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倪新:大学语文课程目标与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08/12/9 】 【来源: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 】 【作者: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倪新】 【已经浏览4713 次】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和教学方法、教材的比较和探讨,明确提出了《大学语文》的根本属性是文学,应紧抓住“文学是人学”这条主线深化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教学改革

    自1978年秋,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首倡在高等学校重新开设大学语文以来,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目前几乎全国所有高校都开有该课程。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其开设的必要性已是毋庸质疑的。但是,眼下大学语文似乎正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有来自外部的,比如有的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视同鸡肋,压缩大学语文课时;有些大学语文教师因地位低、教学和科研成果得不到公正评价、职称难评而缺乏积极性,师资队伍不稳定等。更大的尴尬则来自内部,那就是大学语文究竟该教什么、怎么教。对于一门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设了二十多年的课程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听起来不可思议却又是客观存在的尴尬问题。有人戏称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更多的教师则在探索横向扩大大学语文涵盖面、纵向深化大学语文内容,总之,大家都觉得大学语文按照过去的思路行不通了,得改革。

    大学语文教什么、怎么教,从根本上说,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学目标问题,目标一旦确定,则教材和教学方法都会有了明确的方向,否则就会成为无的放矢,各自为战。为此,有必要对当前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教学方法、教材作一番比较和探讨。

    一、权威部门的观点

    国家教委高教司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表述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长期以来,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和教学也确是按照这个目标所规定的在进行:教材精选中国古代(占大部分)、现当代及少量外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由教师逐篇讲解或精选一部分进行分析讲解,简介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疏通字句,分析主题、结构,欣赏艺术技巧和语言特点。

    在大学语文课程刚刚恢复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十年内乱”造成了整整一代人知识上的匮乏,那个时期的大学语文课程实际上带有补课的性质,因此广受欢迎是在情理之中的。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小学语文还是中学语文,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革、丰富、完善,加之古今中外文学书籍的大量出版,电影、电视、网络的发展,现今的高中毕业生从各种渠道(课堂、课外书籍、电影、电视、网络等)获得的文学知识显然比八十年代的学生要丰富得多。仅以高中阶段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为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已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高中语文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选修课程设计5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在量的方面,高中语文新课程可能还比不上大学语文,但它已基本涵括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出了大学语文的要求,如“新闻与传记”、“文化论著研读”,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大学语文课程还是维持过去的老面孔,怎么能让学生感兴趣呢?大学语文被戏称为“高四语文”的根本症结就在于此。

    二、权威的观点

    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迄今已出8版,发行逾千万册,在大学语文领域,徐先生是当之无愧的权威人物之一。在大学语文第8版的前言中,徐中玉先生提出:“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这门课不能成为一门单纯的思想观念课,而应是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文学课”,“我们对大学语文性质的定位,必须避免长期存在且有很大影响的两种思维模式。一是工具性模式……二是文学史和文化史模式……这两种模式,恐怕还摆脱不了工具性的束缚,为过多的实用性所牵制,淡忘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的学科根本属性”。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徐中玉先生主张大学语文的根本属性是人文性,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是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大学语文第8版教材的编写按照“以民为本”“、心怀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养”“、社会人生”“、人情世态”、“乡思亲情”“、爱情婚姻”“、人物风神”“、咏史怀古”、“写景记游”“、论学品艺”十二个专题精选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贯穿其中的就是“寓教于文”的思想,目的在于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受到高尚人格和积极向上精神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带来的问题是:(1)这种主题先行,选文配合的方式会不会使大学语文演变成思想品德修养课,成为另外一种实用工具;(2)为了适应主题的需要,人为地割裂作家、作品、体裁,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出现在不同主题下,同一主题中诗、词、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杂糅在一起,会不会影响文学知识的传授和作品的欣赏、理解,这些都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验。

    三、横向扩大大学语文涵盖面的探索

    既然原有的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在内容、要求上有较多重叠,横向扩大大学语文课程的知识涵盖面就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在这方面不少教师做了艰苦的探索与努力,把哲学、历史、科技、流行文化等等内容充实到大学语文课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较为典型的代表是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宁教授为首进行的《高等语文》课程改革,基于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认识,着眼点放在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上,采用“拼盘式”结构,文选范围涵盖文史哲和科技等领域,包括《〈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九章算术〉与中国古代数学》、《〈哈姆雷特〉与中国现代翻译》、《通俗文学》等内容。从课程调查报告来看,效果是令人乐观的,有77%的学生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开拓了眼界,提高了人文素养。问题在于,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大学语文课程与中国文化概论如何区分?文化不但包含了文学,而且还包含了哲学、制度、艺术、科技、风俗等等,如果开一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是更能开拓学生眼界、提高人文素养吗?另外,《高等语文》的授课是由5位教授以专题方式讲授,改变了传统的由一位教师从头到尾讲到底的授课方法,这是在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上进行的有益探索,很有借鉴价值,从课程调查结果看,效果也是好的,但这种方法在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名校,不难做到,对于一般院校来说,可能难以保证拥有一批水平高又愿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授,教学效果必然会打折扣。

    四、纵向深化大学语文内容的探索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高中语文毕竟还是属于打基础阶段,尽管涉及到了文学的各个方面,毕竟不够深入,在此基础上,大学语文在深化文学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方面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种思路是系统传授文学史知识,用文学史这根红线把从小学到大学语文所学的零散篇章串起来,使学生从宏观上对文学发展史(主要是中国文学发展史)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加深理解能力。另一种思路则是系统传授文学欣赏知识,在掌握一定的文学鉴赏与批评理论的基础上,使学生加深对具体篇章的理解能力,教材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按体裁集中选编,便于学生学习和比较。上述两种思路都有其独到之处,问题在于文学史、文学鉴赏与批评理论本身都是自成体系、内容丰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处理文学史、文学鉴赏与批评理论同文选的关系就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而且过于突出文学史、文学鉴赏与批评理论,也容易使该课程变得理论化、抽象化,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压缩,这显然偏离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的根本属性应当是文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大学语文不是历史、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更不是思想品德修养课,尽管在具体的选文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历史、哲学、思想、文化、科技、思想品德修养等内容,但这绝不意味着就可以喧宾夺主。

    以往的大学语文课程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运用传统手段分析讲解具体文学作品上,其主要缺陷在于:(1)由于授课时间有限,只能蜻蜓点水式地教学;(2)给作品主题和作家简单地贴标签,忽略了文学的根本属性。文学是人学,文学所关注的是具体的、历史或现实中的有血有肉的人的命运、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并直接或曲折地加以反映,其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从上古神话中的女娲、精卫、夸父直到《红楼梦》中的众多典型文学形象,千百年来感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每一个典型形象的分析都不是从单一层面就能说清楚的,而创造出这些典型形象的作家,同样是具体的、历史或现实中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所处的时代大环境和个人经历、个人思想及情感与他们创造的作品是密不可分的,同样不能用贴标签的方法简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这对我们今天的大学语文教学仍然有启发意义,即以《短歌行》为例,如果不是充分了解东汉末年的历史环境、曹操的生平及志向,就不可能充分理解他在诗中表现出来的政治家的胸襟和气度。如果我们能够紧抓住“人”这条主线,把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和有代表性的作家结合起来,汇集有关作家时代背景、生平资料和前人的评论,按照文学发展的顺序予以编排,不求多,只求精,讲一个作家及其笔下的典型形象就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从各个角度讲透,使学生较为深刻地领悟到典型形象的意义、作家创作与时代环境和个人思想情感经历的关系,了解某种文学体裁的演变及特点,并逐步能做到举一反三,其效果一定比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要好,果能如此,相信大学语文再也不会被讽刺为“高四语文”了。


    [参考文献]

    [1] 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建波.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温儒敏.高等语文[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 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
    [5] 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4-05-21
    [6] 杨毓敏.试论大学语文遭遇尴尬的成因及对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26)

    责任编校:徐晓

    作者简介:倪新(1969-),男,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教师,硕士。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59328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