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家谈

朱琳:加强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
【时间:2010/3/23 】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 】 【作者: 朱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70)】 【已经浏览3078 次】

    [摘 要]在目前的“大学语文热”中我们应看到,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远不是一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所能解决的。我们要把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层次上进行的“多维语文素养”教育,是一个多管齐下、综合行动的系统工程,可以通过加强语文核心课程建设,构建多样化、有序化的语文类选修课体系和建设课内外一体化的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环境等措施去实行。
    [关键词]大学语文;大学教育;语文素养;综合措施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开始设置大学语文课程以来,有关大学语文的争议就未曾停歇过,而像近来这种全国性由上而下重视大学语文教学的趋势也未曾有过。从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将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写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到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文件,转发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进一步倡议开设大学语文课;再到各大高校紧随其后纷纷将大学语文课列为必修课,并因此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如此新气象令在许多高校中处于边缘地位的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们,如沐春风,倍感振奋。

    现实中表现出的“重视”之势,往往正是实际存在的“轻视”状况的反映。长期以来,社会上弥漫性的急功近利的观念,使得大学语文这门不能起立竿见影实用功效、又未列入通级统考的课程受到不公正的歧视和轻慢,时常遭遇课时被削减甚至课程被取消的厄运。“重视”风头一起,人们纷纷对大学语文课寄予厚望:有的期望大学语文弥补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欠缺;有的要求大学语文承担起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的重任;有人盼望大学语文可以迅速提高大学生的写作特别是专业论文写作水平……。大学语文教师开始抱怨该课程被赋予了“不可承受之重”。

    实际上,人们在讨论“大学语文”问题时,常常把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加强大学阶段语文教育混为一谈。作为课程,“大学语文”是一门为非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有明确而有限制的教学范围、内容和目标;作为学科,“大学语文”指的是大学阶段的关于汉语言的人文基础学科。我们在谈加强大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既要着眼于前一个含义,也要重视后一层含义。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远不是一门课程建设所能解决的。因此,我们要关注的不仅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的建设,更要关注语文教育与大学教育关系的大问题。本文便是围绕着大学阶段语文教育的必要性、特点及其实行的途径的浅议。

    一、语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已经在中小学阶段接受了十二年的语文教育,如今“术业有专攻”,还有没有必要继续语文教育?如果仍然需要,大学的语文教育该如何定位,有什么特点?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在中学语文教育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特别是语文新课标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进展都令人瞩目。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高中毕业生中具备良好语文素养的数量并不让人乐观。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们在语文素养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而大学阶段以及社会对大学生语文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愈发使得他们“捉襟见肘”。“大学语文”问题的最初提出和反复再提,与大学生们的语文素养状况直接相关。我们从院系专业教师以及招聘和招研单位那里不断听到如此抱怨:现在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足,表达和写作能力更成问题:在讨论中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想法,不会写论文,甚至不会写申请书、启事、求职信等日常应用文。写作中文理不通、词不达意、语言贫乏、错字连篇、胡乱标点等问题很普遍。语文是学习所有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各学科概念、判断、结论的诠释、演绎和推理,都要依托语文来完成。一个大学生若在基本的语文能力方面有欠缺,那他的整体能力一定会受到影响,专业发展自然也会受到制约。从人的社会性发展需求的角度看,再好的基础语文教育也不可能解决大学语文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且不说大学语文教育有没有必要为中学语文教育的不足“买单”,单说大学阶段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更高要求,也需要我们继续语文教育,就像在学了这么多年的数学、英语以后,还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一样。

    当“语文”被冠于“大学”之名,它呈现出什么不同?目前不少大学语文老师急于撇清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关系,以“高四语文”为羞。其实大学语文并不是另一种语文,与中学语文属于同一学科,与中学语文教学有着一致性和延续性。“大学语文”首先是“语文”。尽管语文教育在我国已有悠远的历史,但对于“语文”的定义的讨论一直在学术界、教育界中继续,未有定论。现有的解释主要有:1.语言与文字;2.语言与文学;3.语言与文化。实际上,这三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本身具有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三种属性,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复杂性正体现于此。国家教育部2001年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如此阐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语言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化,都以语言来表述,语文的学科目标是提升学生运用母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语言又不是一般的工具,它是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承载着传承、发展人文精神和养成人格、陶冶情操的“育人”功能。也就是说,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承载着重要的人文教育的功能;而在具有同样功能的其他人文学科中,语文又具有自己的个性,它发挥着智育、德育还有美育的多重功效。

    不过,基于语文本身的特性和受教育者成长阶段的规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语文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中小学时期进行的是关于母语的基础教育,必须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循序渐进地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在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中渗入美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濡染。所谓“识字才能读书”,不解决“两基”问题,审美教育、人文教育无所依托。大学时期的语文教育,则应有明显的阶段特色。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指出:“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望。”。[2]从这样的意义上看,大学语文确实不该停留在“高四语文”。大学语文教学界前辈徐中玉先生提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之不同,是在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上。走在大学语文改革前沿的东南大学的王步高教授表示,比起中小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的语文素养教育。[3]大学语文固然不应偏废工具性方面的学习,语文的特点决定了语言教育贯穿于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应在更高层次上促进语文意识的养成,使得学生能够较为自如、有效地运用母语进行阅读表达;大学语文更应强化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审美性,面对处于“精神成人”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引导在心智上较中学生更为成熟的大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独立的理性思考和深入的情感体验去解读、赏析文化经典、文学佳作,将所学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一种内在精神品质,努力养成健康人格、激发美好情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具备综合的能力素质,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对语文的“人文性”特点的强调,在现今大学人文教育缺失、大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情况之下,引起了大学语文界的强烈反应和共鸣。在大学语文改革的尝试中,有的新教材编撰者为了凸显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以普及人文理念为宗旨,选编中外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社会学、科学史等诸学科的文章,构成人文思想读本。我们充分认可这些创新努力的意义和价值,但由此便作出“新锐的‘大学人文’将取代‘大学语文’”的断言,恐怕有轻率之嫌。[4]开设“大学人文”、“人文基础”或“大学人文通识”等课程,对加强人文教育具有积极的建设意义。但人文教育的强化需要综合措施,一门课程的设置不可能包办代替所有措施,也不可能替换另一门有独立性的课程。如果因为“大学语文”没能解决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而否定它,那么“大学人文”同样不可能创造高素质“新人”速成的奇迹。语文学科的设立经过了百年的风雨沉浮,有其深厚的实践经验和基础,具有独立自主性和不可抹煞的重要性。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通过不同的课程为载体加以实现,而语文因其丰富的人文内涵、特有的审美品格和突出的语言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三种属性的统一,应是语文教育也是语文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由于对语文课程性质有了更科学的定位,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将比“语文能力”更能体现素质教育意义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理想境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个“语文素养”囊括了工具性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如果说,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这种“多维语文素养”受到学生认识感知水平、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限制,那么在大学阶段,我们可以相对而言较为自如地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从更深处看,加强大学语文教育正与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的现代大学教育观念相适应。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由终身教育向阶段教育转型,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复合型知识结构、广泛适应能力的人才。这就使得大学教育更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以文史哲为基础的人文教育,明确大学教育的目标是“育人”而不是“制器”,培养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内在的、作用于一生的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素质是人文素质的核心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素质之一。大学语文教育毫无疑问应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语文素养”是一个多维性、综合性目标,通往这个理想境界,就需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思想影响、情感感染等多渠道、多层次,理性与感性、显性与隐性、功用性与非功用性等多种因素综合发挥作用。将如此重任压给“大学语文”这一门在多数高校中通常只有30多个课时的课程显然是不现实的。加强大学阶段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多管齐下、综合行动,形成一个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由核心课程为中心,层层扩展、辐射的教学体系。

    二、加强大学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加强语文核心课程建设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对大学语文教育起着核心作用的课程,作为非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它具有强制性;作为公共基础课,它具有普遍性。“语文”中包孕的有的是显而易见的知识和技能,有的是深潜蕴藉的智慧、情感、品位和修养;有的方面可以直接传授和有效训练,有的方面只能是“润物细无声”地传递、濡染和影响。大学阶段,提高人文素养为要务,提高非文学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亦不可忽视。而在课时极为有限的《大学语文》一门课中追求工具性、审美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兼顾技能训练与素质养成,言易行难。分设《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两门必修性质的全校性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多维语文素养”方面彼此联系,又各有侧重,效果更为理想。

    《大学语文》是以文学教育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课。之所以将“语文”之“文”放在文学上,基于如下原因:(1)人文学科包括哲学、宗教学、美学、历史、文学、艺术、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文学是其中的大宗,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融性也非常突出。中国有文史哲合一的大语文传统,文学教育往往就是广义的文化教育。“文学”概念有很大的弹性,先秦诸子散文、《史记》等既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杰出的哲学、伦理学、史学著作。西方也有类似现象,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罗素、丘吉尔的作品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即使是“纯文学”作品,也具有开放性,往往体现了多学科知识背景。文学是人学,她通过语言的力量帮助读者感知和体验人生,引发人们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对历史、现实、未来的思索,唤起对美好的人性的向往和追求。因此文学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极佳的入口。(2)除了具有人文学科共有的人文精神,文学因其特有的审美本质属性,在人文学科中独树一帜。大学中所设立的历史、哲学及其思想品德等课程主要是在理性思想的层面影响学生,而文学课程在情感、美感方面的影响力不可替代。文学教育绝不只是“知识教育”,文学阅读是一个借助文字以心灵感受、体验的过程,文学带给人的心灵震撼、审美快感远不是一般理性知识的获取所能达到的。在现今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的社会里,人们的情感趋于冷漠,对美的感悟变得迟钝,学生们直接面对、品读文学作品的能力相当薄弱。而对人的成长来说,理想启迪和情感培养同样重要,缺少丰富情感、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的人绝不是健全的人,丧失了感情、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民族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3)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文学作品作为语言的艺术,无疑为各民族书面语言作品的精粹。文学阅读也是感受语言的表现力、领略语言之美、学习语言表达技巧的过程。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必须选择经过时间筛选具有原创性和超越性的经典之作,必须选择文质俱美的美文佳作;贯彻本民族、古典为主,兼顾外国、现代的原则。台湾著名作家、翻译家余光中先生一直强调中国文学有两个传统,一个是诗经以来的大传统,一个是五四以来的小传统。[5]对大传统,我们要传承弘扬,从先秦至清代的古典文学经典作品是汉语言文学魅力的活水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毫无疑问应该成为教学主体内容。尤其要克服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退避的情绪,使他们在学习中发现民族文化之源、领悟母语中的文化之美,增强对母语的自豪感和责任心,保证民族文化延续不会出现断层。现代文学从内在精神到语言表述都具有现代性,容易使学生产生亲近感,这个小传统也不应被忽视。在大学语文课中还应该为外国文学名著汉译留下一席之地。首先,我们热爱民族文学、传统文化,但不能局限于“国粹”的框架。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中蕴涵了许多宝贵的人文精神资源,要教育学生具备兼容并蓄的胸怀,广泛接触不同民族文化,善于吸纳多元文化的精华。对传统文化恒久价值的认识也需要放在一个开阔的背景之上,在多元文化的比较中,我们会更深入地认识祖国文化悠久传统中富有人文精神的普世价值、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其次,我们今天所说的外国文学,主要是指以翻译形态存在的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翻译的中介来实现的,中国现代文学在形成过程中,从文学思想内容到文学形式都深受被大量译入的外国文学的影响。钱钟书先生说过:不懂外国文学,就不能触摸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底蕴。[6]当代作家余华、王小波都谈到翻译文学对现代汉语建设及自己创作的巨大影响。余华说:“我一直认为,对中国新汉语的建设与发展的贡献首先应归功于那些翻译家们,他们在汉语与外语之间找到了一条中间道路,既用汉语传达了域外作品的神韵又同时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性……”。[7]王小波说自己从翻译作品中体会到了现代汉语的优美,以老一辈翻译家的译文为自己创作实践的指导。[8]语文课程中所学的外国文学经典是原语的汉语译文,是优秀的翻译家对杰出的外国文学名著的出色的汉语表述,是站在汉语和中国文学立场上对外国文学的一种理解,汉译本身就是汉语写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将世界性和时代性元素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古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观照,看到如余光中所言的中国文学大传统主流与小传统支流及外国文学支流之间“互为起落”的景象,能将学生带入更辽阔的精神天地。

    针对非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教育当然有别于中文系系统、专业的文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文学经典名作赏析,挖掘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凸现文学经典对正处于价值观重要形成时期的大学生精神上所起的净化、滋养作用,使他们懂得如何在精神上成人,追寻生命的终极价值,关切现实世界和人类命运,拥有健康、丰富、充盈的内心世界,能够在世俗人生中“诗意地栖息”。不仅他们的生命体验、情感深度会在审美化的文学阅读中拓宽、加深,他们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也会在这个欣赏和体认过程中相应地得到提高。

    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在题为《大学校园里的“文学”》的演讲中谈到,大学的文学教育并非是培养作家,而是帮助大学生“成为学识丰富、趣味广泛的‘作者’,具有很好的文类意识与表达能力,能写一手雅致的白话文”。[9]不过大学语文所着重的文学教育通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是间接的,《应用写作》对于学生写作的指导则是直接的。《大学语文》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指向的是人的精神世界,不可避免地有“务虚”的一面;《应用写作》则是一门着眼于交际实用功能的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以训练学生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更强调“务实”。人文素养靠的是“养成”,无法“灌输”也难以“训练”,而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写作能力的提高,多少可以通过训练性的课程去进行。对于学习进入了新阶段并且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应用写作能力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大学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10]目前学生在应用写作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语文素养和写作基本技能方面有欠缺,写出的文章表意不清、逻辑混乱、文理不通、错字频出;缺少文体意识,对实用性强的应用文写作较为陌生,写作目的性不强,常用文艺之笔去写实用性很强的文章,不能有效表达。在教学中,应确定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传授结合技能训练的原则,着力于“两加强”:一是加强立意命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写作基本功训练,着重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以期解决写作的根本性问题;二是加强实践环节,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动脑、动嘴、动笔,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可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大量的阅读材料,供分析的实例,诸如范文、病文,还有众多训练题型,加强师生互动,以此培养学生知识素养,增加写作借鉴,训练写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务必重视“练习”环节,作业设计上尽量多样化:有发挥学生个性的自由写作,有要求规范的应用写作(如将不限文体的《我的职业理想》与应用文《求职信》对照起来写作);有当堂限时的写作(如简单事由的“请示”写作),有课后综合性作业(如在班级座谈会后根据会议记录整理出“会议纪要”);有要求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也有要求集体合作完成的成果;有书面文稿的写作,也有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演讲比赛;有课堂讨论,有学生互评互改、教师点评指导。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作为一门语文类公共基础课,应用写作课应该“重基础,重通用”,着力解决写作基础和公文、事务文书、日常应用文等通用文书写作的问题。一方面,解决基础性、根本性问题,使得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准确规范、简明扼要、切实有效地表达;另一方面,专业文书和专业学术论文的写作,专业性强,写作课不可能解决专业科研能力的问题,与其让语文教师“隔靴搔痒”地做些浮皮潦草的指教,不如交与专业教师细致指导,后者的效果更佳。

    这两门核心课周课时为2-3课时,开设时间各自不少于一学期。可以在低年级相继开设,也可以合称为《大学语文》课,但必须由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两个部分组成。

    (二)构建多样化、有序化的语文类选修课体系

    公共选修课是核心课程的拓展、深化,为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需求、加强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大平台。语言文学类选修课作为基础课的后续课程,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选择、主动学习、深入学习的空间,是语文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不少高校都存在选修课开设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全盘的规划,较为零散杂乱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考虑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师资力量等诸因素,构建多样化、有序化的选修课体系。多样化体现了语文课程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多样选择的需求;有序化体现均衡发展的特点,让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功能都得到注重,语文素养、能力提高的诸方面都被顾及。

    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根据核心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展,形成有明确教学目标、相对独立的系列,每一系列又包含相应的课程。可考虑设置以下系列及课程:

    1.文化素养类

    这类课程注重文化性,可能与人文学院其他专业领域有交叉。如《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与儒学》、《〈庄子〉导读》、《先秦诸子思想述评》、《〈史记〉与中国历史典籍》、《中外文化名著导读》、《中西文化比较》、《京味文化》(有选择性的地方民俗文化介绍)等。

    2.文学鉴赏类

    文学通史、断代史、文体发展史、名家名作介绍赏析、中西文学比较等。如《唐诗赏析》、《唐宋词鉴赏》、《〈红楼梦〉赏读》、《鲁迅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小说作品选读》、《中国现代诗歌赏析》、《西方文学发展概观》、《西方小说名家名作》、《中西文学交流史》、《中西诗歌比较》等。

    3.文艺审美类

    文艺美学及各种艺术类型的理论、历史发展等介绍。如《美学基础》、《文学概论》、《戏剧艺术》、《影视赏析》、《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等。

    4.语言应用类

    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如《演讲与辩论》、《口头表达技巧》、《申论写作》、《新闻写作》、《现代文秘写作》、《财经文书写作》等。

    这些课程既弥补了大学语文基础性核心课程在教学内容和学术深度上的不足,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审美趋向、知识需求,使大学语文的教学进入到纵深领域。可根据不同专业,对学生做出限制选修和任意选修的相应要求,但必须提出选修课的基本量要求。

    (三)建设课内外一体化的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的、有效的手段,但不是全部。首先课堂教学课时之少与欲达成目的之多形成尖锐矛盾;其次,语文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期待一两门课“速战速决”。大学语文教育固然需要课内系统有序的学习,也需要向广阔的课外空间和整个大学时期延伸。因此,我们要建设课内外一体化的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环境。

    语文是学习母语的课程,我们生活在母语环境中,语文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学习途径也处处可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倡导“大语文”的教育理念,即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课外语文教育、社会生活语文学习开拓、延展。[11]《语文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们要大力开发和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把课堂与校园、互联网、社会联系起来,向课堂外拓展延伸,使学生在开阔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实践里学习和运用语言,置身于将知识向素养、能力转化的积极的、动态的过程中。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教学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

    1.开设人文讲座和论坛。定期与不定期的、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和论坛的设立,能够深化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是大学教育的一个特色标志。邀请学有所长的学者名师开设语言文学类专题讲座,应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2.鼓励学生将学习语文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基础性特性,使得学习者在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到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能涉及语文学习。拿写作来说,思维与写作之间存在着共生的关系,思维能力是写作能力中的关键能力。而思维的训练是大学中任何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写作者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足够的知识储备,每门课都在参与这个建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里任何课其实都是写作课程,大学学习是一个不间断的写作训练过程,要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学习写作。除了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合作,教师还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教学的合力。比如说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请国家行政机关文秘人员、学生所学专业的专业教师进行相关部分教学,可以有不错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建设本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网,就是建立起一个开展大学语文教育的阵地。网站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随时都可以上网浏览、参阅教师的课程讲义、教学课件、课堂视频、课堂研讨题、讲座和论坛的文字和图像资料、推荐的参考书目、作品阅读库及按主题分类的研究资料库。可以提供相关链接,帮助学生有效利用校外各种学习资源。网站提供了师生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在网上布置和指导作业,答疑解难,与学生进行交流,或展开师生间的讨论。学生在网上提交作业,可以向教师发问,发表自己对课堂教学及语文教学的看法。网站还提供了学生的原创天地,学生会在这种自由表达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参与、深究的兴趣。课程网提供教学资源,实行教学管理,推动师生交流,拓展了有限的课堂教学空间,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

    4.加强对校园内学生读书报告会、征文比赛、演讲赛、辩论赛、办刊办报、课外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活动的组织、参与和指导。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检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能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加强大学语文教育不仅是要解决眼下大学生语文能力存在不足的“燃眉之急”,更需要激发大学生对母语的热爱,在对语文的学习中体味人文之美,吸收精神营养,促使他们将母语的学习当作不断受益的终身的事业。毫不夸张地说,对民族语文的轻视会导致民族文化素质的降低,而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语文素质的提高,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会起到不可小觑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大学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制定出科学的大学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以带动、指导教材建设、师资配备、教法改革、考核评测等一系列工作。大学语文的改革和建设,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需要更多的学者和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通力合作。加强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A].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158.
  [3]李爱华.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N].科学时报,2007-01-30(B4).
  [4]谭彦德.《大学人文读本》取代《大学语文》? [N].中华读书报,2002-12-04.
  [5]何晴.诗意人生——著名文学家余光中教授访谈录[N].中国文化报,2002-05-29(1).
  [6]高玉.文学翻译研究与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吴元迈先生访谈录[J].外国文学研究,2005,(1):6.
  [7]余华,潘凯雄.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J].作家,1996,(3):6.
  [8]王小波.王小波小说全集(青铜时代)[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
  [9]陈平原.还有位老朋友,值得你前去拜访——大学校园里的“文学”[N]. 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1-29(研究版).
  [10]叶圣陶.作文要道[J].写作,1981,(5).
  [11]张孝纯.“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J].天津教育,1993,(6).

  [责任编辑 唐 音]

    [作者简介]朱琳(1962-),女,浙江宁波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外国文学、应用写作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264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