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佘亚荣: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8/12/12 】 【来源:文学教学研究 2007.04 】 【作者: 湖南商学院党政办 佘亚荣】 【已经浏览3127 次】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的课程定位。一是从横向比较,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与其它人文素质课程不同的特质,强调“语文”二字;二是从纵向比较,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的异同,突出“大学”二字。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课程定位

    大学语文何去何从的问题引发了人们的许多讨论,在一些相关的研讨会和文章中,不时可见对大学语文“边缘化”的忧虑。大学语文陷入目前的困境,固然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对大学语文课教师队伍建设不够重视,比如在高等教育的有关政策或规定中,没有体现对大学生母语文化水平的重视等,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大学语文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大学语文课的课程定位、教材编写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本文着重从大学语文课的课程定位入手进行探究。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语文学科领域曾经出现过关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术争论。随着人文主义的回归,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在上海《语文学习》1995年第7期上发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一文,给语文学科性质重新定位:“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近年来,面对清华学子伤熊事件等一些由于人文精神的缺失而造成大学生道德沦丧、人性变异的丑恶现象,在大学语文应注重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争论中,强调人文性淡化工具性的观点逐渐得到了较多人的认同。将大学语文定位于“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既呼应了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有待提高、人文精神应大力弘扬的看法,又使大学语文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推动下,获得了一个振奋崛起的发展契机。

    但是随着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文史哲综合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新的教学观念的萌生,以及对“高四语文”的质疑,使大学语文再一次在自我迷失中踟躇前行。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要走出迷失,重新确立科学定位,首先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从横向比较,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与其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区别是什么,强调“语文”二字;二是从纵向比较,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的异同是什么,突出“大学”二字。

    一、大学语文与其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勿庸置疑,目前大学语文作为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基础公共课,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容易产生两种极端:一种观念认为大学语文可以包罗万象,如文、史、哲、地、德等等,凡是与素质教育有关的一切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均可列入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导致大学语文失去了自身学科的独立性;另一种观念认为大学语文既是素质教育课程,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学语文的功能就完全可以用“两课”、人文素质讲座、德育工作来代替,大学语文就没有必要再作为独立的必修公共课来开设,由于这两种观念的干扰,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始终没有得到准确的定位。

    首先,对大学语文的定位应立足于语文教育本身,回到“语文”这个本源。湖南师范大学程大琥教授在《语文学科论》这一专著中对语文学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在研究人类社会语文生活的基础上,指出:“不同民族的语文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交际工具、思维养料、文化载体三大基本性能。”而语文学科的性质则是由于这些语文性能而派生出来的。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应用性和先导文化性紧密结合的首要的学科,具有自身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这样的学科性质也决定了由此衍生的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工具性、基础性的课程,是走向大学的第一课,是促进文化与科技交融、促使文理渗透的纽带课程,因此不应该将大学语文视为哲学、宗教、社会、政治等文化范畴的注脚和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的主要工具。早在1982年,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就提出: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第一堂课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同时大学语文也不应定位于笼统宽泛的人文素质教育。从大的方面说,培养人文精神实际上是整个教育的责任;从小的方面说,人文素质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它应该是多种人文学科的共同任务。因此,大学语文不能越俎代庖,去承担其它学科的教学任务,只能发挥自身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学科的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特别是随着各种人文素质教育课、通识教育课程的逐步展开,大学语文理应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尽其应尽的责任,其发挥的具体作用及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应有其独特之处。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区别于其他人文素质教育课的特质可以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主要通过文学作品来教育人、熏陶人。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语言的力量让人们置身于种种具体的人生情境、面对种种独特的生命状态,并由此引发人们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和思索,同时它也通过对美的独特发现和生动描绘,使人们对美的事物更加敏感,对真伪善恶有更强烈的爱憎之情。随着文学素养的提高,学生会对文学所表现的世界产生较强的感受领悟的能力,能在某种程度上以文学的视角去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从而使文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在一个受到文学熏陶的学生身上产生其独特的作用。

    二是强调体验和感悟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大学语文虽然也隐含价值观的教育,但它的方式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它应该让学生产生基于自身真实感受的情感上的认同、理性态度上的认同,同时也包构反思与追问。因此,大学语文理应更加注重学生体验感悟的过程。也就是说,对具体作品的品读比知识的讲授更重要、更根本。

    三是注重语言艺术。同时,在其它课程的教材中,语言是纯粹的承载内容表达意义的工具,但对大学语文而言,语言的艺术性、语言自身的美,不但应该成为选文的一条重要标准,而且要求教学过程必须引导学生去领略语言的美,去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去把握语言的风格特色。

    二、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

    大学语文是一门给中学语文补课的课程吗?不少学生的回答表明,过去大学语文的失败,就在于把这门课定位为给中学补课的课,一门高中四年级的语文。补课降低了这门课程的起点,产生重复感,丧失新鲜感,没有了进入高等学校的跨度感,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大学语文要走出“高四语文”的尴尬,就必须寻找和突出它与中学语文的不同之处。就课程的根本性质而言,二者都是语文教育的组成部分,只是所处的阶段不同,因而在程度要求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

    由此出发,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相比至少在两个方面应有所不同:一是在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要求更高。“深度”,主要是指作品思想的深度、情感体验的深度、人性内涵的复杂程度等,而不是仅仅指选文加大文字上的难度,比如增加文字艰深的古文之类,这对非中文专业学生而言并不可行;“广度”,则是指选文所涉及的题材更加多样化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论教育》中说:“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瞭望。”借用来说明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不同,也是恰当的。大学语文有可能也有必要为学生开启一扇可以眺望广阔风景的窗户,让他有可能在眺望中、在沉思中倾听来自自我心灵深处的低语或者来自遥远星空的呼唤,也让他有可能在惊喜于窗外风景之广阔多彩的同时产生出进一步寻幽探胜的热情;二是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评判能力方面要求更高。因为大学生的心智已相对成熟,与中学阶段相比更有可能作出独立的判断。而且大学生正处于走向成人世界的重要阶段,比中学阶段更需要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评判能力,以适应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及职业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说,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各抒己见应取得与教师讲授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大学语文的作业和考试中,有一己之见且能持论有据的学生应该得到更多的鼓励,即使他可能比那些只知背现成答案的学生显得偏颇或不成熟。

    在语言文字方面,大学语文亦应与中学语文有所不同。中学语文侧重于让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运用,因此常规的句法、章法知识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大学语文则应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懂得去理解、去把握更具有个性特色的语言运用方式和更具创新性、更为灵活多样的篇章结构方式。当然,考虑到大学语文面对的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这可以作为教学的内容,却未必要成为考试的内容。也就是说,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应有意识地给予这方面的提示、引导,但无需将它作为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程达.语文学科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 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
    [3] 梁永国.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2006,(7).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987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