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陈永琳等:从一道高考语文试题看母语危机及对语文教学的一点反思
【时间:2009/7/15 】 【来源:教育科学论坛 2007年第9期 】 【作者: 陈永琳 王雪松】 【已经浏览3290 次】

    本人有幸参加了湖北省2007年高考语文阅卷,主要评阅现代文阅读的第十九题,要求总结女主人公形象和文章主旨。文章本身不难,分值不过4分。大意是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语言富有生活情趣,地方色彩鲜明。男青年认为女青年“灵性”,女青年却说男青年是个“鳖熊”,在搅动了男青年的情绪后,继而说道“灵性人是鳖熊的奴”,一语道破爱情的谜,文章也就悠然而止。

    早听说现代文阅读是拉开分差的一个重要题型,但我所惊诧的不是分差,而是当代高中生在答题中表现出来的对母语的生分,审美能力的孱弱和人文精神的缺失。难道母语的危机已经到来?!

    看看那些千奇百怪的答案,初始是好笑,继而是沉重,最后是痛心。有从女权主义着眼的,如“文章主旨意在说明女人,到底是女人,为了爱情,甘心做奴”;有从反封建,反迷信角度阐释的,如“说明农村迷信封建,男女青年深受其害”;有人则带着反思的口吻“落后的方式未必不能带来好的爱情”;有人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有时还须听老人家的话”;有人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看出悲剧意味,如“二人的悲剧乃是以老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对农民的压迫,对人性的摧残”;有人从意识形态上判定“本文主旨说明在封建迷信统治下的男女青年对党领导的新农村的向往”;更有甚者,从“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这句话竟然联想到和谐社会、生态平衡上,“说明了人要和动物和谐共处”。……

    文学是人学,是语言的艺术,它集中体现了母语(汉语)诗性魅力,对人性有时更要从审美角度评判,而不是以单一的价值判断为准绳。上述答案有一定的取巧性——也就是说这些答案的表述本身没有问题,但实际上脱离了文学文本,离开了语言本身的审美性,有弃本逐末之嫌。

    呜呼,如果说上述的答案是把诗性文章肆意肢解曲解,让人忍俊不禁的话,那么,错别字、网络用语的混杂,更让人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纯朴”写成“纯普”,“漂亮”写成“飘亮”,“靓丽”写成“倩丽”,“朴实”写成“朴时”,“青睐”写成“青赖”,“无奈”也写成“无赖”,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有人干脆用拼音代替,都是高中生了,亏他想得出。有人写进:“女孩太傻,竞然会喜欢一个鳖熊。”有人认为:“人呆笨点,也未尝不是好事;有时美女就青睐这种人。”最离谱的是,有考生写道:“本文表现了男青年的心情——爽,因为他钓到了一漂亮MM”,让人如鲠在喉。

    难道说我们齐齐跨进了后现代?拼贴、戏仿、变形、夸张、恶搞、消解崇高、颠覆意义一齐在高考答卷上狂欢!高考无疑是人生的一道关口,考生不仅是在做一份答卷,更是在展示一种人生。倘若,这就是一份人生答卷的话,我亦将无语。

    鉴于此,不得不让人佩服作文的命题者,提出“母语”这个话题。仿佛有先见之明似的。

    其实,这不是汉语面临的第一次危机。早在五四时期,现代一批文学家,思想家猛烈地攻击文言文,甚至要求取消汉字,采用罗马字母,比如钱玄同、刘半农,甚至鲁迅也有过这方面基金言论。但在当时这只是一种策略选择,促使了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转换。汉语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完成了自己的涅槃。

    我们的母语是汉语,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一种语言。五千年的文明史得以延续,不因战乱频仍、政权更迭,天灾人祸而消亡,汉语,特别是汉字功不可没。汉字基本上属于表意文字,纵然五湖四海、千人百腔,但汉字的意核让民族有一种内聚力,套用一句文学用语,可谓“形散神聚”。

    语言应该是工具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作为一种超越了个体话语的系统,具有整体性、稳定性、自足性,又有一定的开放性。居于表层的是交际功能,渗透其内的是文化、思维、价值模式。只不过后者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即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植根于我们的血液、基因里。然而,从阅卷中,我却看到对母语的迷狂和背离,这种潜在的基因变异带来的是福,是祸?想想真是可怕。

    汉语是一种诗性语言,讲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效果。然而上述千奇百怪的答案并非是这句话的注脚,却像歧路仿徨的诳语。可以说,这些答案反映了答题者对母语的“陌生”,用王国维的话来说,是一种“隔”,一种透露着嘲讽的隔膜。现代农村是什么样的状况,恐怕不是被“超女”、“好男儿”充塞头脑的某些高中生特别是一些城市孩子能想象出来的。乡村不存在于他们的视界中,恐怕还定格在历史书的描述中,停留在白毛女时代。这好比林语堂在海外遭遇的尴尬提问,很多外国人脑中的中国人仍然是留辫子、穿马褂、长衫的古人。如果说外国与中国的时空距离,文化差异导致了对中国的误会、偏见,那么生于斯长于斯的高中生,到底迷失在哪吧呢?就拿上面那句使用“MM”一词的答案来说吧,“MM”是美眉(美女)之意,流行于网络,而网络总是和时尚、流行联系在一起的,试问能从“MM”上联想到乡村少女的羞涩、纯朴吗?这不仅是对语言情境的误读,更是对社会情境的误置,面对肆意站污母语的这种情况,我愤怒痛心。

    当今的时代,信息在爆炸,知识更新加速,我们为了“融入”,为了“接轨”,就要学习外国语言,这没有错。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充当的是文化的使者,而不是某种“文化”的奴隶。鲁迅为了给闭塞保守的老大中国吹来现代文明之风,曾经提倡“拿来主义”,但这是建立在民族平等、为我所用的基础上的,而对于那种说两句洋文、穿马甲、戴领结、自以为比洋人低一等、比国人高一等的“西崽相”,是深恶痛绝的。再看看那些经过欧风美雨洗礼,西学底子很厚的大学者,辜鸿铭、钱钟书、吴宓等人无不回归到自己的母语,因为这是他们的根,也是我们的根。无根的花会枯萎,无根的人会迷失。“邯郸学步”的教训,古人早已警示。

    前不久,韩国、日本都掀起了去汉化运动,尽量将本国语言中的汉语剔除。我们似乎颇有微词,但抛开狭隘的民族主义,采取换位思考的话,就不难发现,他们所做的正是净化自己母语的努力。事实上,当我们迷日追韩的时候,他们却是坚定地固守本国传统,记得有哲人说过,文化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丧失了本国、本民族的特色,不过是别人蹩脚翻版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坚守母语,净化母语,意义重大。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是学习母语,运用母语的主渠道。但语文学科是什么性质?对它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的不同。语文可以说有三种理解——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也可以说这是三个层次,高中语文作为中等母语的教学,应该以语言文学为主导,以语言文字为基础,以语言文化为扩充点。人文精神应是整个母语教学中的重点。然而从复习备考的各种“宝典”、“秘笈”来看,人文精神的熏陶早已沦为人文知识的灌输与识记,前者是魂,是灵魂鲜活的精气神;后者是壳,是板滞沉闷的肉身。为了高考,我看到一群高中生拖着沉重的肉身在面无表情地挤独木桥。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否有买椟还珠之嫌?

    1.从教师这方面来说,教师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健。

    华东师大的徐中玉教授在《南方周末》撰文指出,现在学生不喜欢语文,跟教师有很大关系,怎么提高教师素质,把课讲得优美动听,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而我们的许多老师,上课喜欢“一言堂”,从头讲到尾,程式化、模式化严重。还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因为这部分可操作性强。还有些老师,把语文课变成了思想观念课,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在社会大环境中,教师的压力大、待遇低,很多老师的心态变得浮躁,厌教情绪严重。于是不太重视个人文学修养的提高,积淀太少,表达出来的东西自然干瘪无味。就拿《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来说,许多老师教了十几年,依然是老套路、旧思想,从来没关注过目前对该文解读的五种版本,跟时代的学术前沿严重脱节,如此,怎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没兴趣。

    2.从语文学科的整体教学教法,乃至语文教学观来说,还存在很多位得商榷的地方。

    华东师大的潘文国教授指出:“学母语跟学外语是两回事,一百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汉语当做外语来教,这是造成语文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主要做两件事:识字,做文章。学习西方的语言学后,强调语言分析、语法分析,现在回头来看,这些对母语学习来讲基本没用。”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各国的母语教育,会发现他们几乎不讲语法。例如英国人编的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量大得不得了,大量的文选、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各种文体都有。他们只是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才会去关注语法。中国两千年的母语教育重视的是修辞教育,而不是语法教育,而我们一百年来,在接触西方语言的同时,误以为语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与其对中国人讲大量的汉语语法,还不如把时间花在欣赏文字和语言本身的技巧上。语法是教外国人的东西,对于母语,它到底有多大的用武之地?西方传统注重口语,中国则侧重书面语。我们学习西方语言学,没有研究它语言学的精神,而是模仿表面的东西。有些人过于注重语法,反而变得不会说话写文章了。

    3.从有些学生态度来看,语文几乎成了“鸡肋”。

    尽管语、数、外一直都是三大主课,但目前学生普遍对语文轻视。一是误以为母语是不学就会的。当然口语可以自然习得,但汉语还包括汉字、汉字的书写、书面语……这些不学是不会的。另外,语文和其他学科相比,并不能立即转化为物质利益,属于那种投资大、见效慢、精神提升大于物质所得的学科。有人就戏称学语文的人为“万金油”——在哪都可用一用,但都用不好。从工作、就业上考虑,语文显然是一个弱势专业。故而,学生也不愿意在语文学习上花功夫。所以他们喜欢做选择题,喜欢用排除法和推理,却普遍在作文和现代文阅读上无所适从。因为这些题型更考察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受。在高考中,语文只是得分的权宜之计。不少学生在考上理科院校后,奔走相告,庆幸从此摆脱语文了。一个一类大学的本科生告诉我,他们的大学语文考试的作文要求3O0字即可。这是极可悲的事。

    4.学校和社会也对语文教学发生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由于高中学习生活很紧张,学生鲜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即使在课堂上也不能有太多的时间来自由讨论。那么学生的语文学习只是与课本挂钩,人文精神只是停留在纸上,不能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教学与生活成为“两层皮”,失去对生活的指导和结合,语文教学表现为只是知识量的积累,而少有质的飞跃。

    对此,学校有学校的苦衷,高考是指挥棒。的确,在大多数学校,高考成绩是衡量办学水平的硬指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经过这多年的讨论,很多人不是不明白,只是如何把素质和应试都抓好,是一件很犯踌躇的事。据说,在这次语文考试中,很多学校普遍反映没有考好,原因之一就在于题目太活了,跟平时的训练相去甚远。反过来看,我们的平时训练是否太死板?

    考试本身没有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一块试金石。也不能全把责任推给学生、老师、学校乃至教育上。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关注点也决定了人文精神的尴尬。看看现在的社会,我们要忍不住问一句:“人文精神已经失落了吗?”打开电视,超女、超男、选秀;翻开报纸,追星、八卦、包养;嗅一嗅,“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尝一尝,“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想一想,“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动一动,“快使用双节棍”……流行未必时尚,时尚未必高尚,然而我们的五官已被它们占据,心神焉能不迷?

    不知不觉中,昔日的“文学青年”已从当年的让人血脉贲张、青春张扬的魅力中失宠,沦落成如今人人得以哂笑的一个贬义词,在道德失范、价值多元的今天,梦想留住学校一方净上是不现实的,至多成为一座孤岛,时刻面临着逼仄,是固守,是突围?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教育部出台了一些规定,要求高校开设大学语文,社会反响很大。不过亡羊补牢何必等到大学阶段,高中生的语文教育同样值得关注。若趁今年高考引起的社会关注升温之际,开展一次母语和语文教学的社会大讨沦,真正给高中语文定性、定位。从民族精神期造、传承的高度重视之。善莫大焉。如果,来自各地的阅卷老师在回到单位,总结传授经验时,又在高考秘笈中增添一两件法宝的话,那么又将是一种悲哀。

    (陈永琳:湖北省枣阳市一中,441200;王雪松: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8415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