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
【时间:2008/12/16 】 【来源:文学教育 2008.05 】 【作者: 浙江林学院中文系 彭庭松】 【已经浏览3040 次】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日趋高涨,尤其在一些农林理工类院校更是如此。窃以为,要将这种呼声落实为具体行动,必须要有相应类别的课程和学时加以保证。就目前教育模式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承担者。正是看到了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极为独特和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才在2007年明确发文,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

    新时期以来大学语文的开设,首先得益于1979年徐中玉和匡亚明先生的振臂一呼。在痛心疾首反思文革的大环境下,人们渴望重建传统价值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两位先生的呼吁得到广泛响应。应当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语文的开设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可是好景不长,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市场化浪潮汹涌而来,浮躁之风在校园内肆虐不已。大调整中的课程纷纷向市场挤眉弄眼,人文课程长袖却不善舞,这就注定了它们被冷落的命运。时势裹挟之下,大学语文迅速“鸡肋”化,它的地位刹那间一落千丈。不少学校由必修变为选修,更有甚者,干脆停开了事。这门课程一波三折的命运,实际就是人文精神涨落的一个缩影。

    变化之迅速和突然,使得不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错愕不已,落寞难名。他们倍感边缘化的危机日益加深,刹那间英风锐气有如折戟沉沙,自信心惨遭重创。无所作为的挫折感,必然带来无能为力的悲凉感,这种情绪直接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平庸和沉闷。笔者深以为忧者,全然在此。这些年有关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研讨不可谓不热闹,但教学质量的改善却总是难惬人意,个中原因值得深思。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要重建教师的自信,打造教师的新形象,这种形象必须是使命感和诗人气质的完美结合。一个饱含生命原色的讲台形象,不仅可以在观感上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它澎湃的激情有着超越方法的感染力和鼓舞力。它在唤醒学生人文意识的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能量,从而在诗意的创造中升华了自身。

    铁肩担道义,这是人文工作者安身立命的内在源泉,是他生命境界的庄严承诺。生为知识分子,他必然是社会的领路人,他承担由此带来的孤独之苦。他自信是社会的精英,是传统的精神贵族;他放弃的是世俗的快感,享受的是思考的痛苦。沧海横流,适值俯瞰者横空出世,超越那滚滚红尘的巅峰站立者,是颠沛流离的孔夫子,是身背十字架的耶稣,是睥睨腐鼠滋味的我们自己。磅礴的精神一旦蔚为大国,大学语文的教学才有如“烹小鲜”,存乎一心,超乎其妙。有了这样的浓缩世界的高远视角,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人文教育的意义非同小可。《大学语文》教学理应成为人文生活的一部分。拿起教鞭,我们就像一个优雅的指挥家一样,引导自己和别人进入到妙不可言的氛围中去。我们摒弃的是书匠的呆板,屹立的是大师的尊严。有了精神的自尊自强,便有了讲台上的挥洒自如。

    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工具性和人文性孰轻孰重,莫衷一是。笔者愚见,大学语文应是一种综合教育,分解其特色,抑或在理论上有些许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有谁会为了某种理念削足适履呢?如果一定要作出选择,我宁可认为它的人文性是至高无上的。在很短的教学时数内,强调工具和应用的训练,即使是高明的点金大师,恐怕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工具性的操作训练,在中学已经进行得够久了。为了应付高考,不少老师生吞活剥,把生机勃勃的文学精神化作死气沉沉的得分点。舍本逐末的枯燥甚至是畸形的训练,已经戕害了不少学生的鲜活心灵,使他们对语文的学习视若畏途。大学里的语文教育,理应把失去的精神引领回来,把败坏的胃口调整过来,把埋藏的兴趣激发出来。还等什么呢,大学里的相对宽容自由的气氛加上学生渴望创造的期待,正好提供了改造和升华语文教学的良好契机。恢复作品的文学性,还原人性的真实,在震撼和共鸣中陶冶情操,在体认所指和能指之间深味人生的底蕴,这应该成为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学语文的显著特征。再不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引导一点“务虚”的氛围,我们这些老师,大而言之是所有的人文工作者,便是缴械投降,丢盔弃甲,结果只能是在“与时俱进”的自欺幌子下,加入浩浩荡荡的“务实”洪流,个性和尊严就此惨遭吞噬。因为一代人的萎缩,逐利的市侩哲学终会将取义的人文哲学扫地出门,精神的灰色势必在下一代中传染和蔓延。曾经让我们感到温暖和踏实的民族魂,终有一天会成为孤独的乌鸦,徘徊在我们后代上空的,将会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不绝哀鸣!

    内行的人没有谁敢说大学语文容易教,要教好它离不开全面的综合素质。为了避免浅薄的老调重谈,你必然要加强学习,对作品作出尽可能深入的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和其他科目无异,强大的科研始终是上好课的汩汩源泉。唯有钻之弥深,方能光景常新,古来万事不都如此吗?由于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学生情况参差不一,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研究要求甚至会比专业学生高的多。因材施教原则的普遍运用,对老师的洞察力、诱导力、掌控力等综合能力不啻为严格的检验。因为授课对象是非专业学生,而上课的又多半是“术业有专攻”的老师,这多少存在着“隔行如隔山”的矛盾。所以为了提高兴趣,增加吸引力,老师必须更多地展示超越方法之外的个人魅力。他应该富有激情,或如欢腾的火山喷薄而出,或如静水之下波涛汹涌。他感动自己,所以感动别人,感动自己是因为和他授课的内容、对象灵犀相通,感动别人是因为他成了别人心中映照的生动风景。他展示课程中的精髓,满足自己的抒情欲望。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表演”是人性的自然呼唤,三尺讲台是如戏人生的好舞台。好老师能将文学中的悲欢离合化为自己的抑扬顿挫,若“唬”得学生如醉如痴,直怨那下课铃声不合时宜,这课便是成功了一半。老师投入的“表演”,学生不但可以借此直接领略语言的无穷魅力,感受到博大的心胸和真切的爱心,而且可以很快地寻绎到为师者的思路和方法等理性内容,直臻“不教而教”的艺术境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互动原则,看来绝不仅仅是站在学生角度的热切呼唤,于老师而言,讲台不也是实现和发展自我的“风水宝地”么?榜样的示范效应,即孔夫子所谓的“言传身教”,真是“无法而法”,它使得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沦为雕虫小技,它以大格局大境界示人,给人的感受是“妙处难与君说”。读人胜读书,拥有一个生动活泼、内涵丰富的“耐读”之师,这对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天赐洪福。

    我们还是先从自己做起吧,拂去灵台尘埃,让诗人之心显豁。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走在熙熙攘攘街上的有多少不是迷途的羔羊!设若我们有幸清醒,导夫先路就是自然的选择。因为我们是诗人,是歌者,是一切古今精神堡垒的朝圣者,所以和学生徜徉在大学语文课堂的时候,我们憧憬着“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至境。一言以蔽之,教书之旨不外乎归于渲染心心相契的氛围,营造眷眷动人的情怀,激发勃勃不已的进取力量。成功在我,当仁不让;播种不断,花开有时——我们真正成为精神巨人之日,便是念念不忘的人文教育成功之时。


    彭庭松,男,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文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文章近10篇,参编《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教材多部。现为浙江林学院中文系教师,系副主任。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000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