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张静:大学语文应落实文本本位
【时间:2008/12/11 】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 【作者: 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张静】 【已经浏览2873 次】

    大学语文教育应该落实文本本位,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大学生进行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化,不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陶冶,更要培养起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想象力和道德感,使学生在好文章的滋养与熏陶中提升自己的气质、修养和人格。大学语文的学习对象主要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因此不必强调他们掌握文学理论的高、深、专,而是应该突出大学语文的文本本位,让学生通过好文章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人生,逐步培养起高尚的情操与美好的人格,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与人生观,这样才能实现“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论教育》)

    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们往往对于文学文本麻木、默然、没有感觉,大学语文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①。一些理工科学生并不讳言自己害怕语文,甚至讨厌语文,他们担心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笔者曾在学期初的大学语文课上进行过测试,让学生们写出一首自己最喜爱的古典诗词,全班101位理工科学生中无人写杜甫的作品。为什么呢?杜甫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而我们的中小学课本上也确实选有杜诗,那杜甫为什么没能打动这101位大学生的心?究其原因,虽无法排除中小学课本中选目偏颇的因素,但服从于应试的知识本位的误导更难辞其咎。怎样能够复原伟大作家的本色形象?怎样能使流传千百年的伟大作品生生不息地深人人心?“不管用什么学科、什么方法,最终要落实到文本本位”②。落实大学语文的文本本位,可以避免道德教育的说教性与枯燥性、可以突破知识教育的灌输性和强制性,甚至还可以超越僵化的文体意识,避免千篇一律或千文一面。它是要利用古往今来优秀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可感性,激发学生心灵中的真善美,唤醒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审美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健全心理品质。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心灵贫瘠,与人相处无话可说或是语言浅率粗俗,精神空虚,缺乏生活情趣。大学语文课本中③,各种体裁的美文百花齐放,古今作家的语言风格百家争鸣。学生在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感悟中,可以丰富自己的语汇和表达方法,更好地把握汉语的特色、提高学习母语的能力。“读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把汉语的这种特色,这种韵致体味出来了,就会有‘我的中国心’了,这颗心会不朽的。”④

    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均尚未成熟,故大学时代又被视作一个人至关重要的“灵魂发育期”,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培养他们的耐挫力、关爱心和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语文文本中蕴涵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审察自我人格的局限,不断地改造和完善自我,尽快走出精神的迷惘和困惑。大学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在针对文本的审美教育中感染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心智、净化学生的灵魂。大学生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除了学习专业技能外,还应该保有一份知识分子的情怀,作为未来的时代精英,他们的审美修养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影响深远,大学语文落实文本本位可以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逐步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追求、审美态度和审美情趣。

    立足文本内容,需要师生一起与文本对话,超越“一、时代背景,二、作者简介,三、内容分析,四、写作特点”的固定条框的讲授模式。大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必须放在解读和鉴赏文学精品本身上,而不是枯燥地传授文学史、文化史的知识,更不能流于文化空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与元九书》)大学语文正是应该强调用优秀文学作品自身的感情、语言、声律、思想来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文本对话,也是与作家心灵撞击的过程,使学生由作品进而感受作者的精神境界、生存智慧、价值取向、哲学思辨等,通过美文学做真人。

    法国作家孔巴兹曾经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人。”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强调大学语文应该落实文本本位的初衷所在。


    ① 温儒敏《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人民日报》2005年I2月6日。
    ② 袁行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I期。
    ③ 陈洪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④ 王蒙《李商隐的挑战》,《文学遗产》1997年第2期。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828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