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艺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08/11/2 】 【来源: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3月 】 【作者: 艺丹】 【已经浏览3763 次】

    摘 要:大学语文教育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相接合,是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出发点。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了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在教育观念、讲授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学习、借鉴国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介绍并提出一些改革方案和设想。

    关键词:人文精神;调查问卷;诵读;评价标准


    1 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是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素质教育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关心的焦点,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高等教育在经过几年来教育观念的调整与转变,围绕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针对我国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偏颇与不足,特别是人文教育薄弱的状况,教育部提出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一步。

    教育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归结点,就是促使学生具有健全的文化人格,最终成为品行端正的文化人、文明人。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人文教育是其核心内容。余秋雨说:“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面上的代代递交。”在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毫无疑问,语文教育承担了主要任务。“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着运用语言就是学着成人,语文教育的灵魂就是以语言立人”[1]。反思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标准化的评判和单一的追求分数,把本性鲜活灵动的青少年变成了刻板单调的“平面人”,“文以交际”、“技术化”的训练思潮,使得语言文化的学习变成技巧、功利化的读解。教师在文化传递、文明构建方面的神圣使命也几乎被人们淡忘了。这种语文教学模式留下的后遗症就是学生思想贫乏、苍白,情感贫弱、无力,个性被泯灭。面对高考竞争的压力,学生、老师和家长都把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重任寄托到了大学。毫无疑问,在大学开设的众多课程中,“大学语文”成为承担此重任的一个重要“角色”。“大学语文”作为我国各级高等院校长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大学课程设置中的基础地位是早已确定的。其目的是通过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学,培养学生具有较高水准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方针指导下的21世纪的教育创新,“大学语文”教育目的又被定义了新的涵义,就是在促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的基础上,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把大学语文教育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相接合,这是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出发点。面对由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轻飘、甚至是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如何培养大学生通过欣赏语言文字的动人韵律、美妙的笔形、朴素或华丽的辞采,理解其中所蕴藏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和文学作品所负载的内容的理解,唤起大学生对祖国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山川的赞美、对他人的热情、对爱情的真诚等等,成为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落脚点。

    回顾与反思,笔者认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在教育观念、讲授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存在有待改革之处,否则,在大学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的口号就会成为空谈,大学语文也就失去了开设的意义。结合自己近10年的教学体会,笔者简单对“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分析如下:

    现状之一,学校和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的学习。“大学语文”是高校的基础必修课,学校方面出于必须而开设此课程。由于该课程并不能代表学校的专业优势,所以学校在教师安排、教学研究方面都不重视。学生方面,因为是基础必修课,许多学生选修此课并非出于自愿。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有些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我们从小学第一天就学语文,高考重要的科目就是语文,为什么到了大学还要学呢?”有的学生说:“我们上大学的目的是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考研也不靠语文,大学没有开设它的必要。”也有同学认为将来找工作,用人单位不可能深入考查毕业生的语文水平,一般只要求有英语的等级证书和计算机的操作证,所以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学习“大学语文”了。对“大学语文”中讲解介绍的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学生也只是浏览作品简介或故事梗概,他们自己谑称为“快餐阅读法”,更多的课余时间都用在读外语、考各种证书了。

    现状之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只重视课堂讲授,忽视了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许多教师认为,中学的语文教育主要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大学的语文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为目的,教师对语言文学作品的讲授才是传递文化信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大学语文课就变成了单纯的“文学欣赏”课,教师毫无新意的“三段式”(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人物性格)的分析成了学生的催眠曲。在这种单纯的讲授中,学生只是了解了有关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信息,而蕴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深邃的人文精神却被忽视了。这种教学方式的结果就是,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学生缺少了语言表达和练笔训练的机会,学生个体的体验、反应、能动性等方面被忽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就无从谈起了。

    现状之三,机械、僵化的考试方式助长了学生人云亦云的惰性,阻碍了教育的创新。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课程,本应根据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而采取多样的考试方法,但在“标准化试题”的要求下,许多高校都采取试题库抽取命题,试题只以正误为评分标准,那些仅善于死记硬背课堂笔记的学生得了高分,学生成了“录音机”和“复印机”式的平庸者。而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建立起一个绝对不同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文化相互融洽的真正的、崭新自我——在这种僵化的考试模式中失却了。

    2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面对现实,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大学语文教师、教育研究者所共同关注的课题。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同行切磋。

    2.1 制作“调查问卷”

    在开始授课之前将“调查问卷”发给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设想、问题和建议等。笔者在加拿大学习期间,在第一次上新课时,常常会收到授课老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发出的“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很简单,一般有5、6个问题,例如:“你为什么要选修这门课?”“这门课大概讲授如下内容,你更喜欢获得哪一方面的知识?”“本课程的成绩可以由以下部分组成,你写出你认为的合理比例”等等。学生反馈的信息很受重视,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将统计后的信息内容发布在该课程的网页上,供学生阅读。这种“调查问卷”对本人的启发很大,回国继续从教后,就尝试在自己的“大学语文”课程中使用这种问卷调查的方法。由于我国的教学体制与国外不同,本人的“调查问卷”则主要侧重于了解学生的兴趣面和对课程的设想。问卷反馈的信息出乎我的意料,自己从前对学生的主观想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根据“调查问卷”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思想,改革后的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

    在教育研究中,“调查问卷”是获取被调查对象信息资料一项重要手段,虽然它提供的信息不能完全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情况,但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有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设想、,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加地有的放矢,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能更好地调动起来。

    2.2 加强古诗文诵读

    中国古典诗歌、散文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春秋战国留下的哲学思想使人在做人、行为处事、治国等方面有所依据;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能够陶冶人的精神层次。《易经》中的名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至今犹值得我们深思。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著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大学语文课中提倡诵读古诗文,并非是简单的记忆,更多的是理解。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理解古诗文,品味古诗文所提供的文学滋养,感受融会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这些都将成为当代大学生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在国外读书时,也常常与来自于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华人学生交往。感受很深的,就是他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一般都强于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他们当中的多数都会很流利地背诵唐诗宋词中的代表篇章。感动之余,就想到自己的教学。一个教师不可能改变一个时代,但却可以影响自己的学生。在教学中本人是这样实践的:教材中精讲的篇目要求背诵,泛读篇目要求熟读,在正式讲课前抽10分钟请同学诵读。经过一个学期的古诗文诵读训练,学生反映良好,他们认为通过诵读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意境、韵律之美,更深地体会其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2.3 改革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和评分标准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的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授为辅,教学的重点放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这与中、小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选择评价体系的方式就应区别于中小学所广泛采用的评分制——百分制。另外,还应该认识到考核学科的本质及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考试方式。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科学的本质是真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的一句笑语,道出了文学与科学的差异:“科学是把人糊涂的事情弄明白,而文学是把人明白的问题弄糊涂。”[2]尽管不是很确切,但杨教授却以“糊涂”一词道出了文学的模糊性特征,这种模糊性特征决定读者从理解、领悟、到阐释、解读作品都存在弹性空间,而并非此正彼误的认知模式。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的考核应屏弃“百分制”这种单一的、绝对化的评价体系。

    笔者在加拿大留学时,曾旁听过该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大学语文”课(课程名称为English 110,类似于我国的“大学语文”)。其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令人耳目一新。该课程的考试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作业(Assignment)成绩、演讲(Presen-tation)和开卷考试(Take-home exam)。各部分所占比例不同,老师在上课之初就有所说明。学生的平时作业都要按时上交,作业都由助教全批全改,成绩交给授课教师,有些作业要求以小组的方式解决。学生的“演讲”分小组在不同时间进行,助教用录象机记录后交给教授做评定分数之用,演讲的题目可参考教授的题目,也可自行选题。开卷考试的题目已确定,学生可以借助各种参考书,带回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这种灵活的考试方式可以从文字表达、口头表达、理解能力、对问题的洞察、分析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比较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的表现。不单单是“大学语文”课如此,几乎所有的课程的评价体系都强调“尽量全面、客观地考察学生的表现”,各门课程又会根据学科的特点而有所变化。

    由于我国大学与国外先进国家现存的差异性(例如没有专职批改学生作业的助教、录制学生口头表达的费用等等),这种评价方式不一定能够为我所用。笔者也没能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改革。教师的自主性还需进一步提高。但有一点毋容置疑:考试方式、价值评价体系的改革会改变大学生的文风、学风,乃至他们一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从而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 结论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崛起,异质文化的撞击和沟通遍及全球,商品大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情趣提出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建设面向新世纪的人文精神,乃是一个民族能否以独特的精神风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战略性问题。“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只有从自身的教育实践出发,积极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探索,中国的教育才会在21世纪走上腾飞之路。


    参考文献:

    [1]韩军.再论语文教育与人文[J].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 2000, (3).
    [2]杨振宁教授谈教育[N].光明日报, 1997-06-27.

    作者简介:艺丹(196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讲师,文学硕士,后赴加拿大获教育学硕士,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教育学研究。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931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