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肖绪才:大学语文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08/12/6 】 【来源: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9月 】 【作者: 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肖绪才,陈新瑶】 【已经浏览3095 次】

    [摘 要] 文章从大学语文的现状入手,详细分析了其被边缘化的原因,提出了大学语文方向性定位、教材建设要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必须现代化以及引进岗位竞争机制等对策,力求大学语文成为弘扬爱国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以及提高运用母语能力等方面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关键词] 大学语文;边缘化;改革


  大学语文是非中文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它以其基础性和人文性特点,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以及提高运用母语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样一门具有独特功能的课程,在高校里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一、大学语文的现状

    大学语文的现状是日益边缘化[1]。近年来,该课程形式上是被高校设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实际上处于尴尬的地位:首先,领导对大学语文不重视,他们大多以经费短缺为由,将大学语文课时一再压缩;其次,有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厌学,认为《大学语文》教材中好多篇目在中学已经学过,学不学就那回事;再者,一些大学语文的任课老师也因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时不饱满收入少、缺少专业支撑职称晋升难而深感苦恼和困惑。于是,年轻老师深感前途暗淡和渺茫,就忙着考研、深造寻找出路;年龄大的老师,只有在自认为低人一等的无奈中苦苦支撑。另外,大学语文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陈腐落后,教材建设也处于滞后状态。

    二、大学语文现状的原因探究

    (一) 历史上重理轻文定式思维的影响

    国人重理轻文由来已久。清朝末年,由于国力衰弱,当时的中国遭受西方列强蹂躏,统治者及其大多数国人认为,中国挨打的原因是船不坚炮不利,技不如人,有人把这一切又归咎于传统文化。于是,政府全面排斥传统文化,大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并且国家的教育理念也随之逆转,向理工科倾斜。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整个国家“从理吃香,从文吃亏”观念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从上到下,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人们的习惯认识,重理轻文之风依旧,“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流行。今天,高中文理分科时,学文科大多是理科成绩较差的学生的一种无奈选择。大学生的文理选择也基本如此。从就业看,大多数学理工的比学文的容易就业[2]。

    (二) 习惯认识上无师自通的错误导向

    语文无师自通。这是很多人的观点,他们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小生活在母语的圈子里不学也知道,再学大学语文岂不是多余?其实,这种无师自通的习惯认识是错误的。首先,汉语需要学习,学习的途径和方式也许多种多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是谁,若不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要想顺畅地掌握汉语是绝不可能的。其次,汉语与大学语文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前者主要指汉语的语音、字、词、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3],后者除了要涉及汉语的基础知识,还要通过对语篇的学习、了解,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并从中受到熏陶,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所以说,无论是汉语还是大学语文都需要学习,并非无师可自通。

    (三) 当代社会功利倾向的现实选择

    大学语文遭冷落与当代社会的功利倾向紧密相关。在“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市场经济时代,政策制定与主流社会的共识均以“利”为价值取向。比如,国家每两年要重奖一次从事自然科学的有功之臣,而从事社会科学的卓有建树者和文学大师,就享受不到如此的殊荣;各个省和各个单位,也是纷纷出台政策和优惠条件,对抓到老鼠的“好猫”,也就是为企业创造了效益者给予大奖。企业择人的标准往往只有一个,能为其创效益赚钱的就要。因此,人们一般就以“利”作为自己的惟一选择,有利就干,无利不干。当代社会功利倾向的思维模式,促使大学生的现实选择是:能赚钱的课就学,如外语和数理化及专业课;不能赚钱的课就不学,如大学语文等。

    (四) 英语霸权地位挤压下的恶果

    国人对英语崇拜、重视的程度简直到了出格地步:出国读书要考,国内读书要考,晋职称要考,找工作也要考。大学生们为了应付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课丢下不管,一门心思专攻英语,有些学生甚至到了本末倒置的地步,他们学英语的功夫用去了整个学习的一半时间,还有的占到了2/3时间。在英语霸权地位挤压下,同学们放弃了大学语文,丢掉了大量的基础和专业课程,而最终他们在社会上立足还是要靠自己的专业知识。

    (五) 教材改革滞后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负面效应

    教材改革滞后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同学们对大学语文产生厌倦的负面效应的确存在。现在一些《大学语文》教材,从形式看都是文选,从内容看好多篇目与中学教材重复。教材本身的缺陷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尚有较大差距。教师水平的高低与同学们对大学语文的好恶成对应关系。实践证明,相同版本的教材,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授课,一般能受到学生欢迎,而水平较差的老师情况却相反。因教材的缺陷和教师水平的缘故,同学们对大学语文兴趣不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改变大学语文现状的对策

    (一) 以学生需要为前提,给予课程方向性定位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什么?现在有“补课说”、“提高写作能力说”、“精神文明建设说”、“工具说”、“传承传统文化说”、“提高素质说”、“影响世界说”等等,众说纷纭。这实际涉及课程的定位: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人文通识课?其实,大学语文开设起始于1978年,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面对10年浩劫之后的大学生,在汉语水平偏低、文字功底较差以及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倡导开设大学语文。这是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由于该课程具有基础性和人文性特点[4],大学语文应明确定位为公共基础课。定位明确了,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前提,确定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从观念上、政策上重视这门课程,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 教材建设要与时俱进

    首先,教材建设要高屋建瓴,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尽可能达到科学性与实用性、历史性与现代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其次,教材建设的基础是搭建好科学的统筹兼顾的框架,在体例建构上,应以文学史发展脉络为经,以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为纬,由散文、诗词、小说、戏剧、外国文学以及写作等六个部分构成。再者,教材建设在内容安排上要审时度势,其选择的作品既要突出美文特色,更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和学生需求:力求古今中外作品的精、多、全、新,坚持作品题材风格的多样化,应基本涵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既要有名家传世之作,又要有新人初露锋芒的鼎力作品。最后还要建立便于学生自学的平台,强化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利于实现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终极目标。

    (三)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一张嘴、一杯水、一根粉笔,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较难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面对快速发展的现实社会和突飞猛进的网络世界,大学语文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制作与教材同步的电子课件,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也要进行大胆创新,提倡像“磁性”、“互动”、“零存整取”以及“研究性”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1.磁性教学法

    就是以教材为中心,视其内容为“磁石”,根据各章节不同内容的需要,将教材以外的有关知识吸引进课堂与学生的需求对接。这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又可丰富授课内容,为同学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

    2.互动教学法

    该教学法就是将教材的内容归类、合并成一个个相对完整的专题,并设计一些切合实际的思考题,课前布置给学生。这样,教师上课时课堂内主、客之间的话语权都处于动态之中。

    3.零存整取教学法

    该教学法就是要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和网络媒体,广泛地将有关知识逐步“零存”起来,需要时再去“整取”。突破时空的零存整取教学法是变老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4.研究性教学法

    学习是为了应用,但仅仅为了应用而去学习是低层次的学习;高层次的学习是带着问题去研究,然后从理论的高度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性教学法,就是要求学生完成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其研究的范围涉及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语文所涉及到的有关文体的概念、结构、表达技巧等方面;微观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具体的文体,如毕业论文、求职书等进行具体探讨。

    (四) 引入优胜劣汰的岗位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则是优胜劣汰。我们应该把这一竞争机制引入到大学语文的讲坛上来,实行优者上庸者下,以打破目前好坏不分的大锅饭局面。具体可采用学生选老师的办法,同一课头的教师在同一时间上课,学生听课允许其自由流动。如果一个教学班的人数流失到一定的比例,该班的建制就自然取消,剩余的学生进行插班分流,任课老师则自然下岗。岗位竞争机制虽说有些残酷,但却是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机制,也是讲好大学语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邢宇皓.遭遇尴尬的大学语文[N].光明日报, 2004-02-13 (A3).
    [2] 肖绪才,余国政,夏恩德.大学语文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杨建波.大学语文的情感育人功能[OL]. (2004-05-22)[2006-04-16]. http: //www. zhdxyw. com.
    [4] 彭书雄.大学语文教学新思维探索[OL]. (2004-12-21)[2006-04-16]. http: //www. zhdxyw. com.

    (责任编辑 陈咏梅)

    [作者简介]肖绪才(1951-),男,湖北黄石人,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副教授,本科。陈新瑶,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105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