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母语教育

高竞艳:强化母语意识回归语文本位——对大学语文“非语文”现象的反思
【时间:2009/6/25 】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12月(第4期) 】 【作者: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 高竞艳】 【已经浏览3966 次】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人文性”,导致偏离语文本身。对大学语文的属性和定位认识的偏差造成了“非语文”的倾向。应该重新回归到大学语文的语文本位,强化母语意识。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本位;定位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另一误区:“非语文”

    经过1997年的语文大讨论,语文教育的人文功能得到了全社会和语文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并渗透到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中,语文教改成了全社会的共识。但是近年来,语文教育中却出现了一种泛语文、非语文,偏离语文本身的倾向。有的教师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动机还是目的都不是为了语文,而是指向语文之外的什么地方。这种倾向的产生,显然是对大学语文定位的认识有所偏差造成的。

    从目前来看,我们似乎可以将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语文技能层面,二是文学修养层面,三是人文素质层面,这是由语文本身的丰富内涵所决定的。而何谓语文?顾名思义,有“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说。语言文字、语言文章——强调以语言为手段,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性特征;语言文学———强调以语言为材料,塑造形象、表现生活的艺术特征;语言文化——强调以语言为表征,传承民族文化的特征。如此看来,大学语文是一门功能多层次的课程。从工具性着眼,它是一门基础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技巧;从文学性着眼,它是一门欣赏课,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审美能力;从人文性着眼,它是一门素质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文化之根。或许,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这种开放性,造成了该课程自身内涵、学科定位的不确定性。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学语文被更多地定位为应用实践学科,片面强调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持这种观点的老师在教学时,强调语言的工具性,重视体裁、结构、技法、语言等语文基础知识,侧重课文的字、词、句、篇的专项分析和分解练习。其琐碎的知识点、单向的知识灌输、大量剥离课文的条分缕析把原来具有无限丰富性的文学作品演变成纯粹的字字词词句句等抽象的字码似的枯燥演练。这种近于“技术化”训练的教学,不仅扼杀了蕴涵在语言文字中跳动的精神生命,而且剥夺了学生去阅读、体会、感受的机会,最终让学生望而生厌“,败坏”了学生“胃口”。这种对“工具性”的偏重掩盖了人文性的内涵,造成了“大学语文”教学的结构性缺失和学生人文素质的普遍降低。

    为此,针对“工具论”的弊端,大学语文人文功能又被推到了前台,遂加以强化。于是,“大学语文”又被定位为人文学科,继而还认为人文就是审视人生,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命运进行全方位的深层关照等,因此,要在大学教学中为学生确立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在教学中,却出现脱离文本,弱化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的现象,教师单独运用一套“公共话语”来表达一种“公共意识”,显然这种过分追求人文性将会导致“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质的迷失,而导致其教学走入另一误区,最终带来大学生语言技能的弱化。据有关报告,某大学中一个班级竟有95%的学生无法文从字顺地完成一篇千字文,有的即使勉强成文,也是语病颇多,让人不忍卒读。对此,笔者深感忧虑。因为熟练、规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际应该是一条最起码的要求,所以笔者以为,当下大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技能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已是不争的事实。

    凡此种种,都显示出“大学语文”功能定位的混乱。一些“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也就自说自话,各行其是了。许多大学语文教师无所适从,而只能“以我为主”或者跟着教材转悠,“大学语文”也就面孔多多而失却真容,以至于让学生、家长、社会“看不懂”。

    可见“,大学语文”已丧失了其应有的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日趋式微,滑向边缘。

    二、重新认识大学语文的属性和定位

    显然,就目前而言,大学语文的教学未达到预期目标。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语文定位上的混乱。所以,科学界定“大学语文”定位,弄清“语文”的性质和任务,对改进教学来说是必要的,大学语文教学不管是沿袭“工具性”的老套子而继续着“人文性”的失落,或成为文学、文化教学而远离了语言文字技能训练,都可以说是——“工具性”“人文性”的关系仍旧没有理顺,“工具派“”人文派”之间的壁垒依然未被真正打破,这是造成“大学语文”课程功能定位混乱的重要原因。

    什么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谓“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在人际交往中起纽带作用;除此以外,其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载体。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再次,还要看到语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充溢人文精神。语文教学本身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人文内容。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作家思想情感的表现,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古人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学过程也渗透着人格气质、胸襟境界、学识修养等各种因素。语文教学中师生的言语行为都发生在“文化背景”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心灵对心灵的塑造,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教学中的文化内涵的辐射和传承是在教学双方的感情交流与契合中完成的,经过学生的感悟与运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就能水到渠成地实现其价值。

    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重指明“应学什么、怎么学”,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重在揭示“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这四个问题是完整的学习过程的必要构成部分,是与学习者休戚相关的。其中,“应学什么”的逻辑前提是“为什么而学”“,为什么而学”的问题是历史地形成的,而不是先验地预成的。所以,不能把“工具性”“人文性”看成是对立的两个概念,而应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来。如果说工具性是基础,是求真,那么人文性便是一种升华、求美。同时,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人文性”还是“工具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语文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然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有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听说读写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如果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就会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偏离正确的方向。

    归根到底,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所以,我们在谈语文课程时,二者都不可偏废。

    当然,我们从大学教育的属性来看,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其教学要求也就必然高于中学。这个“高”既体现在知识技能要求上,也体现在思想文化素质上,还体现在学习能力等方面。与中学语文相比,“大学语文”更强调“文化”内涵,具有更重的“文化”分量。所以,高扬人文旗帜,重视精神陶冶,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感受,拓展思路,深化思想,正确认识世界,树立高远理想,培养儒雅气度,建立健全人格,应该是“大学语文”的题中之意。看不到这一点,“大学语文”就很容易沦为“高四语文”而难以名实相符。只有坚持这一点,“大学语文”才能具备作为大学教育课程所应有的属性。但是,强调“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分量,并不意味着“大学语文”可以脱离语言文字的训练而只谈思想文化。“大学语文”应该,而且只能是在训练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思想文化的渗透,提高思想文化知识的密度,增加思想文化知识的深度,而不能架空语言运用训练,把“大学语文”变成“大学人文”。增加“文化”内涵,是为了使“大学语文”达到其应有的层次要求;强调语言运用训练,是为了彰显其作为语文课程的个性特点。而加强课程与教学的人文——文化教育色彩,加强语言运用实践,正是当今世界各国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两个方向。

    从上述视角澄清相关认识之后,就可以对“大学语文”的功能作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位了。我们认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定位。其中工具性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通过大学语文课,使学生增加母语方面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汉语文的阅读、理解、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更高层次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人文修养。

    三、回归语文本位和呼唤改革

    在明确以上问题后,我们知道语文教学重视人文必须将其渗透于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重视人文精神当然是必要的、应该的,否则语文必然凋零枯萎;因而语文教学讲人文必须立足于渗透;否则就会成为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或其他的什么课,这样既无助于语文,人文也会因失去其在语文领域的特征与优势而变得苍白无力,导致语文、人文两败俱伤。

    那么,大学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才是一堂真正的语文课?有责任心与使命感的语文教育界同仁从来没有停止过冷静的思考与积极的探索。

    前不久,教育家于漪老师在上海召开的新语文教学论坛讲话中专门指出:语文课要落实在对语言文字的体会上。可谓一语中的。在语文教学中,一切的技巧都显得苍白而拙劣,唯有让学生直接与鲜活的语言材料亲近,回归语文教学本位。而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注重语言品味的教学,无疑是回归语文本位的捷径之一。

    语言的学习才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从具体的教学来看,语言形式的教学必然伴随着思想的熏陶、文化的濡染,思想文化教育一般包含在语文教育当中。但由于包括语言运用规律在内的思想文化无所不包,无法用一门课程来教学,所以,现代教育开设了诸多课程。也正是缘于此,思想文化的教育就不可能,也不应当成为语文教育的主要方面——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语文教育,而只能叫做思想文化教育。所以,尽管作为介质的“语文”必然要与思想文化发生关系,但语文教育的主要方面或称基本任务,还是应该在语言运用的训练。所以,不管是小学、中学语文也好,大学语文也罢,其基本的任务,都应当是语言运用的训练。

    所以,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这一点,现代认知心理学又给予了有力支撑。着眼言语形式的教学,必须运用阅读这一方式,而现代认知心理学将阅读的本质界说为“一种从书面言语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1]。阅读心理过程包含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这一系列的认知活动,更证实了阅读本身具有直觉本性与整体认知特征,而我们将汉语知识从活生生的语言材料中剥离出来进行零打碎敲的做法,显得多么愚蠢可笑。左拉说得好:“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束印着黑字的白纸,而是一个人,一个读者可以听到他的头脑和心灵在字里行间跳跃着的人。”[2]着重语言品味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与优秀文本进行对话,就是感受言语世界的奥秘,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

    注重对语言的品味,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让学生在浅层次上感悟语言的美,理解语言的确切含义。另一方面深层次的目的是理解文本的主旨,逼近作者的情感。只有通过对鲜活语言材料的品味——注重语言的领悟,才能实现诸如“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具备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等等”[3]的要求,才能让课堂教学缤纷绚丽,让文本在学生心底掀起情感的涟漪,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笔者相信,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找到一个合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语言进行品味教学,把学生放到一个宽松自主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课堂环境之中,最终一定会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和“人文”目的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克罗恩F W.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52.
    [2] 左拉.实验小说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16.
    [3]徐中玉.大学语文·前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高竞艳(1978-),女,湖北宜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191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