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郑瑞侠:《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
【时间:2008/12/16 】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2月 】 【作者: 广东商学院中文系 郑瑞侠】 【已经浏览3668 次】

    [摘 要]我国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教育普遍面临两个尖锐的矛盾:其一是学生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文素养缺失所造成的综合素质的下降;其二是需要讲授的内容多而课时有限,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完善《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加强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教学管理;教材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各高校正在大力整合、完善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如何确立《大学语文》课程在文化素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如何完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提高师资水平、加强教材建设,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好地为专业学习服务,已成为各高校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与定位

    目前,我国专业性较强的高校教育普遍面临着一个尖锐的矛盾,即学生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文素养缺失所造成的综合素质的下降。这一矛盾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像广东商学院这类学校,素以法商见长、专业性极强,因此这一矛盾愈加突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多次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增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力度,在全校范围内,逐步开设了以《大学语文》为中心的多门相关课程,以促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在长时间的努力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与定位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关于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早在1978年,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的积极倡导下,全国高校重新恢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的精髓,提升精神文明水平,以及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整个世界。至今,《大学语文》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全日制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而且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而言,《大学语文》课程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是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设的重要性在理论上已得到了充分的重视,这一点无庸置疑。例如,广东商学院就是将《大学语文》作为除中文专业以外所有专业必须开设的唯一的一门语言文学学科课程。

    其次,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目前,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同全国各高校一样,广东商学院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受到了严峻挑战,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种种尴尬,学生冷落,教师无奈,课时一减再减,致使《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一种不断边缘化的窘境。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和错位,使大学的语文教育出现了一种方向性的迷失。所以,要想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就必须给这门课程一个正确的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之所以出现偏差,与传统的只是把《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主要用于非中文专业学生“补课”的教学目的不无关系,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致使部分学生把大学语文看成是高中三年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尤其是包括广东商学院在内的许多高校,通常又是把《大学语文》课程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往往被戏称为“高四语文”。为了改变这种“工具论”的教学偏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育具有双重性目的,既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弊端就是忽略了人文教育的作用,例如,作为商学院的学生,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素质,即专业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文化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起着人生的导向性作用,而综合文化素质则是提升专业技能和发展创新的主要支撑。不过,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再加上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视野受到局限;过重的教育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特别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对人文精神的淡化,使部分学生片面发展,成为西方学者所说的“单面人”,即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动物。而现代社会更多需要的则是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广泛适应能力的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是高校《大学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管理

    《大学语文》虽然已成为部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块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但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中文的浓厚兴趣,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

    首先,高校决策者要从根本上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近年来,在大部分高校中,尽管《大学语文》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长期处于边缘位置,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在各高校公共课的系统里,大学英语是比较重要的,相对而言,《大学语文》课程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能否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是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至于汉语水平如何,却没有任何规定。除此之外,即使被学生们普遍认为枯燥难学的“两课”,由于属国家教育部重点扶持学科,也受到非一般的重视。所以,在教学安排上,与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及“两课”等其他基础性的公共课相比,《大学语文》课时要少得多,如广东商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只有30学时。更有甚者,迫于高校扩招后的就业压力,以及将科研成果完成率作为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硬性指标的情况下,有些理科院系的《大学语文》课程一再被挤压,甚或被取消,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分学生恰好又是最需要接受《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群体,如广东商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就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所以,高校决策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如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是高等理工科院校的基础学科一样,《大学语文》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次,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而文化素质是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渐紧迫,以及科学技术进步的突飞猛进,国际化、综合化、大众化、信息化、个性化势必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已开始进入到提高质量和结构调整的新时期。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而教学质量和教育创新是高校建设的生命和灵魂,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教育创新的关键则在于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根据《大学语文》课程自身性质而言,其素质教育主要体现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大学语文》实际上就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高级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综合性价值。《大学语文》课程的主要功能是传播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表达能力,以及正确的判断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文化品位、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和责任感。《大学语文》课程所体现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传承先进文化之精华,阅读文学作品是学生了解中外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底蕴最便捷的途径。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数千年的中国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集中的反映。同样,古今中外,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凝聚着作者丰富的文化涵养,体现着对文化和人类自身发展的终极关怀。所以,通过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们既可以从中国文学遗产中养成文化自尊,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透过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开阔视野和胸襟,激发建设和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责任感。

    2.使学生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开发创新的能力。文学作品是作家高度创造力的体现,通过大量阅读,了解中外文学作品产生、发展和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领略相同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风格各异的文学作品,可以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在文学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想象、联想、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训练,尊重学生个体理解的差异性,注重批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

    3.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无论如何精妙深邃的思想,只有通过正确的语言表达才能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娴熟地运用书面和口头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效地实现人际交流是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基本条件,也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

    第三,要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偏差,在部分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日益边缘化的同时,承担《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也日趋弱化,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质量的培养。一般而言,《大学语文》课程归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汉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下设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文字学等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又可下设若干三级学科,但《大学语文》不是一个学科。例如,广东商学院虽设有《大学语文》教研室,所处地位却十分尴尬。因为,在高校里,教师配备、经费投入、职称晋升等都是以学科建设为主,所以,广东商学院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实为虚设,教研室里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只是在专业课时不够的情况下,才承担《大学语文》教学以补充课时要求之不足。这样,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亦属固然。并且,广东商学院这种情况,在全国高校中绝非偶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像“两课”一样,从学科设置上受到根本保证,建设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大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除了面临学生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由于人文素养缺失所造成的综合素质下降的尖锐矛盾之外,还面临着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矛盾,那就是每门课程需要讲授的内容多而课时有限,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尤其是近几年本科招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解决这一矛盾,既需要有经验丰富的高水平的教师,更需要一套适合的教材。

    首先,关于《大学语文》教材,早在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即组织编写了一套全日制高校通用的《大学语文》教材,这套教材是以专题形式进行编写,其主旨是突出人文思想;其后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读本》,用以弥补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近期温儒敏主编《高等语文》,试图把作为工具课的《大学语文》,变成兼顾工具性,突出理论知识性的一门课程,等等。同时,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又根据需要,组织力量自己编写教材。于是,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导致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极度不统一,例如,广东商学院前后就编写过两套《大学语文》教材。但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逐渐发现这些教材由于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并没有任何一套能够完全适应当前的《大学语文》课程,其主要表现或为教材编写者对《中学语文》缺少深入研究,内容和《中学语文》课本大量重复;或为内容繁复,过于专业化,不适合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或为内容过于简单,偏重于语文知识与一般的读写练习,被戏称为“高四语文”。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这些教材的篇幅比较庞大,价格也比较昂贵,超过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编写一套适度、适量,适当价格,并且具有实用性的教材,是一项非常必要而紧迫的任务,而重新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至少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1.新编教材力图对传统《大学语文》规模宏大的泛文学体系加以改良,增强实用性和时代感,尤其是要适应学校的专业特色。

    2.应简明扼要,篇幅较短,和现在通行的同类教材相比,字数要适量减少,约30万字左右,降低出版成本,以适当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

    3.必须增强操作性,适用于课堂教学,真正是学生使用的教材,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

    4.要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风格,不仅系统地向学生讲授文化知识,而且重点培养他们解读、赏析中华文化精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教材内容和结构的安排上,坚持突出重点和兼顾一般的原则,不过分追求体系的严密和结构的完整。根据课时有限的实际情况,并且尽量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独特的处理方式,以最精练的文字展示出中国文化的精髓、特征和发展规律,使学生们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对传统心理态势形成与积淀的重要影响意义。

    其次,随着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新编教材要想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除了提高编写水平之外,还要不断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趣味和学习习惯的变化,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品位,提高对母语的重视度。例如,在综合传播媒介影响下的当代大学生具有一个普遍性特点,即追求时尚有余,而重视经典不足。那么,能否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最大限度地挖掘课堂教学包容量,能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率,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编写纸制教材的基础上,还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积极建设《大学语文》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既可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可以辅助教师教学,以补充课时的不足。

    网络辅助教学课程与课本文字教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媒体间的互补性,以及教学活动中授受主体间的交互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大量搜集、创作和利用各种静态图象、实物录象、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超媒体结构,强化软件内容结构的交互功能。这些特点非常符合《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例如,《大学语文》更加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引导,以及文化素质和审美品位的培养,还必须兼顾语文课必要的工具性,给学生更多一些阅读和写作的机会,而且通过大量经典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学会欣赏人类文明和文化精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和思考力,让高水平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益的生活方式。这些内容和要求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所以,《大学语文》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就成为一种很好的补充。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恢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20余年间,虽然经历了一个由繁荣到衰弱,又由衰弱到中兴的曲折历程,但《大学语文》课程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地位已基本确立,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已形成共识。所以,完善《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加强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田丽华]

  [作者简介]郑瑞侠(1963-),女,山东丹东人,文学博士,广东商学院中文系教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748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