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刘育红: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8/11/10 】 【来源: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12月 】 【作者: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刘育红】 【已经浏览3348 次】

    摘 要: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全国各大高校普遍开设。虽然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该文针对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思考


  近十多年来,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全国各大高校先后开设。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各大高校的教学现状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无论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还是考评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大学语文教学的上述问题,笔者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教材的革新

    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教育界至今仍未取得一致的认识。有的认为这是针对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学课,应以文学作品的讲解为主;也有的认为语文教学应开拓视野,纳入文史哲等各方面的作品,以体现大学语文的文化素质教育。其实,以上两种看法各有偏颇。大学语文教育不能完全定位于笼统宽泛的文化教育,而只能立足于大学语文教学本身,通过理解、欣赏我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去挖掘、吸收其中所蕴涵的历史、哲学、社会、政治、文化等内涵,不能越俎代庖,去承担别的学科的教学任务,应该通过发挥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正如匡亚明先生所言:“中华民族的精华表现在语文教材中的数量最多、最集中。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应进一步将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坚持通过介绍比较系统的文学知识来达到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目的,即以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为基本线索,来贯穿各个时期的名家名作。因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虽然选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其教学目的以学习语言为主,因此在学生头脑中,这些作品之间无必然的联系,是一些孤立的知识点,缺乏应有的整体感觉。在大学阶段,为了弥补这一缺憾,使学生旧有的知识点重新纳入一个完整系统的框架中,则应该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文学,先简要介绍每个阶段的重要文学现象及主要作家作品,使学生对该阶段的文学史概况有了整体认识后,再结合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讲解。这样一来,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学生会建构起一个完整系统的文学知识体系,达到点面结合,既有宏观上对文学史的观照,又有微观上对优秀篇章的深入理解。

    当然,这里应该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的关系。文学史仅仅是一条线索,通过文学史来贯穿作品,使整个知识系统化,这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若文学史的介绍过于详细,一是受课时的限制,无法完成教学内容,二是容易使大学语文变成专业的文学课。但目前有些教材并不能适应大学语文教学,由于教学内容的陈旧与教材体例的模式化使得大学语文教学始终无法真正突破中学语文教学。以我校使用的教材为例,我校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时,就一直使用由徐中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本科),这本教材初版时间为1988年,经过多年教学实践,逐渐发现了一些不足。

    首先,该教材中有近1/3的作品与中学教材重复。由于该教材初版时间较早,之后又一直未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而近年中学教材不断改革,内容变化较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样,大学语文教学便有“炒冷饭”之嫌,极大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其次,该教材的体例编排与中学教材毫无二致。以文体为单位的编排模式,一是使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少了一份新鲜与好奇;二是使得教学仍局限于理解内容、掌握写法这样的框框中,无法突破;三是无法帮助学生架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虽然教材在附录中专门编写了中国文学史概述,但实际作用并不大,学生很少把作品直接纳入文学史的宏观框架中去观照。

    再次,该教材古文注解过于详细,还有一些篇目直接翻译原文句子。也许编者是出于该教材的使用对象是自考学生的考虑,但这样反而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已经学了12年语文而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字、词、句的理解已经不是最大的障碍,只进行一些必要的注解即可。

    因此,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文学史与作品的有机结合,使教学过程更加合理完善,教材的革新势在必行。在教材编写中,可以将文学史分为几个大的阶段,然后选一些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选作品时,尽量避免与中学语文篇目雷同,要更有代表性,更有深度与广度,体现作品内容、文体与风格的多样化。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

    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超越中学语文的授课方式。中学语文始终是以讲解作品作为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如果一成不变地沿用于大学课堂,只会使学生心生乏味,挫伤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无法实现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改进:

    (一)在讲授文学史知识时,不要就史论史,要尽可能地把相关的文学知识穿插进去,带动学生记忆中旧有的知识点,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

    例如,讲《李将军列传》时,一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卢纶的《塞下曲》与王昌龄的《出塞》,由此引入该文的介绍,另一方面,将教材中删减的关于李广后代尤其是李陵的情况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司马迁遭受腐刑就与李陵投降匈奴有关,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会对原本各自孤立的知识点产生一种奇妙的联系,对相关知识有了新的认识。这种例子在教学中多引申一些,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在一种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透析作品的深层内涵,并与现实社会、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紧密结合

    通过对比观照,努力缩小古今的距离,使学生从中受益。例如,讲解李斯的《谏逐客书》时,有的教师往往局限于介绍历史背景、分析文章内容。其实,可以更进一步,先让学生查找、阅读《史记·李斯列传》,具体了解李斯一生的起起落落,然后一起分析他最初是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最终为何又落得腰斩的下场,这与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标有何关系,当代大学生从他身上能得到什么经验与教训……这样一分析,学生不仅深刻了解了李斯创作该文的背景与心态,更懂得了在现实生活中该如何创造机会把握命运,如何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

    (三)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多向思维,而不要把现成的定论强加于学生

    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内涵的丰富性与多义性,有些往往会有众说纷纭、针锋相对的见解,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思考,不受作品有关定论的影响,开拓思维,多向、立体地考虑问题。例如,分析《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伯这个人物形象时,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通过与公叔段的对比,突破“阴险狠毒,工于心计”的评价,来重新认识郑伯。大学语文教学中,既不能向学生灌输所谓标准答案,也不能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激烈的争论中获得一些新的感悟与认识。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都应当受到鼓励。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改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影像图片等集为一体,化静为动,使很多教学内容能够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这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教学课堂充满一种浓郁的审美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利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课本上抒情性、形象性较强的作品,如诗、词、散文,来选择相应的音像资料;另一方面播放一些名著改编的影视精品或片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学生经典作品阅读不足的缺憾,形成师生交流、探讨的良好氛围。

    除以上几方面外,还可以结合社会现实,适当地吸收当前的社会热点、文化现象等信息,使之及时介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三、考评方法的改革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得考评方法也须做相应的改革。总体上,应该改变过去偏重客观题考核的方法,采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方式。

    (一)平时成绩

    包括出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占学期总成绩的30%,以加大平时考核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教学活动。

    (二)期末考试

    占学期总成绩的50%,一方面考察本课程相关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要尽量灵活。

    (三)读书笔记

    平时规定阅读的作品要写读书笔记,并定期检查,占学期总成绩的20%。

    (四)发表作品

    大学语文虽不以写作为主(另开设专门的应用写作课程),但可以提倡学生进行独立创作,文体不限,每公开发表一篇文章,在校级刊物,学期总成绩中加5分;在校外刊物,则加10分。借此可以鼓励学生学会抒发情感、发表见解,笔耕不辍,自然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比硬性规定题目或材料让学生写作的效果会更好。

    另外,可以对原来课程结束便考试的一次性考试进行改革,如在第四、第六学期,虽不开课程,但通过读书笔记、写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会使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持续于整个大学阶段,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制约机制,有利于提高其语言能力与人文修养。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完全有别于中学语文的课程,如果真正能从这几方面有所改进的话,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作用的实现自然指日可待。当然,这实际上也是对大学语文教师的一大挑战,即教师本人不仅要有敬业的精神和开拓进取的意识,而且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广博的学识,以较高的综合素质投身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徐中玉.大学语文[M].上海:修订本序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 何念龙.定位后的教改设想——简谈大学语文的改革[J].江汉大学学报,2003,(3).
    [3] 邢宇皓.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遭遇前所未有尴尬[N].光明日报,2004,2.

    (责任编辑 陈苏彬)

    作者简介:刘育红(1971-),女,山西省太谷县人,现任教于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讲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31541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