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王艳军: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08/12/5 】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 】 【作者: 王艳军1,季红艳2】 【已经浏览3202 次】

    [摘 要]从大学语文的定位及其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两大方面,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大学语文在高校的人文教育中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把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人文素养相结合,深化教材、教学手段、考试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就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教育;教学模式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育部司局函件”的形式,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致函给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在国家和各高校不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如何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实施人文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中心和最终目标。我们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积极发掘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肩负起所应承担的文化期待和使命,并能够不断推动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发展。

    一、大学语文的定位及其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追溯历史,大学语文是由民国时期的“大一国文”演变而来的,它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当时,大学语文设置的初衷是缓冲由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白话文流行而对古汉语教学形成的冲击,旨在通过“大一国文”使学生的文化与文学造诣一方面植根于文言文的深厚渊源,另一方面把握白话文的崭新规范,重点又尤其侧重前者。可见,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的立足点在于“语文”。新中国成立后,文白合一。1980年,南京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在匡亚明校长和徐中玉教授的倡议下恢复了大学语文在高校的设课地位。同年,北京师范大学也恢复了大学语文课。此后,在国家教委和各高校领导的支持下,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各高校蓬勃发展起来。[1]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渐由单纯的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为包括文学、语言文字和文化三方面的内容,逐渐由教师的单纯讲授演化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参与。时至今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比重越来越大,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教学手段越来越新。

    但是,由于教学定位的模糊不清、教学时数的不断压缩、课程性质的不断弱化等诸多因素,尤其是师资队伍的极度不稳定(有的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是由中文系教师“流水式作业”,本学期谁没有专业课任务谁上大学语文;授课教师专业方向的不同带给大学语文教学的是不同的教学重点;职称评定时学科定位和科研要求的尴尬使得专门设置的“大学语文教研室”缺乏专任的大学语文教师等等)[2],更使得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缺乏进一步大力发展的潜力。欣喜的是,最近几年,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大学里一直不被人重视、一直不被看好的大学语文课忽然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人们越来越看重其不可替代的重要的语文教育地位和人文教育价值。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教育部司局函件”的形式,下发《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致函给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接到通知后,各地高校反应强烈,北大、南开、清华、北航、华东师大等学校马上采取行动,把大学语文列为除中文系以外的学生必修课。华中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也因此出现了“语文不及格不能毕业”的说法。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在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今天,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大学教育必须关注社会和个人对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追求,必须注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在此背景下,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门历史较为久远、辐射较为广泛的基础性课程,教学中必须体现人文精神,牢牢把握其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只有方向明确了,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力求达到其教育目标,才能与当初倡导开设和恢复大学语文的前辈们的初衷相一致。”[3]

    目前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也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应该说大学语文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母语建设大业。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思想,使其教学更具“教育”的色彩,教学所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关于文字、文学的基本知识,也包括文化的导向,价值的导向,以及完善的人格心理和理想追求。从教育的终极目标看,《大学语文》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教学的完善,更是对整个文史哲乃至中华民族最宝贵文化遗产的传承。语文不只是一种交际工具,一种符号系统,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对传统文学和文化的认同与把握。

    “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学的美学特征。《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篇目,大多是中国文学史中久经岁月磨炼的经典名篇,是内容美和艺术美的结晶,是作家真情实感和价值取向的流露,是作家人格的体现。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除了基本的字词、语法、结构之外,应着重培养学生去体味、欣赏这些千古名篇的精神、脉理、气势、韵味、格调,领悟其中所包孕的内涵和人生哲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品位,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

    二、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改革实践

    为了探索一条如何通过大学语文课传授、熏陶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路子,几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我们的思路是:一个中心、两个尝试、三个创新。

    (一) 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

    大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把学生的语文知识和人文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诸多方面中,自始至终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加大学生语文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力度。对教师而言,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不仅要从作品主题、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作品,更要侧重于借重作为文化精髓的文学名著和名篇之熏陶,把知识与现实、书本与人生、情感与价值统一起来,在人文理想、人文精神的传承中及人生价值和审美理想的宣扬中,使学生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大学语文之魂,大学语文之根。对此我们必须紧抓不放,必须传承和发扬。

    (二) 两个尝试

    1.教材撰写尝试

    教材建设在课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开设大学语文以来,我们一共使用了五六个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有的很好但容量太大,而课时有有限;有的教材在内容上与中学教材重复过多,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有的教材是文选本,篇与篇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从石家庄铁道学院(以下简称“铁院”)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撰写并于2003年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大学语文》一书。新编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在指导思想上,首先是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其次以点带面,在文学史的框架内,以基本理论为先导,以具体作品为例子,让学生在了解文学史纵向线索的基础上来完成作品横向方面的学习。并与铁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与124改革相结合,通过教学发挥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引导学生深刻、全面地去领会和挖掘作品的深刻含义及体悟作品所包蕴的人生哲理。

    (2) 在体例建构上,以文学史发展脉络为经,以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家作品为纬,由诗词、散文、戏剧、小说、外国文学五个部分构成。各个部分都有概述,包括体裁历史沿革的叙述、经典作品的举要、体裁特点的介绍;每一部分的每一篇作品都有作者简介、作品提示、课文注释、思考与练习。这就形成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相结合,以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外国文学作品为辅的格局。

    (3) 在内容安排上,在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力求古与今、中与外作品的题材风格的多样化,所选作品基本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尤其是选取了近20年影响较大的几篇中篇小说和“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的内容,这样众多的名篇佳作汇聚成书,构成一个多彩的文学世界,让学生浸淫其中,得到熏陶和感化。

    2.多媒体课件制作尝试

    多媒体课件就是将多媒体手段运用到教学中,以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和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融汇文本、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优化课堂设计,向学生传达更多的内容,展示文学本身的魅力。

    我们从2000年开始自主制作《大学语文》多媒体课件。按照教学流程先后制作了《先秦文学》课件、《汉魏六朝文学》课件,《唐宋文学》课件、《明清文学》课件、《现当代文学》课件正在制作过程中。其中《汉魏六朝文学》课件获2000年河北省高校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先秦文学》课件获中央电教馆主办的2001年(CIETE)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一个课件分“文学史”、“作家”、“作品”三大模块。“作家”模块按时间顺序分列每一时期的代表作家目录,点击作家名称可以查阅作家的生平经历、代表作品、地位和影响;通过“链接”使作家的生平经历、地位、影响和“文学史”目录相联系,代表作品又和“作品”目录相联系。“作品”模块按时间顺序分列每一时期的代表作品目录,点击作品名称可以看到作品的原文,并配有朗诵、词句解释、文章分析、原文翻译。通过“链接”与“文学史”目录和“作家”目录相联。“文学史”模块又分为“概述”和“文学现象”两大部份。“概述”部分叙述文学简史,所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可与“作家”目录和“作品”目录相联。这样通过无数个“链接”使“文学史”、“作家”、“作品”三大模块相互链接和交叉,三位一体,交互为用。每一大模块都配有精美的画面、图像、朗诵和解说,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就将文字、图形、画面、语音、文学作品等各种信息汇集到一起,对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三) 三个创新:

    1.创新之一: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创新就是改革原有的考试方式。考试的目的,是要通过试卷全面而准确地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然而现有的大学语文考试,无论闭卷还是开卷,都很难实现主观上的这个愿望。我们针对大学语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以及审美素质的教学目的,加大考试改革力度,不再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也不仅仅以书面考试评定分数,而是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将成绩评定变为一个动态流程,一学期跟踪打分,采用开放式考试形式,有利于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做法是:课堂讨论10%,课程论文20%,期末考试70%。其中课堂讨论以一次具体讨论为标准,每名学生2—3分钟的发言;课程论文选定一个话题,自拟题目,任选角度,但对于论文的字数、中心等提出具体的要求,严格把握论文形式作业的质量;期末考试实行开卷考试,试卷不再设置选择、填空一类的客观题型,只设置了“简答”、“论述”两类题。每个专题中选一个既包含文学知识又联系现实的问题,从十三个专题中共设15个问题,让学生从中任选10题完成,这样就给学生阐述个人见解提供较大的想象和空间,对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是有效的,客观的。

    2.创新之二: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创新,就是将专题讲座的内容与课程的内容相联系,实际上是课堂的延伸。针对大学语文课时有限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专题讲座进行了改革,我们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分类,形成多个专题的系列化讲座。这样就可以解决有限的课堂内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即广泛性、系统性、深度性的问题,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

    3.创新之三: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

    社团活动创新,就是创造条件使同学们的爱好与相关社团对接,让他们在各自所喜爱的社团里找到思想上的共鸣,在课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素质。铁院是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一些文科类社团备受同学们青睐。如铁院的“路魂文学社”就是在语文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创立的,为喜爱文学的学生创作、作品发表和争鸣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理想平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努力引导学生将文学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针对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弱的现象,为了引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高度关注和促使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深刻思考,我们以“保护民族文化,守卫精神家园”为宗旨,于2006年5月31日组织、举办了“端午诗歌诵演会”,以端午节为中心,分为纪念屈原、彰显个性、爱国主义三大模块,精选了20首诗歌,在精心配制的音乐声中,或激昂,或悠扬,朗诵者忘情的朗诵使人心潮澎湃,激发了学生心底浓浓的爱国情怀。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以实际的行动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人文精神,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积极健康的的人生价值取向的目的。

    三、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必须坚持教书育人

    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教书育人,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为范,以德为师,教育学生为学为人。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优秀的作家人格的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步确立自己的精神价值和道德取向的坐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领悟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同时,了解社会,认识自身,思考人生中诸如价值、理想、追求的重大问题,确立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语文的教学由文入情入理,使人文性的大学语文教学具有人情人性之美,以其厚实的人文底蕴影响学生。

    (二) 必须扩大参与性

    大学语文与人文素养教育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汇纳众长。首先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参与,领导的支持不仅会有力地推动课程建设和改革,也会在整个学校形成一种重视人文素养和人才培养的氛围。其次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式的改革落到实处,并取得积极的效果。[4]


    参考文献:

    [1] 邵龙青,关春芳.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20-22.
    [2] 王步高.大学语文与素质教育[A].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6-9.
    [3] 周治南.大学语文课程如何与时俱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3):16-18.
    [4] 李景强.大学语文的尴尬根源和改革出路[N].中华读书报,2003-8-20(7).

    [责任编辑 唐 音]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06020296):河北省非文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王艳军(1971-),男,河北武强人,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唐宋文学。季红艳,武警石家庄指挥学院。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034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