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王建:两种教育哲学观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时间:2008/12/14 】 【来源: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7年第7期 】 【作者: 安徽·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教研室 王建】 【已经浏览3339 次】

    [摘 要] 阿伦·奥恩斯坦在他的论文《作为课程决策基础的哲学》一文中把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观(传统哲学、当代哲学)做了一个比较,本文在此基础上把比较的内容细化为学科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师、学生的学、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并结合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别阐述两种教育哲学观对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影响,提出一些折中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传统哲学;当代哲学;大学语文;影响


  上世纪20-50年代前是大学语文的辉煌时期,全国各地大学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作为基础公共必修课的“大一语文”,很多知名学者都投身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像朱自清、闻一多、游国恩、沈从文等。50年代接受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院系、专业调整,再加上文化大革命,大学语文在高校讲台上被迫消失。进入新时期二十多年来,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但实践的过程中大学语文还是面临着一种难以摆脱的边缘化,甚至还出现存亡的危机。对于如此现状,很多的学者从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对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也有的就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及教材教法进行探讨的;还有的就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做了一些概括,大凡如此。笔者以为,大学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争论和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两种教育哲学观引发的。

    阿伦·奥恩斯坦在他的论文《作为课程决策基础的哲学》一文中把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观作了一个比较:

   哲学      传统哲学               当代哲学
  教育哲学   永恒主义、要素主义         进步主义、改造主义
  时间方向   过去的东西是优越的;        教育是生长,对经验的改造,
         教育是为了保存过去         对社会的变革;关注并塑造未来
  1价值观   固定的、绝对的、客观的和普遍的    可变的、主观的和相对的
  2教育过程  教育被看做讲授知识、训练心智   教育被视为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是学习者重建知识的主动过程
  3智育重点   训练心智;强调学科内容      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和社会活动;强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4学科价值   强调学科内容本身的重要性;    学科内容是传授技能、培养态度和训练心智的媒介;
         有些学科比其他学科更能训练心智  所有学科对解决问题的活动都具有价值
  5课程内容  课程由3R组成(reading/writing/arithmetic)  课程由3R组成,也包括艺术、科学和职业教育     
           也包括人文教育或基本的学术科目
  6学习    强调认知学习、学习是为了获得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强调整体儿童,学习赋予经验以意义;
                                 学习是积极地参与改革
  7分组    同质分组、按学生能力进行分组教学     异质分组,同时对各种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
                                   (不分种族、性别和阶层)
  8教师   教师是学科内容的权威;教师安排教学活动;      教师是探究活动的向导和变化的施动者;
           教师为学生提供知识;        教师和学生共同安排教学活动;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
         课堂教学采用讲解的形式,由教师控制;         师生对话,多数讨论和活动由学生发起
  9社会角色  教育是训导、控制和约束;群体(家庭、社区、  教育与个人表达和权威直接相关;
          教会和国家等)总是被摆在第一位                  个人被摆在第一位
  10公民    认知和道德的发展导致好公民的产生    个人和社会发展导致好公民的产生
  11自由民主    接受命运、服从权威;      强调创造性、不盲从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民主生活和政治
           知识和修养可以使学生获得自由     或社会实践中取得直接经验可以使学生获得自由
  12卓越与平等  卓越教育;教育挖掘了人的最大潜能;    教育机会均等,弱势群体可得到一次以上的平等的
          学术奖励和工作安排以才能为基础   受教育机会,并受到优惠;教育和劳动部门考虑到个人的
                           能力有高低,对成就卓越的个人进行一些限制以缩小不同
                                个体和团体之间的差距
  13社会  强调群体的价值观;接受社会的规范和角色;   强调个人的生长和发展;相信个人有能力改良或改造
        采取合作和顺从的行为方式;强调社会的重要性;  社会环境;强调独立性、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    
         个人受社会风俗和传统习惯的约束       强调个人的重要性;给个人充分发展潜能的机会

  根据上述表格以及大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过程,我们大体可以把以上阿伦·奥恩斯坦表述的十三个方面的内容概括为四个角度,来探究它们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形成的影响。

    学科内容和教学过程。笔者将上表中的1-5项归纳为学科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结合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笔者以为两种教育哲学在时下的高校还是互为冲击的。从学科内容、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的确存在着两种几乎相悖的观点。一种是从传统的角度上认为语文的性质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强调要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掌握语文常规的听、说、读、写几大块内容。2000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全国统一考试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它规定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在已有高中程度的语文知识、能力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汉语言文学和中国文化方面的素养。并把考核内容定位于语言知识、文学知识、阅读分析、写作四个方面。广东商学院中文系徐望驾先生也在他的文章中从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字水平现状令人堪忧、语言文字功夫是鉴赏好文学的必要前提两个层面上提出语言文字是文学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另一派主张,以北京大学钱理群先生为代表,主张以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在以钱先生为首编纂的《大学文学》一书的序言中,明确地提出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的意义应完全不同于中学语文,它应该包括以下理念,即以提高大学生文学修养为明确目标,把“文学教育”设定为文、史、哲、理、工、医、农各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大学文学教育,应该以“文学经典”为中心等等。

    纵观两种不同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观,笔者以为正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哲学所造成的,前者受传统哲学的影响,强调学科内容本身的重要性,强调固定的、绝对的、客观的、普遍的知识价值观,教学过程也以训练心智为主要导向;后者为当代教育哲学影响,强调学科内容还包括情感、态度、技能等,倡导学习者兴趣和需要以及主动构建知识过程,提出可变的、主观的、相对的知识价值观。对于上述两种不同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观,笔者以为,不能片面的肯定一方面否定另一方,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两者有机而完美的结合。一方面,我们要正视现在的功利化的教育教学思想正侵害着大学生这个群体,他们可能对英语、计算机各种考证很感兴趣,忽视语文学习,导致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的匮乏,使我们大学语文教育不得不考虑重视语言文字基本功的学习;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搞清楚我们高等教育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完全功利的顺应市场而忽略人文教育是不是值得商榷?这样的教育是否有利于学生后天的发展?

    教师的作用。阿伦·奥恩斯坦表中的第8项指的是教学中的主体之一——教师。传统的教育哲学观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在教师的安排组织下进行,这种观念导致部分大学语文教师还在沿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被忽视,独立探索的乐趣被剥夺,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也逐渐丧失。与之相对应的当代教育哲学在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上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与平等对话者,甚至有的学者还对教师角色多元化做了这样的概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父母的形象、课堂纪律的管理员、学生的榜样、朋友与知己、心理理疗家、替罪羊、人际关系的艺术家。这种观念似乎更合乎我们时下所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中对教师形象的看法,也更能体现大学的人文关怀。面对这样的情景,对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取“以科研促教学”。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成员包括学生在智力、知识、能力等方面都在不断进步,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更新自我,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掌握高等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毋庸讳言,随着大学的扩招、时代的发展,作为独生子女为主的新一代大学生主体,他们的思想感情不成熟,人格修养不完善,理想信念不坚定,很容易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所左右。大学语文教师要关注社会的发展,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原理指导自己的教学,以满足当代大学生求知的渴望及成才的需求。

    学生的地位。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平等的实体,阿伦·奥恩斯坦表中的6、7、9项内容我们姑且可以把它们看做是强调学生这个角色的。传统的教育哲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心智的锤炼,要求按照学生不同的能力分组教学,在学生的角色定位上始终处于被动的;当代教育哲学主张学生的学习应该赋予经验以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要求关注整体学生,在学生的角色定位上始终把学生摆在第一位。纵然是很多的教师认识到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但大多数还是从教学方法上给予过多的关注,如强调多媒体教学运用等等。似乎这种基于形式上的变化可以改变过去教学中对学生的忽略。

    笔者以为,大学语文教学从学习主体这个角度来看,应该有它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学生的年龄段、知识的储备来看,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钱理群先生在《追求文、理的融通》一文中对北大大一新生“大一语文”学习曾提出过如下主张,从心态的角度,他主张要从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精神重负下解放出来,要以一种轻松、愉快、从容、洒脱的游戏心态来学习这门课;从学习主体这个角度他要求同学们主观介入,一定要摆脱中学语文课的“一扫清字词障碍,二分段,三分析段落大意,四归纳中心思想,五列出写作特点”五段法的分析模式。从这一点上来看,要真正地调动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变“老师要我学”——“我要学”,可能还不能单纯地只考虑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说到教学内容自然离不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永恒的话题,陈佑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做一些思考。他首先谈到学生发展的多维度性,认为学生的发展从取向上来讲不仅仅是认知发展,还应该包括身体素质、社会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我主动学习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等内容。他认为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因为那只能是一种基础、一个环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人际交往、动手操作、反思学习来获得相应的感受和经验。进而又把基于学习对象不同给学习划分为符号学习、操作学习、交往学习、观察学习、反思学习。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结合语文教学的特色,笔者以为除了常见的符号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外,交往学习、观察学习、反思学习更应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关注。同时,这种全新的学习理念是不是需要我们的教材建设要同步跟上?对我们大学语文教师的综合要求是不是过高?都有待于做进一步思考。显然,一方面知识的内涵正在扩大;另一方面,学生也必将成为学科学习的自我建构的主体。

    教学评估。阿伦·奥恩斯坦表中的10-13项主要谈到的是教育教学评价的问题。传统教育哲学下的教育评价可能更多的考虑教育教学的社会性以及甄别和选拔功能,当代哲学下的教育评价则把目光转化到个人发展与平等教育上。广义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事实上,评价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学习结果进行的。以色列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利维(A·lewy)对教育评价的历史进行大跨度的审视,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 (1)古典的考试型时期:教师主要以口头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是否已理解所学知识,并记住一些重要部分。(2)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代,是科学管理效率测量工具在学校成绩测验中的应用,形式大多是多项选择的纸笔测验,这种测验形式直至80年代末仍在学业成就评价中发挥着极大作用。(3)后现代时期: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其最大的特征有二:一是增加了教师在评价中的权威(相对于由教育外部人员承担的“专业评价”);二是对某些心理测量原则的适切性提出质疑,并以开放性的结论以及“评定”这一概念来代替以前所用的“评价”。主要表现为评价者虽由教师担当,但他的行为不仅是评价,而是为了学生的利益并支持学生。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哲学下的教育评价更多指的是(1)(2)两类,而当代教育哲学下的评价应该更多的指向(3)类。结合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我们现在所沿用的评价方法还是以学习结果为主导的考试方式。依据这样的评价方法,我们更多的是以一张试卷的方式来代替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学习结果,看似公平,其实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情况;从长远来说,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为一张试卷的考查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而大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像个人的道德水平、心智状态、个性发展这些人文素养远远不是一张试卷可以囊括的。所以,探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实践,鼓励学生参加演讲、写文章、发表论文、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使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一门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放性课程,并采用灵活多样的以考查语文能力为主的考评方式,学生的总成绩可以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以及读书笔记、发表文章、演讲、调查报告等几部分组成,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又可以对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做出相应的要求,有利于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

    综之,两种教育哲学观的确给我们时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形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很难就某一种教育教学观做出单一的选择。只要我们本着实践出真知的哲学观,就一定能解决好两种不同观点的冲击,并从中找到适合我们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美国)阿伦.C.奥恩斯坦,琳达. S.贝阿尔—霍伦斯坦,爱德华.F.帕荣克.当代课程问题[M].余强,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 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3] 余荣虎.流逝了的“热点”[J].语文学刊,2006(1).
    [4] 谢稚.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大学语文课程的魅力[J].语文学刊,2006(1).
    [5] 彭书雄,赵丽玲.近十年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综论[J].语文学刊,2006(5).
    [6] 郝晓丽,朱靓.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探[J].语文学刊2006(5).
    [7] 李香珠.阻碍大学语文发展的“瓶颈”问题[J].语文学刊,2006(7).
    [8] 梁永国.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思考[J].语文学刊,2006(7).

    [作者简介] 王建,男,安徽马鞍山人,马鞍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教研室讲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课程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610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