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标题: 关键字: 作者: 全文: 【我要留言】
中 教 图
大语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大语研究 > 综合研究

李昱:建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拓展语文课程教学空间
【时间:2008/11/23 】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6/12 】 【作者: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李昱】 【已经浏览3200 次】

    [摘 要]大学语文有其自身的特色,它既有鲜明的人文性,又有很强的工具性。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审美品位,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并且在教学中要注意激活并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其难点是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实现教学目标。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建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拓展大学语文教与学的空间。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课程体系 教学空间 教学模块

  从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在预科开设“词章”与“作文”等课程开始,一百多年过去了,大学语文在高等学校的地位起起落落,至今它还是一只命运未卜的凤凰。在课时日显紧张的情况下,有关在大学是否开设《大学语文》课的问题,总是在一些学校引起多方讨论,取舍不定。而在双语教学的语境下,在考研定级的诱惑下,《大学语文》日显尴尬。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和关心祖国文化传承的有识之士,本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国人人文素质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高度责任心,或撰文呼吁或献计献策或身体力行,或认真做好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开展相关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我们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也做了一些努力。

    大学语文有其自身的特色,它既有鲜明的人文性,又有很强的工具性。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审美品位,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并且在教学中要注意激活并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其难点是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实现教学目标。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建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拓展大学语文教与学的空间。

    一、采取分级教学和分模块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

    首先,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提高人文素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此,教学全程应力求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而这个设想仅靠一门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语文》课,有限的四十几个课时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一个课程体系,开设相辅相成而又各有侧重的几个教学模块,搭建起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几个新的教与学的平台,让大学语文的教学与学习以不同侧重、不同形式深入到不同的领域。形成一个以汉语言文学的文学鉴赏、语言表达为重点的课程教学体系。

    其次,在《大学语文》及其相关学习平台中把语言文字训练与审美训练,人文素质教育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谐地统一起来。力争做到既展示汉语言文学的生命力,又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既使学生感受到华文华语的优美,又让学生受到我华夏民族优秀文化、高尚情操的感染和启迪。即到课堂听讲,又去参加实践。提高认识,发现差距,主动学习。

    二、不断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空间,搭建新的教学平台

    在分级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学校开设的跨系公选课这个平台(老师自由申报,学校教务部门审批,学生自由选课)开展分模块教学。改变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以单篇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兴趣以及跨系公选课的特点,采用“大学语文模块教学”的方法。如,针对学生对文学类课的不同兴趣,开设《文学与审美》课程进行理论引导,开设文学欣赏类课程,进行文学鉴赏的实际指导;针对学生对写作课的需求,开设写作专题训练,进行写作能力培养;针对学生提高普通话及口语表达水平的需求,开设口语训练类课程,满足不同学生不同方面的提高口语表达的需要。目前我们已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网络文学欣赏(研究)》、《影视文学赏析》、《武侠小说研究》、《申论写作》、《普通话口语训练》、《演讲与口才训练》和《朗诵艺术与辩论实战》等选修模块。模块课的开设,使大学语文课程不再是单兵作战,不再是“高四语文”,而是逐渐形成了一个体系。这也是我们在学校改革大势的推动下,有效利用学校的改革举措,借助跨系公选课这个平台、整合高校中文系的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的成果。

    模块课程的开设,使我们的教学空间大为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取消本科生以固定班级为单位分班设置的被动,将之变为根据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意愿的不同,自主选择后的跨系科、跨专业、跨年级班级的组合。这种组合下的班级,学生的兴趣点相近。课程体系有共同的教学总目标,但各课程因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都有所不同。尽管如此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设想还远远不够,为此我们认为拓展教学空间,搭建新的教学平台非常重要。

    首先、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建立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上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注重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同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启发和行动相结合。注重能力培养,注重知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还运用了读与讲相结合、读写相结合教学法等。为了能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作品,我们采用了教师讲课与学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我们认为,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学生,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水平和分析作品的能力,只是在以往升学的压力下未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也无暇在分析评析中去感受和品味华文华语的魅力。同学们更多的是把学语文当成是完成一门课业的要求,而没有将它与自己的能力素质,甚至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师生考虑得比较多的是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而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应具备的阅读写作、沟通表达能力则关注的相对较少。为此,我们力图通过大学语文的教学,激活同学们的语文潜能,调动起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并提高同学们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阅读分析能力的信心,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运用知识。为了促使学生课外阅读,我们让他们撰写文章,向同学们推荐名著,让学生来分析介绍作品,改写名篇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交流。

    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青睐那些实用价值较高的课程,令大学语文等传统课程面临尴尬的境地。身为大学语文教师,我们感到,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传播母语文化,引导学生去感受华文华语的魅力,提高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是我们大学语文教师的责任。在《演讲与口才实训》模块的课程教学中,主讲教师常会要学生做一次题为《华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不说“汉语”是因为我们的课堂上也会有少数民族的学生)的演讲。在演讲中一些同学充满感情,联想丰富。他们在《论语》《庄子》中得到启发,从唐诗宋词中获得灵感,甚至从汉译小说,译制电影中找寻汉语的魅力,每当这个时候,大家总能获得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的机会。

    其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张力,同时建立一个大学语文网络学习园地,创设一个课外学习、获取资料的平台。

    未来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把语文教学与现代知识经济结合是一个时代课题,社会课题,也是每一个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制作了《大学语文CAI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一方面可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增加文学作品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开拓视野,了解新的教学工具的使用,扩大教学的信息量。此外,课件以网络平台的形式完成,进入校园网,借助于网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语文的教学与熏陶。课件涵盖了大学语文的大部分内容,以大纲中规定的必讲篇目为主线,突出教学重点,辐射其他。课件采用dreamweaver搭建了网络平台,内嵌flash课件,htm课件。网络中图片动画处理采用firework,图像处理采用photoshop。课件插入了视频和音频文件。本制作采用网络的形式,力求做到为所讲篇目提供丰富的资料(包括文本、音频和视频),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和帮助。

    另外有效利用学校为精品课提供的网络平台,除了提供精品课程建设必须的相关材料,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建立了一个电子阅览室,设立了优秀作品朗读、文学与音乐欣赏等热键,为学生提供与文学作品密切相关的视听素材,如古今中外的一些优秀诗文朗诵,四大名著中的电视连续剧插曲等等,提升兴趣,寓教于乐。

    第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综合素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筑一个实践平台。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在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兴趣爱好、思维品质、人文素质。例如,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环节,能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为人处世的道理、明察世间万象的方法等。而文学欣赏中其思想情绪的感染、美感渗透也无处不在,这在潜移默化都中起到了塑造人的灵魂气质,促成健康成熟的人格的发展,达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的目的。是极具人文特征的。写作和口语表达教育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甚至在有效的沟通中缓解各种压力都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文能力培养要结合起来。但是,这一切都要有一个平台,因此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学好语文的紧迫感和兴趣。这样可以将课堂教学,网络学习和活动实践结合起来。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可以说这是一场双赢的选择。

    第四、作业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一个操作平台。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作业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方法,但我们认为这只是它其中的一个功能。作业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反映,是创造力培养、课业兴趣提升的契机,当然还应该是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作业的布置要有特色,有创意,要让学生有施展的空间,并且在作业完成或作业交流中发现自己的差距。比如,口头描述一个镜头、一个画面,让学生展示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选择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将之改写成其他文学一样式,训练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记得曾有一位学生将李白的《长干行》改写成剧本,把青梅竹马的故事写得生动感人。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眼前的功利性不及英语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盯着成绩、学分去学,势必是一场教学两无奈的事。因此我们在教学、作业和考核中应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认识到华文华语不仅魅力无穷,语文素质的好坏还直接会在我们的文章信函、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它对我们的影响是长期的,正所谓“腹有诗气自华”。以上这些靠老师苦口婆心地说,不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参与和作业交流等多个实践平台去亲身感受。发现问题,知道不足,从而激发起他们学好语文的主动性。而《大学语文》能否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回目录: 大学语文研究论文150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京ICP备15054374号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 :大学语文研究
联系我们:中教图(北京)传媒有限公司  魏老师   手机:18500380271
杭州师范大学    何二元  手机:15858199491  QQ:363764865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您是第 14270206 位浏览者