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论坛 > 大语危机

孔黎兰:“大学语文”进程中的再思考
【时间:2008/11/25 】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 【作者: 孔黎兰】 【已经浏览3074 次】

    摘要:“大学语文”是人文学科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它经历了从最初开设的辉煌到目前的边缘化。对于“大学语文”,应对其教育功能、教学方法重新认识和有所调整,使其真正与人文教育同步进行。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教育;边缘化


    曾经由于其丰富精美的内容,独特的综合性功能,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最有效的一门科目——“大学语文”,近些年来被逐渐地边缘化了,并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2005年11月3日美国《侨报》论坛一篇题为《高校冷落中国语文》的文章再次引发了我们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思考。“过去被大陆教育行政机构确定为大学生必修课的‘中国语文’课程,如今在大陆高校备受冷落。”文章说道:“‘中国语文’课在高校的遭际,不仅引起坊间争议,也令人担忧;这一方面可能引发‘大学语文’教育师资锐减、教材匮乏、授课质量下降的连锁反应,并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无疑会给本已疲软的传统文化教育‘雪上加霜’。更与目前在海外兴起的“汉语热”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不禁让我们对大学语文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思考。

    一、“大学语文”的曲折进程

    从1978年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起,至今已近三十年了。当时是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于1980年率先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开设,此后全国各高校相继开设。当时这门课程设置的“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1]。之后的几年间大学语文有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全日制的重点大学、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纷纷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所编写使用的教材达二十多种;同时“大学语文”也成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门课程,受到大学生和整个社会的重视。

    然而在进入90年代以后,“大学语文”课程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挑战,逐渐地走入困境。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一些技术性、实用性学科得到社会的普遍青睐,在大学生中成为“时尚”。理工科的各种技术型、技能型学科,文科的经济学、法学等一些学科与市场接轨,可以获得经济利益,自然受到人们追捧;而主要是人文方面的语文,由于没有显著的直接的效用,便遭到了人们“冷遇”。二是从这门课程自身看,原来的定位与教育的实际已有了很大的偏差。70年代末由于受“文革”影响,在中学阶段未能系统学习而造成的那一批“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的状况,经过十年的规范化高中教育已经根本改观,因此轻视大学语文的情况开始出现;其教学观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忽略了语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且教法陈旧,从而失去了语文课应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新一轮大学生对此课程反映冷淡,评价不高,认为没有必要开设。三是由于“大学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授这门课的老师便会没有“研究方向”,无法评定职称,所以老师也无兴趣和激情去教。凡此种种,使得高校这门课程陆陆续续陷入“尴尬”的境地。

    由于高校普遍强调专业教学,不断压缩、削减非专业课程的课时,而公共课中英语、政治的“实际需要”决定了它领地的不可侵犯,只有语文此类基础课可以“挤压”,所以“大学语文”就得为各种专业课“让路”,有的干脆被取消。原先除中文专业以外都在开设的大学语文课严重“萎缩”,各高校仅剩三分之一的院系在开设这门课,有的更少。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下降,知识面越来越狭窄。

    当然,在大学语文一波三折的发展过程中,仍有不少人始终没有放弃基本理念,即认为大学教育是以文化教育为根本,在任何高校课程改革的规划中,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普及都应该得到强化而不是削弱。正如华东师范大学版《大学语文》的主编徐中玉先生所认为的:在中国,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特别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许多学者不仅为此发出感慨,更为此大声呼吁。因此,专家们开始“会诊”,探寻“大学语文”的出路。2003年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温州年会,特将“大学语文”的相关问题列入议题; 2004年4月10日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北师大文学院联合举办了高等语文教学及教材研讨会”,试图对高校语文课提出更多更好的可行性意见和思路,以引起各校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共同推进“大学语文”的改革。这个会议无疑是为全国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它带来了信心和活力。2003年由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持编写的一本新型的教材《高等语文》,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试用,收到极好的效果。可是,在其他的普通高校“大学语文”则没有如此幸运,虽然也被划入公共必修课的队列,但实际上与英语、政治这些“考级课”、“权威课”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二、对“大学语文”发展变化的应对

    语文总是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担负着传授文学知识、提高审美和德育修养的重任,因此高校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也与当前大学中提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尽管在现阶段要求改变其在大学课程中被边缘化的呼声很高,但是目前的教育现状仍未得到彻底改变,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应以“大学理念”来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而非“科学动物”或“经济动物”。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日益提高,使得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种种迹象表明,世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在未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汉语言以及汉语所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文化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一个‘新的中国语言文化时代’正在兴起,它将是整个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最显著的表征,它与中国艺术复兴、科技复兴、思想复兴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中国文艺复兴的蔚然大观。”[2]作为中国文化继承者和传播者的我们,应当努力促进大学生的“文理相通”,有效改变理工科学生的学养偏执,以迎接和推进这一新的国际范围内的汉语文化浪潮的到来。

    早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诞生之初,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就于1918年阐发了他的“大学理念精义”。所谓大学者,“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的机关”,“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大学生应“于专精之余,旁涉种种有关系之学理”,以避免偏狭;大学应当遵循“思想自由之通则”,推行“兼容并收之主义”。[3]这三方面,就是蔡元培先生的办学思想理念。大学是一个共同研究学术的机关,既非单纯输入欧化,亦非一味保存国粹,而是要用科学方法揭示传统学术的真相,在近代学术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明。作为大学生,不应当在学问上一无所求,以获取毕业证书为目的,也不应“守一先生之言,而排斥其他。”[3]而应当在专业以外,旁涉各种有关系的学理,文理兼修,成为一定意义上的通才。大学这一学府,“囊括大典,网罗众家”[3],包容古今中外不同学术派别、典籍、思想,应当循思想自由原则,行兼容并包主义。这一重要、深刻的理念,对当时全国的高等教育的方向与发展,具有非同一般的分量,也是北大能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镇,成为中国最高学府的根本原因。时至今日,仍然对今天的高等教育具有指导性意义。

    其次,以切实可行的目标重新定位“大学语文”。

    从教学实际看,我们认为温儒敏教授的教学目标十分切合实际。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这种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4]中学阶段一些学生不愿意学习语文,但迫于高考的压力又不得不学,这种被动的、痛苦的学习把他们的兴趣完全湮没了。“大学语文”作为新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强化母语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关键就是扭转被动、痛苦的学习为主动积极的学习,使学生在摆脱高考的重压后获得身心的解放,实现本质上的跨越。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即通过学习祖国的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其能够自觉地去体验、鉴赏和奉行,成为象孔子所讲的“文质彬彬”的有修养的人。因此,我们先要给学生充足的感觉,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喜爱中华民族文化,学生一旦对自己民族伟大的语言、文学、文化产生了兴趣,自然会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终身学习,受用无穷。三是从语文课综合性和工具性特点出发,扣着‘语文’能力来讲,来做读写训练。语文能力的高低最终会落实到表达能力上,孔子《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只有受到优美文句的熏陶,才会说出、写出优美动听的话语。语文水平的提高是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表达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因此在教学中语言、文字的内容是不可少的。不能把“大学语文”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文学欣赏课,忽略了最基础的语言知识的训练。可见,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大学语文”同样应遵循着语文的规律,寻求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语文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从而拓展“大学语文”的教育。

    再次,重新评估英语教育对母语教育的冲击力。

    重视英语教育超过母语教育已成不争的事实。本来中学文理分班,就已经带来了人才思维方式的偏颇和综合素质的不足,大学阶段学习重心的偏移更让语文教学雪上加霜。英语固然很重要,但被“神话”了,就象一些专家所指出的:现行社会教育评估机制把英语可能有的功能夸大了。本国语文教育似已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学生们为了获取四、六级证书耗费了大量时间,即使对“文学”有心,也很少有精力和闲暇去看文化素质方面的书。这种弊端实际是教育制度的问题。这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要面临的现实,对此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免在具体的工作中无所适从,过早丧失信心和兴趣。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这个问题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我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这种状况的改变。

    三、展望

    专家们认为,语文教育“从国家整体普通话战略建设上看,它涉及到保卫汉语的问题,涉及到整个国家民族,从战略上我们应当意识到不仅是一个面子问题,甚至是生存问题。”[5]笔者认为,随着汉语在国际上地位的不断提高,大学语文学科不仅不应该边缘化,不应该被冷落、挤压,反而应该得到实质性的、充足的发展。

    可喜的是,改革的实践已经在一些学校展开。近几年提倡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复旦大学首次构建了以通识教育为理念的“复旦学院”,在2005级文理科3700名新生中率先实行了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课程为核心的通识教育。新生进校后不直接进入各自填报的专业院系,而是不分专业,“混编”于42个班级中,宿舍也文理混编,接受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一年后再进入各自填报的专业学院。这种大规模的“泛专业”教育,有望全面提升学生包括公民素养、人文博雅素养、学习能力和科学精神等在内的综合素养。在沈阳召开的2005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上,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提出了“母语危机”的概念,他指出对目前高校只重视外语的学习和使用,却忽略或削弱本国语言的倾向要予以纠正。而在当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申丹也提出,理工科大学本科生要将中文科技应用文作为必修课,研究生复试要加试考查中文能力。高校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这几年不少学者专家就大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出了许多很好的设想和建议,如仿效英语的“等级制”,在大学生毕业时来一个“汉语水平和能力”的考级,对于社会选拔人才的考试也可以增加语文考级。如果实施汉语等级考试,把“大学语文”的教学纳入制度,那么对改变大学生语文水平滑坡的趋势乃至于提高全社会的语文素质会有一定的好处。总之,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质量的培养。作为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这门学科,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种种迹象让人欣慰。当然,我们期盼的“大学语文”能在大学课堂上重现光彩并不只限于一、两家学校,我们也翘首期盼着新一轮“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高潮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2004-2-19(13).
    [2] 文史知识,2005,(2):16.
    [3] 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蔡元培卷·(北大月刊)发刊词[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80-281.
    [4] 文史知识,2005,(2):5-6.
    [5] 中国教育报,2004-5-14(4).

    [审稿 陈纯洁]

    作者简介:孔黎兰(1962-),女,陕西咸阳人,集美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15152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