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作家研究

晏几道研究述略(1990-2001)
【时间:2007/7/18 】 【来源:网络 】 【作者: 待查】 【已经浏览6135 次】

[内容摘要]晏几道在词史上的地位远远不如苏辛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小山其人、其词就毫无地位。晏几道的个性、比较、心态晏几道在当代获得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关键词]晏几道 小山词 综论 边缘化

文学研究者作为读者,本能地对美好而又富于传奇性的东西感兴趣。林庚在《唐诗综论》里就指出诗歌唤醒了我们平时被遮蔽的美好感觉。越是能唤起这种感觉的作者,越是受读者、研究者的关注,比如李白、李煜、苏东坡、曹雪芹等等。除了这些大家,还有名家。能够在大家的光芒下努力发光的名家,其价值是提供了对生命的一种体验方式,比如晏几道。

一、晏几道当年、身后及现在

曹雪芹谈到身上有正邪之气的人时谈到唐玄宗、柳永、秦观,却不涉及晏几道。可是黄庭坚作为晏几道的好朋友,却郑重提到晏几道有四痴,注意到他和贾宝玉有相似之处的有叶嘉莹、杨海明等。中国古代是以农耕经济、宗法制度、儒家文化为根基的封建国家,对人过于苛求,不然便是忽略人的个体价值。与主流文化背离的边缘文化很容易遭受非议,但后者对前者至少起反省作用。

晏几道在宋代是宰相之子,仕途不顺,也无意于仕途,专心作词。他作小官的时侯,把词作给上司韩维看,韩劝他以有余之才补不足之德。立功,立德,之后才是立言。文学在中国只是倡优之学。词尤其如此。小山不顾非议,我行我素,也仍然得到黄庭坚的认可。小山在宋代已是词学中的人物。李清照夸他词典雅,把他与苏黄等词学名家并提。近人况周颐对“其名殆由其父以传”怀不平之意,认为世态炎凉,士不遇。而[清]陈延焯《白雨斋词话》中说:“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游国恩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贬斥小山为“适应统治阶级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代表作家。新疆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张富华《浅论晏几道词的思想意义》中对肯定和否定小山的观点进行辨析,提出小山词的思想意义在于:;它描写了歌儿舞女备受凌辱的苦难生活,歌颂了她们美好善良的品质和敢于反抗封建的斗争精神,揭露了封建权贵歧视、凌辱她们的罪恶。因此它的反封建思想应得到充分的肯定。陈信凌1992年第4期江西大学《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论晏几道的个性与其词的创作浅探》中也持此观点,“只是不见有人象晏几道这样把她们视为可以抒款曲通灵犀的对象。”

其实,健康深厚博大的思想是人们所崇尚的,但真实自然深刻的感情反而是一般人在生活中容易体验到的。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的解放,对人本身的重视,小山词中善感和诗意的欣赏,逐渐得到应有的认识和评价。建国后30年,几乎无人提到小山,辽宁大学中文系的1949-1979年《古典文学论文索引》便没有小山的一席之地,即意味着没有小山的相关研究文章。这是不合理的。1983年以叶嘉莹、缪钺、顾学颉的文章为里程碑,研究者开始发现小山的价值,开始关注小山其词其人。对他的研究,旧领域不断向深广发展,新领域逐渐开拓出来。1979年后共有文章75篇,以人大复印资料索引、中国社科院资料室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80.1-1981.12)、(1982.1-19983.12)为准。

75篇文章中,有17篇是赏析性的,有9篇是1998年后发表在重要刊物如《文史知识》上。这与大众文化、文学的边缘化有关。文学的娱乐、审美功能不再让政治、实用功能一面性压倒的占上风。被赏析的文章集中在《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梦入江南烟水路)上面。这些清词丽句,有舞蹈电影般的生动华丽的画面,有文学的韵长情深,和当代人的高雅品味切合,不同于苏东坡的哲理、辛弃疾的豪放,是熟悉的陌生人的话语。

有17篇是比较研究的论文,12篇是有关大小晏的。其他和小山作比较的人物是:林黛玉、李煜、秦观、柳永(2篇)。剩下的是小山词、人的研究。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精神分析学传入后,小山的个性作为艺术家的个性得到理解。

二、所涉及的问题

谈晏几道离不开他的生活年代。夏承焘《二晏年谱》对此有考证。钟陵八十年代在南京师大学报上有2篇论文。1997年第1期〈〈文学遗产〉〉涂木水《关于晏几道的生卒年和排行》中采用《东南晏氏重修宗谱》的资料,相当可信,如下:晏殊生子九人,晏几道排行第八,但三哥过继给晏颖,故为第七子。晏几道宋宝员戊寅四月二十三日辰时生,宋大观庚寅九月亡,寿73。生活在北宋中期,比苏东坡年长几岁。年少时作词曾得皇帝欣赏,青壮年时作过小官,因郑侠〈〈流民图〉〉事件入狱。恰如文师华在1992年第2期〈〈江西大学学报〉〉上把他的生活分为三个时期:1贵公子时期,生活承平,赏花听曲,以酒助兴。.2.家道中落时期,往事萦怀,借酒浇愁,梦中求乐。3.退居京师时期,万念俱灰,寄情于酒。晏几道的生活没有很大的波澜,所有的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波,他和政治无关,不汲汲于酒色财气和佛老农兵,专心于妇人和小词,这完全是艺术家的生活嘛。这和他的政治态度、显赫出身、孤傲个性、人生观有关。

父亲既然是太平宰相,大半生备受尊崇,尚感人情淡薄,小山对官场也同样感到还是少牵涉为妙。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看法,程自信指出:“(他)与对新法持异议的韩维、郑侠唱酬交往,亲密无间;与以复新法为名而行朋党之实,大力迫害元旧臣的蔡京,则虚与应付,其骨子里态度则冷淡至及。”[1]他的好朋友黄庭坚也一样对党争感到厌烦,黄谈到小山的四痴“不作新进士语”时可以说明小山不阿附权贵,在官场上没有后台。在看透政治上的得失沉浮以后,他不愿卷入其中。”[2]“《小山词》中之内容无有涉及政治者,但是他仅仅流传的六首诗中,则多有政治内容。”[3]2001年第2期九江师专学报陈水根的〈〈论二晏词风形成的原因〉〉中对比大小晏的性格时指出,小山重情,大晏修谨,从政态度温和,待人宽容。仕途较顺。总之,小山在功业上无所用心,他不是一位政治诗人。

他的显赫出身对他的个性形成大有关系。“有高度的文化修养,不至成为纨绔子弟,生于宰相家中,不同于有才华的寒士。”[4]陈信凌1992年在江西大学学报第4期〈〈晏几道的个性与其词的创作浅探〉〉、李军1994年在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论小山词痴的情感特征〉〉缪钺〈〈词品与人品:再论晏几道〉〉等论文里对小山痴情的个性均有论及。孤高也是小山的性格特征,他的身世与才华使的他有优越感。诸葛忆兵《心灵的避难所》里说:“他的家庭出身、生活经历、性格特征(颓唐自任、及时行乐)决定他只能沉沦下去他的自卑感到后期愈大……连见苏东坡都不肯,连最起码的待人接物的文雅大方的态度也维持不了。他宁愿与官职较低的黄庭坚结交,也不愿和声名显赫的苏东坡见面。”(1993年第4期〈〈求是〉〉)恰恰是这段话可以验证房日晰〈〈浅谈晏几道对梦的描写〉〉里的话:“小山词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出现梦境?盖为个性压抑所致。纯真、执着,然而在现实中不免受到了种种压抑,而他有是极倔强的性情中人,于是对他思念的人,难免梦寐以求了。”(1999年第5期〈〈古典文学知识〉〉)

与个性有关的怀旧心态、孤寂心态、悲凉心境。佛依德、阿德勒的理论常被来分析小山。叶嘉莹说小山除了回忆过去的美好,人生对他似乎就没什么意义了。杨海明2000年地2期〈〈文史知识〉〉上〈〈晏几道词中的怀旧心态〉〉,人之所以会怀旧,“一是其人必是一位多情和深情的人,感情淡薄者一般不太会经常怀旧;二是其人大致有过一段值得怀念的往事,或有过今与昔、盛与衰的强烈对比。”人总是活在现在,小山既然在士大夫那儿找不到知音,他走向异性也很自然。他把她们理想化了,他其实也意识到这一点,“在流露真挚感情的同时,又蕴含着一种孤介高超的意趣,与其他词人的同类作品不同。词品之高由于人品之高”。[5]孤寂带来的是幻灭,他为自己词作序时感到一切如幻如电,更怀念过去了。1993年第2期云南师大学报上殷光熹〈〈悲怨深婉、沉郁顿挫的小山词〉〉相当出色地论及小山词悲怨凄楚的情调:“反映了他在仕途、生活上的不幸遭遇,以及他对国事的忧伤,对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把‘怨’和‘恨’一类带有刚性气质的心理化为抑郁沉痛、沉着深厚之意绪,也是小晏词的一个特色。”

与心态相关的“梦”、“酒”“云”等意象。陶尔夫、刘敬圻在1990年第期《文学评论》上《晏几道梦词的理性思考》统计“梦”字出现了六十余次;晏殊十二次;欧阳修,二十余次;张先,十二次。晏几道词中的“梦”,正是晏殊、欧阳修、张先的总和。陶文曰:“梦境的闪回:与现实截然不同的审美情感世界”。“晏几道是一个沉溺在睡梦中的词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他的词内容题材十分狭窄,除极少数作品具有某种社会历史内容外,其余大部作品未离开恋情相思与别愁离恨范围,他把‘自我’封闭在一个脱离当时社会现实的狭小空间;二是他的词执着与梦境的描写,热衷与梦境的开拓,他自始至终在编织着缤纷多彩的梦。”“梦中的热恋,睡着的词人在雕塑着清醒的恋人”。“梦因的透析:一种自觉但并非心甘情愿的选择…...现实世界把晏几道拒之门外,沉潜于意识深处的梦幻世界收容了他。”刘庆云在1998年第2期〈〈求索〉〉上的〈〈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里谈到,小晏词表明时间观念时,多用“去年、当时、当日、前度、别后、别来”等词,表明过去时态的形容词、副词则有“旧”(39处)、“曾”(13处)等,表追想的动词则有“记得”、“忆”等近50多处。刘庆云曰:“正是这些忆念中的点点滴滴汇集成他昔日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也映衬出今日的落寞悲凉。他无须对某人某事去作全面的铺写,对其来龙去脉作细致的教待,他只需要用这点点滴滴的回忆来滋润眼前枯寂的心田。”

词的内涵。张海鸥在1998年第2期〈〈殷都学刊〉〉上的〈〈小晏词内涵的对比结构分析〉〉里说:“其词乃以男女欢娱为背景,以歌儿舞女为主要吟咏对象,以悲欢离合之情事为基本内涵,以感伤虚幻为基本情调。这就有别于把广泛的社会、人生、自然都纳入吟咏的词,从而使对比关系因比较简单而趋于极端化;又有别于‘花间词’观赏和描摩女性美的客观态度,其意有独钟的主体感情参与,使其对比内涵带有鲜明强烈的个性化特征。”黄南把二晏词的题材分为两类,一是对自人、人类社会充满生命力现象的讴歌、叹咏,一是对压抑、摧残生命生存发展的暴力的鞭笞(1996年第2期〈〈江西社会科学〉〉上〈〈二晏词“痴情”、“惆怅”意绪论〉〉)。

艺术成就、艺术手法。陶尔夫、刘敬圻、殷光熹、顾学颉有精彩的论说。顾学颉着重谈到小晏用委婉、细腻、缠绵的手法写难分难舍的依依之情,“婉”字法。陶尔夫二人一口气点出小晏词醉态抒情的特点:丰富性与多样性;跳跃性与模糊性;象征性与暗示性;可视性与音乐性。殷光熹指出有自问自答法,对比法,“有从物是人非上作对比,有从人情冷暖上作对比(比如有情与无情、深情与薄情对比),有从时间上对比(较常见的有昔日的美好情景与今日的悲凉心境作对比),有从空间的角度作对比(如原与近、长与短、高与低),有从色彩上进行对比(如明与暗、春色与秋色等),还有动与静的对比、表情上的对比,等等……有些对比中含有喻托,味在言外。对比度强烈,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启发人的联想,增强艺术效果。”

小晏和别人。西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有房日晰的〈〈二晏词论略〉〉,摘要如下:“晏殊的词表现对生命延续的追求,晏几道表现落魄后的愤激与反抗……在艺术上,大晏追求气象,重在引发理性思考;小晏追求真情的表现,重在引发心灵的震颤。”叶嘉莹指出秦观、李煜与小晏颇为相似。研究者又往往把小晏看作贾宝玉。又有1997年第4期抚州师专学报上有高国藩〈〈论晏几道的痴情:兼谈林黛玉的痴情〉〉,把林黛玉与小山作比较。感情与理性,深情与无情,玩弄感情与珍惜可爱可怜可惜之人,有理想有情与无奈、悲凉,是比较的重点。

小晏和词。刘庆云(见上)、陈定玉皆从令词的角度做了探讨。《中国韵文学刊》1994年第1期刊出的陈定玉的〈〈论晏几道对令词发展的贡献〉〉里点明小山接过了李煜的抒情个性化。刘庆云《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从社会审美风尚、作家创作心态、个性入手,高水平地论述。刘庆云引用史料证明北宋尚韵、尚雅,“令词体制短小,要求摄取最精粹的场面,描述最富特征的情事”,往往有言外不尽之致。小山词“均极清雅”。大小晏都不赞同柳永的俗词作法。小晏生活经历比较简单、范围比较封闭,“故其词纯乎为抒情之作,情语多于景语”,“他的创作带有明显的雅词性质,其‘雅’不仅仅只停留于语言风格的雅丽,更表现为一种情致的高雅,另一方面又说明他对令词的选择非出偶然。”叶嘉莹《论晏几道词》里指出小山词与花间词的异同,同在于外在的宴乐外表,异在感情的真挚与专一、持久上。1999年第1期《古典文学知识》上许金华《小山词借“花间之身”还南唐之魂》,看到了小山词与花间词、南唐词的亲密关系。晏几道对令词的贡献论者论述得很充分。

对晏几道这五十年来相关文章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叶嘉莹无处不在,除了生卒、生平事迹的考证外,后来者所论及的,基本不出叶嘉莹论文的范围。可以跳出叶嘉莹的“势力范围”向洋看世界。对晏几道的研究,观点基本一致,方法很多相同。重复性的文章不少。对晏几道的词学观与创作的关系尚无力作出现,放在江西词人里,没有单独论及。晏几道对后来作词者的影响有无年、大小,也没谈到。以上是我不成熟的一点研究,望得赐教。

引用书目:
[1]程自信《论晏几道的政治倾向及其词作》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6期
[2]钟陵《清壮顿挫小山词》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2期
[3][4][5]缪钺《词品与人品——再论晏几道》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3期

最后一次修改于2004/05/2307:28:04
作者附言:俗话说,资源共享。大家如果要用,就拿去用吧。因为这篇文章很粗糙,我拿去投稿没有被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506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