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大学语文营养不良?
【时间:2009/8/29 】 【来源:钱江晚报 2003-4-2 】 【作者: 本报记者 梁建伟】 【已经浏览5466 次】

  本报讯 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的校园里,随处可见捧着书本学习的大学生。他们手中的书,有英语、法律、心理学的,就是没见到大学语文课本。一位物理专业的大二学生说,他们的语文课本只在课堂上拿出来应付老师,“中学里就学过的课文,现在仍在大学语文里出现,真是乏味。”
                           
  这位学生的看法,说出了许多大学生的心声。一位化学系的学生给我看了他们的语文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名家的优秀作品选,十几年一贯制。“这些作品,比如古代的《左传》、近代鲁迅的作品,我们早学过了,到大学里还要炒冷饭。”在理工科学生中,认为“学哲学太空,学历史太死,学文学太浅”的学生很普遍。大学语文的标准是什么因素导致大学的语文教材如此没有吸引力呢?专家认为,我们现在的“大学语文”,基本上是20年前的内容,只是在某些地方对篇目做细微的变动,其教法,也是高中的延续,不符合大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口味。
                           
  大学语文篇目的选择,以什么为标准呢?一般认为,“文学经典”是大学语文的一个主要标准,比如《左传》、《史记》等,都是跳不过去的东西。对于新出现的“经典”,现在的大学语文,往往忽视了,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讨论,可不可以把《大话西游》编进大学语文课本。赞成者认为,《大话西游》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倾向,它里面的许多东西,值得探究;反对者的理由是,《大话西游》是不是一部文学经典还值得商榷,在他们看来,这部大学生百看不厌的作品,只是年轻人的一个阶段性文化现象。新的有益探索不管怎样,对目前大学语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已经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重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夏中义教授认为,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缺失已久,体现在语文教材上,就是对大学生“精神成人”的资源稀缺。他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从人与自我、与国家、与世界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精神成人”提供了“食粮”。这套读本,教的成分几乎不存在。
                           
  浙江文艺出版社也准备出《大学语文》教材,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肖瑞峰教授参加了这本书的主编工作。肖瑞峰和其他主编的选材思路,在这本书里得到很好的体现。这本书吸收了传统大学语文“文学经典”的优势,但有了新的内容,比如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的作品,香港经济学家林行止的经济学随笔,被编入书本。“让老师好教,让学生乐于学,这是此书的出发点。”该书的责任编辑夏烈这样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458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