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郑正平: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重构
【时间:2008/11/17 】 【来源:文教资料 2005年第16期 】 【作者: 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郑正平】 【已经浏览2970 次】

    摘要: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恢复开设已27年。现在的关健不是去质疑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开设的必要性,而是如何调整教学内容、改良教学和考核方式,使其真正以鲜明生动的形式体现出人文精神内涵。《大学语文》只有专题化、生动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来刚评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传递和重构人文精神才成为可能,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文明素养才会得到提升。

    关键词:大学语文 专题化 形式多样 人文精神 社会文明

    虽然,由上海学者王晓明、陈思和等引发的全国性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已过去十余年,但是,他们所忧虑的社会精神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公众人文素养下降、拜金主义横行、审美情绪庸俗化仍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在生存的天平上,重经济而轻文化,重物质而轻精神,重技术而轻感情”①,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作为社会投影的大学校园以及大学生这个群体,其价值取向、审美趣味、行为方式,也有与社会越来越接轨的态势。表现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就是功利性和世俗化。因此,进一步探讨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重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显现出的问题,就尤为必要。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建国前在我国各大学就已普遍开设。1952年院系调整后,我国全盘照搬前苏联的做法,将高等院校的文、理、工科各自分开,“大学语文”随即也被取消。直到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才开始重新设立大学语文课程。随后“大学语文”课程被列为大学各类自学考试必考的公共课程之一,并实行了全国统考,它的作用和价值才重新得到肯定。在教材体例方面,最具影响的由徐中玉等主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一开始是按照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选编作家作品的,后来则调整为按照主题版块来选编,反映出本门课程由文学性向人文性的过渡。现在市面上教材五花八门,但无一例外都力图突破单纯文学的限制,选择文、史、哲、经济、军事、科技等多方面内容,拓展其所蕴涵的人文意蕴。如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等编写的《高等语文》。

    因此,“大学语文”所以能在文革后恢复开设27年,并且在屡遭社会质疑其开设的必要性和意义的前提下,绝大多数院校仍没有取消这门课程,就在于谁也无法否认其在开阔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升华人格、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和提升社会精神文明等方面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毕竟,在一个越来越物欲化和功利化的时代,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但没有提升,反而有种退化的趋势。早在1998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对清华、北京下业大学等北京地区50所理工农医院校进行了专题调查,被调查的600名大学生对文科课程不感兴趣的占36%,感兴趣但不愿投入精力的占24%,感兴趣又愿意投人精力的仅占8%。据回收的200份问卷调查,半数以上对文史哲不感兴趣;文学,大多喜欢武打、言情;80%左右的学生不常写作且犯难②。而到现在,由于学生学习的更为功利至上,似乎只是起到人生点缀作用的“大学语文”就更显得可有可无了。这更加剧了语文知识的薄弱和审美趣味的庸俗。“我曾经要求学生写一篇千字文章,不得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结果,95%的学生做不到。”③更让人忧虑的不是学生文学知识的缺乏,而是许多学生根本无兴趣学习,也从来不会为自己的无知和人文素养的欠缺而感觉羞惭。阅读兴趣的狭隘和对以唐诗宋词为主的传统雅文化的淡漠和轻视,不可避免地带来集体主义观念的薄弱、道德品质水准的下降、感情的脆弱和文艺欣赏水平、审美能力的低下。而这,必然带来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进一步退化。

    尽管现在大学语文的处境也和文学的被边缘化一样日益困难和尴尬,有论者甚至干脆认为大学语文没必要开,因为“大学是一个更为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阶段,如果再开设语文课程,可以说是牺牲大量宝贵的时间。④”但本人认为,大学语文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目前应该探讨的关键是大学语文应如何开设?如何在教学中切实地起到重构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本人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对每位学生进行中国语文水平测试。

    严格讲这不独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的任务,而是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的对策。这里把它放到大学语文应采取的措施中,是希望能够以官方的、制度化的形式来肯定大学语文(汉语运用能力)的重要作用。毕竟,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直接和他们的鉴赏能力、写作水平等有关的,非大学语文莫属。而大学语文所以处境馗尬,除了整个社会氛围严重挤压了它的生存空间外,也因为它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英语四六级那样的“尚方宝剑”。那么,对于越来越看重功利性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宁可先采用强制性的语文水平测试方式,让他们不得不至视起本国传统文化、语言的学习,不能通过的不发给毕业证书。然后,逐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求。这样,真正让高雅文化占据主流,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进而提升整个群体的文明素质。

    2.以专题形式深化人文素质内容。

    目前的大学语文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于:

    从中学教育模式看,在高考升学率决定着教学成败的大环境下,中学语文过多的采取填鸭式和肢解式训练方式,将优美感人的作品演变成一道道冷冰冰的、规范化的试题。无形中让学生演变成考试机器,失去对美的感知能力。

    从大学语文现状来看,由于作品版权、课时以及教学思路的限制,大学语文篇目与中学重复较多;教学中,仍是机械地分析作品的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为主,教学势必就缺乏活力。

    因此,要使大学语文更具生命力,真正高扬起人文精神的旗帜,本人认为还是以专题的形式来整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更为合适。即如北大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将内容分为25个专题,其中既有传统语文内容,也有象魏晋风度、《九章算术》与中国古代数学这样扩展到更广领域的专题。这样既扩大了作品的容量,也赋予教学内容一种新颖的角度,真正将人文精神所蕴涵的价值理念贯穿在教学始终,以真正区别于中学的机械化教学。

    3.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个读图和快餐文化流行的时代,人们对语文(文学)抱着娱乐、消遣的心态的更多些。因此,大学语文也应该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模式,在形式上多做文章。除了传统教学方式外,可以结合多媒体方式,注重音乐和声画的融入;也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演讲、辩论、情景剧表演、讨论甚至参观游览的方式,力争寓教于乐。。比如在讲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可将同名乐曲引人,既以婉转的音乐来带动优美感伤的情境,又让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这样,肯定比单纯的分析讲解更能让学生有丰富的心灵体验。因此,只有学生爱学、乐学,人文精神的灌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文精神重构是一件复杂而困难的事情,尤其在俗文化、拜金主义横行的时代,大学生学习的急功近利、务实从俗自有其形成的土壤和存在的合理性。因此,仅靠大学语文教学来树起重构人文精神的大旗显然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但我认为,既然大学语文已被公认在促进文理渗透、培养高雅情趣、改善知识结构以及激发创新灵感等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大学语文的教材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良.积极地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只有这样,人文精神的渗透才能到达文明建设的高度。


    参考文献:

    ①鲁枢元《来路与前程——对文艺心理学建设的几点意见》,《文艺报》1989年9月15日。
    ②《半月谈》1998年8月
    ③邢宇皓《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遭遇前所未有尴尬》转引自新华网2004、2、13
    ④李霁《大学硬开语文课难收实效》新浪广东2004、2、25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733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