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研究

范建华:大学语文教学刍议
【时间:2008/10/13 】 【来源:大语论文集 】 【作者: (江苏)南通大学文学院 范建华】 【已经浏览3152 次】

    摘 要 大学语文对健全学生人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已不言而喻。但大学语文教什么、如何教,却是聚讼纷纭。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大学语文教什么、如何教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方式;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作为普通高校中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是大学语文教什么、如何教,近年来却聚讼纷纭。我们通过读名著、讲专题、作演讲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欣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直以来,在全国各高校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都遭遇同一个问题:大学语文教什么,如何教。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戏称其为“高四语文”,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拾遗补漏,把它作为一个工具;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应以教授中外古今作家作品为主体,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同课程的学习内容只有详略之分;有人在人文课陆续登陆大学课堂之后,不时发出以“大学人文”取代“大学语文”的呼吁,认为大学语文要着力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精神的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陶冶情操塑造人文的教育。

    大学语文教什么,这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提出第一种观点的人是着眼于现今大学生语文水平的参差不齐,一篇千字文中,95%的学生会出现错别字或语句不通顺的情况。“有的学生连假条都写不明白。”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就成了当务之急。提出第二种观点的人是着眼于大学语文的功能,认为大学语文不能也不应该承担太多的社会功能,因此,同大学中文专业学生一样,教授作家作品,传授文学史知识应是题中之义。提出第三种观点的人是着眼于现今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利用大学语文课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成了当务之急。

    其实,关于大学语文教什么的争论,本身没有意义。知识是一个系统,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它割裂开来。比如我们在讲授《离骚》一文时,不可能避开文字的疏理而去讨论爱国主义精神,因为你连文字都没读懂,又何谈其它?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把它上成训诂课,而不去讨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至于文学史的知识,作家作品的知识,也应是教授过程当中的题中之义。因此,人为去分开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是没有必要的。

    谈到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回溯当年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的初衷。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这样一个初衷,其实也是把大学语文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待的。

    当然,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不是说教学没有侧重点。这也可能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分歧所在。因为不少大学生从简单的文从字顺,到欣赏阅读,再到人文精神等,确实都有缺失,利用大学语文课,补哪一方面的缺失,都不为过。但是,在这当中,谁是重点?本人以为通过大学语文课的教授,通过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写作、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大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应是重中之重。我不想去谈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的大课题。仅从大学语文本身来说。一个人学会了文从字顺是为了什么?不仅仅是为了写一张请假条吧?一个人会欣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难道仅仅是为了欣赏?我认为一个人学会了各种本领,最根本的作用应是用于思想。所以一个人如果不会思考,没有思想,那就根本不能算是一个人。思考什么?

    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应是题中之义。真正的大学语文教育,应是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追寻人生和社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绝不可能被人为的划分所限制。
 
    在大学语文教学这个过程中培养的一系列素养,小到文从字顺,欣赏阅读,口头交际,大到如献身精神,创新能力,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责任心和使命感,都是日后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成功的基础,也是大学语文应有的使命。人为的分开,只能使大学语文的地位更尴尬。
    
    也许,有的老师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大学语文不应承载太多的教育责任。传统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等负载在一门课程上,“大学语文就像一辆载重卡车,它已经超载10倍、20倍了。”但是大学语文用文学、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
 
    大学语文课有助于学生们去体悟文学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学同样是一种人文教育,而且是其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所无法取代的。

    比起大学语文教什么的问题来,大学语文课如何教的问题更是显得苍白而无力。由于得不到师资的保障,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文课是作为专业课教师工作量的一种补充,“没关系,给你几节大学语文课上上。”这是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可见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如何。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大学语文不是独立的学科,在很多人眼里,教授大学语文的老师自然也就失去了“研究方向”。不仅在科研上不受重视,就连申报“精品课程”,也无法同专业课在同一起跑线上,“基本没有申报的希望”。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无形中“矮了别人一头”,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不少优秀教师不愿承担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许多学校只好指派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去上课,而“过渡”几年后,这批青年教师也迫不及待地纷纷“转岗”,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大学语文课教学质量不高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任课教师的专业限制。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博士生的扩招,几乎所有高校的师资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理论上讲,研究生、博士生教授大学语文应该不成问题。但是“术业有专攻”,一个外国文学的研究生、博士生,他很少涉猎中国古代文学,其古文功底就受到限制,同样,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等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也受专业的限制大抵如此。他们在教授大学语文时,只能挑自己熟习的课文进行讲授,而且由于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副科”,本身就不受重视,因此,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大讲中外文化典故,有的专讲作家生平事迹,不一而足。使得这样一门本身就不被重视的课程,更是雪上加霜。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课真的成了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的“鸡肋”。

    大学语文课的尴尬还来源于考查方法的陈旧落后。随机去调查,大学语文课的考查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语文基础知识。包括①作家作品知识、②语言知识、③文体知识、④常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2)课文的阅读和分析。主要包括①课文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文章(或段落)的主旨、中心论点、内容概要、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人物性格特征等。②文章的表现手段,主要包括:文章(或段落)的论证方法、论据类型(议论文)、人物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记叙文、小说)、修辞手法极其作用、文章总体特色等。③文章(或段落)结构,主要是课文的段落层次划分、概括层次大意和说明文的结构等。

    (3)作文。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考核,扪心而问,它与中学语文、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核又有多大区别?无非是课文不同而已。虽然说这些考核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的要素之一,但它与面向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开设定位,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甚至简单到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也相去甚远。这样的指挥棒,又如何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近年来,我们在大学语文课的讲授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
 
    1、以读名著来进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

    为什么要进行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正如上文所言,这是基于大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欠缺。但即使是这种非常实际的能力训练,我们也把它与思维能力的训练、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学生的阅读情况怎么样呢?我们做过一次无记名调查。在对446名新生调查中发现,一本名著未读的62人,占13.9%,读过一本名著的61人,占13.7%。读过2本名著的75人,占16.8%,这说明,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整个中学阶段只读过1~2本名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也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读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阅读名著安排在课外进行。这样做解决了大学语文课时偏少的矛盾。学期初,要求每个学生选一本中外名著作为阅读文本,并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学期中,要求每个学生提交中期阅读作业,在期末要求学生写出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或者说是有自己思想的读书报告(小论文),作为学期结束考查内容之一。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重点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谈到阅读,学生往往认为,只要识字,就会阅读,其实这只是在较低层次上的阅读,是一种茶余饭后式的阅读。学习不是单单为了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学会思想。所以阅读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广度,还有深度,不只要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严格地讲,应是思考性的阅读,应是研究性的阅读。这种阅读是任何一个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这种阅读不同于中学阶段的对词义、段意、层次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的归纳性的阅读,它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形成观点,用于创新。

    这样的阅读,不仅授之以渔,而且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些论者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写文章文不从,句不顺[1],大学语文理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殊不知,写作能力的提高最便捷有效的方式不是单篇文章的结构和特色的讲解,也不是写作理论的讲授,而是大量书籍的阅读。

    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表示欢迎。他们认为,课外阅读名著,弥补了自己中学阶段的缺憾,不仅阅读了名著,而且还学会了论文的写作。

    2、以人文精神为专题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所谓人文精神专题教学,是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以人文精神为主线,串起有教育价值的作家及作品,内容涉及作家生平经历、人生信仰、思想品格、主要作品及成就等等。目的是通过传递这些信息使学生对人及人生、社会有所思考,感受优秀作家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作家们崇高人格的熏陶,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人文精神专题教学,不是给每篇课文贴上标签,不是脱离语文去讲政治、道德,人生。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新唐书·魏徵传》)人文精神专题教学,正是想通过以古为鉴,以人为鉴,让大学生可以明得失,知荣耻。屈原、司马迁、苏轼等人的人生不幸,难道不能让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有所启迪?项羽的刚愎自用难道不让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有所警觉?事实上我们今天不少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在犯着前人所犯的错误!古今中外所发生的这些人生悲喜剧正是我们当今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2] ”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张岂之先生认为:在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中,……教育主要是为了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高尚的人,正派的人,对民族和国家有贡献的人。这实际上是人生观的问题,也就是说应当把人文知识提升到人生观的高度来理解。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离不开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这就是世界观的问题[3]。

    人文精神专题教学,不再把语文知识的传授作为诉求的目标,而是把文化教育与审美教育的高层次要求作为诉求对象。即不简单地把大学语文课程理解为由中学语文延伸而来的“高四”语文,工具化语文,而是强调学生在经过中学语文教育以后,在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自学能力的前提下,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审美内涵的高层次的语文教育的需求。人文精神专题教学,从作家作品大处入手,来领会一种精神,来思考人生和社会。它有着更为深广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的课程内容,对塑造学生性格,培养合格人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如果学生能从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作家作品中,学习到一种精神,比如,能从项羽身上体会到文和武的关系问题,认识到刚愎自用的害处,能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诗词作品中学习到不屈不挠的人生精神,那便是教学的成功。大学语文就是要在文学艺术的薰陶中潜移墨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当然,人文精神专题教学,不同于政治道德课所进行的教育。不是把大学语文课上成政治道德课。大学语文课仍应从生动的文学作品中去体味,去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套上一顶诸如爱国主义的大帽子就行了,那样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

    3、以学生上台演讲强化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并不仅仅是一个会说话的问题。口语交际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需要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牢靠的记忆,不怯场的胆量。所谓“名嘴”并不仅仅是张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它实际上是一个人知识、才学、记忆力、思维敏捷的综合反映。甚至一个人的性格也会在演讲中反映出来。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口语训练几乎被中学语文教学所遗弃,造成学生不敢说、不善说的口语表达现状。现在,中学语文新课标也把口语交际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了出来。在当今信息经济的时代,口头表达能力,它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必须把口语训练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内容来实施。

    实践中,我们把口语训练与教学专题结合起来,通过主题演讲、课堂讨论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讲授每个专题之前,我们都让全班学生准备该专题的发言材料,每次课让1-3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该专题作家的思想、逸事,演讲要求不带材料,自愿上台,登记成绩。教师还可以不定期的收缴作业,以防少数学生偷懒不做准备。

    这样做,既克服了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弊端,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它完全是以学生为主,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训练了文件检索的能力;因时间关系每次只限几名学生上台,形成了竞争的局面;因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力;而由于要求脱稿演讲,又强化了自己的记忆力――凡是查找过资料,尤其是上台做过发言的同学,对所讲内容记忆特别牢靠,掌握的知识面亦很广;最终,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既训练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又练就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心。

    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也作了演讲,在后来的教师讲授过程中,教师必须讲学生所未讲,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这样的方法就把重结果的学习变为重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了,学生既要动手(查资料),还要动口、动脑,提高了自己的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4、改革传统的考查方法以保证素质教育的进行

    正如上文所述,传统的考查方法,是出一份试卷,无非是考查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程度,这种考查方法可以检查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语文知识掌握的程度,但不能检查出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这种方法应用于升学考试,也许是必须的,但对于培养健全人格的大学生来说,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实践中,我们结合名著阅读,着重考查了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在读名著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交一份不少于二千字的读书报告(小论文),要求对所读名著进行分析,尤其要有自己的观点。不少学生写出了质量较高的报告,从自己的角度分析人物的成败得失,以及给自己的启迪。

    口头表达能力,在写出读书报告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出300~500字的摘要,在全班进行演讲,介绍自己的心得。每位学生演讲不允许超过3分钟,教师当场评分、评点。这项考查,效果良好。几乎所有同学都经过精心的准备。由于当场评分,不少学生显得非常紧张,也让他们的心理经受了一次考验和锻炼,这对他们走上社会,参加面试,都是一次难得的预演。

    以上的方法也许不是太系统化的,但效果是较好的。这些方法的总的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无论阅读、专题,都是以学生的积极活动为主,教师仅仅是一个“导演”。这种做法,也不是在玩教学方法的花架子,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前提进行的实实在在的训练。一学期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学生在阅读、写作、口头表达诸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有一位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结束后给我的电子邮件是这样说的:“……这学期以来您确实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很多我无法从别处学到的东西。这学期我也曾上过其他老师的语文课,但不象你的课那样让人受益!不过可惜的是,下学期我们没你的课了,不过我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请教你一些问题。”另一位学生这样表达:“大一的上半学期就这样结束了,上了您的语文课我觉得收获不小,至少我学会了一些作诗的基本常识,读了一本好书《简爱》,有了一次上台演讲的机会,这些都是老师你给予我的.在这里我想对你说一句:感谢你,老师!您辛苦了!”

    这里,我们不是在说自己教学有多么好,只是讲我们的努力有了回报。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问题是应该注意的。比如,每个专题开始前,总是由学生先讲,学生开始觉得新鲜,后来就有些乏味。怎样始终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待于再探讨。又比如,期末考核内容之一的三分钟演讲,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但占时较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仍将不断的探索,以期培养出有着深厚人文内涵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严运桂,龙厚雄.《大学语文》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3).
    [2]爱因斯坦.论教育[A].爱因斯坦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张岂之.大学教师与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0,(1).
    
    作者简介 范建华 (1958~),汉族,江苏海安,南通大学文学院讲师 江苏 南通 226007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470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