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母语教育

屠锦红等:论大学生“母语素养”培育的路径与策略——基于大学语文教学
【时间:2012/1/9 】 【来源:语文学刊 2009.2 】 【作者: 江苏宿迁学院中文系 屠锦红,何玲钰,谈春怡】 【已经浏览3569 次】

    【摘要】本文基于大学语文教学,探讨了培育大学生“母语素养”的四条基本路径与四条基本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母语素养;培育;路径;策略


    大学生“母语素养”的缺失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学者就郑重指出,当今大学生正遭遇“母语危机”。[1]大学语文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培养大学生“母语素养”的核心课程。本文拟基于大学语文教学来摭谈大学生“母语素养”培育的基本路径与基本策略。

一、大学生“母语素养”培育的基本路径

    1.三维目标,全面顾及。在语文教育学范畴里,“母语素养”即“语文素养”,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它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大学生的母语素养,上述三个维度缺一不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表征着大学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则体现着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工具性教育与人文性教育相统一是培育大学生母语素养的基本路径。在当下大学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常常是顾此失彼,工具性教育和人文性教育难以调和。

    2.读写听说,并驾齐驱。母语素养培育的基点无疑是母语的学习,而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最基本的途径是四种,即读、写、听、说,其中“读、写”侧重书面语言,“听、说”侧重口头语言;“读、听”是信息的输入,侧重理解能力,“写、说”侧重信息的输出,侧重表达能力。从学理上讲,读写听说四种能力都是母语素养的核心成分,绝没有轻重之分。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对“读”的教学投入精力太多,而对“写、听、说”的教学过于轻视,结果导致大学生“写、听、说”的能力严重缺失。

    3.“课内”“课外”,相辅相成。这里所讲“课内”指的是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指的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语文学习和活动。“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要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真正提高,目前课内语文训练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3]培育大学生的母语素养,光靠课内的一点教学时间事实上很难奏效。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母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植根于广袤的生活的土地上的,只要有生活,就有母语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遵循这样的理念,即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课内举一,课外反三;得法于课内,着力于课外。让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如此,大学生母语素养的培育方能真正有效、高效。

    4.“学得”“习得”,紧密互补。人类学习母语,有两种基本的方式,即“学得”与“习得”。所谓“习得”,指的是学习者在自然状态下从事语言活动,并因此而无意识地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所谓“学得”,是指在一定教育情境下,学习者通过教师的指导有意识地学习语言,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读写听说训练来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研究表明,一方面“习得”对母语学习有其独立的、重要的意义,譬如儿童在入学前都是通过“习得”来学习母语的;另一方面,“习得”和“学得”并非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补互强。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主要倚重的是“学得”,而漠视学生的“习得”,这是失策的。

二、大学生“母语素养”培育的基本策略

    1.注重语料积累,丰富语用资源。事实证明,学生之所以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原因常常并非是学生的“智”、“情”出了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储备一定量的语料,即在其认知结构中,缺乏提供信息编码的符号素材以及对于语言组织规则的感觉经验。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若是储备了较丰富的描绘山川河流、雾岚云霞等方面的词汇、短语、诗句等,那么再遇到写诸如此类的文章时,一定不是件难事。语言学家王宁教授就曾指出:“语言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一个基础的问题,那就是语言材料的丰富。一个人语言贫乏,必然带来思想的贫乏;而随着思想的丰富,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丰富。不论是思想还是语言,都要靠积累才能丰富起来。”[4]

    运用积累法,教师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件事:第一,规划:每学期开始,教者应从宏观出发对学生积累的“质”与“量”进行规划,即从积累的数量与积累的内容这两个方面进行调控,要求学生达到相应的标准与要求。第二,检评:教师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的积累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检查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防止学生敷衍了事,避免积累法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在于及时地了解学生积累的具体实际情形,可以帮助学生调整积累的方案、方法。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指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长处与不足,以扬长避短;应多多鼓励与肯定,以激起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更久的恒心来积累语料。

    2.传授语文知识,促进语感习得。培养良好的语感,是培育大学生母语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的感受力。语感,特别是高品位的语感的形成,离不开语文知识的介入,无论这种“介入”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授适宜的语文知识,可以促进、加快大学生语感的习得。

    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学说,语文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语文陈述性知识与语文程序性知识。具体到大学语文课程中,语文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和具体的语料性知识。前者主要包括语文学科理论界多年来认定的所谓“八字宪法”,即关于“字”、“词”、“句”、“篇”、“语”(语法)、“修”(修辞)、“逻”(逻辑)、“文”(文学)的理论知识;后者主要包括常用字、常用词、常用短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以及惯用语)、古今名句等知识。语文程序性知识指的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操作中如何运用语言的知识,它主要包括阅读知识、写作知识、口语交际知识以及语文学习的方法、策略的知识等。值得注意的是,大学语文教育,是继中学语文教育之后在高等教育阶段所进行的母语教育。对于语文知识教学而言,语文陈述性知识中学语文教师已讲得太过细致,大学语文教师实无需再讲;而语文程序性知识,中学语文教师讲得甚少,因此,这块知识大学语文教师须着力传授。

    3.加强言语实践,提升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母语素养的核心成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说语文知识是可以“教”给学生的,那么语文能力则不然,语文能力是无法“教”给学生的。知识是可以“教”的,能力是“教”不出来的。能力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的形成首先得通过技能的训练,也就是说技能的高度综合化、稳定化后方能最终形成能力。因此,能力的形成必须要借助于技能的训练,语文能力也概莫能外。即要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要加强言语实践。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言语实践,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要保证言语实践途径与方式的多样化。张志公先生说:“语言首先是口耳之事,因此练口、练耳是基础。语言还是文字之事,所以在口耳训练的基础上还得练眼、练手。”[5]这里,所谓“练耳”、“练口”、“练眼”、“练手”就是意味着途径的多维性;此外,言语实践的方式要尽量多样化。除了教材上设计的之外,教师还应补充设计,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实用,兼顾趣味性就更好了。当然,言语实践绝不仅仅是局限在做些习题,在表现形式上它是多姿多彩的,譬如朗读、背诵、复述、读书报告、讨论、演讲、辩论等等。第二,要注意言语实践的“质”与“量”。要以不增加学生的负担为宜,坚决反对搞题海战术。

    4.通过对话体验,培养情意态度。如上所述,母语素养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合,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其价值指向为人文情思的熏陶感染,即旨在一种“精神家园”的培育,而这种“精神家园”的培育与知识能力的获得是大不一样的,单方说教加单方操练已显得苍白无力,它必须以一方言语主体与另一方言语主体视界的重合和心神的际遇为前提,而要达成这一前提,首先需要的是“对话”——它“以灵魂的相互转向、精神的相互回应为基本特征,不拘时空、不拘形式”。[6]
这种对话是多维存在的,它包括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自我之间。学生借助于种种“对话”,在别人的言语世界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之间游历着、反思着、体验着,通过不断地“同化”或“顺应”,从而建构、生成起新的情感态度。可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练”出来的,它必须靠学生自己真真切切地体验感悟。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体验”作为一种主体的身心与外部世界产生交往并生成反思的认识与实践的活动,是学生自主的行为,即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建构。此时,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寻找某种答案的过程,也不再束缚于冷冰冰的文本解剖式的知性分析,更不会亦步亦趋地去死记硬背所谓的权威阐释,学生已真正处于一种身临其境的自由状态里,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神游遐思、明心会意。在这种主动积极而自由的情感、心灵、精神的自我反思体悟中,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潜滋暗长了。

    【参考文献】
    [1]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中国高等教育,2008(3-4).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4.
    [3]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7.
    [4]王宁.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3(3).
    [5]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78.
    [6]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02.

    [作者简介]屠锦红(1979-)男,江苏淮安人,江苏宿迁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课题“:大学生母语素养的缺失与培育”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63);江苏宿迁学院教改基金项目“: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子课题成果(项目编号:07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140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