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侯曙芳:大学语文的困境与突围
【时间:2008/11/25 】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 】 【作者: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侯曙芳】 【已经浏览3235 次】

    摘要:在高等学校开设20多年的大学语文课,如今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既有教育功利化追求影响下的认识问题,也有大学语文教学自身的问题;走出大学语文教学的尴尬境地,突出重围,必须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寻找大学语文和现代高等教育的接口,使语文重回大学课堂,成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一、社会功利化影响下的教育困境

    高等院校的大学语文,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设以来,尤其是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其特殊意义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在培育人文精神、塑造高尚人格、进行审美陶冶、提高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近年来,有关大学语文方面的报道不断出现于报端,更多消息反映的是大学语文课的尴尬地位。我们今天面对的是高科技的网络信息时代,现代媒体如潘多拉宝盒,各种艳丽的信息触手可及,大学生的知识来源广泛,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视野更加开阔,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独特,充满趣味和快感的传媒教育,使他们在许多方面对传统的教育产生了怀疑,甚至是抵制。

    同时,当今的社会,又是一个讲究实效的社会,人们受市场经济影响兴起的后消费主义的严重冲击,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金钱至上,道德薄弱,社会大众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效果。高校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大学生对各种资格考试趋之若鹜,对基础理论课程和人文类学科心不在焉。社会上也存在这样一种看法:一个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并不能带给你生存的必需,而一个不通文法的软件高手,却远比一个满腹经纶的理论家有前途。所有这些,使大学生产生了误解,片面追求实用性的知识。

    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重在介绍我国古今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大学生学习和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并有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借鉴写作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它不能体现立竿见影的谋生技能的提升,这自然就和现实中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想发生强烈碰撞。因此,一些人对大学语文课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一些高校院系压缩甚至停开大学语文课程,这给大学语文课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功利化教育可以赢得暂时的利益,却导致许多大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文化素养和情操品格,势必造成大学生群体文化素质的弱化和人文精神的衰落。正如吕永林先生所说“: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决不仅仅是语文教育自身的问题,也决不仅仅是语文教育内部的问题,说到底,在我们时代,语文教育所遭遇的危机源于整个人文教育所遭受的危机。”[1]

    二、坚守阵地,从自我突围做起

    改变大学语文的尴尬现状,走出困境,一方面期待着社会和学校能形成一个尊重母语,以学习母语为荣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社会突围不可能马上实现,它是一项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专家指出“,当前大学语文的教改必须进行双重突围:既要从内部进行彻底有效的自我突围,还要在外围大力推动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社会突围,从生存理念上矫正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子的种种观念误区。”[1]就当前而言,我们应该有积极的态度,坚守阵地,从自我突围做起,积极推动教学改革。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显性与隐性结合,突出学生的参与意识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多以教师讲解、分析、归纳为主,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大学语文的教学课时较少,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很多东西,学生长期被动学习也会产生依赖思想和厌学情绪,大学语文教学的诸多目的根本无法实现。要发挥大学语文课的作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我们的做法是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除了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外(显性),还特别强调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意识,运用激励机制挖掘他们课外的学习潜力与能力(隐性),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

    1.我手写我心,学习外延与生活外延接轨

    大学语文课程不能忽视写作的要求,它是嫁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但门槛不能定得太高。我们要求学生随时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不强求篇幅长短,各尽所能,把习作的数量与质量作为奖励分记入课程考核成绩。大学语文课大多开设在低年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此时他们正经历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思想波动较大,既有新鲜、好奇、憧憬、兴奋,又有胆怯、自卑、失望、迷惘等种种复杂情绪,督促他们去记录这些或隐或显的心灵轨迹,既对他们的人格成长有帮助,又能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学生的习作中展现了大学生活的丰富性:既有质朴的生活状态的记录,也有独抒性灵的诗歌、散文;既有三言两语的读书心得,也有在孤独、迷惘时对老师的情感求助。这种低门槛准入制,加上激励方法,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提高了写作兴趣,为较高要求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2.以系列的人文性话题为中心,对接学生的生存情绪

    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置一系列的话题,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当今的生存状态写成文章。这些话题如:通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赏析,谈谈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特殊意象,并思索今人为何冷落了月亮;欣赏梁实秋的《雅舍》,并联系其他作家的精神状态,思索荷尔德林的一句话,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并探讨人生的价值;在品味周作人《故乡的野菜》中浓郁的乡土风情的同时,去考察今天的乡村还有那些风俗;通过对古代爱情诗词的赏析,讨论“如何看待大学校园中的爱情?”等等。这些话题布置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准备,再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多数同学积极踊跃,气氛活跃,下课时,还有同学意犹未尽。学生的参与,扩充了课堂教学的张力,从人文角度去和学生的生存情绪搭界,更好地提升和内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这些话题的设置基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和学生的生存情绪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体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灵魂感召的意义。优秀文学作品不仅蕴涵着特定环境下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其脉脉相传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对矫正今天大学生的功利和浮躁,弥补其人文情怀的缺失,具有很好的作用。

    3.与时俱进,搭建网络平台,发挥网络的正面效应

    现代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影响并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当网络全面覆盖大学校园时,许多同学因沉迷其中把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花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身体素质下降,甚至厌学,失去人生目标。如果我们因其负面影响而将大学生与互联网隔离开来,显然是一种得不偿失、因噎废食的做法。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并利用校园网络搭建学习平台,建立“中外文学名著欣赏”等网页,还为大学生提供习作园地,再加上我们设置的话题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正确地选择知识,增强他们自我判断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敦促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使他们能够主动抵御网络文化糟粕的诱惑和伤害。

    (二)人文教育与专业结合,拓宽专业视野,培育人文情怀

    笔者所在学校是建筑类高校,专业特色也体现在建筑方面,建筑和文学的关系密切、源远流长。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把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为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开大学语文课时,我们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含有建筑信息的文学作品。穿过历史的隧道,藉着优美的文字,去领略杜牧笔下令人惊叹的阿房宫的雄浑气势和宏大规模;在白居易的《池上篇》及《庐山草堂记》中把玩他的造园思想;节选《红楼梦》片段去品味曹雪芹创造大观园时的匠心独运。在文学作品中去感受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主体的学习动力。

    为帮助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教学内容上关注建筑和文学有机联系,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究性的工作。如在赏析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时,除了引导学生去体会辛弃疾用委婉、含蓄的手法传达蕴积在胸的悲愤、怨艾等难言之痛,领悟其报国之情,还要求学生课余时间去查找古诗词中大量出现的“依危栏”一词所具有的特殊意蕴,并在建筑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做一些探究。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发现”的快乐,下面摘录一些学生作文片段:“栏杆是中国古建筑的一种建筑设施,它们一般建在塔楼上,任人登高远眺‘,沉香亭北依栏杆’句中说的应是‘美人靠’,想象一古时的美人依在亭边,看日出云霞、日落归雁;看落花流水,叹青春易逝,吟江南小调。这是怎样的意境啊!古人的心思就算不能感同身受,可那一定也是道绝美的风景吧,透过文学,透过古建筑,引起今人多少暇思啊。“”凭栏是要有心境的,有一种强烈的倾诉欲望,要不怎会有那么多历史名篇都在栏杆旁构筑。‘独自莫凭栏0,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伫依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说明楼栏是沟通人与自然社会、心内与心外的媒介。所以中国建筑大都强调自然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其中的栏杆在与自然的融合中,又被别样地解读:你在楼上凭栏看风景,楼下人在看你,望与被望都不是绝对的旁观者,没有人会在历史之外,说不定在几百年、几千年后,我们也会被后人在这亭上望着风景时想起。”“建筑中的栏杆让人有安全感、美感,人依危栏就思绪飞扬了,人的思想周边也是有栏杆的。思想中栏杆的范围过大,人会轻浮,过小又会受束缚。栏杆与思想的距离就得靠人们自己去把握和体会了。”这些质朴而不乏灵性的文字,不经意间透露出人文精神的光华。知识因此立体化了,具有了生命,弥补了专业教育单纯传授技能的不足。

    上述教学活动改善了学生和语文的关系,把学生从漠然、被动甚至抵制状态变为参与状态,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了愉悦,提高了认识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显示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的生命力。一项由本院教师组织的有关在校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大学语文课持肯定的态度。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15份,认为大学语文课可以陶冶情操的占90.8%;认为可以传承传统文化的占65.8%;认为语文和人的一生都有密切联系的占95.7%。有81%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提高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有72.3%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提高了他们语言文字能力;有69.4%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课提高了他们的人格修养。由此可见,大学语文课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提供合适的渠道,加上社会和学校大环境的配合,人文素质教育就不会如同“鸡肋”,大学语文教学就能走出困境,实现突围。


    参考文献:

    [1] 吕永林.语文突围与人文突围[N].光明日报,2004-12-2(18).

    作者简介:侯曙芳(1965-),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讲师,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3JX28。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5155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