远,同时又与我那么相近。
二、作者背景资料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用小说《边城》、散文《湘行散记》等大量文字所创造的“湘西”,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具特色与光彩的文学世界之一。1949年后,他致力于历史文物研究,出版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重要著作。
三、练习题提示
  1.如何理解这篇作品中所写的那些普通人的生活?
  提示: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描绘的是理想中的湘西世界,而写于同时的散文《湘行散记》描绘的是现实的湘西世界。本文中作者对那些普通人的生活充满着敬意,是沈从文曾经眼见过的,但是又透露出对现实湘西世界强烈的焦虑和担忧。
  2.你读这篇作品,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提示:此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有感情地论述。具体答案不限。


第四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  青

一、教学思路提示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还体现了艾青式的“忧郁”,这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
  艾青在《诗论》里说过:“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望。”但是,艾青有能力“把忧郁和悲哀,看成一种力!把弥漫在广大的土地上的渴望、不平、愤懑……集合拢来,浓密如乌云,沉重地移行在地面上……”
二、作者背景资料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1932年,他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抗战爆发后,他又出版了代表作诗集《北方》和长诗《向太阳》等,被称为是“根深深地植在土地上”的诗人。艾青诗风博大浑厚,朴素庄严,在中国新诗中独树一帜。
三、练习题提示
  1.艾青曾经说:“最自然的语言是口语。”谈谈这首诗的口语化特征。
  提示:本诗语言的口语化特征:第一,诗人设想了向流离失所的农夫、蓬头垢面的少妇的询问,第二人称的叙述适合用口语的方式来表达。第二,诗人选用的意象是生活中常见的,如土地、雪、农夫、少妇等,这些名字就是口语词汇,增强了诗歌的口语色彩。第三,全诗有一个反复咏叹的语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寒冷”——“封锁”的虚实结合突出了抗战的严峻,日本侵略带给中国人民的灾难。两个句子用两个“在”字不仅显得整齐,又使得句子更加口语化。2.诗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个人的忧郁、痛苦,与时代的、民族的忧郁、痛苦,融合在一起的?
  2.诗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个人的忧郁、痛苦,与时代的、民族的忧郁、痛苦,融合在一起的?
  提示:诗人通过想象的方式,虚构了三个不同的场景:向林间的农夫、船上的少妇、无数的垦植者询问的场景,由此不仅展示了中国“土地”这个意象,同时又实现了把个人的忧郁、痛苦,与时代的、民族的忧郁、痛苦,融合在一起的目的;再加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的反复,使得这种忧郁和痛苦更加沉重和回肠荡气。


第五课/诗八首/穆  旦

一、教学思路提示
  同为“九叶派”诗人的郑敏,在《诗人与矛盾》一文中,对穆旦的《诗八首》做了精细深入的分析。她指出:“穆旦的《诗八首》是一组有着精巧的内在结构,而又感情强烈的情诗”,“全组诗贯穿着三股力量的矛盾斗争。这三股力量“你‘我’和代表命运和客观世界的‘上帝’。上帝在这里是冷酷无情的,他捉弄着这对情人,而就是在‘你’和‘我’之间,也是既相吸引而又相排斥的,他们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而又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诗八首》由于它的三股力量的交织,穿梭,呼应,冲击,使我觉得像听一首三重奏。”
二、作者背景资料
  穆旦(1918—1977),现代诗人,诗歌翻译家。20世纪40年代出版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50年代起,他翻译了大量外国诗歌,以本名查良铮出版。
三、练习题提示
  1.想想你在此之前读过的爱情诗,探讨一下这首《诗八首》和它们有什么不同?
  提示:此题应该要求学生选择任意一首爱情诗(古今都可以),调动学生从情感的表达、诗歌的结构等方面,进行论述。具体答案不限。
  2.如何理解“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 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提示:此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不同的生活感受,进行有感情地论述。具体答案不限。

本站链接:

 

第一单元 重新发现母语

第二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一)

第三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二)

第四单元 汉语文学的长河(三)

第五单元 汉语中的译文(一)

第六单元 汉语中的译文(二)

第七单元 立意与构思

第八单元 组织与结构

第九单元 修辞与风格

第十单元 说话的艺术

第十一单元 日常生活与写作

第十二单元 语文常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027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