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任李佳:大学语文的目标与教法
【时间:2008/12/16 】 【来源:文学教育 2008.01 】 【作者: 湖南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任李佳】 【已经浏览3716 次】

    在高速发展的现今世界,投入与产出的“即时见效”成了人们普遍的追求。在大学校园中相较于理工类的见效快,大学语文的细火慢煨实在是很难满足人们对“成效”的高速追求。加之社会普遍存在的对语文无非教授“母语”的错误认识,使得“语文”这门课程走到高校的门口时,已变得没落不已,狼狈不堪,甚至被众多理工科学生所抛弃。在经历了多年的语文教育,到了大学,语文还要不要走下去?社会、高校、教师,都陷入了集体尴尬的困局。

    去年年底,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常德召开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到目前已经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学校将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

    既然在“to be or notto be”之间做出了选择,接下来的便是大学语文如何走下去的问题。要回答这一点,我们就需要思考以下几点:

    一、大学语文的目标何在

    有人认为以中文为母语的国人从小学开始学语文,十几年下来,听、说、读、写早都没问题了,到了大学没有必要再学。这种观点正是错误理解了语文教育的意义。

    我们所处的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处于强势地位的英语文化、价值观念也正在全面扩张。在如此强势的文化浪潮中,既要彼此融合,也要避免随波逐流,迷失自我。要做到这点,绝不单是靠经济、科技水平的强大那么简单。正如南京大学老校长郭秉文所说:“不发扬民族精神,无以救亡图存;非振兴科学,不足以安邦立国”,[1]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同样重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就指出,语文教育“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相较于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对听、说、读、写的工具性教育的侧重,大学语文理应将建立在此四者基础之上的,对人文性和审美性的追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毕竟在懂得如何使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同时,成为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还应由对真、善、美的感知来认识世界、思考人生、担当使命。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高等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目标定立在工具性层面,而应帮助大学生在获取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对优秀文学典籍的接触、理解,进行审美熏陶,提升修养,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使民族文化、品格贯穿到他们的精神当中。

    二、大学语文该如何教

    在面对大学语文如何教的问题时,就免不了谈到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择。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的高校语文教材种类繁多。“据统计,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共出版发行大学语文教材1402种,目前正在使用的有100多种”。[2]并且名称也各不相同,既有沿传习惯称“语文”的,也有为了突出重点而提出的“大学人文”。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无需过分强求统一标准,选择大学语文教材重点应看其是否避免了对高中语文的简单重复,在注重人文解读的同时不要过于深奥即可。

    毕竟人文审美的获得并不依赖于课文的难度,关键在于教师的授课方法与深入的程度。“大学语文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同样的教材,不同的老师讲出来,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3]

    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这其中阐述了孔子对“好学”的定义,引导学生将之与当今所谓的“好学”做对比,可以看出其中内涵、外延的缩小变化,而对孔子强调的“学”的内容做进一步思考又可以使学生领悟到“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的道理;另一方面,对课文的讲解可以进一步扩大到相应的一些篇目,如《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述而篇》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所推崇的学习内容正体现了他的人生追求,这其中的道理正合了我们提出的“八荣八耻”,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要追求的全面、完善的人的培养。这样的讲授方式既能使学生免于陷入对孔子枯燥乏味的认识之中,又能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思考的广度与深度,并从中找得人生品格的榜样。

    同样,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角色与责任的担当。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讲授,当然首先是建立在对课文字面意思理解基础上,对各个不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把握。但同时,教师也应带领学生发现更多的东西。如“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这段的春秋笔法的运用技巧是其一,而期间传递出的中国传统的角色意识与责任担当思想,同样值得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否则就是一种失格,就是对自身担当的推卸,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我想这样强烈而鲜明的道德意识对学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在带领学生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增强其道德责任感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深入认知、思考同样需要贯穿于课程之中。如笔者目前所用的湖南大学出版社,由殷莉、肖石全主编的《大学语文》中,有一篇《娜拉出走》(易卜生《玩偶之家》节选),在授课上,结合影视欣赏,让学生观看《简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主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从故事可能出现的情况、人物的特点、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与当代所做的对比等方面进行分析。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当众发言的勇气,也使学生开始以人文情怀思考社会问题,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对课程设置的一些想法

    在一段时期内,高校语文为了寻找出路,尝试着体现语文的“可用性”,同时也为了解决当前高校学生普遍不高的说、写能力,将语文课程设置成“写”的课程——《应用文写作》,和“说”的课程——《演讲与口才》等,这当然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但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改革重复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套路,也忽视了大学语文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普遍的语言应用能力低下确有基础教育阶段不足的原因,但大学语文并不当然抛下应有的目标追求,而变身成为工具性教育的重复。听、说、读、写的工具性锻炼应穿插于人文审美的过程之中,如针对课文的内容,安排口才实训、多种文体的作文写作、运用多媒体扩充课堂容量等。只有学生有了真正的认识、思考,他才具有表达的内涵。否则,为了说而说,为了写而写,那又会是怎样的虚无。

    国外的语文教学也值得借鉴。如美国有些大学设置的“文学写作课”。它的模式是“每周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课堂上的时间则完全用于讨论。”[4]“课上的写作分为两类。一类是故事创作,可以海阔天空任凭想象”“另一类则是文学评论”。[5]这样的课程既使学生读到了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激励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发言,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相应地,这类课程的“成绩全由平日的作文水平和课堂语言来决定”。[6]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大学语文教育是对人才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一环,只有继承了国家、民族的精神品格的群体,才能真正实现整个民族的复兴重任。


    参考文献:

    [1]陈骏《教育论坛:大学应积极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1日第2版。
    [2][3]汪瑞林《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22日第3版。
    [4][5][6]曾子墨《墨迹》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2月。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9006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