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教学 > 教学大纲

山西财经大学精品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时间:2007/11/21 】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 】 【作者: 倪新生】 【已经浏览14853 次】

倪新生编写

一、前  言

       1 、性质、目的、任务

      大学语文是我校所有本、专科专业所设置的公共必修课。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属于公共基础课,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能:对提高在校大学生对母语的阅读能力和书面与口头的表达能力,大学语文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拓宽在校大学生的视野、解放学生的思想、开启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学语文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加强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美育德育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大学语文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语文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改变目前在我国校园里、官场中、社会上流行的“官话”、“套话”、“空话”,以及由此形成的“学生腔”、“干部语”、“报纸调”式的呆板、陈腐,脱离实际、空洞无物,没有情感、缺乏活力的八股式的文风,和与之相应的僵化、保守,浮夸、虚假,重经验轻科学、重权力轻人性的思想作风,大学语文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新的世纪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普通教育的核心,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一认识,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中外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所接受。在教育部门,今天,人们谈论的最多的话题也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了。

      那么,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需要的人的素质?从高等院校毕业出去的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这个问题,就摆在了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面前。我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的素质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因而,我们的素质教育也就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行。而这三个方面,又都和大学语文课密切相关,这是大学语文课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开设大学语文课要达到的目的,和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素质教育意味着一个大学毕业生对语言的掌握,即他应该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又是他运用母语的能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传递离不开语言。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指出,在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有五件“最重要”的事情应该记住,其中之一就是,“在这个信息爆炸、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而形成读写技巧也就意味着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再进一步看,人类的文明进步尽管到了今天的程度,然而,无论是在任何国家、任何地区,还是在任何民族、任何种族,是在任何环境、任何场合,还是使用任何仪器、运用任何高科技手段,信息的传递首先依靠的仍然还是母语,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很好地掌握母语的人,在当今或者未来的时代,能够成为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故而,母语教育在当今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中,都已占据着并将继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在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中,母语教育更早已成了必不可少的公共必修课。比如今天的美国,在它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中,母语(英语)都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即便是MBA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也必须要通过母语(英语)能力的测试。而在我们的近邻日本,不管你是当公务员也好,是竞争一定的职位也好,还是寻找其他合适的工作也好,都要参加一次母语写作的考试。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在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母语的教育却普遍地重视不够。

      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阶段,虽说语文课是课时排的最多的课,然而,无论是学生,是家长,还是教师,对语文课都不够重视(这里有教育导向的问题,也有教材与教法的问题),与数理化相比,它要往后靠,与外语相比,它要往后靠,甚至与学琴学画相比,它也要往后靠。这就造成了跨过大学这道高高的门槛的“天之矫子”们,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连中小学的语文都没有学好,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连基本的文从字顺都做不到。

      面对着汉语程度普遍低下的在校大学生,我们的高校,又是如何做的呢?目前各高校的课程大致可分为四大块,一块是马列课,一块是基础课,一块是专业课,一块是外语。担负着母语教育重任的大学语文课,按理说应该和理工科专业中的高等数学一样,成为基础课中的主要课程。然而,除了北大、清华、南大、浙大、北师大等著名高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开一定量的大学语文课以外,在我国的大部分高校,语文课却普遍地被当成了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点缀。在身居高位的官员或是知名度极高的专家强调以后,大家就一窝蜂地开设这门课,而没人站出来说话时,就又纷纷地下马;在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时,就增加它的课时,而“学以致用”的说法占上风时,就对着它大砍大杀;今天,在有人提出“要减轻学生负担”,“减少课时”时,这把刀首先对着的又是大学语文。在这些高校,大学语文课大都经历过几上几下的命运,而课时安排的总体趋势是在大幅度地减少;更有些高校,干脆就把大学语文课彻底封杀了。这种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至今还没有引起有关人士的注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倒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深深思考的。

      情况还不仅如此。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去看,由于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的导向作用(诸如职称的评定),我们的在校大学生,绝大部分是把外语学习放在了第一的位置,在外语的学习上,几乎要占到他们一半的时间和精力。而文不从、字不顺的母语,则从学生跨入校门起,就一直伴随着他们,有的人,则更要伴随他的一生。在他以后的工作和事业中,这没有过关的母语所带来的后遗症,仍然要像一个赶不走、驱不去的幽灵,会死死地缠住我们的毕业生,使我们的毕业生在开拓进取的人生征途上,遭遇到重重困难,有的还会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的大学生,花那么大的精力去学习外语,可是却连中国的语言文字都用不好,这岂非咄咄怪事?然而,这却成了现实中的普遍现象!看到这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现象,一个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大概都会不寒而栗的吧。

      其次,素质教育还意味着一个大学毕业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自己死死地封闭起来,只留下一个阶级斗争的小小孔洞,去“冷眼向洋看世界”,从而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地归结为“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在今天,我们要想不在人类前行的路上掉队,要想不被“开除球籍”,就必须融入世界潮流,成为世界公民。我们的世界是纷繁复杂的。而随着我们打开国门,大踏步走向世界,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随着现代文明日益深入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我们面前的世界就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奇异美妙,更加具有魅力;同时,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鱼龙混杂,更加难以辨识。这样,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他就必须具有对各种复杂事物的辨识能力,面临这些事物时的应变能力,以及对这些事物的处理能力,这是一个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人的素质越高,则他的辨识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事物的能力就应该越强。不仅如此,一个具有高素质的人,他还应该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应该能把握住社会前进的方向。

      由此,如何通过教师、书本、以及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去开启学生的双眼,使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辨识这个复杂而纷纭的世界,这就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所必须关注的一件事情;这也正是当今社会所要求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我们认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就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在离开校园时,他能够正确地面对这个世界,能够识别出是非、善恶、美丑,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失去自我,从而努力去锻造自己发出光彩的人生。

      那么,在大学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呢?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他们的辨识与处理事物的能力,绝不是凭着灌输一些枯燥而刻板的政治教条和道德理念所能做到的。我们认为,在现阶段,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而眼下人文精神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开设一定量的“大学语文”课。这门课,可以通过精选的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的优秀作品,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化,在这些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在校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健康人性的张扬。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大学生在走出学校大门,扬起自己生命的风帆时,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上,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方向。

      再次,素质教育又意味着一个大学毕业生所应该具有的合理而逻辑的知识结构,与他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自学相关知识的能力。那么,一个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才是合理的?我们认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从最低要求来看,他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使该学生能较好地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以及社会的发展,能基本上胜任他的工作、以及工作的变化。从更高的要求来看,他的知识结构,要或者能够支持他攀登科学的高峰,站到学术研究的前沿;或者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利益,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或者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开辟一个新的领域,走进一片新的天地。在这里,我们不是说要求我们的学生一毕业就达到如此的高度,而是说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就要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建构好一方面为将来他个人的发展,一方面为社会的进步所需的合理而逻辑的知识结构。

      人都知道,知识和能力是一个人一辈子都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的。“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徐特立的名言,准确而精辟地概括出了人生与学习的关系。一个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他还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还要掌握众多的技能。如果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已经搭建起了一个合理而逻辑的知识结构,那么,他所具有的知识就是系统的、有机的,而这样的知识就会很快地转化为他工作时所需要的能力,从而使他能够胜任他的工作。与此同时,有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参加工作以后,由不同方式、不同渠道的学习与体验所获得的新的知识,也就会很快地附着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这一方面使得他的知识结构更加壮大、坚实,也更加趋于合理;而另一方面则会使这些新知识也迅速地转化为能力。这样,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以后的再学习也就会变得轻松和具有很高的效率。

      而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大学里虽然学了不少的知识,可是这些知识零碎而松散,它们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形不成一个合理的结构。那么,这样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上,就很难进入状态,他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也就很难顺利地转化为工作时所需要的能力,再学习时,效率也会很低。我们的各级各类大学,现在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很好,考试往往能拿到高分,引来老师器重,同学羡慕;可是一毕业,干起实际工作来就很不适应,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自信与骄傲,而变得手足无措,以致缩手缩脚,成为不称职的工作人员。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打造好一个合理而逻辑的知识结构。

      这就像盖房子,只要房子的主体结构合理巧妙、比例得当,那以后的装修就会很顺利,而且容易出效果;相反,如果房子的主体结构不合理,比例失当,那以后即使费再大的工夫,花再多的金钱,这房子也不会装修得好,搞不好,还会塌掉。

      总之,合理的知识结构,将保证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他力所能及的最大的业绩。而不合理的知识结构,则只能打造出“高分低能”而素质低下的考试机器。这样的“生产”,于国家,于个人,都只能是一种悲哀。

      那么,当代的大学生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才是合理而逻辑的呢?我们认为,这种知识结构应该具有以下特点:一、基础知识宽而厚,二、专业知识深而精,三、文理知识渗透。而这三个特点中,第一、第三两个特点都和大学语文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为大学生建造合理而逻辑的知识结构时,大学语文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宽而厚的基础知识,那他就学不深也学不精专业知识,就不可能在自己的专业上做出来骄人的成绩。这也像是盖房子,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房子才能建造得高大而结实。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周培源说过,“为了学习并深入研究专业知识,非学好基础知识不可。”“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就去学专业知识,就很可能学不进去;即使学到一点专业知识也不会巩固。”(摘自《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原载于《文史知识》1982年第五期)而一个人要想获得宽而厚的基础,以求日后“攀登科学的高峰”、或是“事业有成”,那他就必须先学好语文,因为语文是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对此,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在他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过,“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这一番话,充分说明了语文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地位。

      人类社会进入了二十世纪后半叶之后,在科学界,学科交叉的现象日渐增多,在经济活动中,在生产实践中,各种学科互相渗透的现象也日趋普遍。而且,不仅相临学科如此,即便是过去认为相距甚远的文科和理科,其文理知识系统也在互相交叉和渗透。这样,社会发展就对今天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兼有文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往昔那种基础小、专业窄的“只挖一口井”的人才。而要想成为宽基础的,兼有文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他首先就必须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和较强的语文能力,因为语文是任何文理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纽带与桥梁。离开了语文,是无法做到文理知识相互渗透的。比如王永民先生,他本是搞计算机的,属于纯粹的理科;然而,他却发明了“五笔字型”输入法,而且风行全国。这就是得益于他掌握了相当的语文知识。同时,也正是因为语文能力不足所限,他发明的“五笔字型”至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而未能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发挥它的作用。

      我国的高校,自 1952年全盘学习苏联,进行了院系调整以后,学校越来越专门化,专业口径越来越窄,而有关基础理论的教育则越来越弱化。这几十年来,虽说也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专门人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是,这种专业口径变窄、基础理论教育弱化的结果,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了我们的专家越来越“专”,造成了硕士不“硕”,博士不“博”的令人堪忧的现状。使得我们不少的大学毕业生离开了自己的专业,就幼稚地像一个在校中学生。所以,尽管解放以后我们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从学校的数量、规模,还是从在校学生的人数上看,都是解放前没法相比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我们没有培养出像鲁迅那样的文坛巨匠,像王国维那样的国学大师;也没有培养出像梁思成、茅以升、竺可桢、李四光那样,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大师级的建筑师、桥梁专家、气象专家、地质专家;没有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在自己的学科取得巨大成就的、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之瞩目的科学家。而且,我们大陆上的中国人,至今也还没有一个人得到过标志人类创造力的最高殊荣的诺贝尔奖。这不能不是一种悲哀,不能不是我们高等教育的悲哀。与此同时,正是因为我们的高校中专业口径的窄小,正是因为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的知识分子在离开自己的专业以后,就普遍地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就使得我们国家从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末,一直处于极不正常、也绝不应该有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巨大动荡之中,给国家,给人民带来了难以估算的灾难性的后果。

      故而,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未来而言,我们都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要使我们的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打造出一个即适合自己的专业、适合自己的个性,又适合社会的需要、适合社会的发展的合理而逻辑的知识结构。而要建造好这样一个知识结构,还必须注重文理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必须做到宽基础。而要达到宽基础,形成文理知识的渗透,又必须首先强化语文的学习。这是由于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也正是语文课的目的和任务。

      在我国的教育界,素质教育虽说早已“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但时至今天,也还未能完全落实在行动上。就高等教育而言,在大部分的高校中和大部分的课程上,教学仍停留在“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忘笔记”的状态。现在的教育部门,从教学一线的教师到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再到专门搞教育理论研究的专业人员,没有多少人肯坐下来,认真地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认真地思考一下学校所开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起到怎样的和多大的作用,认真地分析一下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故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考虑某某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是最合理的了。眼下的事实是,有不少的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就只是拍脑瓜子,搞想当然。一说要教育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要“学以致用”,就一窝蜂地搞实用主义,把教育规律,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抛到了九霄云外。对一些关乎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课大开杀戒,砍的砍、压的压。曾有一所地处北京、小有名气的高校,在四年本科的教学中,把大学语文课的总学时削减成了十二节。语文课只上十二节,这能起到什么作用?要达到什么目的?或者说,排课的人员在排课时,究竟有没有目的?他们完全忽视了教育教学还有个规律。

      2 教材选用

      大学语文教材是由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这一课程要达到的目的,要完成的任务决定的。所以,大学语文教材要能够体现出以下的特点:

      首先,它要能够有助于迅速提高大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目前入学的大学生语文程度普遍低下,错别字连篇,连简单的应用文都写不好,基本的文从字顺也做不到。针对这种不尽人意的情况,大学语文就要担任起“补课”的职责。这样,大学语文教材就要体现出“拾遗”、“补阕”的功能,帮助大学生使自己的语文水平尽快地达到应有的程度。

      与此同时,大学语文教材还应当具有梳理功能。人的学习都应该是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有效率。任何供学生学习的教材都应该体现出这一根本的原则。然而,在当今中小学的所有课程中,语文恰恰是最没有系统,最不成体系的。语文教材都是以一篇篇文章为主要的内容,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教材中,这些文章都缺乏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即便是在同一年级的教材中、甚至在同一册课本中,所选编的文章也形不成一个可以看得见的系统。教材的编撰人员,还每每结合国内外的形势,把一些纯思想教育或政治教育甚至是时事教育的文章塞进语文教材。这样,作为语文教育的接受者,我们的学生们,在经过了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以后,脑子里就只会装进一些零零碎碎的材料和知识。因而,在高三进行总复习时,大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不知道语文复习该从何下手。不仅如此,即便是带高中毕业班的语文教师,也有不少的人对语文知识缕不出个头绪来,他们就只好跟着潮流,让学生大量的做那些也是不成体系的高考模拟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大学语文教材就需要帮助学生对以前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一番梳理。通过对知识的梳理,使学生建构起语言文字的知识体系,建构起有关写作的知识体系,建构起中外文学的知识体系,使新老知识从中都能找到相应的位置。从而尽快地由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

      其次,它要能够有助于迅速提高大学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对复杂事物的辨识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都以正面教育为主,这本没有错。但现实世界并非“到处莺歌燕舞”,世界原本是七彩的,而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却只注重一种色彩的灌输。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使得书本与现实脱节,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明辨是非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而当我们的学生走出校门,面对的是纷繁复杂、而色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时,他们就往往不能辨清方向,不能很快地适应这个变化着的社会。文化大革命的邪火之所以能横扫神州大地,是和文革初期席卷一切人类文明的红卫兵运动分不开的;而年轻的红卫兵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被发动起来,就正是因为本该在中小学阶段加强的人文精神的教育,蜕化成了诵经式的僵化的政治教育,正是因为只向学生灌输一种色彩的结果。

      这样的教训够深刻的了。所以,大学语文就要担负起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任务。这样,在教材的选编上就要立足于启发学生作求同、求异多种形式的思维,立足于使学生能够清晰而正确地辨识纷繁而复杂的社会事物、能够全面而深入地认识周围的世界,立足于使学生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与分析批判能力,从而建立起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步的真正正确而鲜明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用这样的教材来培养学生,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跨出校门以后,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前,不至于迷失自我,不至于丧失可贵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合格的人才。

      再次,它要能够有助于尽快地使学生建立起一个合理而逻辑的知识结构。要达到这个目的,语文教材就要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上;放在提高学生对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上;放在提高学生对新的知识、新的领域的学习以及开拓能力上;最终是要放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上。因为我们的学生虽说在大学里苦读了四年,也学了不少的东西,但是,在他们走向社会以后,要学习的东西还会有很多很多。倘若没有一个较强的阅读能力,没有一个对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没有一个对新领域的介入能力、对新知识的学习和领悟能力,总之是没有一个很强的自学能力,那他是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也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的。这样的学生,即便在校的学习成绩再好,他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多年以来,就一直有人指责我们的学校教育有着严重的缺陷,指责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是高分低能,是考试机器。近来,我们自己也有不少的人觉察出这一弊端。而造成这一弊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材。总体来说,我们的教材没有以人为本,没有以学生为本。在编纂教材时,很大一部分人只是考虑我这一门课的知识体系与讲授方法;而没有考虑、或者很少考虑我这一门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也没有考虑、或者很少考虑这门课的前期课程与后续课程的状况,更没有考虑、或者更少考虑我们的学生在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时,这门课程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比如有些政治课,在初中讲,高中讲,大学讲,读研究生还讲,而内容却没有多大的变化。再比如,在经济类院校中,有些知识,如市场运作、经济合同、商业广告等,这门课讲、那门课也讲,有的甚至能重复到三、四回,而内容却大同小异。语文课也是如此,远的不说,就看近十余年,国家正式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恐怕就有上百种,甚至几百种。而在这样众多的教材中,至今我们还没能发现一种在课文的选编上与现行的中学教材不交叉、不重复的;即便是发行量高达数百万册、甚至上千万册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以及国家教委高教司组编的、发行全国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也有相当多的内容与中学教材相重。我们的教师们和编辑们,在编写教材时,有些人只为要要显示自己的能耐,既不考虑学生的历史,又不考虑学生的现状,不考虑如何使学生搭建合理而逻辑的知识结构;关起门来造车,而又老死不相往来,就造成了上述问题。然而,这样的教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吗?这样的教材能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吗?这种机械而低水平的重复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起到应起的作用吗?

      今天,对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大学语文可以说是他们一生语文课的终结,是从“听老师讲”到“不待老师讲”的最后过渡。所以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就要考虑如何与中学教材衔接,如何与其他知识相接,如何向其他知识渗透。总之,要使学生通过对我们的教材的学习,最终学会自学,为搭建合理而逻辑的知识结构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

      由于在自我编写教材方面还存在种种我们无法逾越的障碍,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当今流行的众多教材中遴选了一本还算比较合用的作为我们的教学用书。这就是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编写,由徐中玉、齐华森为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定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的《大学语文》(全日制)教材。

      3 教材结构简介

      虽然说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依叠如山,即我们所选教材中的大部分篇目也堪称传世佳作,学习这些文章,无论对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对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加强,无疑都大有裨益。然而对整个大学语文的教学,学校只给定了三十多个课时,这就大大限定了语文教学的空间,也就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螺蛳壳里做道场,能演出什么样的戏文来!而我们只能在狭小的螺蛳壳里尽可能地规划,以期在有限的课时里使学生尽可能得到最大的收益。

      依据学校给定的课时,大学语文教材拟定三十四篇课文。文章以经典名著为主,兼收现当代的拔萃之作,其篇目要涵盖到古今中外。从文章的体裁与文学表现的艺术形式上,也要尽量体现出多样性。由于学校给大学语文安排的课时比较少,所以暂时把精读篇目定为十七篇,泛读篇目也定为十七篇。教师讲解以十七篇精读文章为主,若课时不够,可以适当删减。泛读文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作点睛式的指导,还可以做一些答疑。其余篇目由学生自学。

      精读篇目是: 1 、诗经·蒹葭 2 、先秦诸子语录(一) 3 、逍遥游 4 、史记·项羽本纪·垓下之围 5 、短歌行(其一) 6 、饮酒(其五) 7、宣州谢 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8 、长恨歌 9 、张中丞传后序 10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1 、江城子 12 、醉花阴 13 、红楼梦·宝玉挨打  14 、风波 15 、哭小弟 16 、苦恼 17 、我的世界观

      泛读篇目是: 1 、先秦诸子语录(二) 2 、湘夫人 3 、谏逐客书 4 、世说新语 5 、春江花月夜 6 、从军行(其四) 7 、羌村三首 8、答司马谏议书 9 、八声甘州 10 、鹧鸪天 11 、声声慢 12 、摸鱼儿 13 、报刘一丈书 14 、卖书记 15 、拣麦穗 16 、我与地坛  17 、舞会之后

      4 、讲授重点与方法

      我校给大学语文课安排的总课时不足四十个。面对课时数少而教学内容多这一情况,语文教学就不能像中小学那样,全面铺开来讲授和训练,只能作重点讲授,而讲授的重点则应该放在设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上。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对语文知识的梳理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既是一门理论色彩、情感色彩都较为浓厚的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决定了这门课在讲授时要以讲为主,讲练结合的特色。讲,是讲教师自己的理解、感受、认识,以启发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拓展思维、深入思考,从而有所“悟”、有所“得”。练,是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谈体会、谈感想、谈认识,以促使他们积极、认真、深入的思考,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尽快地形成能力。练,又可以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方法,课上和课下两种形式。

      现在多媒体教学俨然已成一种时尚,更为上上下下的教育行政部门所提倡,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标准。不能否认,多媒体教学固然是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但就如人世间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多媒体也并不会在任何学科都大放异彩,比如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就不适用。语文课是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正如西人格言“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又如苏东坡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才是鉴赏文学作品应有的态度和方法。而多媒体则把声音和图像明示给受众,这就限制甚至剥夺了受众的想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缺乏想象力的,进而也必然是缺乏创造力的。这不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目标。

二、 课文阅读分析

       (一) 精读篇目

      1 、蒹葭
      教学要点:
      1 、了解有关《诗经》的知识:它产生的年代为春秋中叶以前的五百年;它的整理者是春秋末年的孔子;《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共有
      305 篇;《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等表现手法;《诗经》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
      2 、理解这首抒情诗所抒发的情感内容。作为爱情诗来看,全诗流露出主人公对“伊人”一片真诚的爱和对她执着地追求。
      3 、认知这首诗的中心意象是“伊人”,而诗中的“伊人”并没有写实,读者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象征体,这样它就涵容了人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境遇。
      4 、认知这首诗采用的是重章叠句的形式,这就使得它具有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具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思考与练习
      ( 1 )本诗的中心意象是什么?它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 2 )由本诗的象征意义,体现出它怎样的朦胧美?由此幻化出怎样的意境?
      ( 3 )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评价?
      ( 4 )本诗的重章叠句体现出时间、空间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又意味着什么?
      ( 5 )熟读这首诗。
      ( 6 )了解有关《诗经》的知识。

      2 、诸子语录(一)
      教学要点:
      1 、了解先秦诸子百家有关知识。知晓产生百家争鸣的历史及时代背景。明确影响最大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以及纵横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道德等方面的主要思想主张与他们的哲学、文学观点。
      2 、认知所选《论语》的八则语录,内容都在学习、学业与人格修养方面,从中了解孔子在这些方面的思想。认识这些可贵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内容。
     3 、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含义,认知这四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认知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4 、理解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含义,认识它们在治学中的作用。
      5 、理解所选《老子》语录中的哲学思想。认知其中所含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内容。
      思考与练习
      ( 1 )熟读并尽可能背诵所选语录。
      ( 2 )在《论语》中孔子有关人格修养的论述,到了今天还有无意义?
      ( 3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与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我国大跃进时提出的“人定胜天”的观点有哪些不同?
      ( 4 )有人认为,老子是以退为进,从利己主义的立场来对待辩证法的,你认为这种认识正确与否?
      ( 5 )诸子百家为什么会产生在战乱时的“春秋”、“战国”时期?
      ( 6 )诸子百家中哪两家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最大?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逍遥游
      教学要点:
      1、 了解庄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想象力最丰富、浪漫色彩最强的一个,了解庄子及其所代表的道家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方式。
      2、 辨明道家与道教的不同性质。
      3、 理解文中作者所表现出来的哲理思想与他的处世之道:要努力消除自我意识,要无所追求、无所作为,这样才能达到无拘无束、绝对自由的逍遥游的境界——人类生命的最高境界。认识这种哲理思想所产生的社会环境。认知并说明本文所体现出的庄子散文的鲜明特点:丰富的超出常人的想象力;大量使用寓言故事,使文章充满传奇色彩;大量运用比喻,以增添文章的感染力;大量引用古人言论,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从而虚实相间,古今辉映,体现出庄子散文的汪洋恣肆,瑰丽奇绝的浪漫色彩。
      思考与练习
      (1) 本文反映出作者怎样的哲理思想?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认识?
      (2) 庄子所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对这一思想我们应该取怎样的态度?
      ( 3 )本文是通过哪些方面来阐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一思想的?“无己”、“无功”、“无名”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对此我们又该如何认识?
      ( 4 )庄子在文中提出的“小大之辨”揭示了怎样的哲理?其中有无合理性?
      ( 5 )熟读本文,体会文中作者神奇的想象力,与高超的驾御文字的能力。
      ( 6 )熟读本文,体会庄子借助寓言来阐述哲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

      4 、史记·项羽本纪·垓下之围
      教学要点:
      1、了解司马迁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了解《史记》在我国史学界与文学界的地位,知晓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的有关情况。  
      2、分析文中所描绘的主人公项羽的形象,体会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客观的进步的史观。
      3、说明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选择了决定人物命运的生死关口,也是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三个事件——垓下绝唱、东城快战、乌江自刎,来刻画人物,从而深刻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4、 理解文章的巧妙构思: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插入情真意浓的“霸王别姬”一段,使得情节发展急徐有致,文章节奏疏密相间。
      5、 体会文章在叙事中充满了情感,如此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思考与练习
      (1) 结合本文,说明司马迁在《史记》中表现出怎样的史观?对此我们应如何认识?
      (2) 本文主要描述了哪三个场面?这三个场面各表现出项羽怎样的性格?
      (3) 指出文中的细节加工之处,说明这些加工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思考在人物传记的写作中如何协调尊重事实与必要的艺术加工的关系。
      (4) 通过阅读本文,分析项羽的性格缺陷与他最终失败的关系。
      (5) 结合文末作者的评赞,谈谈你对项羽功过的看法。
      (6) 背诵“垓下歌”。

      5 、短歌行(其一)
      教学要点:
      1 、了解曹操是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是“三曹”、“七子”的领军人物。知晓曹操诗作的风格是气象雄浑,自然流畅,语言质朴。
      2 、分析曹操在本诗中所抒发的时光易逝,而功业未就,又求贤若渴的思想情感,知晓曹操寻求人才是为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3 、全诗的基调是昂扬向上的。
      4、 理解本诗每四句为一章,共分八章,全诗在抒情上具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5、 理解诗中运用比喻来表情达意,形象而生动。
      6、 理解本诗引用典故及化用《诗经》成句,贴切自然,而且显得蕴藉典雅。
      思考与练习
      ( 1 )这首诗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人生抱负?
      ( 2 )这首诗开头两句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里是否有消极的意味?今天有不少的人在不得意时,也常常吟颂这两句诗,他们的感慨与曹操诗中的原意是否一致? 
      ( 3 )找出诗中运用了比喻的句子,说出各比喻了什么事物?
      ( 4 )找出诗中化用了《诗经》成句的地方,说说这样做的好处。
      ( 5 )找出诗中借用典故的地方,说出于此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6 )体味“月明星稀”、“明明如月”等写景句所蕴涵的意境。
      ( 7 )背诵这首诗。

      6 、饮酒(其五)
      教学要点:
      1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人格及其代表作品。了解陶渊明所处的晋、宋相交时是官场黑暗,政治腐败,人才倍受压抑的时期。
      2 、了解本诗是作者归隐以后所作。理解本诗表现出的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乐于田居,陶醉自然;鄙弃官场,厌恶世俗;洁身自好,与世无争。
      3 、分析本诗前四句是陈述“心远地自偏”的道理,强调归隐在心志不在形迹;后六句道出隐居乐趣,重在表达彻悟人生真谛的愉悦。
      4 、体味本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于一体,情真意切,自然恬淡的陶诗风格。体味“采菊”两句“心与境合”的特殊魅力。
      5 、诗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而含蕴丰厚。
      思考与练习
      这首诗反映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评价?
      ( 1 )诗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 2 )结合作品,说说本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于一体的特点。
      ( 3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为什么?
      ( 4 )“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字,有的版本作“望”字,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 5 )背诵这首诗。

      7 、宣州谢 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教学要点:
      1、 了解李白的生平以及他的代表作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2、 理解这首诗名为“饯别”,却意在咏怀。理解本诗以“饯别”为引子,而用大量笔墨来抒写自己对人生理想的热切追求,对自己才华仍充满信心;以及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苦闷。表现出诗人不愿屈服与命运,又不知路在何方的内心痛苦。
      3 、分析本诗在艺术表现上的鲜明特点。整首诗的情感活动起止无端,断续无迹,大起大落,变化剧烈,生动地体现出李白诗作豪情奔放、无拘无束的艺术个性。
      4 、理解本诗以情感为线,可分为四个抒情层次:一、二两句为一层,三、四两句为一层,五、六、七、八四句为一层,末四句为一层。分析每一层所蕴涵的思想内容。
      5 、认知本诗属于七言古诗,其语言风格自然奔放,似呼喊、似歌唱,满腔情感喷涌而出,全无滞碍,表现出独特而鲜明的个性色彩。
      思考与练习
      ( 1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对此我们应怎样认识?
      ( 2 )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 3 )这首诗具有什么样的抒情特色?这表现出李白怎样的艺术个性?
      (3) 这首诗在语言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由此可以看出李白诗作具有怎样的语言特色?
      ( 5 )背诵这首诗。

      8 、长恨歌
      教学要点:
      1 、了解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以及白居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知晓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主张表明白居易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2 、理解这首诗所具有的双重主题:一则对唐玄宗晚年的重色误国,给予了尖锐的讽刺和批评;一则对唐玄宗与扬玉环的真挚爱情以及悲剧的结局,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和真情的赞美。
      3 、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层次,它可以分作四段:第一段叙述唐玄宗宠爱扬玉环,而致失政误国;第二段描述扬玉环之死和唐玄宗在流亡途中的哀伤;第三段叙写唐玄宗返京后对扬玉环的怀念;第四段用浪漫的笔法,表现二人得以互通消息,重申爱情誓词,最后以“长恨”收束全篇。 
      4 、认知在本诗中作者所塑造的两个人物形象,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理解他们美好的爱情之花却结出了悲剧之果。
      5 、理解本诗在叙事中抒情,缠绵感人。理解本诗在叙事中穿插进了大量的人物心理描写,这样一来一则深入刻画了人物性格;二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叙事波澜叠起,生面别开;三则渲染了悲剧气氛,因而强化了“长恨”的主题。
      6 、认知诗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对偶,排比,顶真等。
      7 、体会本诗语言表述上的特点:优美明丽,自然流畅,错落有致,张弛自如。
      思考与练习
      ( 1 )白居易对文学的主张具体表现在他的两句话中,这两句话是什么?
      ( 2 )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
      ( 3 )《长恨歌》中叙写的唐玄宗对扬玉环的感情是真实的吗?具体阐述你的看法。
      ( 4 )白居易是主张现实主义的,可是在《长恨歌》中他却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这手法用在了什么地方?是如何运用的?
      ( 5 )这首诗开头第一句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玉宇多年求不得”,直斥皇帝“重色”。这是对当今皇帝的祖上大不敬的行为,到了文字狱盛行的清代那是要杀头,甚而灭族的;然而白居易并没有因此而受到镇压甚至指责。这说明了什么?

      9 、张中丞传后序
      教学要点:
      1 、了解韩愈的生平。了解韩愈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是唐宋散文八大家的第一家。
      2 、了解古文运动的实质是反对形式主义的文风,是文体和文风的革新运动,这一运动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
      3 、认知本文所抒写的三个主要人物都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抗击安史叛军的英雄,了解他们的事迹,了解睢阳保卫战的艰巨与残酷。
      4 、理解本文对三个人物采用的不同写法:对许远以辨明诬蔑为主,对南霁云以细节描写为主,对张巡以叙写逸事为主。
      5 、理解本文在叙写英雄时,作者凸显了三个人物不同的性格,而且使三个人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更显英雄本色。
      6 、理解本文在叙写英雄时,作者用刻画反面人物的卑劣无耻,而反衬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思考与练习
      ( 1 )简述唐宋古文运动的实质和它的意义。
      ( 2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这样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请谈谈这两句话的含义。
      ( 3 )在古文运动中,韩愈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唯陈言之务去”等主张,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认为这些说法还有无现实意义?
      ( 4 )本文批驳了哪些对张远的诬蔑?在这里作者是如何使议论与记叙紧密结合的?
      ( 5 )本文在叙写南霁云时,使用了哪几个细节?这些细节是如何着力刻画人物性格的?
      ( 6 )本文在叙写张巡时是通过轶事来表现,这是为什么?

      10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教学要点:
      1、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以及与晚唐藩镇割据、朋党倾轧的政治环境的关系。
      2、 了解李商隐、杜牧诗歌的风格特点,了解他们二人在唐朝诗人中的地位(小李杜)。
      3、 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男女恋人之间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
      4、 分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回环往复、深微细密、婉转缠绵,而又真挚、深沉、强烈。
      5 、理解“春蚕”两句的比兴与双关意义,体味其艺术的魅力。理解“晓镜”两句由自己推及相恋的对方,由此见出心心相通,更加显示出爱情的真挚和专一。
      6 、理解这首诗语言朴实,格律严密,意象优美的艺术风格。
      思考与练习
      ( 1 )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何特点?对后代有何影响?
      ( 2 )这是一首抒情诗,作者在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诗的抒情层次作具体的分析。
      ( 3 )本诗首联,第二句是写景,它与第一句的叙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 4 )本诗“春蚕”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本诗“晓镜”两句,作者转换角度叙事抒情,这样做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能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
      ( 6 )背诵这首诗。

      11 、江城子
      教学要点:
      1、了解苏轼的生平,了解苏轼因政治观点而在宦海几度沉浮,命运坎坷。
      2、了解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才华横溢,文艺创作成就最为丰富的一位作家。了解苏轼开创了豪放派一代词风,对后代影响深远。了解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风格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3、 认知这首词是苏轼哀悼亡妻之作。理解上阕是抒发梦前对妻子的思念,下阕是抒写梦中与妻子相逢的情景,和表达梦醒后对妻子无尽的哀思。
      4、 理解这首词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在手法上纯以白描取胜。
      5、 认知这首词通过肖像描写、景物描写与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来寄托哀思,使人读来余味无穷。
      思考与练习
      ( 1 )根据词题“记梦”,划分这首词的抒情层次,并概括其层次大意。
      ( 2 )根据作者的生平,分析“纵使相逢应不识”三句的言外之意。
      ( 3 )联系词中的关键语句,说明这首词所运用的白描手法。
      ( 4 )词的上阕“十年”、“生死”相对,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 5 )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词的代表,这首词体现出豪放派的风格了吗?为什么?
      ( 6 )背诵这首词。

      12 、醉花阴
      教学要点
      1 、了解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性文学家,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2 、了解本词的背景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出外做官,李清照孤身独处,思夫之念无法抑制,而有词作。
      3 、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孤身独处的妻子深情思念出门在外的丈夫。
      4 、认知这首词在抒情上运用了正侧、虚实相结合的笔法。上片写白日愁永、夜不成寐,用的是侧笔、虚笔;下片写把酒赏菊、人比菊瘦,用的是正笔、实笔。
      5 、理解词中不同语词所表达的抒情意想,由此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6 、由本词的抒情特点体会李清照词作的风格,进一步由此观照婉约派词作的艺术特点。
      思考与练习
      ( 1 )李清照是什么时期的人,她属于哪一个流派?
      ( 2 )这是一首抒情词,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 3 )作者是采用了怎样的方式来抒发感情的?这表现出婉约派词作怎样的抒情风格?
      ( 4 )仔细体会“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有暗香盈袖”等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它们具有的涵义。
      (1) 结尾三句,妙在何处?
      (2) 背诵这首词。

      13 、红楼梦·宝玉挨打
      教学要点:
      1、了解《红楼梦》的有关知识:当今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为高鹗所续;《红楼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对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伦理状况等做了多方面的细致而深入的描绘和精当而深刻的分析,显现出封建社会必将没落的总体趋势;表现出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具有追求人性的张扬、个性的解放,追求自主自由真挚爱情的新人类的叛逆行为。
      2、 了解《红楼梦》的梗概。
      3、 分析“宝玉挨打”一节的结构:这一节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宝玉挨打的起因,二是挨打的经过,三是打后众人的探望。
      4、 分析宝玉挨打的具体原因,并由此归纳出其本质:是代表封建正统势力的贾政对宝玉叛逆思想和叛逆行为的惩戒与警告。
      5、 理解挨打后王夫人、花袭人、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等人所说的话,并由此分析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活动与性格特点,以及这些人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6、 理解文章是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的旋涡中来刻画人物,理解文章是通过人物的言语行为来显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以此刻画人物。
      思考与练习
      ( 1 )这一节小说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 2 )宝玉为什么会挨打?其本质原因是什么?
      ( 3 )王夫人在宝玉挨打时说的话表明了她处于怎样的心理状态?
      ( 4 )通过挨打后众人探望时,贾宝玉与花袭人、薛宝钗、林黛玉三个人的对话,分析四个人不同的心理、情感活动,并由此分析这几个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 5 )宝玉在挨打前,曾有一段与一个老妈妈的对话,作者在异常紧张的气氛中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轻松、幽默而令人忍俊不禁的场面?
      ( 6 )在中国四大古典白话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中,它们各自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各自的所长在哪里?

      14 、风波
      教学要点:
      1、 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其思想。了解鲁迅在我国五·四运动中以及五·四运动以后一直是一面向着封建社会进攻的战斗的大旗。
      2、 了解鲁迅疾恶如仇的性格和“韧”的战斗精神。了解鲁迅对中国封建意识、封建伦理的振聋发聩的批判,和对中国人的人格缺陷、人性缺失的入木三分的揭示。
      3、 了解本文是以张勋复辟为背景,以江南水乡为舞台,上演的一场闹剧。
      4、 理解作者意在以小见大,向读者展示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向读者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封建意识、迷信思想还在牢牢地控制着广大农民的头脑,农民们普遍地缺乏起码的民主主义觉悟,愚昧落后、冷漠保守;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封建势力与封建伦理统治下的农村带来真正的社会变革,由此总结出辛亥革命失败的真正原因是没有唤醒民众、没有发动人民。 
      5、 分析七斤、七斤嫂、赵七爷、九斤老太,以及众农民的形象特征。
      6、 理解本文是通过对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行为的白描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的性格。理解人物对话还起着展开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7、 理解本文开头结尾的场面描写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并且对风波的起落起到了对比衬托的作用,由此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思考与练习
      ( 1 )鲁迅写作这篇小说,是要告诉读者什么东西?
      ( 2 )概括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七斤、七斤嫂、赵七爷、九斤老太的性格特征。
      ( 3 )七斤因为没了辫子,被赵七爷恶意地吓唬了以后,村人们为什么都“觉得有些畅快”?鲁迅如此写意在什么?
      ( 4 )指出文中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七斤、赵七爷的地方,说明其作用。
      ( 5 )小说开头结尾的场面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 6 )这篇小说描述的是一场什么样的风波?
      ( 7 )鲁迅的精神,其实质是什么?我们今天还应不应该继承和发扬?

      15 、哭小弟
      教学要点
      1 、了解作者宗璞的原名叫冯钟璞,是当代女作家,其夫冯友兰是现、当代著名哲学家,其姑母冯沅君是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了解文中的主人公“小弟”,是作者的同胞弟弟,名冯钟越,是研究飞机强度的专家。
      2 、理解本文通过对小弟病逝、诊治、生活、工作等片断的回忆,赞扬了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深挚地表达出对小弟以及同一代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哀伤与悲痛。
      3 、知晓本文的线索是标题“哭小弟”中的“哭”字,实则,也就是用思想感情来做叙述的线索。
      4 、体会本文所具有的浓郁的抒情色彩,认知本文的抒情方式主要采用的是间接抒情,即在叙事写人中抒情。理解本文通过叙事,用小弟动人的事迹来打动读者;通过抒情,用真挚的情感来感染读者。
      5 、认知本文构思别致,结构新颖。认知本文围绕着小弟的病逝,作者把现实与回忆,家庭与社会,抒情与叙事、说理交错组接。这种把多方面材料交叉垒积的叙写方法,扩大了文章的容量,同时使文章内容层出层新,结构错落有致,避免了平铺直叙、单调刻板。
      思考与练习
      ( 1 )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线索来组织材料,结构文章的?
      ( 2 )举例说明本文是如何在叙事和说理中抒情的,由此可以看出本文具有怎样的抒情风格?
      ( 3 )本文是哭小弟的,文中为什么又哭到蒋筑英和罗健夫?这使得小说的主题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4 )文章用“小弟,我不哭!”来结尾,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
      ( 5 )本文在叙写小弟时在不止一处地方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法,举例说明本文中侧面烘托手法对刻画主人公形象的作用。

      16 、苦恼
      教学要点
      1 、了解契诃夫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他与莫泊桑齐名,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影响的短篇小说家。了解契诃夫小说的风格是简练厚重、冷峻深刻。
      2 、知晓契诃夫的代表作品,如:短篇小说《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万卡》、《草原》、《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等;戏剧名作《三姊妹》、《樱桃园》等。 
      3 、理解本文所叙写的主人公姚纳的苦恼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他悲惨处境的苦恼,一个是儿子死了后无处诉说内心痛苦的苦恼。而小说所揭示的主人公苦恼的真正涵义则是:身处痛苦之中的姚纳无人理解,无人同情。
      4 、认知小说所展示的主题思想。小说通过一个马车夫死了儿子却无法诉说自己内心痛苦的生活片段,描画出处于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悲惨无援的处境,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由此展示了社会的不合理。
      5 、认知小说通过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来展示社会现实的特色。
      6 、认知小说中体现出的人与马相对应、相类比,以此表现出主人公与马一样的悲惨处境的表现手法;认知小说中体现出的人与马相对比,由此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和人竟不如马有情的荒谬。
      思考与练习
      ( 1 )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向读者展示社会现实,请你说一说这里的“小”和“大”各是什么意思?
      ( 2 )小说中所展示的主人公的苦恼,是否像许多分析文章或参考书所称,只是发生在沙皇俄国?你认为小说中所揭示的社会不合理是否具有普遍性?由此体会是契诃夫小说的主题局限还是我们的认识方法局限。
      ( 3 )小说是怎样做到“人与马”的对应和类比的?这样做有何作用?小说又是怎样使“人与马”形成对比的?这种对比对揭示小说的主题起了怎样的作用?
      ( 4 )注意小说中对人与马的肖像描写,体会这种描写对刻画人物与表现主题上的作用。
      ( 5 )注意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认知其对话的特色,进一步理解它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17 、我的世界观
      教学要点:
      1 、了解爱因斯坦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创造性才智,也是对推动人类历史前进产生过最大影响的的人物之一。他比任何一位科学家都更能代表过去 100
      年科学、技术的进步。他提出的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他给空间、时间和引力都赋予了完整的新概念。
      2 、了解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还是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家。他具有宽阔的胸襟、崇高的品质、健全的人格,他热爱真理、追求正义、关心社会进步,坚持民主、反对专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 、理解本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一是人生价值应该如何体现,这就是要为别人而活,要为追求善、美、真而活,要为投身于艺术和科学而活;二是政治理想应该如何确立,这就是要坚持民主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专制主义,尤其是体现暴力的军事制度。
      4 、感受爱因斯坦文章的风格,由此认知卓越的自然科学家在抒发情感、阐述观点时,与文学家的不同之处。
      思考与练习
      ( 1 )爱因斯坦在这篇文章中所显示出来的思想观点,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不同?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认识?
      ( 2 )爱因斯坦的政治理想是什么?他所认为的民主主义是什么样的?
      ( 3 )爱因斯坦对个人与国家二者的关系是如何阐述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 4 )在本文中,爱因斯坦提到了宗教,他是一个宗教徒吗?他对宗教徒是怎样评价的?

      (二)、泛读篇目

      1 、先秦诸子语录(二)
      教学要点:
      1 、了解孟子的“仁政”和“王道”思想。理解所选《孟子》语录,其核心内容一是告戒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统治者要认清,在人民、国家、君主这三者中,民是第一位的;二是强调个人要修身养性,一个人要吃得了各种苦,才能成就大业。
      2 、理解所选《礼记》,其内容是描述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要以“仁爱”为基础。
      3 、理解所选《墨子》,其内容是阐述墨子的“兼爱”思想,统治者要做到“爱人若爱其身”。
      4 、理解管子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两句所含的思想意义。进一步明确这两句话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5
      、理解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具体内涵以及它更深层次的意义,这符合“止戈为武”的中国传统思想。认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所蕴涵的意义。
      思考与练习
      ( 1 )孟子的“王道”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认识?
      ( 2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我们提倡的“民主思想”有何区别?
      ( 3 )墨子的“兼爱”思想跟我们所提倡的“人文关怀”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 4 )用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思想来关照我国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瞎折腾,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 5 )孙子的军事思想与“止戈为武”的哲理思想有何联系?

      2 、湘夫人
      教学要点:
      1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了解有关《楚辞》的知识。了解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其中长诗《离骚》是代表作品。了解屈原的作品中大量采用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辞华丽,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2 、了解本诗选自于《九歌》,与《湘君》一诗共同描写了传说中湘水上的一对神仙情侣的爱情故事。
      3 、理解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男神湘君,他抒发了对湘夫人热烈而真挚的思念之情,和对她刻骨铭心的爱。诗作表达了对于纯真爱情的热烈追求,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4 、认知本诗是作者从神话传说改写而来,这反映出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特点。
      5 、体会本诗如泣如诉的叙事风格,认知本诗所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也体现出屈原诗作浪漫主义的风格特点。
      思考与练习
      ( 1 )你对屈原的精神有何认识?我们今天再来提屈原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 2 )本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和追求?
      ( 3 )在诗中,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情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 4 )结合本诗,细心体味屈原诗歌独特的浪漫主义色彩。
      ( 5 )梳理文字,熟读这首诗。

      3 、谏逐客书
      教学要点:
      1 、了解李斯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经辅佐秦王政统一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国。
      2 、知晓本文的写作背景是:在秦国贵族的怂恿下,秦王政下逐客令,李斯亦被逐,而作此文以劝谏。
      3 、分析本文的说服力所在:( 1 )抓住了秦王政最大的愿望来说服,秦王的最大愿望是一统天下。( 2 )所举事实无可辩驳,而且事实贴近要说服者。( 3 )全文大量运用正反对比,而增强了说服力。( 4 )文中使用了大量的铺陈、排比与对偶手法,使得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文章语汇丰富、文采华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 、了解本文给汉代的赋体文章开了先河。
      思考与练习
      ( 1 )对李斯的功过,我们应该如何评价?
      ( 2 )本文的说服力之一是来自于抓住了秦王最大的欲望,秦王最大的欲望是什么?
      ( 3 )本文的说服力之一是来自于无可辩驳的事实,本文所列举的大量事实都具有哪方面的特点?
      ( 4 )本文的说服力之一是来自于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文中作者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
      ( 5 )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手法在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4 、世说新语
      教学要点:
      1 、了解《世说新语》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属轶事小说,作者刘义庆为南朝宋临川王。了解《世说新语》与晋干宝所作《搜神记》同为我国小说发轫时期的重要作品。
      2 、了解《世说新语》是“记人”小说的代表作,其记述简洁,而人物性格鲜明,形象传神。了解《世说新语》是所谓“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对后代士大夫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3 、认知《过江诸人》篇重在记述人物的表情与语言。通过对人物语言与表情的简练描绘,使得人物的性格特点与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4 、认知《雪夜访戴》篇重在记述人物的行为举止。通过对人物行为举止的描绘,鲜明而突出地展现出时人所崇尚的任性所为,独行其事的“魏晋风度”,此文有“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
      5 、认知《石崇与王凯争豪》篇重在通过记述事件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的形象。通过对二人争豪这一事件的描述,还进一步向读者展示了社会上层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的时代风貌。 
      思考与练习
      ( 1 )《世说新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在我国文学史上它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 2 )从所摘录的三则故事来看,《世说新语》具有怎样的叙事风格?
      ( 3 )三则故事,各传达出怎样的主旨?
      ( 4 )三则故事,各自侧重于记述人物的什么?
      ( 5 )试分析《石崇与王凯争豪》中的铺垫、对比手法的运用。

      5 、春江花月夜
      教学要点:
      1 、理解这首诗细致地描绘出江南春江之畔,月夜花草丛中,清幽宁静的自然美景;抒写了人世间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流露出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哲理思索;抒发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赞美和对人情难圆的感叹。
      2 、理解全诗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贯穿全诗;理解诗作紧扣诗题中“春、江、花、月、夜”五字,又以“月”为中心,逐层展开,而融写景、说理、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3 、认知全诗每四句一换韵,似成九首绝句。
      4 、体会本诗用语优美、典雅,色彩清丽、鲜明,旋律圆润、悠扬,境界富于诗情画意的风格。
      思考与练习
      ( 1 )这是首抒情诗,作者于其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 2 )诗中蕴涵了作者的哪些哲理思考?
      ( 3 )划分这首长篇抒情诗的段落,概括各段的抒写着眼点。
      ( 4 )本诗紧紧扣住“春”、“江”、“花”、“月”、“夜”五字展开,其中以哪一个字为核心?为什么?
      ( 5 )找出诗中具有暗示意义的写景句,并说明其暗示意义。

      6 、从军行(其四)
      教学要点:
      1 、了解盛唐有关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2 、理解本诗所抒发的是一种为国而战的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豪情;而与此同时期的杜甫却写出了反战的著名诗篇兵车行,分析两人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如此大的差距的原因。
      3 、理解本诗前两句写景,境界阔大,后两句叙事兼抒情,情调悲壮。
      4 、分析诗的前三句与后一句形成对比,是蓄势的写法。
      5 、理解本诗第三句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思考与练习
      ( 1 )同是盛唐时的诗篇,又都是以战争为题材的诗篇,杜甫的《兵车行》与王昌龄的《从军行》主旨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
      ( 2 )诗中的哪一句概括力最强?它包含有哪几层意思?
      ( 3 )这首诗前三句是写景记事,后一句是抒情,它们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这对表现主旨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 4 )背诵这首诗

      7 、羌村三首
      教学要点:
      1 、了解杜甫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动乱时代。了解杜甫的诗作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感,被誉为“诗史”。
      2、 解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3、了解这三首诗的背景是“安史之乱”,理解三首诗分别描述了作者回家省亲时的三个生活片断。作者以自己回家探亲的见闻与感受,深刻反映出在战乱中的人民朝不保夕、水深火热的生存状况。
      4 、理解《其一》是写刚到家时亲人们惊喜交集的情景,以此显现出战乱时期人们时刻处于惊惧之中的反常心态。
      5 、理解《其二》是写居家后的自己的郁闷与亲人的担心,蕴涵着欲有所为而因处乱世而不得为的愤懑心态。
      6 、理解《其三》是写乡邻的深情慰问与作者的感喟,以此展现了时世的艰难,真情的可贵,和诗人的深重忧虑。
      思考与练习
      ( 1 )杜甫的诗歌为什么被称作“诗史”,这说明了什么?
      ( 2 )这三首诗各描述了怎样的生活片断?由这些生活片断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状况?
      ( 3 )具体分析“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两句的情感内涵。
      ( 4 )游子归家本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事情,而杜甫为什么在诗中说“还家少欢喜”?
      ( 5 )以本诗的语句为例,谈谈你对杜甫诗歌语言凝练的体会与理解。

      8 、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要点:
      1 、了解本文是一封回信;在王安石变法当中,反对派的代表人物司马光多次写信,指责变法,王安石因而写信反驳,且表明自己的态度。
      2 、认知本文开头作者对司马光来信中对新法的指责做了集中概括。
      3 、理解本文针对司马光对变法的五个方面的指责,王安石一一做了批驳 . ,理解作者通过引用“盘庚迁都”的史实,表明了自己变法到底的决心和态度。
      4 、体会本文用事实做论据来批驳而显现出的论辩力量。
      5 、体味本文态度坚定而鲜明,用语委婉而谦和的柔中寓刚的论辩风格。
      思考与练习
      ( 1 )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2 )在文章开头,作者把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概括为哪五个方面?
      ( 3 )作者对前四个方面的指责采用了什么批驳方式?对后一个方面又采用了什么批驳方式?
      ( 4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设定了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论辩平台,这个平台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 5 )作者引用“盘庚迁都”的史实是为了说明什么?
      ( 6 )体味本文独特的论辩风格。作者采用这样一种论辩风格是为了什么?

      9 、八声甘州
      教学要点:
      1、 了解本词是词人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篇。
      2 、理解在词中作者倾吐了萍踪漂泊的坎坷经历,流露出因岁月流逝,事业无成而产生的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3 、理解本词上阕,用层层铺叙的手法,描绘登高所见之景,于写景中浸染了词人浓重的离愁;下阕用曲折委婉的笔法,抒写临远、思归、怀人之情,在抒情中,转换角度,驰骋想象,把凄苦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悱恻动人。 
      4 、体味本词多用白描状物传情,而景物鲜明,情感真挚。
      思考与练习
      ( 1 )柳永是哪一个词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词的发展上起过什么样的作用?
      ( 2 )这是一首抒情词,在词中,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 3 )本词上阕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 4 )本词下阕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抒情笔法具有怎样的特色?
      ( 5 )这首词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这体现出柳词的什么风格?

      10 、声声慢
      教学要点:
      1、了解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相交的时期,了解她个人的不幸遭遇与人民背井离乡、骨肉分离的苦难,与国家山河破碎的惨状是息息相关的。了解由此李清照的词作具有了时代意义。
      2、 理解这首词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又年老而孤苦无依的一种绝望的内心深处的哀愁。理解这首词反映的是同一时代广大民众的共同感受。
      3、 理解这首词的抒情是通过对五个层次的残秋景物的描写来渲染,完成的。
      4、 体会这首词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所烘染出的凄绝哀苦的艺术氛围,以及达到的打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5、 体会这首词用语朴素、浅近,且多用口语,显得真切而自然。
      思考与练习
      ( 1 )李清照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她的《声声慢》写作在她一生的什么时期?这时国家、民族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与汉民族的情感有无联系?
      ( 3 )词的开头连用了十四个叠字,这三组叠字分别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作者因悲哀、凄苦而绝望的情怀?
      ( 4 )词中的“淡酒”是否真的“淡”,在这里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 5 )见到“旧时相识”的大雁,主人公为什么要“伤心”?
      ( 6 )“梧桐更兼细雨”,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是为了烘托什么样的感情?

      11 、摸鱼儿
      教学要点:
      1 、了解辛弃疾的生平。辛弃疾才兼文武,而南渡后一直不得重用,恢复中原的理想始终不能实现,因而通过词作来抒发心中的郁闷。了解辛弃疾是继苏轼以后宋代豪放派词的代表。
      2 、理解在词中,辛弃疾是借宫中美人的春闺愁怨,抒发了对恢复中原无望的失望,对国家命运危迫的担忧,对抗金形式衰微的焦虑,对当政者排挤贤良的怨愤,以及自己有才难施,有志难伸,报国无门的郁闷悲愤等种种复杂的情感。
      3 、理解全词以比兴手法抒写情怀。分析上阕借物起兴,借美人伤春、惜春、留春、怨春,来抒发自己对恢复中原的热望,以及对抗金形式衰微的惋惜;下阕托古喻今,用陈皇后见妒、失宠之事,暗示自己遭受猜忌、排挤、冷落而年华虚度,以致抱负成空的苦闷与激愤。 
      4 、体味本词抒情委婉沉郁,寄托深远的风格。
      思考与练习
      ( 1 )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词人,但二人风格还有所不同,人称苏轼是“以诗为词”而称辛弃疾是以什么为词?
      ( 2 )在这首词中,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 3 )这首词的上阕是如何借物起兴的?
      ( 4 )这首词的下阕是托古喻今,作者运用了哪些典故?使用这些典故是为了抒发怎样的情感?
      ( 5 )词中的“蛛网”喻指什么?
      ( 6 )词中的“斜阳”有什么象征意义?

      12 、报刘一丈书
      教学要点:
      1 、了解作者宗臣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属“后七子”。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明嘉靖年间,奸相严嵩、严世番父子把持朝政,政治黑暗,贪贿成风,官场腐败。无耻之徒竞相奔走严氏父子门下,趋炎附势,丑态百出。 
      2 、理解本文意在揭露、抨击官场的腐败风气。文章揭示了官场中所谓“上下相孚”的本质,实则是“下”屈节逢迎、摇尾乞怜,“上”故作姿态,受贿承情。认识这种丑恶的现象,并非严嵩时期所特有,而是长期存在于我们的社会。
      3 、分析三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干谒者求见时“媚”,得见后“傲”;权要者“傲像”、“伪态”、“贪心”;门者狐假虎威,顺风转舵。
      4 、理解本文通过漫画的方式来描画官场的丑陋和官员的龌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思考与练习
      ( 1 )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在今天来看,有无现实意义?
      ( 2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由此出发,文章显现出什么样的主旨?
      ( 3 )本文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在我国历史上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这与封建、专制的社会制度有无关系?
      ( 4 )作者抓住了来信中的哪一句话大做文章?
      ( 5 )“上下相孚”的实质是什么?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 6 )简要概括文中三个反面人物的形象特征。
      ( 7 )本文主要通过怎样的方法来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

      13 、鹧鸪天
      1 、了解作者是北宋著名词人。贺铸善诗文,尤长于词。其词亦刚亦柔,文辞绮丽,音律和谐;又喜炼字面,善化晚唐人诗句入词。
      2 、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是:作者年近五旬时,妻子亡故。贺铸与妻子共同走过了近三十年的人生历程,二人甘苦共尝,相濡以沫,感情颇深。
      3 、理解本词情真意切,哀伤感人,是一首动人心魄的悼亡词。
      4 、分析本词在艺术构思上,将生者与死者合写,用笔始终关合自己与妻子双方。显示出夫妻感情已经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融成了难以分割的整体。
      5 、分析本词的表现手法。在诗词写作中,传统的赋、比、兴手法,本词都熟练运用到了,使得情感的表达即有直抒胸臆的尽情倾诉,又有借物喻人和渲染意境的含蓄传情。
      思考与练习
      ( 1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它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2 )在艺术构思上,这首词的笔触是如何始终关合生者与死者的?这种写法对表现词的主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3 )找出词中的比喻句,并说出其中的含义。
      ( 4 )具体说明在这首词中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的结合运用。
      ( 5 )背诵这首词。

      14 、卖书记
      教学要点:
      1 、了解作者曾因发表揭露官僚主义的小说而在 1957
      年被划为“右派分子”,识记他的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花园街五号》、《冬天里的春天》、《危楼记事》,中短篇小说《第一杯苦酒》、《洁白的世界》。
      2 、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围绕作者亲身经历的三次“卖书”的具体感受,文章阐明了从 50
      年代初期直至文革的长时期内,我国由于极左思潮的泛滥,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巨大灾难,而由此造成了人们性格的扭曲与内深处的痛苦。
      3 、认知本文从琐屑小事着笔,以小见大,由微知著的写作构思。
      4 、分析本文的细节描写,文中几种人物的不同的精神面貌,就是通过简练的细节描写而凸显出来的。
      5 、注意本文所具有的丰富的现实意义。
      思考与练习
      ( 1 )本文的作者曾经被打成“右派”,他是为什么被打成“右派”的?
      ( 2 )本文作者为什么要三次去“卖书”?从作者的卖书经历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时期?于此,有哪些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汲取?
      ( 3 )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篇就感慨道:“买书不容易,卖书更难”?在文中作者阐发了怎样的具体感受?
      ( 4 )为什么说本文具有“以小见大,由微知著”的写作特色?
      ( 5 )本文叙写的是沉重的往事,而笔调却显轻松诙谐,这样表达是否会削弱了文章内容的深刻性?你认为如何?

      15 、拣麦穗
      教学要点:
      1 、认知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写于文革结束不久的 1979
      年,文革十年,毁弃了道德、伦理,泯灭了人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本文意在以一段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故事,来委婉地呼唤人间应有的真情。
      2 、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本文通过对“我”童年时一段难忘经历的描述,写出了卖灶糖老汉对“我”的真挚疼爱,写出了“我”对卖灶糖老汉的真诚依恋,从而赞美了人世间应有的真情。
      3 、认知本文第一部分叙写姑娘们拣麦穗时所作的梦,是为文章主体做的铺垫。这个铺垫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涵盖,二是气氛的渲染,三是与后文“我”与老汉的真情形成对比。
      4 、分析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文中“小火柿子”象征着老汉那颗饱经风霜却依然“红得透亮”的纯真的心。
      5 、分析本文的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如:老汉的面容,我锈的烟荷包等。
      思考与练习
      ( 1 )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这篇文章的主题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
      ( 2 )文章中“我”与“卖灶糖的老汉”之间出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对这种感情我们应该如何认识?
      ( 3 )本文的开头写的是姑娘们拣麦穗时所做的梦,这些梦说明了什么?在文中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 4 )具体分析作者对卖灶糖老汉的肖像描写,指出这些描写对刻画老汉的形象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 5 )文中什么地方用到了象征手法,你认为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否成功?请做出具体的分析。

      16 、我与地坛
      教学要点:
      1 、理解本文从一个残疾人的独特视角,去观察、感受、思索,从而领略到作者对自然、对人生、对母爱的深切体验。
      2 、理解文章中展现出母爱的伟大与深挚动人,表现出作者在痛苦与焦虑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和坚强意志。
      3 、认知本文通过三种方式来抒写母爱:一是无声的行动,而是借“我”之口,直接描写母亲的心理活动,三是侧面烘托,用“我”对母亲的思念与痛悔情感烘托母爱的动人力量。
      4 、理解本文大量运用意在言外的象征手法,使得文章具有深邃的哲理思考和诗一般的无穷韵味。
      5 、理解本文以真挚而深婉的情思贯注全文,融叙事、写景、记人和抒情、象征、寄托于一体,使得文章处处饱蘸着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浑然浓郁,又精湛独到、淋漓酣畅的感觉。
      思考与练习
      ( 1 )本文阐发了什么样的主旨?文章开头叙写地坛的荒废,与作者的人生有何联系?这对表现主题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 2 )本文的题目是“我与地坛”,而作者在文中却用了整整一节来写母亲,这是为什么?这样写是否游离于主题之外?
      ( 3 )文中作者是通过哪几种方式来表现母爱的深挚的?结合有关段落作简要的分析。
      ( 4 )本文第一节写“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这象征着什么?
      ( 5 )文中第三节以种种事物来比喻四季,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 6 )本文第三节是如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这些修辞手法对表现文章的主旨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17 、舞会以后
      教学要点:
      1 、了解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对世界文化宝库作出过不朽的贡献,了解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
      2 、了解这篇小说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作品。记住小说的梗概。
      3 、理解小说以主人公伊凡在一个贵族家庭举行的舞会上的恋爱故事为线索,通过舞会上和舞会后两个截然对立的场面描写,深刻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的虚伪、野蛮和黑暗,愤怒控诉了沙俄军官对士兵的暴虐行为。
      4 、分析这篇小说的结构。
      5 、分析它所运用的对比手法。
      思考与练习
      ( 1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 2 )这篇小说叙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由此表现出小说什么样的主旨?
      ( 3 )这篇小说所体现出来的主旨有无现实意义?
      ( 4 )该小说在篇章结构上有什么样的特色?这样结构小说有什么样的好处?
      ( 5 )小说中是如何运用艺术对比手法的?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Copyright 2004-2005 flyskyd@163.comAll Rights Reserved推荐浏览设置800*600
      山西财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本站链接:大学语文与写作(倪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336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