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许贻斌:母语危机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12/1/10 】 【来源:青年文学家 2010年09期 】 【作者: 黑龙江省鸡西大学文法系 许贻斌】 【已经浏览3193 次】

    摘要:在现今的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汉语水平正逐年下滑,我们正遭遇“母语危机”,目前文、理、工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表达的缺陷。大学语文作为提升大学生汉中国语言文化素养和能力的一门重要的核心素质教育课程,是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精神家园和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工具。因此,重新评估大学语文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地位,清醒认识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所承担的时代压力,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母语教学;危机;大学语文;改革创新

    在高职院校,母语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现今的网络时代,母语教学正面临着外来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双面夹击。目前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表达缺陷,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汉语言水平逐年下滑,母语教学正陷入危机。在目前母语危机背景下,正视以“大学语文”为依托的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境,重新评估大学语文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地位,强化母语意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就母语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所处的困境展开讨论,提出强化母语意识,提高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认识,并进一步指明了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母语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困境

    1.母语教学正面临着外语教育的冲击

    据教育部对全国百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情况所作的随机调查显示,当前有近三成的高职院校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即使在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高职院校中,有不少学校将其列为“公共任选课”,还有不少高职院校在开与不开这个问题上徘徊。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普遍缺乏兴趣,认为母语无需专业学习,对将来的就业毫无用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对于大学外语课程的开展及重视程度则是另外一番景象。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不仅开设作为“公共任选课”大学外语课程,而且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纷纷开设一系列的专业英语课程如法律英语、文秘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等。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在课堂上学英语,有的甚至到专业的外语培训机构去申造,投入的时间与精力要比学母语不知要超出多少倍。

    随着中国加入WTO,英语、法语等外国语言固然是国际交往中进行有效交流与沟通的重要语言工具,然而,母语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延续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命脉,是中华民族文化之魂。抛弃了母语、冷落了母语,就会让中华民族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外语教育风头强劲远胜母语教学的现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刻地反省。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沃土,更要正视这个现实。

    2.母语教学正面临着网络语言与媚俗语言的双面夹击。

    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网民为了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的并通过网络加以传达、交流的毫无逻辑的一种语言,具有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双重特点。网络时代出现的语言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不同,它具有随机性,不系统,不全面,毫无逻辑性。即使是语言学家,有时也弄不懂得其中的意义。网络语言给母语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常常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目前很多新生代的大学生在日常的口语及书面表达中广泛使用网络语言,如“今天上街你买了什么东东(东西)?偶(我)好稀饭(喜欢)啊。”又如斑竹(版主)、菜鸟(新手)、9494(就是,就是)、MM(妹妹),520(我爱你)等等。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时髦,把这些网络语言用到自己日常的说话与写文章当中,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汉语的语言表达,其原因在于他们经常使用这些词语,久而久之,完全把网络语言等同于普通语言。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异化现象,正以凶猛的态势冲击母语,规范语言迫在眉睫。

    媚俗语言也同样冲击着母语教学,尽管网络语言也有媚俗化的倾向,但它毕竟带有机智、幽默的一面。而媚俗语言不仅无机智幽默可言,有的只是庸俗和无聊。现今的报纸杂志、影视作品、手机短信到处充斥着所谓的新词语,如“随鸡应变”、“大鸡大利”、“Happy牛year”、“猪脑子不会急转弯”、“猪也是这么想的”等等。这些语言非常大众化,,说它们是洪水猛兽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它们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向我们压来,其流毒已经或正在渗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现今的大学语文教育也有媚俗化的倾向,如将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入选为语文读本,周董的歌曲入选为“爱国主义歌曲”。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没有经典、词语混乱、语句颠三倒四、内容庸俗不堪,那么这种民族的语言就离消亡不远了。

    3.人文语文教学占据了大学语文课堂的大部分空间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一味地强调“人文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入大量的历史、地理、教育、心理、哲学、法律、经济等学科知识,忽略了语文最本质的东西—语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入人文学科这无可厚非,因为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是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人文性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必要属性。但要知道工具性是大学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人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大学语文教学不能偏离其工具性这一本质属性。

二、强化母语意识,提高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认识

    针对上述母语教学在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强化母语意识,提高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难题。

    在高职院校,母语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现今的网络时代,母语教学正面临着外来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双面夹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汉语言水平逐年下滑,我们正遭遇“母语危机”。母语作为维系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神纽带,对大学生的立志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学语文正是帮助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语言、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核心素质教育课程,是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大学语文学得好,就有利于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大学语文学不好,不能读,不能写,学生思想的开展和知识的增广就会受到妨碍,对国家整个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是十分不利的。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也曾说过:“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1]因此,我们有必要强化母语意识,提高对大学语文重要性的认识。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路

    1.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地位。大学语文作为提升大学生中国语言文化素养和能力的一门重要的核心素质教育课程,是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精神家园和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工具。在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大学语文课程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应当将其列为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是: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中工具性是最本质的属性,即要以语言为本位,回归大学语文的本位价值。通过大学语文课,使学生增加母语方面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汉语言的阅读、理解、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2.创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的教学价值观。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科领域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即教师由传统的“教”转为“帮助”学生学,这是实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对大学语文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塑造教师的完美人格更为重要。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应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

    3.改变传统母语教学模式,大胆提倡“以文养文”。其实,不单是高职院校的母语教学需要改革,现在整个中国的母语教学都需要教革。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开设课程。例如对社会需求的社区文化、文案策划、旅游文化和休闲文化等专业,可以大力推行。把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适应到现代发展的需要。

    4.以学生为本促进改革。母语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为此,语文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自己一味地讲,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去讲去做。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和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渗透儒家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在母语教学活动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大语文”观念。强调强调人格教育,全人教育。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同时要开放理念,包括观念的开放、教材的开放、主体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和评价的开放等等。

    参考文献:
    [1]于漪.《还母语“主人”地位》[N].解放日报,2004.10.12。
    [2]钱梦龙.《语文教学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中国语文高峰论坛,2004.
    [3]曾祥芹.《人类言语动动的五种速度》.人教论坛
    [4]杨叔子.《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文化身份证》.广州日报大洋网,2004.10.15
    [5]叶建明.《从国学看母语教学危机》.大学语文研究会文集,2006.
    [6]王桂波.《论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2.

    作者简介:许贻斌:讲师,黑龙江省鸡西大学文法系文秘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3811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