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周晓芬:大学语文的困境与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时间:2012/1/9 】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第10期 】 【作者: 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周晓芬】 【已经浏览3264 次】

    摘 要:高等教育的责任是通过人才的培养引领社会方向,提升社会品质。从1990年代末开始,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高校普遍受到忽视,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很多高校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一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用技能教育取代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是文化教育,也是文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影响学生品格的主要课程,忽视大学语文是教育领域中的一种短视行为。
    关键词:大学语文;高等教育;社会责任

一、大学语文的困境及成因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停开了二十多年的大学语文在一些高校重新开设起来,几年之后,大多数的高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990年代末期,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变,大学语文开始走入困境:课时逐渐减少,配师资、拨经费等方面逐渐靠边站;学生对这门课的态度也变得糟糕起来,一部分人不到课,一部分人到课不听课,他们或者看看英语书,写写其他课程的作业,或者听听歌曲,玩玩游戏,或者闭目养神甚至呼呼大睡;在大学语文的研究领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很多论文是低水平的重复,大学语文没有专门的期刊,大学语文方面的专著也极为罕见等等。而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越来越让人难以恭维。这种状况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2004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南方周末》等重要报纸连续刊登大学语文的讨论文章,当时已89岁高龄的徐中玉老先生还在《社会科学报》上撰文呼吁,“大学语文:不该站在边缘的课程”。教育部高校教师精品课程培训中心网站的大学语文BBS上,大家讨论最多的也是大学语文的处境问题。各方人士为大学语文的振兴出谋划策:一部分人认为大学语文的困境源于学校的不重视,如何让学校重视这门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他们或正面阐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称大学语文是母语教育的守望者,[1]认为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文素质的第一课,或从反面突出大学语文教育的必要性,很多媒体转载韩国《中央日报》《令人心寒的中国人的汉语功底》一文,以此来引起人们对母语文化与母语教育的关注。另一部分人从吸引学生的角度想办法,从多媒体教学[2]到建设网络课程,从开博客[3]到加入流行音乐元素[4],总之,通过种种手段把被应试教育“败坏”的胃口调适过来。还有一部分人倾向于用制度手段,建议把通过“语文水平达标测试”作为获得学位证的条件。

    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何二元的教学网站收集了从1994年以来有学术资料价值的大学语文论文多达1700多篇。从这些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十几年来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学语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改善大学语文的地位而呼喊,基本的问题没解决,深入的研究无从展开,这就是为什么大学语文的研究是低水平重复的主要原因。有人甚至主张取消大学语文,他们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学生们已经学了十二年语文,能考上大学,证明听说读写已经过关了,再学就是金钱与时间的浪费,持这种看法的人不仅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而且对“语文”所承载的文学、文化内涵也缺乏了解,其偏颇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学校在决定开不开大学语文、开多少课时的时候,并不需要别的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市场需要就是他们最硬的理由。对于普通的院校来说,学校的动力和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就业市场需求,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在生源日渐短缺的今天,高校要考虑当前的生存和今后的发展,就业率成为他们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业率决定了招生计划,甚至可以说就业率成了普通院校的生命线。为了提高就业率,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人才,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设置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样从应试教育的课堂里走出来的孩子们又走进了应聘教育的课堂。多开实用性课程、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成为各学校不约而同的选择,在总课时一定的条件下,有加得有减,大学语文成为削减的首选目标。对于大学语文这门课,教育主管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意见,但并没有强制性规定,与大学英语、计算机、思政课这些公共课比起来,回旋的余地很大。整体来说,普通院校的经费师资都是短缺的,在顾此失彼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的自然不会是大学语文了。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大学语文是通过语言学习来传承文化,培养人文精神的一门课程。大学语文的边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科地位的兴衰问题,它反映出高等教育在理念上存在的偏差,对自身的社会责任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正高等教育与市场的关系。与企业、银行等其他社会组织不同的是,高校是引领社会方向、提升社会品质的。高校培养出各式各样的人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仅掌握某项专业技能,而且有教养、有境界、有责任、有思想,不管在什么领域,他们都焕发出人的光彩,成为服务和引导社会的精英。高校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引导社会的前进方向。高校把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满足人才市场的需要,其实是高校放弃了引导社会的责任,反过来让人才市场成为高校的引导者。人才市场其实是资本市场的另一面,没有人文精神的指引,资本的趋利性将使人成为市场的奴隶,成为金钱的奴隶。

    在法制很不完备的时代,道德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德”是考量人才的一个优先标准,“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德”是排在前面的。而现在公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的道德水准却越来越低。“撞人者逃之夭夭,救人者官司缠身”,“只捞死尸,不救活人”,奶制品企业纷纷以添加三聚氰胺的方式来获取利益……如果这类事件再泛滥下去,我们的社会还有希望吗?我们的民族还有未来吗?庆幸的是,三鹿事件之后,最高领导层开始提出“企业家的道德血液”的问题,但是“道德的血液”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某人振臂一呼,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的,它需要有造血机制,没有造血机制,“道德的血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道德血液的源头就是学校。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的时期就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时期,教育使人由自然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自觉地抑制个体欲望的膨胀,达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代的知识分子以“济苍生,安社稷”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今天,帮助他人、造福社会同样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的君子品格一样是我们修身的目标。最应该承担造血功能的是高等学校,因为中小学教师也是由高等学校培养的。高校理所当然要成为一方净土,并且是一方有自净功能的净土,道德的源血液就在这抗污染的净土中产生。高校通过培养人才把它的影响力辐射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学校本身要有免疫力,才能增强学生的免疫力。社会浮躁,高校也跟着浮躁,其他行业有潜规则,高校也有潜规则,社会上风行拜金主义,高校里也风行拜金主义。如果是这种,高校既失去了教育学生的资本,也失去了教育学生的资格。高校要认清自己的使命,引导市场而不是紧跟市场,道德的源血液才会源源不断,那样不仅企业家身上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政府官员、普通的市民、农民身上都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高等学校不仅应该是道德血液的源头,它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耶鲁大学校长赖文曾在一次毕业典礼上说:“耶鲁并不打算为二十一世纪制造一批只精于运算、理财和做买卖的实业家,或只懂得操纵媒体做有效交流的从政者。耶鲁要培养的是二十一世纪的引路人,他们要有创造性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能力在自己精通的专业知识之外思考更为广泛的问题。”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像耶鲁那样以培养引路人作为自己的目标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有能力在自己精通的专业知识之外思考更为广泛的问题”也应该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何谓更广泛的问题?除了关心自己的前途,还能关心国家的发展,关心人类的命运;除了关注物质性的存在,还能关注自由、平等、理性、终极价值等问题。而我们目前的现实是:人人只关注经济利益,而且只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政府官员有政绩焦虑,企业有利润最大化追求,普通民众有快速致富的愿望,急切的利益追求让人们漠视客观规律,漠视子孙后代的利益,我们的道德环境和自然环境遭受了巨大的损害: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生态失衡日益严重,环境污染触目惊心……虽然中央政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但是没有负责任的地方政府,没有有远见的企业家和普通民众,大家都不愿放弃眼前的经济利益,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纸空文。

    高校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教育表面看来也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就业率、生源、排名等方面展开竞争,以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离开了大学精神,放弃了对崇高与卓越的追求,只顾及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其发展又能持续多长时间呢?高等学校一定要有超越眼前经济利益的眼光,为社会培养有独立的判断能力的知识分子,他们能“思考更广泛的问题”,具备多学科的知识,有深厚的人文背景,不仅能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而且有担当,有批判精神,敢于对违背科学、违背良知、违背公共利益的短视行为进行批判。

    与唯经济论一样左右我们思想的还有官本位意识,这两样东西催生了对成功人生的狂热追求。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有了兼济天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忘乎所以,肆意妄为;平凡甚至窘迫的人生也不苟且,“善其身”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精神力量。现在所谓的成功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教育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迎合助长了这种狂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宣传随处可见。上好幼儿园,上好小学,上好中学,上一流大学,找好工作,做官,做名人,做富人,这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这种成功教育的实质是逐利教育。再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时间都被挣钱与消费填满了,到处是一派繁荣忙碌的景象,获取物质财富成了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权力、名声、容貌、文化遗产……不管是什么都希望换取真金白银。全社会都在追求财富,这也许不是一件坏事,可怕的是各行各业都存在见不得阳光的潜规则,追求财富到了不择手段的程度,而且对财富的占有欲望永无止境。成为富人之后怎么样呢?迷醉于声色犬马的生活,追求娱乐至死,这是中国社会很多富人的生活状况。而不幸做了普通人的中国父母则自怨自艾,把希望和压力都交给下一代。梁晓声认为中国人是最拜金的,他在一次讲座中对望子成龙的焦灼不安的父母们提出疑问:“难道普通的人生是可怕的吗?”其实普通的人生就是常态的人生,应该是多数人的自愿选择,而不是无奈的选择。现在许多人却不愿过普通人的生活,女大学生愿给有钱人做“代孕妈妈”,做被包养的“二奶”,还有些人以不堪的手段在网络上曝光来换取名气。高等学校应该思考如何改变眼前的喧嚣浮躁,建立公平的社会秩序,让普通人得到尊重和保护,远离被掠夺的命运;高等教育有责任引导社会民众改变拜金主义与官本位意识,提供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扩大人的精神空间,让普通人从成名成家的焦灼中摆脱出来,给自己多一点从容宁静,给孩子们多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让绝大多数人成为有着丰富精神生活的普通人。

三、大学语文的出路在于高等学校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如果高等学校能自觉承担起引领社会前进的历史使命,把培养有道德、有远见、有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作为根本目标,大学语文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作用。

    大学语文首先是文化教育,通过语言的学习来传承文化。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会使用语言了,但并未达到准确、优美地使用母语表达的程度,所以有必要在大学阶段,通过学习经典作品,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语言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文能力提升就是思维品质的提升;语言承载着文化,学习语言的同时就是增加民族认同感,传承中华文化。只有把我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才能使中国人成为大写的人,赢得世界的尊重。在英语越来越强势的时代,我们的母语受到忽视受到挤压,再这样继续下去,将是文化的失守,文化失守也就意味着我们将失去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我们的精神将无所皈依,更别说建立文化大国,用我们的价值观影响世界了。

    大学语文又是文学教育。在中小学阶段,我们必须重视语言的工具性,字词句是语文学习重点;又由于应试教育的巨大影响,文学审美是零碎的,粗糙的。在大学阶段有条件也有必要重视文学审美教育,通过文学体验多种多样的情感生活,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文学来理解社会,理解历史;通过文学审美来提升整体素质,构建诗意的生存空间。

    大学语文还是人文教育。徐中玉先生曾提出,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教育量的补充,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自然系科的有些人只看到学生文字能力差是一大问题,而往往忽视、缺乏人文精神是更为可虑的。[6]当然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大学语文这一门课程能包揽的,但是我们要看到,大学语文的教学重在感染和体悟,是最能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方式,在这一点上是别的课程不能取代的。徐中玉先生说:“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一时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7]

    有人惊呼大学语文的负担太重了,要给大学语文减负。其实,语言、文学、文化和人文精神都是大学语文的题中应有之意,不必减也不可能减,不管是语言、文学、文化还是人文精神,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这每一方面都是他们所需要的,如果离开语言、文学、文化和人文精神,大学语文也不成其为大学语文了。大学语文的课时是有限的,要完成语言、文学、文化等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是不可能的,但是能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有了这扇窗,学生的眼界会宽一点,境界高一点,快乐多一点。

    大学语文当前的尴尬处境是高等学校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主义所产生的后果,高校功利主义的风行与社会大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的高等教育要自觉承担起完善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提升道德水准、找回失落的精神家园的重任,率先走出唯经济论与唯长官意志的怪圈;高校教师不能被眼前的喧嚣蒙蔽诱惑,要有独立的品格,有独立的学术追求,以自己的信念和风采来影响学生。这样,忽视大学语文的短视行为才不会再出现。

    参考文献:

    [1]李爱华.大学语文:母语教育的守望者[N].科学时报,2007-01-30 (B04).
    [2]朱玲.大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体会[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7, (2): 46-47.
    [3]别抱着古书不放,用博客激活语文教育[EB/OL]大学语文研究网. (2007-07-20) [2010-08-09]. http://www. eyjx. com /eyjx/1/ReadNews. asp? NewsID=1406
    [4]叶毅.罗大佑歌曲入选大学语文教材,学者解释个中原由[EB/OL]. (2005-04-05)[2010-08-09]. http: //www. chinanews. com. cn/news/2005/2005-04-05/26/559184. shtm.l
    [5]黄万盛.大学理念和人文学[J].现代大学教育,2007,(1):1-12+110.
    [6][7]徐中玉先生访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大学语文》[EB/OL]. (2006-06-28)[2010-08-09]. http://www. sinobook. com. cn/comment/newsdetai.l cfm? iCntno=3760.

    【作者简介】周晓芬(1972- ),女,湖南隆回人,文艺学硕士,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通俗文学及古典诗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173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