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作家研究

王敦书:“雷海宗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
【时间:2008/11/30 】 【来源:历史教学 2003-01 】 【作者: 王敦书 王以欣】 【已经浏览4018 次】

  为纪念史学大师雷海宗先生诞辰100周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历史》编辑部、《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雷海宗与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2月15日在南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津京等地的历史学家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师生近300人出席了会议。
  
  雷海宗,字伯伦,1902年出生,河北永清县人。1919年就读清华学堂高等科,1922年毕业后公费留美,在芝加哥大学主修历史学,兼习哲学。192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和世界史教研室主任。1962年12月病逝于天津。

  雷海宗先生学贯古今中外,其学术研究自成体系,博大精深,曾发表《殷周年代考》、《历史的形态与例证》、《中外春秋时代》、《古代中国外交》、《历史过去的释义》、《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等重要论文。其代表性专著是商务印书馆1940年出版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他生前的一部欧洲史教学纲要,经整理扩大以《西洋文化史纲要》为题于2001年出版;作为《南开史学家论丛》之一的《伯伦史学集》也将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门连凤,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敦书分别主持了会议。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同志、历史学院院长李治安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和上述两期刊的负责人于沛先生分别代表主办单位向会议致词。清华大学的何兆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齐世荣教授,南开大学的杨生茂、魏宏运教授,北京大学的马克教授做学术发言。刘明翰、刘文鹏、瞿林东、郭小凌、张国刚、庞卓恒、冯承柏、张象、于可、曹中屏、侯云灏、刘敏等专家也先后发言。九十高龄以上的北京师范大学何兹全先生和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卞僧慧先生,八十八岁高龄的北京大学王永兴先生,因身体不便和天气恶劣未能赴会,其发言稿委托他人代读。雷海宗先生的弟子、美国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何炳棣先生也因高龄患病远在美国不能赴会,其专忆雷海宗师文稿被宣读。大会主题发言王敦书之《雷海宗的生平、治学特点和学术成就》则打印成文分发到会人员。
  
  有关纪念雷海宗先生的发言要点如下:
  
  (1)史学成就:何兹全先生指出,雷先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都有自己“创造性和突破性的认识”,能够全面、整体、发展、变化地看待人类社会和历史。他重申了王敦书教授在《伯伦史学集》中概括雷海宗学术思想的四个主要特点:其一,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重视跨学科研究。其二,以哲学观点消化史料,解释历史,自成体系。其三,追求真理,锐意创新,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其四,热爱祖国,积极评价和弘扬中华文化。齐世荣先生说,雷海宗先生不仅擅长于宏观思考和把握问题,也同样精于微观的考据。杨生茂先生在会上畅谈阅读雷海宗先生《西洋文化史纲要》的体会,张国刚先生对以雷海宗为代表的“战国策学派”在中国产生、发展及其历史作用做出学术史上的解读。他认为雷先生所代表的文化形态史观学派是对20世纪30年代史学研究中忽视整体宏观研究、碎化历史的纠偏。马克先生和庞卓恒先生高度赞扬了雷海宗先生在运用西方史学理论、独树一帜地建立其囊括世界、歌颂中华的历史体系方面的成就。刘文鹏和刘明翰两位先生对雷海宗先生在世界上古中古史领域的贡献做出归纳,指出这些贡献涉及对一些重要历史概念的正名、重要历史问题的解释。瞿林东和郭小凌教授则分别就雷海宗先生的《中国通史选读纲要》和《西洋文化史纲要》做出了分析和评价。于沛先生着重论述了雷海宗先生破除西欧中心论方面的系统建树。
  
  (2)治学之道:曾经聆听过雷先生教诲的老一代史学家无不对先生的博闻强记,以及系统严谨、生动有趣的讲课艺术记忆犹新。卞僧慧先生和何兆武先生回忆了雷先生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史、西洋史和史学方法课程的情景。雷先生不时使用“中外参证法”解释中国历史现象,课堂气氛活跃,善于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锻炼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北大的王永兴先生回忆说,30年代他在清华选修陈寅恪先生的中国中世纪史时,按伯伦师建议,也同时选修了欧洲中世纪史,相互比较,加深了对中国中世纪史的理解。于可先生回忆,雷先生研究和教学都讲求“系统性”和“顿悟”,所谓“君子之治于道也,不成章不答”,主张“长期思考,偶然得之”。张象教授回忆,雷先生是南开大学乃至全国最早开设“世界现代史”课程的人,他还赞扬雷先生讲课句无虚发,凡是认真记录的课堂笔记,读之有如一篇优美精致的散文。
  
  (3)道德懿范:很多学术前辈亲自感受到先生的高尚人格和道德懿范。齐世荣先生回忆起雷先生对他本人生活上关心照顾的细节。20世纪50年代曾在南开大学历史系就读的老先生们则深情回忆雷先生当年在南开工作的难忘经历,特别是先生临终前忍受疾病折磨坚持上讲台授课的感人场景,使年轻学子深受教育。雷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受到学者们的高度评价。
  
  (4)人生经历:雷先生的生平与20世纪前期和中期中国社会的沉浮变迁紧密相连。他一生都在探寻真理,坚持真理,也为之付出巨大代价。与会者对他的成长过程、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晚年政治上的坎坷遭遇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研究热情。郭小凌教授回顾了雷先生不平凡的学术生涯,对其史学贡献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对雷先生晚年的不平遭遇深感惋惜。魏宏运先生回忆了雷先生最后10年在南开大学生活和工作的具体事迹。冯承柏先生回忆了雷海宗先生在1957年被错划右派的始末,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澄清了强加给雷先生的种种不实之词,讲述了雷先生在逆境中坚持学术真理的可贵精神。曹中屏先生回忆了雷先生最后抱病期间的一些细节。
  
  大会自始至终深浸在浓厚的学术气氛和缅怀追思的情感中。
  
  [本文作者王敦书和王以欣,分别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和副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801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