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
【时间:2009/3/28 】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3、4期 】 【作者: 陈洪 李瑞山】 【已经浏览4327 次】

    在我国,“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中的规定课程,既有别于大学中文专业开设的语言学、文学类课程,又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模式;它是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即汉语)书面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揭示和凸显其基本属性,本文称之为“母语高等教育”。

    一、关注母语教育的生态环境

    从根本上来说,“大学语文”是一门母语教育课程,谈课论教不能脱离母语。近十多年来,多种因素引发了中华民族母语及其文化在社会生活和价值系统中的“脱落”。首先,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的价值重建跟不上经济高速发展,其结果是价值观的混乱和社会精神的失落;民众在不自觉接受西方异域文化的同时,对自己的母语及其代表的文化价值失去应有的信心,民族文化认同的心理焦虑日渐显现。其次,信息网络媒体技术及其文化快速发展,固然为大众语言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场域,但也使汉语形态发生了畸变;种种新的语文文本和语言现象,既有新创,也不乏粗鄙不文之弊,汉语的使用与传播遇到始料未及的问题。在大学英语大有超越一切课程之势时,而相应的母语及其文化的学习遭遇轻视,大学生母语修养有逐届下滑的趋势。凡此种种,称之为汉语“危机”可能言之过甚,但它确乎从反面刺激了公众久已麻木的母语意识。2006年末至2007年,随着汉语国际传播逐步开展,国内学界也开始关注母语及母语教育,公共舆论中重视母语价值、提高汉语地位的呼声日渐高涨。在高等院校中全面施行中国语文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母语能力和素养,被紧迫地提上了日程。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提到:“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其后,教育部相关部门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中提出了“在普通高等学校,推进大学语文课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组织了研讨会,国家语委和教育部相关人士也明确表示,不能忽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学习和传承,大学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承的功能和使命,强调语言文字对中华文化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与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关注,使高校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有所提高和重视。

    与此同时,社会舆论也广泛跟进。新浪网调查显示,90.2%的网友支持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多所高校于此前后相继将语文课列为必修课程。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形成了有利于“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和建设的社会舆论,标志着“大学语文”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母语教育对于维系文化认同、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学语文”被看作仅是对中小学语文学习不足、大学生语文能力较弱的弥补措施。这也是导致各校重视程度不一、时开时停的原因之一。

    中国文化传统最深刻地留存于汉语之中,一切本土文化均渗透着母语的基因。母语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母语高等教育不仅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的提高,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质素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关乎民族文化的认同、存亡和发扬光大。这是我们重视母语文教育的根本因由。“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重要功能,从确立和巩固民族文化认同的高度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这无疑较之先前作为基础教育补课和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在认识上大大提升了一步。

    母语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母语高等教育的“培根固本”的特性。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容易有意无意地轻视或遮蔽母语高等教育更深层的意义。语言沉淀着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所有信息;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延续,要靠年轻一代学子们把握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之钥。眼下大学生语文水平难如人意,其根源恰在对母语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心尚不足够;其实质恰在其没有觉悟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年轻的一代,自己魂系何处、根在何方。母语的自觉是终生的追求。如何从根本上培育学生自觉的民族语文观念,即母语意识,光有基础阶段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母语高等教育担负着通过一定形式的课程教学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民族语文和文化素养的人,成为民族精神传承者的历史使命。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头强劲、成果初显

    2007年,“大学语文”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拓展,其中最重要的突破是对“大学语文”课程理念、定位与特有内涵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教育理念和定位方面,认为“大学语文”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得到了确认,对“大学语文”作为各类全日制高等院校面向全体(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达到了共识。认为,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点应立足于更高层意义上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培养,注意其高等教育的特点,并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去探索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如有学者强调“大学的语文教育应成为汉语魅力的‘感染教育’”1。这就为“大学语文”教学找到了“着力点”。在教学内容上,逐步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方向、主体、要旨,是帮助修课学生在大学阶段继续改善母语修养,提高学生高品位的语文鉴赏力。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一批优秀教材得到广泛关注和较大范围的推广,有的教材被教育部评为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大学语文”类精品教材。

    值得关注的是新形态的教学资源建设受到重视。这得力于一种全新理念的提出,即从单一教材建设向教学资源集成的转变,出版部门与高校共同建设,深度介入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资源集成水平。新形态的“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发,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新的资源形态,是对传统纸本教材的有效补充乃至提升。它为教学模式的根本性改革提供了基础。已建成的“大学语文”网络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服务网”、“4A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论坛”及“大学语文在线”等网站,“实现了资源搜索、远程教学、题库测试、论坛交流、课件共建、师生交流等系列环节在网络环境中的多元搭配互补。依托网络,逐步建立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下在线学习为重要辅助、师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和利用网络条件,对传统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观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考评方式、课时安排等,都是一种挑战和冲击,应对得当,就会使母语高等教育的水平大幅提升。

    在师资培育方面,有的高校建立了专门的教学机构,配备了有敬业心和较好水准的师资及数字化建设管理人员;在稳定教师组成、提升教师地位、为教师提供业务进修机会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骨干教师培训格外受到重视,借助教育部高教司和人事司的行政支持,各种形式的研修班不但扩大了一线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加速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流通和共享。教师业务研讨和交流频繁展开,如互访、宣讲、观摩、资源借鉴等形式多种多样,为教师交流提供了平台。

    四、正视问题,共同努力,稳步推进母语高等教育改革

    就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状态来看,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总体上还处于“边缘化”地位,一些高校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认识依旧不足,课程上校自为政,这与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二年级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系列的要求相距甚远。

    在课程定位上,“大学语文”向“母语高等教育”自觉的转化和过渡还需要过程。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尚嫌不足,课程和学科建设缺乏理念自省。多年形成的“工具说”、“人文说”、“文学说”、“文化说”,乃至“国学说”,使教师无所适从。这导致“大学语文”定位不明,教学内容差别过大,讲授重点千差万别,水准参差不齐。“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在实践中还没有根本解决。

    在教材选用上,优秀教材虽得到初步推广,但仍存在一些教师出于职称评定和物质利益等考虑,关起门来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这些教材普遍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搬用”别人的材料。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保证“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师资不足或水平不高,是影响“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由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有的学校没有专职教师,由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任教,这些教师只是将此课程作为过渡,有的学校甚至全部由研究生上课,此种做法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此外,教师在从事科研、发表论文方面有一定困难,造成教师心理负担过大,积极性不高。一些教师兼职过多,专业水平不高,人员构成极不稳定,缺乏学术带头人,师资与教学需求的矛盾逐渐凸显。

    教学实践方面,由于定位不准,教师启蒙训导心态严重,与学生缺乏互动;教学手段单一,方式呆板。老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有调查显示:学生中有65%的人认为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由此可见,学生对教学方式改变的呼吁是十分强烈的。如果教学方式和手段不及时改进,不但让学生难以领略到语文教学的魅力,反而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2

    针对以上情况,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有如下一些建议。

    第一,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教育行政部门曾表示“因高校课程设置问题涉及高校办学自主权范畴,教育部并未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做硬性规定,该课程如何设置由学校自行决定。”3但要切实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离不开所在学校及上级行政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如果有关方面态度再积极一些,并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跟进,高校中的母语教育才可能普遍展开。期望在本科质量工程和新一轮文化素质教育推进中,有明确的规定,促使各校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系列。

    第二,充分发挥学术咨询机构和学术团体的指导作用。首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拟考虑在指导委员会中设立“大学语文”分委员会,进一步加大专业指导力度;在精品课程评选、教材选荐、教学评估、质量工程等方面,有所倡导,有所作为。同时,各有关学术或教师团体,也可以更主动地提出建议,酝酿编制有建设性的教学文件草案,开展教学研讨,促进校际交流。

    第三,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师资专业培训,无疑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应推举工作开展较好的几所高校,资助他们建立相对固定的语文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师资培训中心,在学术层面和专业角度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研修;争取在五年左右,轮训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的一线教师,为广大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对“大学语文”教学共同体的形成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第四,规范教材与教学。应建立教材准入制度,逐步出台教学规范。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推荐5至6本风格多样、品位较高的精品教材进行适当的提倡、推介、引导。2007年,基础教育语文“新课标”经数年试用进入修订阶段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出台,更凸现中国语文高等教育之准的无依。即使一时无法完全统一认识,也应就基本要求部分达成共识,使各地方各学校的教学有规范可以遵循。

    第五,重视网络条件下的教法创新。应深度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借势引导教学方法创新。借助数字化技术进步,依托新的网络媒体,拓展和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是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方向之一,也必将给“大学语文”教学方式以改进的机遇。局限于一册纸本教材,单单依靠知识、文化、真理优越感,我讲你听、灌输为主的方式,不但无助于提高课程质量,而且将重蹈过去受讥为“高四语文”的覆辙。在具体的教授方法上,固然要借鉴行之有效的诗文鉴赏品评式的阅读引导传统,同时更必须关注网络文化的互动性、民主性、自主性给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修课方式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从而积极应对,大力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学生为本,强调并切实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师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与之相关的考评理念和考评方式的转变,也是应该加紧探索的重要环节。

    无论从加强母语教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角度,还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抑或是强化学生思维和交流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就业人群素质要求的角度,大学的中国语文类课程教学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与中华民族面临的复兴伟业息息相关的,我们为此而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摆在我们大学中文学科教育者面前的紧迫责任,就是自觉地承担起母语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399993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