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罗湘明:论高校语文教学实质
【时间:2009/7/15 】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7月 】 【作者: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罗湘明】 【已经浏览2765 次】

    摘要  思考、理清高校语文教学的实质性问题,对深化高校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构建21世纪的高校语文教学很有必要。
    关键词  高校语文;教学;实质

    一、工具性与基础性问题

    工具性与基础性问题是高校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关系到教师要干什么。教师应明确语文的性质是什么,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那么,语文的性质是什么呢?语文是工具。何谓工具?从内容看,语文是学习祖国语言(即“民族共同语”或“母语”)以及包涵在祖国语言里面的各学科知识,同时运用祖国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综合工具。从实践看,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存储、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首先,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依靠语言、文字来表达(绘画、音乐、舞蹈除外),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材料来进行思维和表达,所以,语言又是信息、文化的载体。其次,交际离不开语言。交际依靠语言作为载体存储、传递信息(不管口头交际或是书面交际)。离开了语言,人类存储、传递信息的行为和过程便无法进行也无法揭示。因为,交际是一方表达,另一方理解(即“输出”和“吸收”)的过程。“表达”和“理解”都是以语言为媒介,即使是人机交际,也是通过“文本”(语言的符号串)来进行信息的处理。从目的看,语言的生成、表达、理解、处理尽管受到交际者自身的知识、教养、性格、心理素质、临时心绪的制约,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交际,“其实质就是交流对现实的认识”,[1]正因为如此,新制订的高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说,还是人机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一个人如果不正确掌握语文这一工具,那么,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会创造便成为一句空话。据此,高校语文教学的定位就是强调工具性,即提高读写水平,讲究人文性,把语文作为一种基础素养来培育。

    何谓基础?从源流看,祖国语言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负载着民族的思想和精神,反映着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从生活看,语文是传递知识、吸收知识的最重要的工具,没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一切学习活动都难以进行。从技能看,运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书,熟习语言文字的习惯法则,看懂各种各样的图书报刊,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见解以至掌握参考、比较、演绎、归纳等等技能,都以语文为基础。“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2]缺乏这种能力,工作生活就失去基础。这就说明,语文用于思维,用于交际,用于承载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基础性”。“基础性”存在于学习,存在于生活,存在于实践,存在于创造。离开了学习、生活、实践、创造,语文这一“综合工具”的价值,就无从体现,人使用这一“综合工具”的技能就无法提高。说到底,高校语文教学的精力“应集中在全面提高语文工具的学习和使用效率上。”[3]据此,高校语文教学更应立足于语文这一工具的“综合性”和“基础性”。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问题

    根据哲学史分析,科学与人文原本是统一的;从科学史分析,科学的现代演进,使科学和人文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方法上,两者都是日益渗透以至难以区分的。尽管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互相指责,彼此论争从未间断,如霍根宣布《科学的终结》,索克尔视人文研究为“泡沫艺术”,等等。但事实上,科学与人文只是在理论的逻辑结构和方法的认识结构上有所不同,只要从实践意义的高度上去思索,我们便不难发现,它们有着普遍性的特征:一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预见性、解释性;二是都存在道德价值观问题;三是其目的和旨归都是为了洞悉、改造世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据此,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便成为可能。

    近几年的高校语文界,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论争也此起彼伏,胜负难分,原因在于未能准确把握高校语文是思维、交际的工具,也是表达思想和精神的工具。人的思维和交际,无不自然流露出思想和精神,故“思想、语言、文字,三样其实是一样”[4]的,它们共同反映了语文的本质,使得人们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科学的、人文的素养也成为可能。事实上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经验文化的结晶,渗透在语文里面的无不包容科学的、文化的、艺术的、军事的、医学的、宗教的、哲学的等等人类把握世界的方法方式,无不蕴含着经验的、幻想的、逻辑的、直觉的、价值的、审美的、信仰的、理想的等等人类认识世界所产生的理智和情感。正如N·库珀指出的:“每一种人类的努力,每一种活动,每一种艺术,每一种科学,都是人类和世界之间的一种独特联系的产。”[5]就像《资本论》的诞生一样,它是马克思结合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的辉煌成果。《资本论》既是一部科学技术史,也是一部精神文明史,如果马克思不懂数学和自然科学,也就难于完成《资本论》,也不可能成为划时代的伟大思想家。这充分证明,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科学地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这一工具,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语文学习与应用中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如面对当代电脑技术、克隆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等高新科技,高科技犯罪、生态环境变劣、核战争威胁等也接踵而来的现实,让人既获得了对科学的进一步认识,也正视了科学技术与道德价值不可分离的事实,从而认识到科学技术与道德价值有机结合的重要性、迫切性,这实际上便是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问题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这是教育发展在世纪之交显示出来的最重要特征。但是,如何根据学科教育的特点,实施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是一个理论和经验都十分贫乏的问题。

    尽管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创新和实践的民族,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只重知识,不重实践;只重模仿,不重创新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禁锢、束缚着人的思维和行为,百年的语文教育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不管是“读经”,习“中国文字”,还是学“中国文学”,抑或习“国文”、“国语”、“语文”,都只注重知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尽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听、说、读、写并重,但仍没有脱出“知识型”的窠臼。十年动乱期间,语文的学科特点被抹煞,语文教育成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工具,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甚至出现取消语文课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强调“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却被“应试教育”所干扰,以至始终未能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纳入教学的具体内容。这一不争的事实表明,长期的高校语文教育,忽视了教育就是培养“新人”、创造“新人”的根本目的,因而也就忽视了现代教育需要创造性问题。探索创造性规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是现代教育的最基本、最紧迫的任务。

    高校语文是实践的基础、创新的基础,因此,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优越的条件。第一,语文是知识、经验、文化的信息载体,人们可以以此充实、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实践本质和人的智慧,人的主体能力的丰富和深化;第二,语文的思维、交际属性,最能促进人的意识、思维、个性、品德的快速成熟,使人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力、智力、创造力得以不断的更新和再生;第三,语文与一切现代信息技术和发展紧密相关,最能引发人的创造本质的飞跃,提高人的重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人向实践、创新的方向迅速发展;第四,语文是学习、生存、发展、创造的基础,最能促进人的经济、政治、意识、文化、心理结构的不断完善,最有利于人的自我实践、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可见,语文的“基础优势”和“本质力量”最能促进人的能力、智力、创造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在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接受前人经验与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与自己的终身发展结合起来,引发、激励学生实践、创造的机能,使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创造个性充分发挥,是高校语文素质教育和#$世纪高校语文教学的最佳突破口和必然选择。

    教育是教师的教学创新和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创新和实践活动。因此,高校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实践品质:开放性、自主性、自创性,敢于向问题挑战,勇于投身火热的生活实践,积累丰富的生活体验,把活生生的生活知识植入自身的知识经验体系,从而赋予知识以“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徐通锵.语言论[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 陈日亮.不要动摇语文的工具性[J].全国中语会第七届年会交流论文.1999.
    [4]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 (英)N.库珀.哲学艺术[J].哲学译丛1992.(3)

    责任编辑:宁沈生

    作者简介 罗湘明(1972-),男,湖南祁东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0753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