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钟耀萍:语言文字一一《大学语文》必须坚持的基础
【时间:2014/12/10 】 【来源:《科学咨询》2007年 第12期 】 【作者: 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钟耀萍】 【已经浏览2920 次】

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倡导重开大学语文,全国四百多所高校及自学考试中,大学语文成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对外汉语越来越热,《大学语文》却在国内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师缺乏教学热情、课堂不活跃、教学模式古板落后、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看来,《大学语文》的改革势在必行。

 

该怎么改?有三种意见。一、强调工具性。二、重视文学性和人文性。三、将工具性同文学性、人文性相结合。第一种意见,被人们斥责将《大学语文》简单等同于“高四语文”,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第二种意见,学生容易感到“说教”,没有新意。第三种意见看起来最合理,但相对于短短一学期的学时,操作性不强。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意见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大学语文》终归是语文。脱离了语言文字的教改,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学也好,文化也罢,都必须由它来塑造、体现、传承。没有了这个基础,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都无从谈起。反之,如果语言文字的水平较低,要很好地运用这个交际工具、要体验感悟文学之美、要具备较强的人文精神,也是不太可能的。匡亚明校长之所以把“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放在第一位,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在此,教改必须从这里出发。语言文字这个基础如果打好了,让学生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大学语文》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这个民族的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靠着它来推进。”语言文字的教学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命运,更关系着民族文化的命运。具体教学中,应该怎样来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笔者作了一些尝试。

 

一、突出语言文字本身之美

 

汉语是一种语素一音节语言,每个音节又有声韵调三部分,这让汉语的音乐性极强。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诗歌的大量产生和几千年的延续,同汉语音乐性强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甲骨文中有一片卜辞为“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这一片复沓的句法,被认为已开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之先河,是简单而朴素的古歌,是诗史上年代最早而最可靠的作品(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P7)。在金文中,已有较多的韵文出现,如《天亡簋》、《虢季子白盘》等。再往下,《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无一不展现汉语的语音之美。讲究平仄、用韵、对仗……汉语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还有把双声、叠韵发挥到了极至的“诗圣”杜甫,人们因此称他为最擅长声律的诗人,他的诗歌被人们反复吟诵,古人甚至专门著书研究杜诗的双声、叠韵。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与其它的古文字不同,汉字现在还是“活的”,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仓颉造字的传说固不可信,但从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成体系的“甲骨文”开始,再到金文、战国文字、秦始皇用来统一文字的小篆,再到今文字阶段的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一脉相承,汉字从图画慢慢变成符号,越来越简化。它自身的发展就是自成一体的独特的书法艺术,是中国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笔者曾在课堂上尝试以古文字为源头,梳理汉字的字形发展脉络,分析字义由本义到引伸义的演变,学生极感兴趣,教学效果较好。这种的教学,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古汉语阅读能力尤其有意义。

 

汉字本属表意体系文字,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汉字没有象英语一样发展为音素文字,而是选择了一套更适合汉语特点的发展之路,成为了意音文字。这样,字形本身就有了提示意义和语音的作用,这也使得汉字具有了超方言、超时空的特点。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我们今天还可以释读;古人的思想精神,我们还可以借古籍去感悟;语音差异极大的方言区,可以通过书面交流……这一切,都要感谢汉字。

 

真正体验了语言文字本身之美,不用教师多言,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增高。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此话不假。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活动中主动性明显增强。

 

二、挖掘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

 

正如语言学家L·R·帕默尔所言,语言忠实反映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任何一种语言的背后都蕴涵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这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还原语言的血肉之躯,使人感受到它是一种活生生的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载负着具体文化内容的语言。作为思维的内容,语言使一个民族的历史化、道德传统、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习惯得以保存、传承和发展。语言不但反映着文化的创造,记录着文化的变迁,许多文化概念还成为人们思维的出发点和固有模式,经常在影响着人们的行动。教学中注重挖掘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化传统,热爱民族文化。

 

几千年来,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了世界上少见的不中断的、一直延续的文明。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曾有学者专门考证了“茶”、“丝”、“瓷”、“酒”等字的文化史。再如,贷、赠、贿、赂、贡、赌、财等现在和货币有关的字,都属贝部。贝壳怎能表示钱币的意思呢?“古者货币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许慎《说文解字》),古代确实曾经用贝壳作为简易的媒介物。虽然秦废贝行钱,贝不再作为媒介物了,文字中的“贝”却不能废掉。还有一些寓意不好的字从“女”,如奸、妄、妓、娼等,由此可见古代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观念。

 

我们还能从汉语的借词和译词看到文化的接触。中国有史以来,所接触的民族很多。如印度、伊朗、波斯、马来、缅甸、西藏、安南、匈奴、突厥、蒙古、满洲、高丽、日本、欧美各国。每次文化潮流都给汉语留下一些借词、译词,这些借字勾勒出了中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关系。汉语普通话和各地方言里旧有很多受国内各族语言影响而产生的词。如,“车站”的“站”就借自蒙古语,“胡同”也可能借自蒙古语。鸦片战争以前,来自国外的借词、译词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来自西域的,如葡萄、狮子、石榴、酥、玻璃、胡椒、胡豆、胡麻、胡瓜等,这些借词和译词以汉唐两代产生的居多;第二类是佛教借词和译词,如禅、菩提、伽蓝、兰若、佛、塔、僧、尼、和尚、菩萨、罗汉、阎罗、地狱、世界、现在、因果、结果、庄严、法宝、圆满、魔鬼等等,这类借词、译词虽然比第一类的时间稍晚,但影响更大,其中的大部分已经进入了全民语言;第三类借词和译词来自明清之际的西洋,如鸦片、火轮舟、火轮车、铁辙、铁路、公司、银馆、量天尺、千里镜、自来火、千金称、螺丝钉、赤道、温带、热带、地球等。鸦片战争以后产生的新词主要是来自西方的哲学、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方面的名词术语,这些新词产生比任何时候都多,其五十年的发展速度超过以前的几千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也可由此略见一斑。如企业、政策、体操、政党、独裁、单位、物质、意识、观念、命题、目的、代表、前提、演绎、定义、现象、绝对、肯定、积极、主观、直接、取缔、引渡、见习、手续、历史、系统、警察、反映、出版、原则、成分、条件、背景、现实、化学、科学、保险、环境、社会、劳动、演说、机会、机械、经济、文明、精神等等。这些借词和译词记录了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接触,反映出汉文化的开放性特点。汉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其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精髓的过程。最近两年,人们总在担心英语的势力太过强大,会“污染”汉语,甚至还有人发出了“拯救汉语”的呼声。其实大可不必。从汉语的借词和译词来看,主要为名词,与其说是引进语言,还不如说是引进一些新事物、新概念。这些新词虽然部分进入了一般词汇,但尚未进入基本词汇,对汉语的影响是有限的。而且,在借词和译词中,意译占了绝对优势,汉语对外语的吸收是基于自身语言特点的。

 

我们还可以从姓氏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如唐朝的望族尉迟氏是于阗国人到中国来住以后的氏,慕容氏的后裔为避讳分为两支,一为广东东莞荣氏,一为山东蓬莱慕氏。又如西北一带回民多以马姓,故民谣流传“十个回子九个马,剩下一个准姓哈。”

 

笔者在教学中还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文化背景启发学生自己挖掘文化内涵,如请路桥专业的学生谈谈路、桥的历史文化,请南北方的学生比较南北文化差异等等。

 

总之,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教学中注重挖掘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可使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深刻性大大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过去一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总将其与工具性直接画等号,认为语文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笔者认为,这种思想太过直接、功利。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如果能够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对文化的热爱,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了解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至少就成功了一半。这样说,并不是认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不重要。其实,运用能力相当重要。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升可以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即便是《大学语文》的课时较少,学生依然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继续学习语文、感受文化。

 

应该看到,过去教学中教师倾向于书面语言的教学,侧重培养的是学生读、写书面语言的能力。这样做,容易让学生感觉知识陈旧、教学呆板,久而久之,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纵观汉语史,每一个时代独占鳌头的文学形式无一不是当时的“活语言”(即口语)。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过去的东西,更要对当前的“活语言”运用自如。笔者所谓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就是要提升运用“活语言”的能力。

 

教学内容上,可增加当代文学作品,部分应用文也应纳入教学范畴。教学方法上,要适当对比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帮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要求学生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教学目标上,除了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还要强化学生听、说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交流目的。教学手段上,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引进电影、动漫等当代流行的艺术语言与文学作品构成互动。教学形式上,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要通过演讲、辩论、诗歌朗诵、对白表演、话剧表演、电影评论、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多说多动,还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用字调查等实际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以致用。

 

总之,通过语言文字教学这个基础来加强、改进《大学语文》的教学,是一条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改革之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大学语文》必能走出困境,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书目:

《语言与文化》罗常培.北京出版社.20041月第1版.

《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19806月新1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19739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