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课程定位

李双华:谈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
【时间:2008/12/4 】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34 】 【作者: 南京工业大学 李双华】 【已经浏览3138 次】

    [摘 要]高等院校非文学专业的大学语文课必须定位适当,定位不适当,不仅影响到课程的效果,还会危及课程的生命力。大学语文课首先应当是文学课,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应当成为大学语文的基本目标;大学语文课还应当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大学语文课又应当是方法课,训练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的基本分析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 文学素养 人文素质 高等教育


  自从1980年匡亚明、徐中玉提倡在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以来,这门课走过了曲折的路程,总体来说两难的尴尬多于成功的喜悦。围绕着开不开、如何上等问题,各方众说纷纭。2006年,国家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又转发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大学语文课算是有了一点底气。现在,对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问题上基本上已无争论。但各方对这门课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认识却存在较大差异。有人认为如今大学生语文知识贫乏、写作能力低下,应当加强读写方面的教学;有的人认为应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恢复过去的“大一国文”传统;还有人认为应当对大学生加强母语教育,加强母语的认同感和亲切感,理解母语的美,如此等等。社会各界对大学语文寄予太多的希望,赋予这门课极大的责任。

    应当说,在目前弘扬民族传统的浪潮中,作为承载民族传统文化的母语引起各方的关注,大学语文受到各方重视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大学语文是否能够负载起社会如此多的责任,则有必要认真考量。目前舆论对高等院校忽视母语而重视英语的现象多有批评,甚至有人建议大学也应搞汉语水平考试,强化母语意识。但像大学英语那样的方法来开设大学语文是否就能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否能够起到强化母语意识的作用则很值得怀疑。君不见,尽管各高校都花大力气提高四、六级英语的通过率,然而大部分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仍然过不了关,其英语的实际水平其实比汉语还要糟糕。学生学的不是活的英语,而是考试英语。若是大学语文也弄到这一步: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学,大学语文的生命力肯定不能长久。

    还有人怀念过去大一国文的传统,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向学生传导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对大学语文课来说也是不切实际的。时代不同了,大学语文课不能仅限中国经典作品,还应包括外国经典作品;不仅有古代经典,还有当代杰作。过去有的老先生在国文课上只讲《孟子》或《论语》,程度很深,今天的大学生很难接受。用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去讲孟子或论语(选修课除外),既不可能,也无必要。除非象有的人那样大话《论语》,随意曲解,但在大学讲坛上如此这般,不可能达到使大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的目的,而且会误导学生并有损高等教育的声誉。至于有人希望通过大学语文来直接提高大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更难以做到。大学语文一般只开一学期,区区32学时,有的甚至只有24学时,一个大学生,12年的功夫没有过读写关,指望这32或24学时就能过关,实在是天方夜谭。大学语文教师不是神仙。而且过读写关是中小学语文的事,学生没过读写关,只能叫他去补习中小学语文,而不是学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是针对高中语文合格的学生开设的。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更不是中学语文补习班。大学语文弄成高中语文,不仅浪费财力,也浪费时间,甚至有损于国民教育体系的科学性。

    因此,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在各界都对大学语文见仁见智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大学生学过了12年的中小学语文的情况下,大学语文的开设一定要找准定位。定位不准确,或不适当,都不利于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那么,大学语文课程应如何定位呢?

    笔者以为,大学语文课首先应当是文学课。大学语文的主体是文学作品,因而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同时传递文学理论常识和文学史知识。文学是人类生命的表征,感情的流动,精神的寄托,境界的展示。在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悟生命,体验人情世态,提高审美品位,提高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有高度修养、健全人格的人。有学者直接将本课程命名为“大学文学”,就出于这种理念。因此,大学语文课,文学是基础。丢掉这个基础,就不像大学语文。汉语母语的美感,母语的家园意识,就是通过这一途径——文学作品传导给大学生的。这种包含特定民族心理的美感,是任何其他语言所不能给予的。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另如:

    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这“江枫渔火”、“巴山夜雨”,平仄顿挫,情景交融。其意象内涵,复杂微妙的情感,任何别的语言都不可能表达得如此细微丰赡。因为这就是中国人的心境,中国人的情怀,也是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产物。学生通过文学,感知生命,观察生活,体验人生的美丽,也理解人生的宿命、无奈等等,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其次,大学语文课还应当是人文课。大学语文固然要以文学为基础,然而,大学语文又不是单纯的文学课,而且还是文史哲、科学贯通的综合课。首先,文学本身就不是单纯的,文学作品的内容范围广泛。其中涉及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有哲学的,有历史的,还有科学的。再者,我们在对作品进行解读时,也必须要交待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对哲学和历史一窍不通,也很难理解作品的文学价值。短短的一首诗,不只是解释字面的意思,还必须向学生介绍有关本文的综合背景,将作品放在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网络中观察。这能启发学生,不是单纯的为欣赏文学而欣赏文学,而是通过文学观察社会,体验人生,追寻境界。讲到屈原,不只是欣赏他的绚丽的词采,还必须介绍历史环境,楚国的文化以及爱国主义;讲到司马迁,就必须介绍史学观念甚至政治制度问题;讲到韩愈,也必须介绍思想史背景。否则就成了盲人摸象。就像上面两首诗,如果不将唐代的用人制度、唐代士人宦游的艰辛以及唐代政治历史交代清楚,学生就不能领会到诗中那透入骨髓的漂泊感和孤独感,而这种感受都隐藏在历代人心底,成为永恒的情结。这样,就能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幅广阔的人文景观,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情感,深化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境界。

    再次,大学语文课又应当是方法课。大学语文不是简单的知识课,而是训练思维的方法课。我们要向学生传递的,主要不是知识和现成的结论、定论,更不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而是思维方法,思想观念。大学语文课时有限,要扩大课程的容量,就不能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传授给学生思维方法,促使学生自己去阅读参考书、自主分析问题。而这也正是高等教育的精义所在。这首先要求教学双方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加入课堂主体的分析和思考。再就是要引导学生分析活的历史和现实,这对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非常有效。这样才能驱动学生自己主动地去获取大量活的知识,建立自己独立的见解。比如上面的《枫桥夜泊》和《夜雨寄北》,给出背景后,让学生自己感受诗的意境。教师可以做一些引导,最后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建立独立的见解。一个学期下来,精读十几、二十篇课文,学生就能用基本正确的方法独立鉴赏文学作品,观察社会生活。

    以上只是笔者从教多年的一点体会,不一定全面,提出来供同行们参考。从大趋势看,大学语文课列入高等教育公共必修课序列是早晚的事。有关部门在制定规划时一定要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以利于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南京工业大学中文教研室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9474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