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母语教育

曾庆熹: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母语教育——大学语文类课程功能与价值初探
【时间:2012/1/9 】 【来源:科教文汇2008.07(上旬刊) 】 【作者: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曾庆熹 罗维斯】 【已经浏览3497 次】

    摘要  本文以当前大学生知识学习与人才培养现状为基础,通过对以大学语文类课程为核心的大学母语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分析,从功能性与价值性两个角度,论述了大学语文课程对大学素质教育的重大价值和人才培养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母语教育 大学语文 功能 价值

    论及今天大学里的语言学习,大学生们的第一反映,恐怕无一例外的是各级各类的外语学习与培训。在学生们对自身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掌握语种要求越来越多的同时,我们却似乎忽略了“语言学习”的内涵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母语学习。而今,类似“大学语文”这样的母语教学课程,在大学的课程表中,似乎也已经悄然淡出了。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一些人认为,大学生所学的实用知识越多,立足社会参与竞争的能力相对就越强。许多高校为此开设了大量的实用性课程,如数字动漫与游戏开发等,学生们选修这些课程的热情也是不断升温。同时,外语学习作为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依然热度不减。相对于“学习热门”,语文学习则成为了“冷门话题”。最能体现人文性的大学语文课到强调增强人文素质的今天,在一些大学的课程表上居然销声匿迹了。有些高校的文科生要必修高等数学,但理科生原有的大学语文课却从课程计划中删除了。在不少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学校里,大学语文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开成必修课不受欢迎,大家敷衍了事;开成选修课门前冷落,只有一些学分实在不够的学生才来选。

    回顾历史,20世纪20年代,我国部分高等院校为适应语体文代替文言文的社会潮流开始开设语文课程,叫“大一国文”。1942年,“大一国文”正式成为所有高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课。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我国模仿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实行“文理分家”,理工农医类院校基本不再开设该课。1978年,南京大学率先为低年级除中文专业外的学生开设“大学语文”。其后,1981年经“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倡议,《大学语文》得以在一些高校重新开课,但至今仍没有得到全面恢复。

    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在今天的大学素质教育体系里,发挥着怎样的功能,又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呢?

一、从功能性角度思考

    首先,今天强调大学教育与课程设置要面向社会,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实用性的帮助。然而,这样的理念不仅不排斥大学母语教育,更是对大学母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专业不对口现象比比皆是,即使是今天所谓的热门专业,也须经市场供求变化的考验。那么,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坦然面对社会的选择。而诸如口语交际,记录整理,书面表达,阅读鉴赏等语文能力,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与能力。因此,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的高等母语教育,在面对今天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不仅不是某些人所认为的“鸡肋”,反而恰恰是破解就业难题的“金钥匙”。

    其次,从语文能力与大学学习的关系来看,合格的语文能力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必要条件,良好的语文素质更是学好各门学科的有效助力。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名著《大趋势》一书中预言下个世纪的五件大事,其三就是:“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具备基本的读写技巧”。由此可见在大学的学习和研究环境中,学生掌握高层次语文能力的速度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我们认为,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将逐步确保大学新生的语文能力达到基础教育必要的水平,但大学学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中学阶段,无论哪一个学科的学习,仅凭中学阶段培养出来的中等语文能力都是难以胜任的。

    同时,当前大学生们语文能力的状况堪忧,这已不再只是大学校园里老师们教学中的切身之忧,更是社会上用人单位的普遍反映。在校期间,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论文中错别字、病句百出,标点符号使用混乱,这些本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解决的问题,却在高等教育阶段中成为普遍现象,至于文字枯涩表达困难,更是成为很多理工科学生的“正常现象”。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导师为研究生论文改病句错别字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而学生就业以后,用人单位更是为此感到为难。且不论研发方案、商业信函,连最基本的请假条、申请书,就能把大学毕业生们难倒一大片。既然连这样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我们又怎敢妄下结论说,高等学府的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必要的语文能力?

二、从价值性角度思考

    首先,大学母语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大学的功能究竟是什么?《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虽然意义与现在的不同,但我们仍可以看出前人对教育的理解强调人文精神的培育。虽然因为时代的不同,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各异,但对大学功能的认识大致相似。新中国成立后,强调的仍然是“又红又专”,并没有把大学看作职业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的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科学技术受到空前的重视,但并没因此而忽略人文精神的培育。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一再强调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强调的仍然是人文精神的塑造。而大学母语教育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方面的核心地位和巨大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其次,大学母语教育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式,推动科技创新。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有它自身的局限性,使用久了都会形成某种思维定式,不利于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而文学活动的思维方式与科学研究不同,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经常阅读文学作品不但可以扩大视野,培养观察能力,而且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式。郭沫若先生在《科学的春天》中说:“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科学工作者同志们,请你们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接着他举了两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大都变成了现实。”

    同时,当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时,对母语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经全民族的共同责任。作为为国家和民族培养高级人才和文化精英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在保护和发展母语文化方面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今天的大学生对母语文化的了解与认同,确是到了危险的程度,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突出性和紧迫性却是确定无疑的。因此,以大学语文类课程为核心的母语教育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就更显得尤为必要了。

    参考文献:
    [1]张卓立.论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职能与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1).
    [2]王宁.高级母语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中国大学较育.2004(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263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