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王桂波:论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
【时间:2008/12/16 】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2月 】 【作者: 吉林师范大学职教部 王桂波】 【已经浏览3463 次】

    [摘要]基于对大学语文发生历史及其发展现状的追溯与分析,基于对大学语文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与母语危机所带来的时代压力的认识与评估,本文认为,应正确评价大学语文课的有限作用,积极发掘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在母语危机背景下肩负起所应肩负的文化期待。

    [关键词]母语危机;大学语文;文化期待


    最近几年,在大学里一直不被人重视、一直不被人看好“大学语文”课忽然成为人们的关注对象,议论多多,大家甚至认为目前“大学语文”面临的“紧急状态”已经到了不能不解决的程度。细细想来,大家就此所发的议论无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褒扬,二是贬抑。具体而言就是:一方面是肯定其不可替代的重要的语文教育地位和人文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则质疑其日渐削弱的教学地位、日渐减少的教学时间及并不显著的教学效果和从未稳定的师资队伍等等。简言之,就是教育界和学术界对于目前“大学语文”尴尬的存在状态有话想说,尤其是在目前母语危机背景下,人们开始认真思考高等教育领域以“大学语文”为依托的传统文化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处境。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评估“大学语文”的历史价值与现实地位,清醒认识目前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所承担的时代压力,并通过积极作为实现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社会所赋予它的文化期待。

    一、“大学语文”的发生及其不断削弱的发展趋势
 
    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语文”是由民国时期的“大一国文”演变而来的,它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当时,大学语文设置的初衷是缓冲由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白话文流行对古汉语教学形成的冲击,旨在通过“大一国文”使学生的文化与文学造诣一方面植根于文言文的深厚渊源,另一方面则把握白话文的崭新规范,重点尤其侧重前者。可见,“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立足点在于“语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逐渐由单纯的语文教学进一步发展为包括文学、语言文字和文化三方面内容,逐渐由教师的单纯教授演化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参与。时至今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比重越来越大,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教学手段越来越新,社会承载也越来越多。

    但是,由于教学定位的模糊不清、教学时间的不断压缩、课程性质的不断弱化等诸多因素,尤其是师资队伍的极度不稳定——有的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是中文系教师的“流水式作业”,大学语文课成为所有中文系教师的“共同课”;授课教师专业研究方向的不同带给“大学语文”教学的是不同的教学重点,带给学生的则可能是不同的接受盲点;职称评定时学科定位上的归属尴尬使得专门设置的“大学语文教研室”缺乏专任的“大学语文”教师等等——更使得“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的存在缺乏必要的发展潜力。

    上海学界刘擎曾经用“惊讶、到焦虑、直至麻木”来表现自己对“现在的大学生不会写文章”的切身感受[1],我们觉得,以此来概括大学语文教师多年来对大学语文课的走向和认知,竟也非常贴切。虽然局外人“旁观者清”的热情呼吁和局内人甘苦自知的无奈叹息似显人微言轻,但“打破铁屋子”的共同决心应该带给“大学语文”一份鲜活的发展动力。可是,问题会是那么简单吗?

    二、“大学语文”作为高教领域人文教育的唯一正规承载而面临的时代压力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门历史较为久远、辐射较为广泛的共同基础性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人文主义遭遇科学主义、时代性人文素养普遍下滑的20世纪后期,人们更加认为“大学语文”没有承担起人才培养过程中语文知识教育、文学素养教育甚至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而事实上,如浩瀚汪洋中一条颠簸的小船,“大学语文”在如下情形中到底能承载什么、实现什么呢?

    (一)青少年汉字应用能力不断下降。据报载,目前在大、中、小学生中,汉语的规范使用不同程度被忽视:汉语中夹杂大量网络语言和英文现象以及错别字现象非常严重;一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美和丑、规范与否也分辨不清。据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对新生进行语言文字规范应用水平测试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驾驭能力远远没有达到他们应该掌握的程度。语言学家认为,汉语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得应有地位,取决于汉语自身的发展和竞争力。现在的青少年承担着汉语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因而提高他们的汉语和文字运用能力,加强语言文字规范,至关重要。[2]

    (二)“写字滑坡”已成为全国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据分析,造成学生写字能力下滑的主要因素是电脑越来越普及,学生过于依赖电脑打字。一项调查显示,在不想改善字迹的学生中,占过七成的学生认为可以用电脑打字代替手写。23.3%的学生甚至认为,电脑越来越普及,手写很麻烦,易出错,写字根本没必要练。[3]为此,2002年6月,教育部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全国中小学生把写字纳入课程表,教师应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学生写字,各科作业都应要求书写规范、认真、端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写字令人“目不忍睹”的不过关问题又当如何解决、由谁解决呢?

    (三)外语教育风头强劲远胜母语已是不争的事实。“您能不能用汉语简单地讲一下演讲的内容?”在数学家曹怀东结束有关庞加莱猜想的英语演讲后,台下有听众提出了这个问题,竟惹来一阵笑声和掌声。[4]英文正在以特殊的方式挤占“汉语”的地位,这并非危言耸听。据报道,2004年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在上海召开,而大会从论文汇编到会议网建设,从台上演讲到台下提问,乃至会场门口指南全是英文……其实,对汉语的歧视并不仅仅发生在少数学术研讨会上。如今,从幼儿园开始,“双语教学”就已经成为招生广告上的醒目招牌,而所谓双语,其实只是“外语”;一旦达到硕士、博士阶段,只要不是汉语言专业,汉语就基本上退出学术领域。此外,在大学阶段,英语是占学分最多的必修课,而“大学语文”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选修课。[4]

    (四)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教育名实难符。从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开办以来,迄今已有36个国家和地区办起了80所孔子学院和小规模的孔子堂……孔子学院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批量出口,是中国对外关系中的一个新现象。它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世界各国通过学习汉语来了解中国的文化需求急剧增长。[5]但是,当某高校一位外教在黑板上写出孔子的话,问这是谁说的,全班没人能做出正确的回答。[6]

    综上可见,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到汉字的规范书写,从汉语的规范表达到对汉民族文化的掌握与体悟,我们的高等教育正承担着基础教育“基础不牢”形成的全方位压力。而这些问题一旦在高等教育阶段仍然得不到解决,其后果就是高等教育被直接认定为整体教育质量的下降与某些课程教育的失职。而在突出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阶段,作为共同基础课的大学语文便首当其冲成为众矢之的,并被要求承担如此“重任”。

    三、正确评价“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功能,使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期待

    (一)合理的功能建构:明确“大学语文”到底应该完成什么,并且能够完成什么。

    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讲到,前苏联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把语文解决了”,到了高中阶段已经开始学文学史了,而我们的学生到了大学还是一没有文学鉴赏能力,二没有思考能力,三没有表达能力。由此,孔庆东教授说,“学大学语文是非常有用的”,并且认为学大学语文最后至少要达到“两个自豪”的教学目的:一个是对中国文化的自豪,一个是对自己能力的自豪。[6]

    孔老师的愿望无疑是善良的,但有限的课时是承载不了太多教学与教育负荷的。凭借目前全国各高校大学语文课较为普遍的30课时有限时间,去完成文学欣赏、语言文字规范和文化教育三项教学任务,似乎勉为其难。因此,我们认为孔老师所期待的这两个“教学效果”都不好达到,尤其是后一个“效果”甚至不能达到。因为这不是大学教育阶段一门普通的共同课能够承担的教育任务。于是,剩下的就是第一个效果,这个“效果”我们应该努力达到,否则“大学语文”真要因“无所作为”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

    大学阶段也需要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已经宣传、讨论甚至有不乏成功的人文教育经验了,但就其实行的深度、广度和成效而言,大学阶段的人文教育,具体说来就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仍亟待加强。为了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这个教育效果,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定位应该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的解读与文化融合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础,找到自己灵魂安放的处所。这种理念已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得到具体体现。

    (二)规范的文本建构:准确定位,统编教材,为大学语文教学确定一个较高的文本起点。

    名副其实的教材是实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依托。近年来,许多高校及出版社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方面都十分活跃。从教材名称上来讲,有《大学语文》、《大学国文》、《高等语文》、《大学文学》等等。如果抛开选文质量上的差别,单单从体例上来看,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总的看来,大多仍停留在“语文”的层面。故而在建构权威的传承传统文化、融合中西文化意义的大学语文教材方面,业内人士仍需努力。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既不能为传承民族文化而“对创新与变迁怀有戒心”[7],也不能因“五四”以来反对所谓封建传统产生的“普遍的抵触情绪”[8]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视而不见。

    (三)科学的教学与考核机制:从母语教育的高度去认识和关注大学语文教学,实现大学语文考核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教材编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真正落实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和规范其教学与考核机制,否则再好的教材也会成为镜花水月。对于“大学语文”如何走出低谷,有人建议像大学英语四、六级那样,对大学生的母语水平也进行考级。母语水平实在太差的,是不是也能建立相应的考评措施。北大教授温儒敏认为,这种设想对改变大学生语文水平下降的趋势可能起到作用。他还主张在学校和社会上试行汉语能力等级考试,以加强母语学习的强制性[1]。

    (四)学科定位与课程性质确定:影响“大学语文”发展的因素也许很多,但因学科定位不明确而无法凝聚专业人才且课程性质缺乏权威性体认实为根本。

    与其他公共基础课相比,大学语文虽开设人数众多,教师队伍庞大,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学科支撑(连二级、三级学科也不是),没有相应的硕士点、博士点,学科归属上的茫然无着与无所适从,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师队伍难以稳定;课程性质上难以获得权威性体认与坚决支持,凭借目前高教领域内一门选修课想达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想法固然美好,但稍显单纯。教育部应该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站出来将大学语文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并且由高校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专门针对大学语文课程制定统一的教学规范、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考试要求、统一的学分规定、统一的评估要求,从而改变目前大学语文“校自为政”的局面。

    也许有人认为为了“大学语文”这样一门公共课如此耗神不值得,但是,面对目前“音响发烧电脑热,正是文章火化时”[9]危机的母语存在状态,我们“不能不以平心静气的态度来分析这些问题,也不能不以任重道远的气魄来承担这些问题”[8]。从此出发,相信“大学语文”的教育使命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将会得到切实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刘苏.为“大学语文”找病根[N].中国青年报,2005-11-15(3).
    [2]姜小玲.语文专家和教师呼吁——教学生使用规范汉字[N].解放日报,2002-10-14(4).
    [3]廖厚才.学生面临“写字滑坡”都是电脑惹的祸[N].北京晨报,2002-12-08(3).
    [4]林金芳.母语危机是民族危机[N].佛山日报.2006-07-13(5).
    [5]佚名.孔子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N].参考消息,2006-08-03(12).
    [6]黄蔚.不受重视面临边缘化大学语文何时走出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4-05-16(6).
    [7]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203.
    [8]杜维明.一阳来复[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104.96.
    [9]金克木.文化危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314.

    [责任编辑:王金茹]

    [作者简介]王桂波(1966-),女,吉林农安人,吉林师范大学职教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教育、高等教育。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0073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