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郝晓丽等: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初探
【时间:2008/11/25 】 【来源: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6年第5期 】 【作者: 天津科技大学 郝晓丽 朱靓】 【已经浏览3220 次】

    [摘 要] 本文从探讨语文学科内涵和大学教育的特点出发,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特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建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而定,注意时新性;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实践性。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程; 改革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学语文在全国高等院校陆续开设,二十年后的今天,大学语文的教学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况,被学生们戏称为“高四语文”。但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语文基础又非常薄弱,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均存在很多问题,在大学中开设大学语文课应该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为什么这门课的开设得不到同学们的欢迎与认可?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同学们不是不想学这门课,而是对我们当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质疑,学生们觉得上了十几年的语文在大学没有显著变化,没有进入大学的跨越感,况且很多内容已经学过,不感兴趣。学生的态度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众说纷纭,难以取舍。本文拟从分析大学语文的课程内涵出发,进而探讨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毋庸置疑,大学语文仍是语文课,至于语文的学科内涵,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语文是“表情的工具”,“应付事势万应的工具”。“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以上的论述尽管叶圣陶先生主要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而论,但对大学语文教学仍具有适用性,无论是中学语文还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语文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工具性特点。但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具有独特的一面,大学时期,学生所接触的语言发生较大的调整,不仅专业中一些艰涩词语陆续引入,而且在和社会接轨过程中,带有实际应用性质的词汇大量出现,进行着由学校语言向社会语言的转变,由静态语言环境向动态语言环境的转变。大学教育既然是跨越性的教育,转变性的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就应该适合这个阶段学生教育的特点,达到学生在当前以及参加工作后学习和工作对语文能力的要求。也就是说,大学语文应该是一种高级母语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更深、更广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在对初高中语文知识的查漏补缺,做简单意义上的知识积累。这就需要大学的语文教学引入新的学习内容和新的学习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需要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训练,一定要与它的人文性同步体现。工具性是语文这个学科的基本属性,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育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人文教育是非常宽泛的概念,可以说,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文科到理科都承载了人文教育的职责,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在发掘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建立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育人”。尽管人文精神应该是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效应而不是直接目的,但它应该渗透在我们的教学中,尤其应该体现在语文教育中。因为语文课有它特殊的优势,从内涵上分析,中国自古以来讲文以载道,在优秀的文章中一般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从形式上看,语文课是以特有的形象性去感染人,教育人,通过审美阅读,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心中慢慢积淀下来,进而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反复感受与体味,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教育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开始存在,在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大学时代不仅不应该终结,而是需要将其进行得更深、更远、更高。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的科技发明创造者,同时也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建设的责任,只有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大学生才能真正承担起未来国家民族建设的重任。所以,大学语文所承担的人文教育要切实落实下去。

    大学语文是语文课程的一种高级形式,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应该体现出特质,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初步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下面的简单探讨。

    一、更新教学内容

    一门课程首先涉及到讲什么的问题,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争议的焦点是文学还是非文学讲授。在笔者看来,两者应该相互渗透,任何单一的讲授都是有失偏颇的。目前大部分院校都是通过学习语言的高级形态——文学,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在文学篇目的选择上,主流倾向是以经过时间检验的古代文选为主,选择我国文化的精品,这是毋可置疑的。但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很多篇目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另外一些篇目,虽然没有学过,但因其经典性,很多学生对此已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使学生失去新鲜感,调动不起其积极性。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是给学生新鲜的知识,而什么是新鲜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界定,教育者要紧紧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选用了不同的教材,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发展层次。

    笔者所在的院校文理科兼有,针对理科生基础较为薄弱,阅读量较小,知识体系不够完整的情况,我们选用的是南京大学王步高、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这本书的编排与选篇正如王步高先生在前言中说的:“这本教材是把大中小学的语文(特别是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来构建的,中学里已学得较多的内容,本书就少选或者不选。”而针对文科生基础较好的情况,我们在教学中篇目的选择更为广泛,加大了现代文的比例,采用的是南开大学陈洪主编的教材。以上笔者的教学实践仅做参考,这一做法还在不断探索中。当然,这样一来,加大了课程的容量,加大了老师的工作量,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教学内容不更新,大学语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炒冷饭,自然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实效。

    另外,根据大学阶段对语文能力的要求,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我们都需要加入了一些没有教材依据的时新内容。语言是活生生的,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古代与近现代文选虽然在写作技巧等诸多方面给我们有价值的启发。但不可否认,有一些词汇以及表达方式已经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乃至在现代已经不复存在。与此同时,一些新的词汇在不断涌现,而为了切实加强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我们需要关注、选取一些当代文选,甚至具有时事性质的报刊、杂志,比如,选择一些反映政治经济领域的思想材料,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的科普材料,反映市场行情的经贸材料,最新发表的短篇小说、散文。这部分内容的时事性、知识性、实用性,必将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阅读、分析进而达到汲取的目的。

    二、改革教学方法

    长久以来,大学语文的课堂和初、高中没有大的区别,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老师满堂灌,学生默默听,由于忽略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使学生们失去了主动性,教学效果并不好,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大学语文教学也在逐步探讨一些新型的教法。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已经采用多媒体设备,语音设备,这为教学方法趋于多样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课堂上进行经典影视作品片段赏析,情景模拟训练,这势必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但如何争取有效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

    多媒体教学不是单纯的追求声音与画面的热闹,而是要利用其求得较好的课堂实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大量的材料,无形中加大了课堂容量,在大量的信息量扑面而来之际,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能引发讨论的课题,围绕这样的课题设计一些问题,对学生引导、启发,争取用少量的知识点点燃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突破传统的课堂模式,加强互动,给学生实践机会,使其自觉表达,自觉参与课堂。具体说来,就是对问题有了深入思考之后,学生会有一些独特的想法,这时应该设置一些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的专题训练,让学生将其所想的说出来,写出来。

    口语训练常见模式有特定话题训练与交际性质的训练,在普通话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这是话题训练的主要任务。相比较而言,交际训练就具有开放性,必须有几个人参加,形成一种动态的语言环境,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话能力和及时做出反应的能力。而书面训练则应依据大学阶段特点,侧重非记叙性的论说文,应用文,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实际写作技能,以满足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需要。

    当然,为了配合以上的探索,我们在考核形式上应该有所变化,从传统的单一的闭卷考试向多元化探索。笔者认为,平时和期末相结合是一种可资考虑的考核形式,课堂之上学生所进行的口语训练和书面性训练可以载入考核,这样一来可以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学校课时有限,而语文能力的提高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大学生具备自学能力的特点,教师应更多地起到引导作用,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例如,推荐阅读书目,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汲取的习惯;组织演讲比赛,辩论,帮助学生课外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本延伸到课本之外,由课堂延伸到课堂之外,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在确定了“教什么”和“怎样教”的前提下,“谁来教”的问题就摆在教学日程上。目前全国大学语文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普遍年轻化,教学经验、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切实加强这门课程的建设,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业务能力较强的队伍,才能扭转大学语文教学日益边缘化的状态。一个好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较广的知识面,对自己教学范围内的某些理论具有深刻理解和独特看法,并且必须随时代进步和学科的发展而了解新动态,吸收新知识,使专业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2] 王步高,丁帆.大学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黄咏梅.大学语文怎能没有人文[N].羊城晚报, 2005-06-07.

    [作者简介]郝晓丽,女,河北赤城人,天津科技大学讲师,文学硕士;朱靓,女,湖北咸宁人,天津科技大学讲师,文学硕士。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68519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