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何少轩:如何组织大学语文的课堂讨论
【时间:2008/11/7 】 【来源: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2年2月 】 【作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何少轩】 【已经浏览3995 次】

    内容摘要:课堂讨论已被越来越频繁地运用到大学语文的课堂上了,然而目前这种运用还更多地带有一些随意性。本文着重讲述了使课堂讨论规范化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课堂讨论


    在素质教育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一向较为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上也因此出现了许多尝试性的改变,将讨论引入课堂,变“一言堂”为“众言堂”就是其中之一。

    毫无疑问,以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会极大地改善教学效果。在讨论的过程中,作为正面提出观点的一方,要形成自己的见解,就必须事先完成大量的阅读;要想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就必须先行理清自己的思路并多方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作为质疑的一方,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想准确地表述疑问,也必须有充分的阅读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查找、阅读资料的能力,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表述观点的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并不断提高。在大学语文授课时数普遍偏少的情况下,这种课堂组织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许多知识点便可以在这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被学生自行消化掉。有限的教学时数便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具体知识点背后的宏观文化精神,使他们摆脱“逐鹿者不见山”的困境。只有具备了这样高屋建瓴的思路,素质教育才能不至流于空谈。

    另外,因为讨论不仅限于在学生之间展开,教师也以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切磋,同时教师还要引导话题展开、进行归纳总结,所以他的准备必须更加充分。学生的独到见解又可以不时地启发教师的学术灵感。积极的双向交流,还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环节组织的不足,进而积极寻找改进的途径。这样,讨论的教学方式在改善了学习效果的同时又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然而,以上的种种益处并不意味着只要加入“讨论”这一环节就可以带来教学效果的改善。以“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不只是一个转换教学手法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转换教学指导思想的问题。我们必须突破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套路,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必须重新考虑需求分析、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监控、课程评估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一、讨论的准备

    (一)随机分组

    一般说来,讨论大致分为开放式讨论和分组讨论两种。但前者容易出现几个人独占发言时间的局面,不利于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有违“要保证人人参与”的讨论原则,另外,作为公共课,普通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班规模一般为50~60人,多的会达到接近100人。空间的局促加上多媒体设备的短缺和落后,便促成了分组讨论的势在必行。

    从讨论的效果看,4~6人为一个小组较为合适,但面对50~60人(甚至更多人)的教学班,如此规模的小组就会显得比较零散。在这种情况下,随机分组的小组规模定在10人左右是较为可行的。

    随机分组完成之后,可以用征询学生对本课程的意见为内容,做一些简单的讨论。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可以通过讨论观察、了解学生的性格类型,还可以让学生为未来的正式分组讨论做一下“热身”。

    (二)正式分组

    分组的目的在于保证学生每个人都有较充分的发表意见的机会,保证人人都参与教学过程并从中获得启发。此外,通过分组的方式还可以有效地化解一些外围问题,这样就既可以保证讨论的循序渐进又可以保证中心问题的讨论时间。

    正式分组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在现有条件下,小组的规模可以定为10人左右。
    2.不要把喜欢发言的人集中到同一个小组。
    3.小组成员的性别不要单一。
    4.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要多样。
    5.小组的成员应保持固定。
    6.教室的桌椅应是活动的。
    7.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要有一个写有小组编号的牌子。每个小组成员面前要有一个写有本人姓名的牌子。
    8.最好每个小组能有一个话筒。当然,教室能配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摄(放)像机、电脑连接设施等等就更好了。
    9.小组固定下来后,按同一规格设计每个小组的记分表。记分表应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小组的编号、小组成员姓名、每次练习的内容及成绩、总成绩及其在期末总评中所占的比例、备注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设计最好由学生自己来做,以培养他们的动手习惯。尽管这个练习很小,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学生们并不能很好完成这个练习。用纸不规则、记分表的单元格规格偏小、记分项目不完整这样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随时都可以发现。我觉得完成这个小练习虽然和语文教学似乎关系不大,但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某些特点。

    二、讨论的展开

    (一)形成话题

    这一过程应分为以下几步:

    1.学生自学课文,小组内部通过讨论、质疑,自行解决字、词及语法问题。
    2.通读课文后,小组成员分别提出自己对于课文的意见并接受其他组员的质疑。
    3.教师巡视小组讨论情况并不时给出建议。
    4.小组讨论结束,中心话题形成。

    这一过程的关键就是要学生自行得出讨论的话题。如果教师总是在讨论之前以“今天我们讨论××问题”这样的方式硬性规定讨论的方向,那就表明学生的主体意识尚未完全被承认,这是有违素质教育的初衷的。自行得出的话题往往代表了学生们的关注方向。用这些话题展开讨论,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热情,可以形成比较活跃的讨论气氛。只有在这种学生的主体意识被认可、被尊重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所期望达到的培养创造性的目的才有可能达到。这一过程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话题的形成不能过于突兀,要有所铺垫。所谓有所铺垫,指的是形成话题前要有相应的阅读。这个阅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文,一是为补充、扩展课文内容而建议学生阅读的课外材料。在阅读课文时,学生会产生许多疑问。针对这些疑问,教师应分别给出课外阅读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大多数学生关注的话题是什么,然后以引导、建议的方式将集中关注的话题确立为全班讨论的中心话题。

    另外,话题不能过于专业。大学语文面对的教学对象都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为此,讨论的范围确定在一般欣赏或小文章所蕴涵的宏观文化意义上较为适合。因为过于专业的话题很难在他们中间得到较为准确、充分的展开,讨论的气氛会因此而受到负面的影响。

    (二)展开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了中心话题之后,接下来就是全班性的集中讨论。

    这种讨论的主要内容就是每个小组选1~2名代表将本小组对中心话题的意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全班做一个清晰的综述。然后回答其它小组同学的质疑。

    因为受到了各种规模的辩论赛的影响,学生们在进行这种集中讨论的时候,通常总是表现出一种程式化了的辩论腔调和辩论仪态,有时甚至会出现以非为是、指白为黑的诡辩。为避免这种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来研讨问题的情况的发生,在集中讨论开始前,先要明确讨论的规则。

    制订的规则应涉及到这样一些方面:发言时间的长短、听众提问时的注意事项、回答质疑时的态度、评分的标准等等。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规则,如“发言时要有理有据”、“阐述观点时要充分利用多种表现手段”等等可以写在黑板上。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则最好由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而不要由教师来规定。

    为使讨论进行得更有秩序,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还需要确定一个讨论的主持人和计时员。主持人、计时员、主要发言人的人选每次都要更新。

    在主要发言人的发言结束后,就是听众提问环节。这一环节一般有两种安排方式:一是每个发言结束都安排一个提问时间,一是在所有的发言结束时统一安排一个提问时间。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听众都可以向任何一个发言人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言人所属小组的成员都有回答的义务。

    在讨论中,教师也可以参与提问,但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上。一方面,他要寻找一些善于独立学习并能发现问题的学生,以使他们在未来的讨论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他要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征,以方便实施个性化辅导。

    三、讨论的结束

    每次集中讨论结束之后,教师要有10分钟左右的总结。此时教师可以把讨论中提出的、而又缺乏系统的众多观点加以归纳,指出其中的联系,表扬有一定创见的发言者。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将讨论内容在理论层面深化一下。然后就是统计并记录本次讨论的得分。

    在学期结束时,应有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这时一方面要总结重复出现的观点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总结讨论问题的态度、讲话仪态等其它方面的问题。

    四、必要的补充

    1.讨论的话题要有连续性,要步步深入。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地选择教学篇目。

    2.讨论课的安排频率要用心把握。大小讨论连环进行,周而复始,当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但如果因为学习习惯的原因,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讨论课中,那就应将讨论课转为教学的一种补充手段,不宜过于频繁地使用。即便是可以连续进行,也必须照顾到学生的兴奋周期。一小(分组)一大(集中)两次讨论之后,可以用一些与讨论内容相关的带有游戏意味的小过场调整一下。

    3.要注意引导讨论的走向。第一次讨论开始时,因为不习惯这种教学方式,因为同学之间还比较陌生,因为对讨论话题不熟悉等等原因,极易出现冷场的局面,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状态;讨论展开时,会出现漫无边际的争执,这时教师要用提示用时规则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当有人钻牛角尖时,要及时而简明地用分析将讨论由诡辩引回到正题中。对那些确实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先肯定他的长处,再建议课后详细讨论而把当下的时间留给更多的同学;对那些表现欲望很强的学生,在终止他们的个人表演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师的态度不能过于粗暴。

    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完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因此,教师在对讨论过程实施监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讨论热情,即便是对那些看起来似乎干扰了讨论的正常进行的学生,也尽量不要过于强硬地终止他们的讲话,而应用引导的方式建议他们回到正常的讨论中。

    4.考试评分要有所变化。为了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的讨论,应在每次讨论结束后都有一次记分,并把历次讨论的总分作为平时成绩。同时,在计算期末总评成绩的时候,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甚至不妨使用“倒三七”的比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每次讨论的注意力,又可以降低考试作弊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所展开的大学语文的课堂讨论过程并不是一个求同的过程,而是一个鼓励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过程。因此,自由、开放应成为讨论的基本原则。正如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所说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他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同意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出的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

    讨论自始至终都应该遵守自由、开放的原则,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尤其第一次讨论的开始更应该让学生注意到这一教学方向的转变。因为我们的学生业已习惯了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方式,倘若不能在第一次讨论开始时积极而明确地告诉学生“规则已经改变了”,那么他们就极易在惯性的作用下回复到以往的学习定式中去。
 
    只有坚持自由、开放的原则,学生的灵性才能得到充分滋养,素质教育的舞台才能得以形成,我们所期待的创造性人才才能逐渐显现出他们的身影。


    参考文献

    [1]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 黄全愈;王线宇译.素质教育在美国:留美博士眼里的中美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叶景林)

    作者简介:何少轩(1965-),男,吉林吉林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文系讲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328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