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赵洪义:大学语文复归之思考
【时间:2008/11/26 】 【来源:教育前沿(综合版) 2007/05 】 【作者: 辽东学院中文系 赵洪义】 【已经浏览2941 次】

    大学语文是一门培育大学生人文素质,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并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作用的基础课程。建国前后的一个时期里,它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在各高校普遍开设。后来高校学科调整,将文科与理科、工科分开,在片面的专业教育观念影响下,不仅理、工等单科院校不再开设大学语文,就连文理合校的院系也不见大学语文的踪迹了。在经历了十年浩劫和市场经济的兴起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后,在社会对高校承载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期盼中,1978年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的苏步青先生倡导重开大学语文,于是大学语文一度又在许多高校红火起来,其发展和影响也令人鼓舞。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语文的处境至今仍十分尴尬。它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90年代以后,大学语文课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实用主义与大学语文的边缘化

    90年代以后,受后消费主义思潮的冲击,人们的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金钱至上、道德弱化,社会大众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效果。大学己不再是精英教育,学生和家长只把上大学看作是一个对未来工作的投资,投资就要追求可以马上兑现或有预期的回报。除了“红头文件”课,学生们必须接受外,大学语文由于隐性回报,理所当然地遭遇到学生的冷落。有人认为大学语文课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不少高校,大学语文不断为专业课“让路”,甚至被取消;在学校的教学办公会上,经常有人提出“:大学语文这门课有什么用?”不仅是课程,教师也在被日益边缘化。讲授大学语文,在科研和教学上都不受重视,于是教师不愿承担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许多学校只好指派教师上课,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大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但是对学生的“母语”训练,而且入选的作品大都闪耀着我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光辉。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意修身养性,如儒家的厚德载物、刚正不阿、诚信仁爱等;道家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等;佛家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自然清静等。大学语文课正是要让学生在典范的作品学习中,打破时空界限,与古今中外的人类精神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品德。

    而目前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不会写文章,篇章结构凌乱不堪,网络语言比比皆是,错别字屡见不鲜。毕业生在应聘时不善表达,说话逻辑性不强,不会写简单的公文,缺乏应具备的礼仪。而从深层次看,则会使学生逐渐丧失人文精神、忧患意识、理想的追求乃至做人的基本道德和人格尊严。

    政策扶持与大学语文复归

    国家教育部《“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6年5月14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中国大学语文研讨会,2007年3月14日,高教部转发了此研讨会议纪要。要求各院校结合自己情况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全国高校反响强烈,比较早的有北大、清华、北航等高校已决定开设大学语文为必修课。还有一批高校规定大学语文不及格不能毕业,如四川、云南、江西理工大学。也有高校明确表示大学语文不及格的研究生不让毕业。加之近年以来,全国众多有识之士呼吁“人文教育”、“母语教育”、“素质教育”,才使得大学语文教学的地位由圈内走向圈外、由个体走向群体,由高校走向媒体。大家意识到当今社会人文教育严重缺失,对一个人一生起实质作用的还是素质教育。大学语文才得以从边缘化走向2007年热潮。

    大学语文能否全面复兴

    有教育决策层的倡导,有政策的扶持,大学语文再度受到了重视,那么是否意味着大学语文的全面复兴指日可待了呢?不能轻易下定论。因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被动与尴尬,并不仅仅由于各种外在的不利因素,其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要使大学语文复兴,必须深化改革。

    (一)凸现大学语文教育的能力性、审美性、民族性

    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应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是审美功用的发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注重民族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注重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特定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大学语文又不能仅仅局限在实际应用上。大学语文里面所选内容是典范的,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都是非常美的。所以大学语文还有一个审美的功能。要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悟人世间的人性美。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和谐的心态与健全的人格。大学语文如果沿着更深层次走下去的话,它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它能够明确在当代文化中民族文化具有的独特价值内涵,帮助大学生建立一个民族精神家园,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当代人。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传统的文学、史学和哲学基本上是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通过一些典范的文章传达我们民族的精神和那些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智慧。人文学科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建立文化认同的记忆保证和情感纽带。如果一个民族抛弃了人文学科,那这个民族就不能称其为一个民族。所以,大学语文有责任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塑造民族成员百折不屈的精神风骨。当前,我们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塑造尤为重要,只有具备牢固稳妥的民族文化根基,我们才会有信心包容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才会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度。

    (二)教材结构设置的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在品质的外在体现。在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关键,教材是根本。语文教材结构设置应体现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

    所谓系统性,是指以文学史为纲,按简明中国文学史的要求,对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戏曲大师尽量不遗漏,结合中小学已学篇目,能大致钩画出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轨迹。

    所谓网络式,是指每个单元的精讲课文按时代顺序编排的同时,附编的作品却按专题(如爱国、山水、田园、咏史、怀古、悼亡等)跨时代编排,纵横交错,以增强学生各方面的阅历与知识面,也有利于学生接触一些小作家的吉光片羽。

    所谓立体化,是指每个小单元以一两个或三四个代表作家为重点,选择其三五篇代表作为精讲内容,在备选课文及附录中又选择若干其他代表作,从而以少总多,兼及全人;由重点作家推广而至一两个或题材相同(如边塞、田园诗派)、或创作风格相似的作家群。

    (三)充分利用新技术的直观性、即时性、互动性

    新技术条件为大学语文教育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更丰富的实现条件。在教育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新技术的涌现往往提供了更好的问题解决之道。对执教者而言,多媒体、网络技术以其直观、即时、互动为教育活动增加了魅力。对于在网络、电视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而言,他们视野广泛,信息接受能力增强,更渴望一种体验、互动的学习方式,而网络技术正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片、影视片段等元素引人课堂。这些元素可以更好地还原文本的历史语境,提升学生兴趣,加深其理解。同时,网络教育的介人,则将教学从课堂扩展开来,使教育活动呈现出互动、即时的特征。除了课堂教学外,师生可通过教学论坛随时交流。学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答、教师也可迅速了解教育效果与学生感受。语文教育侧重观念、情感、感受的特性被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为浓郁。学生以准研究者的姿态介人到“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他们积极查阅学术资料,并公布在网上。这不仅扩大了他们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有益的辅助资料。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实践,但在学生多、课时少的现实条件下,往往不能兼顾。网络技术的介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3957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