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伏涤修:论大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与实现途径
【时间:2008/12/14 】 【来源: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7年第7期 】 【作者: 江苏·淮海工学院中文系 伏涤修】 【已经浏览3300 次】

    [摘 要] 本文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仍是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开展对学生的审美阅读训练,文章阐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阅读指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语感;审美阅读


  大学生母体语文水平堪忧是人们普遍认识到的一个沉重话题,大学生们对母体中文的“有意学习”时间过少,不能以虚静的心态开展审美阅读,以至于语言感悟能力差、语言表述能力差。语文教育专家们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进行了多方探索,提出不少富有启发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的意见,编写各具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综观大学语文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可以发现,人们对大学语文的期望与定位过高,大学语文承受着“不能承受之重”。大学语文教学课时少,那种希冀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文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质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大学语文应围绕着提高学生语感能力这个核心目标,把引导学生开展审美阅读、养成审美阅读习惯作为主要教学职责。

    一、对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几种说法的评析

    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人们见仁见智地提出过多种看法,这些看法强调了大学语文的以下一种或几种属性:

    一是工具性。认为提高母体语文水平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当然目的,应把语言工具属性当作大学语文的主要题中之意。

    二是知识性。认为应当通过大学语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与文化知识,他们尤其认为文学经典同时也是语文经典,因此他们主张应把文学史简介、文学经典篇目的学习当作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三是人文性。认为文章都是表情达意的,优秀的文章往往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性,学习大学语文往往是和优秀文章的作者在精神文化层次上进行对话,应当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有人认为在人文性中尤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心理。

    四是审美性。与人文性相似,优秀的文章往往具有审美性,通过阅读、鉴赏优秀文章,能够提升人的审美趣味、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陶冶人的情操,应当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学确应注意和包含以上几种目标属性,不过如果把这几种目标属性当成大学语文的直接与核心目标,就难以把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文学类美学类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区别开来。以工具性而言,大学、中学、小学语文都不能背离语文的语言工具性,工具性是各级语文学习的共同目标。不过小学语文强调语言文字学习,中学语文则强调语言辞章学习,而大学语文更强调语言文化把握。我们在彰显语文语言工具性时,应当突出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小学语文的独特性。

    至于知识性,由于大学语文课时太少,无法传授较多的文学知识与文化知识,因此过分注重大学语文的知识性会使师生都感觉到课时严重不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会在追求知识掌握的同时忽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至于人文性和审美性,那是大学语文学习的派生目标而非直接的核心目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审美阅读水平高了,他们的人文性和审美性自然就会相应提高,不过人文性和审美性并非是大学语文一门课程的衍生目标,其他课程和其他教育手段有的也具有同样功用,因此不宜把人文性和审美性当作大学语文直接的核心目标。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出版前言》说: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1]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教师手册·编写说明》中也言:大学语文的教学主旨“一是通过优秀语文作品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优秀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2]1。其意都是强调大学语文的主要开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笔者认为,必须明确语感能力培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二、大学语文应把提高学生语感能力作为核心目标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能力,是对言语的准确而灵敏的感受能力。语感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只不过理性是以“积淀”的方式存在于语感之中。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本来,语感能力的训练培养是各级语文教学的共同目标。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中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无法摆脱应试化的功利性教考模式,语感能力的训练培养没有能够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之义。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相比情况有了很大不同,大学生少了应试教育的禁锢,多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要,更是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由于大学语文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最后的语文学习,因此大学阶段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提高就更显得刻不容缓,更应受到格外的关注。基于此,我们说语感能力的培养提高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中小学阶段,语文教师担负着传授语、修、逻、文知识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头绪杂多,任务繁重,为了使有限的教学课时产生最佳考试效果,语文教师只能不厌其烦地精讲、精练,把大量的精力贯注于课堂教学优化设计、单元目标实现上,语文教学往往失之于“见树不见林”。这样即使学生语文知识掌握得多,考试分数高,听说读写的要领掌握得好,但由于学生缺少大量的、持续的、直接的语言感性实践,其语感能力得不到全面、系统、有效的训练,那么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仍然高不了,说写时语言干巴缺少生气缺乏悟性或虽有悟性但词不达意的情况就避免不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难以实现。大学语文较之中小学语文,它更注重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最快时间内能够辨别出文章的微言大义,注重要求学生在感性地认知文章美好的同时能对文章予以意会性的理性评判,注重要求学生在阅读优秀篇章时能在物我两忘的虚静心态下与文章、与文章的作者进行会意的神交。语感能力的高低,是语文知识修养与水平技能高低的综合显现,是语文学习的最高目标和最核心目标,大学语文必须强化这个目标。

    三、提高大学语文语感能力的方法:审美阅读训练

    大学语文教学必须着力为学生提供审美阅读的方法论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可分为消遣性阅读和语文阅读两大类。语文阅读按阅读心理结构和目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学习掌握性阅读、间离分析性阅读和审美欣赏性阅读。从提高学生语感能力这一目标出发,语文教师应着力指导、训练学生采取以整体感受为特征,以获得内心愉悦为目的的审美欣赏性阅读(简称审美阅读)。

    审美阅读与消遣式阅读不同。消遣式阅读浮光掠影,仅随兴之所至,不带思考,它不能提高人的审美品位。审美阅读融理性于感性之中,在貌似“不经意”、“轻松”的阅读状态中获得文章思想艺术精蕴的感悟。审美阅读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条分缕析的学习掌握性阅读、间离分析性阅读也不同。学习掌握性阅读、间离分析性阅读容易破坏文章的文脉文气而使文章变得支离破碎,审美阅读追求的是对文章底蕴的审美观照。审美阅读既是培养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手段,大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审美阅读的训练。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阅读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人从天性上说,大多喜欢消遣式阅读,虽然人们知道阅读快餐文章、泡沫文章开卷无益,但消遣式阅读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放松,在这种阅读时他们不进行或少进行思考,没有思想压力,因此多数宁愿进行消遣式阅读。审美阅读在开始之初学生会有些不习惯,经过训练进入审美阅读状态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审美阅读对他们的教益作用。

    审美阅读不仅是提高语感能力和语文水平的必要,也是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完善人生意趣的必要。大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大学语文教材、高品位的著作与杂志,列出推荐书目,告知学生哪类书籍更有利于学生成才,引导他们审美思想性、艺术性兼美的优秀文章与书籍。有些学生,虽然能够进行审美阅读,但他们存在着审美心理定势,他们总是以自己固有的甚至有时是偏执的审美喜好来选择、认知、评价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他们既定的审美心理定势进行充实与修正,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角度帮助学生不断地建立新的审美心理定势。

    2.引导学生掌握审美阅读的方式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审美阅读的方法。在开展审美阅读时,应训练学生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应对文章注意整体把握,考虑文章的立意,进行粗读以理清文章的思路;其次再进行精读,明其章句、究其意蕴,领悟文章的内涵,对文章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三是深入语境、启动联想、再造语中形象,使学生深入具体的语言环境,透过关键词语的表层含义,揣摩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挖掘其中深厚的心理内涵,使静态的语言文字化作动态的语言形象在学生的思维空间里跳跃、奔腾;第四是要求学生摒弃功利杂念,激发内心情感,深入领会文章意境,要训练学生真正进入阅读状态,心理高度指向和集中于阅读对象,进入作品的角色,任主体情感随愉悦而流动,使心灵受到震颤、灵魂得以净化升华,在与现实的暂时背离中,主体崇高的审美情感上升泛化为对人生、社会的一种感悟,以达到物我两忘、至真至善的审美享受的峰巅。这样学生的语感能力才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3.着力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审美阅读。大学语文课时过少,仅仅依靠课内教学即使教师讲得再多,也远远不够,在引导学生掌握审美阅读的方法后,大学语文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审美阅读习惯。课外审美阅读对大学语文教学成效的巩固、对学生成才都十分必要。学生要扩充学习范围、弥补范文缺漏、强化语感训练,就必须多欣赏高品位作品,多对优秀美文进行审美阅读。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3]442-443学生只有通过课外审美阅读才能从语言文字的沃土中不断汲取营养,逐步提高语感能力。课外审美阅读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语言接触面,另一方面延长了语文教学时间。只有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审美阅读,使学生培养起读书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课外也能保持审美阅读的习惯,才能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语感能力,这样他们即使毕业走向社会,也能在终身教育、后续学习中永远受益。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高教司.出版前言[C]//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大学语文》编辑组.编写说明[C]//陈洪.《大学语文》教师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伏涤修,男,江苏徐州人,淮海工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8060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