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熊国玲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08/11/15 】 【来源: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12月 】 【作者: 湖南工程学院 熊国玲,陈蕾】 【已经浏览3126 次】

  摘 要:培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一般院校来说,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更应该强调语文课的学科特点,做到“素质教育”与“语文能力”并重,才可能达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一般院校;语文教学;改革

  大学语文教学究竟应该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还是以语文能力培养为主?一直是高校语文教学改革争议的问题。教育部高教司给大学语文课的定位是:“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1]从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在这里,素质和能力本就是密不可分的,能力提高了,素质才可能提高;而素质的提高又使能力得以巩固和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各高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汉语能力,确定教学的侧重点。重点大学的学生,多数中学时的语文水平较高,大学语文教学可以侧重培养和提高人文素质。但有不少一般院校的学生的语文能力较低,有的甚至连一篇简短的现代文章都读不顺,写不好。因此,这类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仍应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走以能力促素质的路子。基于此,本文试图根据一般院校的实际,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 对大学语文教学特点的思考

    语文课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育部把大学语文定位为公共基础课,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和人文素质,仍然符合这一基本特征。但大学语文课与中小学语文课毕竟是有区别的,“大学语文必须是‘大学’的语文”[2],它必然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

    1.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双重性。大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即将走上社会,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高级人才。一个大学毕业生能否胜任今后的工作,其核心能力不在于他的专业水平,而是语文水平。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大纲规定的中级标准是:“具备较好的汉语能力,可以恰当、准确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能适应事务性工作岗位和初级管理工作岗位对汉语能力的要求。”[3]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能力上培养的学生就不合格。达到国家规定的这个等级标准。同时,优秀的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素质。大学语文针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精选的都是极富人文色彩的范文,其间闪烁着先哲前贤的思想灵光,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学习和感悟这些优秀作品,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个人良好的情感倾向、审美倾向和人生价值观,从而得到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具有培养、提高大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两个方面的任务,两者都不可偏废。

    2.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大学语文仍以单篇文章为主要教学内容,篇章之间缺乏知识的连贯性。它要求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却没有语言文字知识的渐进性,系统性;它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却没有历史知识的连续性和文学知识的理论性。但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却又最具综合性、全面性:一篇课文,它的时代背景,它所陈述的一个故事,可能就是一个朝代的缩影,具有文史知识;它表达的一个观点,蕴涵的一个哲理,可能就是一种民族精神、民族思想意识的代表,具有哲学知识;它的谋篇布局,段落结构包含着复杂的逻辑知识;它的遣词造句体现着字词句锤炼的语法知识;就是语气语调中也蕴涵着深厚的审美情感知识。大学语文知识的这种综合性,虽然对学生循序渐进系统地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有一定的困难,但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认知世界,感悟生活,融会贯通各种知识的综合能力。

    3.大学语文教学环节的诸多矛盾性。第一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矛盾。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一般只有三、四十个教学课时,而教学内容却非常丰富,这就很难保证有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是教与学的矛盾,大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学习方法和能力的教学,但它又难以脱离课文的示范性,这就很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将众多而零散的知识迅速或直接转化成能力;第三是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的矛盾,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是直接从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言谈举止中反映出来的,而大学语文的实际教学却只能从知识出发。由知识转化成能力、素质是一个不断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不是几十个课时能顺利完成的,因此它的真实教学效果很难在短期内完全显现出来。

    二 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性思考

    多年来,大学语文教学由于未从学科特点考虑,结果不是轻视了语文能力培养,就是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学科特色为出发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为社会培养出语言能力强、人文素质高的人才。

    1.充分认识大学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转变单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或片面追求实用功能培养的教学观,做到能力和素质两不误。其实,素质教育并不是哪一门课程的专利,而应该是所有课程的共同职责。大学语文虽然在素质教育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但片面夸大它的素质教育功能,把它当作素质教育的“万能”课,不是科学的教育观。而只注重大学语文的实用功能,忽视其人文精神教育,甚至抛开那些富于审美特质的经典范文,单纯进行所谓的口才和应用文教学,也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试想,没有思想深度和品格涵养的“口才”,能真正吸引人、打动人吗?而缺乏人文关怀和审美感染的应用写作,又怎能很好地实现其应用价值呢?温儒敏教授说得好:“‘大学语文’应当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以及眼光和品位的养成。必须兼顾语文课必要的工具性,给学生多一点阅读和写作的机会,更是要通过这门课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这样的‘大学语文’就不仅是基础语文的延伸,更是基础语文的更高一级的提升”[4]素质和能力本是相辅相成而非对立的。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把素质教育和语文能力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2.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着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二十一世纪,“技能已经取代了其他因素,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优势的基础性因素”[5],而劳动者个人的核心技能是他们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成败的决定因素。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初步确立的我国劳动者应具备的八种核心技能中,语文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它不仅是劳动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还直接、间接影响着其它技能的掌握和发挥。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注重语文知识教育,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不大。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强化语文能力的培养。2001年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主张“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普通教育已迈出了语文能力培养的脚步,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大学教育,如果还要故步自封,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拓宽视野、开启思维,养成创新意识,审美能力,也才谈得上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结合专业特点,尊重学生主体,为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服务。教学改革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专业不同,爱好不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调整,指导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的古籍资料,鼓励他们阅读优秀的文化典籍,拓宽知识面,撰写相关应用文章。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帮助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为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服务。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个人实际,因材施教,将集中教学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努力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三 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性思考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教学活动,在目前课时少,学生语文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把大学语文丰富的字、词、句、篇知识尽快地转化成学生更高层次的听、说、读、写能力;把优秀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情感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稳定的意志品格。

    1.注重方法传授,培养自学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一个人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终身接受教育。自学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实际体现。大学语文教学不能抛弃知识教育,但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学习方法比单纯传授知识更让学生终身受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应放在教会学生如何自学知识和运用知识上,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对新知识和新领域的感悟与开拓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6]。

    2.两个课堂结合,知识能力互补。大学语文是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时数有限。要在几十个课时内完成相关的教学内容,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是不现实的。因而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开辟第二课堂,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进行语文实践,训练他们有意识地把语文知识及时转化为语文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围绕某一专题深入剖析,指导学生吃透教学内容;课外活动中,可以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有意识地观察社会生活,分析生活中所接触的文化现象,把所学的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相融会。课堂教学有限,课外实践无限,大学语文的第二课堂可以贯穿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互补和转换,就能
最大限度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质。

    3.科学检测考察,促进创新思维。大学语文教学的成效,直接反映在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言谈举止中,因此大学语文的考核重点应该是学生的语文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侧重于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大学语文知识作一次性考察,这是知识型教育模式的考察方式,它有利于强化定向性思维,而不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应采用与能力型教育相匹配的科学检测办法,将平时考查与定期考试相结合,考核内容的确定应部分参照国家语言文字能力等级标准。这种考察方式既能够较客观、真实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够激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进而更大地促进语文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总之,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住自身的学科特点,改革才有出路,才能真正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的合格人才。大学语文课也才能够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徐中玉.大学语文[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4]温儒敏.“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和改革尝试[N].中华读书报,2003-06-18.
    [3] [5]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大纲[Z].法律出版社,2004.
    [6] 彭天真.语文教学系统理论教程[M].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宋耕春)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熊国玲(1962-),女,湖南益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高教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194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