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俞水生:《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明确
【时间:2009/11/13 】 【来源: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网 2009年5月7日 】 【作者: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文社科部 俞水生】 【已经浏览3525 次】

    [摘要] 教学的起点是从教学目标的制订开始的。目前全国各高校所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总体状况不甚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该课程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过于宽泛导致理解不一有关,究竟是侧重人文性还是工具性一直莫衷一是。要改变这种状况,应从明确教学目标着手来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 教学目标 人文性 工具性

    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具有意识性和目的性。与人的其他活动相比,教学活动是一种目的性更强的活动,开展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首先都必须得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即指教学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行为结果,换言之,教学目标就是对教学活动必须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出的某种规定或设想。当然,教学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既可以是一门课程的目标,也可以是一个教学单元或一节课的目标。但不管是一门课程还是一个单元或一节课,都必须先有预期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去实施。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订是第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教学目标不光是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结果的测量、评价提供依据,而且主要是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以及组织形式提供指导。例如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教师一般主要采用讲授法;如果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的经验,教师应考虑选择采用探讨式的教学法。可见,离开教学目标,孤立地区分教学方法的优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性质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明确提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提法无疑是非常大胆和富有新意的,它标志着基础语文教育在探索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方面,终于迈出了重要一步。至此,纷扰多年的对于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也得以暂时划上一个句号。然而在高等教育中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性质,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国家标准,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这种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比中学层次要高,应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目标,通过教学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是主张大学语文课程主要应培养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就业市场日益激烈竞争的需要。究其实质,不难发现,这两种观点实际上仍旧是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上产生的争论。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就其二者关系来说,无疑是一个互为依存又互为促进的整体。自然,我们不能因为强调突出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很难说,一个文化素养不高的人,他的阅读、欣赏和写作能力会很高;同样,也不能说阅读、欣赏和写作能力很强的人,与他的人文素养毫无关系,但是它们两者毕竟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

    在目前全国各高校所开设的语文课程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大学语文》,但从总体状况来看,尽管学生们的母语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亟待提高,而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不少地方,这门课程实际上已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状态。我们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该课程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过于宽泛导致人们理解不一有关。自1978年恢复开设《大学语文》以来,在教学目标制订上,一直坚持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如有变化的话,也仅是二者侧重点不同而已。我们以权威的新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暨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全日制高校重点教材《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第九版)为例,其前言再次重申:“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当然仍要注意,但不断渐进,进一步还得讲究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

    很明显,在讲究兼顾的同时,人文性还是高于工具性的。正是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规定下,人们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产生不少问题和困惑。据笔者所知,现在各高校,《大学语文》一般是开设一学期,一周也只是两、三节课,如果着重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扩大文学知识面出发,就应多突出文学史常识、文学理论等知识性的教学;如果从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和写作能力来说,则应多突出作家作品、文体写作技巧和规律等方面的教学,两者必居其一。如果两者并重,采取平均的方式来安排教学,必然是两个方面都不得其所,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一番,收效甚微。我们在过去教学实践中也曾尝试过二者并重,结果是哪一个方面也没有“重”起来。因此,只能采取兼顾二者突出一个方面的办法,即突出学生的阅读、欣赏和写作能力这一面,而又尽量注意兼顾人文素养方面。

    我们学校是一所培养外经贸高级商务人才的院校,《大学语文》一直是我校一年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以前,我校主要对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并辅之以其他人文选修课,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我们感到,《大学语文》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通过教学,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文学知识,提高文学修养和语言文字的表述及阅读理解能力,但这种了解和提高是渐进式的和全方位的,需要有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而并非是立竿见影的。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一致,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也不相同,有关领导和用人单位的期望又有差别,这门课在教学中向来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教学改革的宏观角度来看,加强语文教学对外经贸院校学生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首先,外经贸专业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需要加强语文教学。外经贸院校毕业的学生将来大多要从事涉外经济贸易活动,必须具备较高的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在当今竞争性非常激烈而又复杂的国际商务领域中,涉外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外经贸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民族文化素质。只有民族文化素质优良的人,才可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崇高的爱国思想。如果外经贸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素养不高,即使掌握了较高的外经贸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也不能算合格。其次,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来看,加强语文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外经贸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中他们需要熟练运用母语进行各种外经贸业务活动,如选择市场、物色客户需要撰写商情调研;洽谈生意需要使用各种函电;研讨商务工作需要写可行性报告、活动分析报告;推销商品需要写商品说明书或广告词;仲裁活动需要写申请书、答辩书,甚至平常迎来送往也需要写请柬、致欢迎词、欢送词等等。可见,外经贸从业人员没有坚实的语文基础是很难胜任这些工作的。

    我们遇到的问题和感到的困惑是,既然语文教学如此重要,可为什么总是不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呢?这或许正是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过于宽泛不够明确有关。试想要在短短一个学期几十课时的教学中,既要突出提高学生的品格素养与人文精神的“总目标”,又要兼顾语言文字的表述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要达到这样的平衡,对一般教师而言,其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其要求也似乎是太高了。为此,我们感到有必要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制订进行反思和调整,使之更为明确和具体,以便能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教学目标理解上不明确,导致各院校之间教学要求不统一,教材五花八门,教学方法上也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教师把《大学语文》作为对中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的“补课”,有的把它上成了文学作品欣赏课,有的则上成汉语知识课,还有一些甚至更为极端的做法。毋庸讳言,在大多数高校,这门课现正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学生不耐烦学,教师也很少愿意化全部精力去认真钻研教学。为了弥补这种状况,我们过去曾开设“外经贸业务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是常用行政公文和外经贸业务文书,主要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后来课时压缩,由原来的必修改为选修(半个学期),时间紧凑,教学主要采用理论介绍,范文示例以及课堂练习相结合的办法,由于缺乏真实的写作情景,又没有考试压力,学生往往不大重视,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而且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常用文体,并不涉及到阅读、表达等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虽然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各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参与到写作活动中,但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教学的起点是从教学目标的制订开始的。正是基于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以及教学方法上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情况,我们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从明确教学目标着手来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048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